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鑫 胡佳 +1 位作者 徐婷 张燕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2-324,334,共4页
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GP2)是抗胰腺腺泡抗体(PAB)的主要自身抗原,主要表达于胰腺腺泡细胞及小肠滤泡上皮之间的M细胞,在宿主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细菌相关的黏膜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关抗GP2抗体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诊断价... 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GP2)是抗胰腺腺泡抗体(PAB)的主要自身抗原,主要表达于胰腺腺泡细胞及小肠滤泡上皮之间的M细胞,在宿主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细菌相关的黏膜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有关抗GP2抗体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的研究中,引出的问题比得到的答案更多。此文就GP2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 抗胰腺腺泡抗体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酶原颗粒蛋白16在消化系统中的表达部位及功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义芳 郭元彪 陶传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98-700,共3页
酶原颗粒蛋白16(ZG16)是1994年在胰腺酶原颗粒中发现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该蛋白主要位于胰腺的腺泡细胞、肝细胞以及从胃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的杯状细胞内,且表达部位不同的蛋白发挥的功能也不同。截至目前,对该蛋白的功能认知甚少,现... 酶原颗粒蛋白16(ZG16)是1994年在胰腺酶原颗粒中发现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该蛋白主要位于胰腺的腺泡细胞、肝细胞以及从胃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的杯状细胞内,且表达部位不同的蛋白发挥的功能也不同。截至目前,对该蛋白的功能认知甚少,现有的功能研究主要指向调控蛋白分选、真菌识别、离子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原颗粒蛋白16 结构 表达部位 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酶原颗粒的定量分析
3
作者 贾雪梅 齐易详 +1 位作者 陈士超 唐剑云 《安徽师大学报》 1995年第2期44-47,69,共5页
本文用四氧嘧啶将小鼠建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8周后,取胰尾组织作电镜观察,对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酶原颗粒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模型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线粒体峪紊乱或断裂;胞浆内出现... 本文用四氧嘧啶将小鼠建造成糖尿病动物模型。8周后,取胰尾组织作电镜观察,对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酶原颗粒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模型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线粒体峪紊乱或断裂;胞浆内出现许多髓样小体;酶原颗粒数(N值)减少(P<0.01),体密度(Vv值)降低(P<0.01)。显示: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超微结构和酶原的合成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 腺泡细胞 超微结构 酶原颗粒
下载PDF
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抗体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鑫 胡佳 +3 位作者 徐婷 周李平 温泉 张燕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男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男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笔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27%~39%的CD患者血清中存在胰腺自身抗体(pancreatic autoantibodies,PAB),而只有才到8%的UC或非IBD患者血清中存在PAB,提示PAB可饿是cD的特异性标志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自身抗体 临床意义 酶原颗粒 蛋白2 溃疡性结肠炎 特异性标志物 炎症性疾病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胃癌三类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曼莎 邵珠艳 贾瑞平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 为胃癌的病因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视学 (Stereology)方法对原发性胃癌病人的癌细胞、癌旁胃细胞、离癌较远的正常胃细胞的线粒体和酶原颗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发现三类主细胞的酶原颗粒的体密度 (多数 )、面密度的数... 目的 为胃癌的病因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视学 (Stereology)方法对原发性胃癌病人的癌细胞、癌旁胃细胞、离癌较远的正常胃细胞的线粒体和酶原颗粒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发现三类主细胞的酶原颗粒的体密度 (多数 )、面密度的数值都无高度显著性差别 ;比表面数值有显著性差别。而三类壁细胞的线粒体的面密度和比膜面的数值都有高度显著性差别 ;体密度和比表面 (多数 )的数值也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病人癌细胞的酶原颗粒的体密度和面密度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超微结构 形态参数 分析 体视学 胃癌细胞 线粒体 酶原颗粒
下载PDF
原发性胃癌细胞超微结构参数的多元统计分析
6
作者 刘美玉 余辉 +3 位作者 钱纬 张国珠 刘爱武 赖树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26-30,9,共6页
本文用体视学方法对一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细胞、癌旁胃细胞和离癌瘤较远的非癌胃细胞的线粒体和酶原颗粒的有关形态参数进行总量分析,并用概率统计论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法检验两类样本间的差异。统计结果发现胃主细胞的三类细胞的酶原... 本文用体视学方法对一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细胞、癌旁胃细胞和离癌瘤较远的非癌胃细胞的线粒体和酶原颗粒的有关形态参数进行总量分析,并用概率统计论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法检验两类样本间的差异。统计结果发现胃主细胞的三类细胞的酶原颗粒的三个参数,从整体来看,任意两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壁细胞线粒体的四个参数,任意两类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并讨论了这些差异的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学 酶原颗粒 线粒体 原发性胃癌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兔胰腺外分泌部的扫描电镜观察——DMSO冷冻割断法
7
作者 王静懿 张玉英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93-95,125,共4页
本文以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冷冻割断技术处理正常兔胰腺,在扫描电镜下研究胰腺外分泌部超微结构。兔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每一腺泡由5~6个锥形细胞围绕形成,中央为腺泡腔。腺细胞顶端有短小微绒毛。细胞核呈球形,... 本文以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冷冻割断技术处理正常兔胰腺,在扫描电镜下研究胰腺外分泌部超微结构。兔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每一腺泡由5~6个锥形细胞围绕形成,中央为腺泡腔。腺细胞顶端有短小微绒毛。细胞核呈球形,位于细胞基底部,核内含有1~3个核仁。细胞基底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呈纵行或同心圆形排列,线粒体介于其间。粗面内质网常自细胞基底部伸向细胞核上端,表面附着核蛋白体。细胞核上端有丰富的高尔基复合体,周周可见散在的球状酶原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结构 粗面内质网 线粒体 高尔基复合体 酶原颗粒 冷冻割断法 兔胰腺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妮 赵荫农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200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系列有序事件的复杂演进过程,受着多种基因正负作用的调控。因此了解肿瘤转移所涉及的基因和基因产物是目前国内外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出的肿瘤转移... 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系列有序事件的复杂演进过程,受着多种基因正负作用的调控。因此了解肿瘤转移所涉及的基因和基因产物是目前国内外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出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associated 1,MIA1)的结构与功能、MTA 1基因家族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MTA1基因 肿瘤转移 基因编码 酶原蛋白颗粒
下载PDF
长期乙醇摄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退行性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旭春 唐承薇 刘纯伦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摄入乙醇对胰腺腺泡细胞结构和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乙醇组和对照组,乙醇组饲以25%乙醇6个月,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胰腺腺泡细胞结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用TUNEL法检测... 目的探讨长期摄入乙醇对胰腺腺泡细胞结构和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乙醇组和对照组,乙醇组饲以25%乙醇6个月,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胰腺腺泡细胞结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和脂肪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检测COX2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醇组腺泡细胞中出现较多空泡,腺泡细胞内脂滴增加,酶原颗粒减少,髓样结构形成。乙醇组胰腺组织匀浆淀粉酶、脂肪酶分别为(2807.26±50.10)U/G组织、(3650.00±80.18)U/G组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乙醇组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COX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乙醇摄入可导致大鼠胰腺腺泡细胞退行性改变及外分泌功能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腺泡细胞 退行性改变 乙醇 摄入 Wistar大鼠 外分泌功能 COX-2 细胞结构变化 TUNEL法 免疫组化检测 细胞凋亡指数 组织匀浆 对照组 镜下观察 酶原颗粒 胰腺组织 脂肪酶 淀粉酶 比色法 细胞内 统计学 相比
原文传递
抗GP2和抗CUZD1抗体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俊祥 罗婷 +2 位作者 葛文松 潘秀军 沈立松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目的 :评估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2,GP2)抗体和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B and zonapellucida-like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1,CUZD1)抗体检测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 目的 :评估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2,GP2)抗体和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B and zonapellucida-like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1,CUZD1)抗体检测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效能,并分析2个抗体与CD患者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8例CD患者、82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GP2和抗CUZD1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抗体表达情况,根据抗GP2和抗CUZD1抗体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以评价其单项及联合检测时对CD的辅助诊断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表达情况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关系。结果:(1)抗GP2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11.0%和0,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12,P<0.01),C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P<0.01)。抗CUZD1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9.5%、14.6%和0,C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P<0.01);但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36)。(2)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单项检测时,诊断CD的灵敏度分别为45.3%、19.5%,特异度分别为93.7%、91.5%,AUC分别为0.695、0.555。抗GP2抗体与抗CUZD1抗体联合检测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8.6%,特异度为90.1%,AUC为0.744,显著高于抗GP2、抗CUZD1单项检测的AUC值(Z=4.44,2.57,P<0.01)。(3)抗GP2抗体阳性与合并肛周及肠外病变、穿透型疾病行为及病变部位为回结肠呈正相关(P<0.05);抗CUZD1抗体阳性与男性、狭窄型疾病行为及回肠末端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 :抗GP2抗体和抗CUZD1抗体是CD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CD的诊断效能。抗GP2抗体及抗CUZD1抗体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表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复杂的疾病表型,可能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及生物制剂使用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 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 免疫荧光技术 间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