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性DNA(Ⅰ)──发现绿豆DNA具有酯酶活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身立 陈嘉勤 +2 位作者 禹宽平 李敏 李乐攻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59-62,共4页
实验证明从高等植物绿豆中提取的DNA具有酯酶活性。
关键词 酶性dna dna 绿豆 酯酯活
下载PDF
酶性DNA(Ⅱ)──蜘蛛和小牛胸腺DNA具有酯酶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敏 王身立 +2 位作者 禹宽平 陈嘉勤 颜青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63-65,共3页
发现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huwen)和小牛(Bostaurus)胸腺DNA具有酯酶活性;其与底物作用后最大吸收波长范围在520nm~580nm;具有一般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认为DNA酯酶活性可能与D... 发现虎纹捕鸟蛛(Selenocosmiahuwen)和小牛(Bostaurus)胸腺DNA具有酯酶活性;其与底物作用后最大吸收波长范围在520nm~580nm;具有一般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认为DNA酯酶活性可能与DNA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 胸腺 酶性dna dna 蜘蛛
下载PDF
酶性DNA(Ⅲ)──鱼精DNA酯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禹宽平 陈嘉勤 +1 位作者 王身立 李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65-68,共4页
从鱼精提取的DNA表现酯酶活性.用α或β萘酯作底物,坚牢蓝作显色偶合剂,发现萘酯能被此DNA水解从而导致坚牢蓝出现特征性的紫红色.DNA溶液中的H+或OH-并不能使坚牢蓝显色.当DNA加热至100℃经1h之后,无论是... 从鱼精提取的DNA表现酯酶活性.用α或β萘酯作底物,坚牢蓝作显色偶合剂,发现萘酯能被此DNA水解从而导致坚牢蓝出现特征性的紫红色.DNA溶液中的H+或OH-并不能使坚牢蓝显色.当DNA加热至100℃经1h之后,无论是缓慢冷却而复性或快速冷却保持单链状态,DNA仍能保持其酯酶活性;但DNaseI的处理却使DNA的酯酶活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性dna 鱼精 dna
下载PDF
酶性DNA(Ⅳ)──鸡肝DNA具有酯酶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嘉勤 禹宽平 +1 位作者 王身立 李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69-71,共3页
从鸡肝中提取的DNA具有酯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α或β萘酯能被此DNA水解,从而导致坚牢蓝RR盐出现特征性的紫红色,以及在O.D540nm处引起吸收值的增加.
关键词 酶性dna dna
下载PDF
基因治疗新策略——酶性DNA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于乐成 顾长海 +1 位作者 王升启 毛青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6-242,共7页
本文综述了能够剪切RNA分子的酶性DNA的种类、结构、作用机制、动力学特征及其在用作新型基因治疗药物方面的优势、设计要点。
关键词 基因治疗 酶性dna 设计 应用 脱氧核 药物设计
下载PDF
酶性DNA:人胚组织DNA酯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嘉勤 禹宽平 +1 位作者 王身立 陈佳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7-319,共3页
人胚组织基因组DNA具有酯酶活性,且具有热稳定性。
关键词 酶性dna 人胚组织
下载PDF
酶性DNA(Ⅵ)——应用重氮化联大茴香胺检测DNA的酯酶活性
7
作者 王身立 石东乔 +1 位作者 邓云 黄厚谆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78-81,共4页
应用自行合成的重氮化联大茴香胺检测萘酚,表明DNA能催化乙酸萘酯的水解,印证了以前关于DNA具有酯酶活性的实验结果.DNA对重氮化联大茴香胺与萘酚的显色无增色效应,因而可以推论DNA 在反应体系中确能促进萘酯水解而产... 应用自行合成的重氮化联大茴香胺检测萘酚,表明DNA能催化乙酸萘酯的水解,印证了以前关于DNA具有酯酶活性的实验结果.DNA对重氮化联大茴香胺与萘酚的显色无增色效应,因而可以推论DNA 在反应体系中确能促进萘酯水解而产生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重氮化 联大茴香胺 酶性dna 检测
下载PDF
酶性DNA(Ⅴ)
8
作者 颜青山 银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66-68,共3页
实验表明,硫酸二甲酯显著抑制小牛胸腺DNA的酯酶活性,提示鸟嘌呤(N^7)基团与酶性DNA的酯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 酶性dna 小牛 胸腺 硫酸二甲酯 dna
下载PDF
酶性DNA,前生命进化的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颜青山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2期66-69,共4页
生命科学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赋予生命进化以新的涵义,王身立教授等关于酶性DNA的发现[9,10]无疑亦复如此。从其发现过程中,我们想到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某些主张,即其认识论意义:注重前科学事实的博物精神。就其对于前... 生命科学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赋予生命进化以新的涵义,王身立教授等关于酶性DNA的发现[9,10]无疑亦复如此。从其发现过程中,我们想到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某些主张,即其认识论意义:注重前科学事实的博物精神。就其对于前生命进化的重建意义而言,这里提出了生命大分子的二次起源假说:核酸首先作为酶起源,然后才作为信息分子起源。因此,酶概念应该有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性dna 前生命进化 二次起源假说
下载PDF
酶性DNA(deoxyribozyme)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武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29-332,共4页
Deoxyribozyme(酶性 DNA)自发现以来 ,正由基础研究开始走向应用。本文综述了 deoxyribozyme研究的发展过程 ,并探讨了 deoxyribozym
关键词 酶性dna 研究进展 体外选择 deoxyribozyme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细胞DNA的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宪生 罗比 +5 位作者 王萍 李晓梅 张炎 孙芝琳 孙宁 文一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0年第2期8-10,73,共4页
由于1987年我们发现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中SOD—1活性远远低于正常人,故拟观察它与其基因的关系,本文乃用SOD—1cDNA探针对正常及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其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观察,见到正常人有6.6及3.2kb两带,患者除... 由于1987年我们发现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中SOD—1活性远远低于正常人,故拟观察它与其基因的关系,本文乃用SOD—1cDNA探针对正常及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细胞基因组DNA进行其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观察,见到正常人有6.6及3.2kb两带,患者除此尚多一条1.5kb带、在讨论中提出可能患者有一种特殊的多态性或有DNA重排的情况等,需作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人精细胞的基因分析 dna的内切长度多 超过氧化物歧化互补dna探针
下载PDF
核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聿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核酶是酶性RNA和酶性DNA的统称。本文在简要介绍核酶的发现和结构的基础上,阐述核酶在生命起源、植物病毒防治和人类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RNA 酶性dna 应用研究
下载PDF
DNA的生物催化功能
13
作者 唐巧玉 吴永尧 周大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近年来 ,发现不少结构特殊的DNA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催化功能 .这些DNA分子被称为脱氧核酶或酶性DNA ,它们在用作RNA或DNA工具酶、基因分析和诊断手段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等方面的潜力引人注目 .综述了这些DNA分子的种类、性质和应用方面的最... 近年来 ,发现不少结构特殊的DNA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催化功能 .这些DNA分子被称为脱氧核酶或酶性DNA ,它们在用作RNA或DNA工具酶、基因分析和诊断手段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等方面的潜力引人注目 .综述了这些DNA分子的种类、性质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生物催化功能 脱氧核 酶性dna 分子生物学 反式作用核 工具 基因分析 基因治疗药物
下载PDF
浅谈酶的化学本质
14
作者 曹春晖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3-43,共1页
主要介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及核酶的发现。
关键词 化学本质 蛋白质 RNA 酶性dna
下载PDF
生物催化剂与酶概念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佘华 王身立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0-17,共8页
回顾了酶的研究历史 .综述了各种新兴“酶” ,特别是酶性RNA和酶性DNA的研究进展 .对各种“酶”与生物催化剂的概念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RNA 酶性dna 生物催化剂
下载PDF
鲤鱼耐寒性状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常玉梅 孙效文 梁利群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用80个随机引物对黑龙江野鲤(耐寒)、柏氏鲤(不耐寒)和杂交F1(越冬成活)的群体混合DNA样品进行RAPD PCR扩增,结果引物S1043、S1052和S1066扩增出与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各一个。至此,共获得9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一步表... 用80个随机引物对黑龙江野鲤(耐寒)、柏氏鲤(不耐寒)和杂交F1(越冬成活)的群体混合DNA样品进行RAPD PCR扩增,结果引物S1043、S1052和S1066扩增出与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各一个。至此,共获得9个与鲤鱼抗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进一步表明抗寒性是数量性状(QTL)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此外,就RAPD PCR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模板纯度、水的去离子和不同商标酶的活性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对目前所应用的淡水鱼类抗寒基因工程研究策略及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聚合链式反应 抗寒基因工程 抗冻蛋白 基因 鲤鱼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Total DNA from "Recalcitrant Plant Taxa 被引量:34
17
作者 曾杰 邹喻苹 +1 位作者 白嘉雨 郑海水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6期694-697,共4页
Contamination problems on DNA isolation from 'recalcitrant plant taxa' which is rich in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plant population biology, biodi... Contamination problems on DNA isolation from 'recalcitrant plant taxa' which is rich in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fields such as plant population biology, biodiversity, and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Here we present an improved protocol to extract DNA efficiently from dry or fresh leaves of a 'recalcitrant plant taxa', Betula alnoides Buch. Ham. ex D. Don in which three key steps are involved: 1) washing out most of 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secondary compounds with CTAB-free buffer from homogenate; 2) adoption of 3% CTAB rather than 2% CTAB in the exaction medium; and 3) using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salt prior to DNA precipitation with isopropanol to remove residual polysaccharides. The isolated DNA has been proved suitable for RAPD-PCR amplification and restriction digestion. This modified procedure is simple, inexpensive and reliable, and is also applicable to many other plant taxa with high polysacchar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ula alnoides POLYSACCHARIDE dna preparation RAPD restriction digestion
下载PDF
新型生物催化剂——核酶
18
作者 余梅 《六安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34-35,共2页
起酶作用的RNA和DNA正不断被发现.本文说明酶性DNA和RNA概念的确立过程以及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酶性dna RNA 生物催化剂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Improved DNA-launche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Reverse Genetics System
19
作者 刘长龙 李燕华 袁世山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6期32-36,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virus replication efficiency of full length infectious cDNA clones by making use of the ribozyme's self incision property.[Method] By employing three-step PCR,HDV ribozyme(H...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virus replication efficiency of full length infectious cDNA clones by making use of the ribozyme's self incision property.[Method] By employing three-step PCR,HDV ribozyme(HdvRz)cDNA was isolated,and cloned into the downstream flanking the genome of th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and into which the bovine growth hormone polyadenylation sequence(BGH)was inserted via enzyme digestion and ligation,yielding pAPRRS-HB.The newly constructed pAPRRS-HB was used to transfect MARC-145 cells,in which the N protein and non-structural protein(nsp2)were determin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fter 72 h of expression;meanwhile the virus titer of cell supernatant was tested using TCID50 assay.[Result] pAPRRS-HB containing complete infectious PRRSV cDNA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and it performed about 10-fold higher virus rescue rate than pAPRRS without the engineered ribozyme element.[Conclusion] The results laid a foundation for reveal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RSV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Full-length cdna clone HDV ribozyme dna-launched transfection
下载PDF
Flexibility in the order of action and in the enzymology of the nuclease, polymerases, and ligase of vertebrate non-homologous DNA end joining: relevance to cancer, aging, and the immune system 被引量:5
20
作者 Michael R Lieber Haihui Lu +1 位作者 Jiafeng Gu Klaus Schwarz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5-133,共9页
Nonhomologous DNA end joining (NHEJ) is the primary pathway for repair of double-strand DNA breaks in human cells and in multicellular eukaryotes. The causes of double-strand breaks often fragment the DNA at the sit... Nonhomologous DNA end joining (NHEJ) is the primary pathway for repair of double-strand DNA breaks in human cells and in multicellular eukaryotes. The causes of double-strand breaks often fragment the DNA at the site of damage,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there. NHEJ does not restore the lost information and may resect additional nucleotides during the repair process. The ability to repair a wide range of overhang and damage configurations reflects the flexibility of the nuclease, polymerases, and ligase of NHEJ. The flex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also explains the large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NHEJ can repair any given pair of DNA ends. The loss of information locally at sites of NHEJ repair may contribute to cancer and aging, but the action by NHEJ ensures that entire segments of chromosomes are not l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homologous dna end joining (NHEJ) Ku dna-PKcs Artemis Cernunnos/XLE ligase XRCC4 polymerase μ polymerase 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