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斑点免疫法检测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林根 李凡 张鸿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1-72,共2页
用柯萨奇B 组病毒(CBV)单克隆抗体的酶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00份血清标本的CBV 抗原,阳性率为30%。与病毒分离符合率为96.7%,阳性检出数(60份)高于病毒分离数(58份),两法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法具有... 用柯萨奇B 组病毒(CBV)单克隆抗体的酶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00份血清标本的CBV 抗原,阳性率为30%。与病毒分离符合率为96.7%,阳性检出数(60份)高于病毒分离数(58份),两法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法具有简便、敏感、快速等优点,可作为血清标本CBV 抗原检测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斑点免疫法 检测 血清 病毒抗原
下载PDF
单抗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倪润洲 黄介飞 +2 位作者 肖明兵 张沛云 孟宪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amma-glutamyltransferaseisoenzymeⅡ,GGT-Ⅱ)被认为是甲胎蛋白(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但目前尚无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 背景与目的:肝癌特异性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amma-glutamyltransferaseisoenzymeⅡ,GGT-Ⅱ)被认为是甲胎蛋白(AFP)以外的最佳肝癌标志物,但目前尚无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纯化GGT-Ⅱ同工酶,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斑点法与电泳法同步检测123例肝癌和164例不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GGT-Ⅱ。结果: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癌的诊断阳性率(71.5%)与电泳法(76.4%)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免疫酶斑点法假阳性率(肝硬化23.7%,慢性肝炎27.1%)高于电泳法(肝硬化10.0%,慢性肝炎8.4%)。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酶斑点法检测GGT-Ⅱ对肝细胞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但诊断特异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免疫斑点 检测 GGT-Ⅱ 肝癌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对EB病毒肽段的特异性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若峥 谭遥 +2 位作者 王多明 黄莉 李晓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8-931,共4页
目的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指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由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41例,用ELISPOT法检测放射治疗... 目的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寻找与疗效相关的细胞免疫反应指标。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由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患者41例,用ELISPOT法检测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患者外周血中CTL细胞对LMP1、LMP2、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近期疗效的关联性。结果放射治疗后CR36例,PR4例,PD1例;放射治疗后3月,外周血中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显著增加(P=0.004),对LMP2、EBNA1和EBNA3多肽反应性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疗效组之间放射治疗前后对LMP1抗原多肽产生特异性反应的CTL细胞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及放射治疗后3月,应用ELISPOT法,检测外周血LMP1抗原相关多肽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定,为今后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免疫斑点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cAg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宜俊 夏书奇 +6 位作者 曾水娣 施理 祖萍 刘惠萍 易学瑞 田增遂 朱义鑫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免疫应答不同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数,探讨其在评价患者体内非溶细胞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83例免疫耐... 目的观察免疫应答不同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数,探讨其在评价患者体内非溶细胞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83例免疫耐受期、49例免疫清除期患者和18名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为11—19个/4×10^5个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62.2%的免疫耐受期CHB患者低于正常值,44.9%的免疫清除期CHB患者高于正常值。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V DNA水平未发现有相关性,而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eAg S/N值在一定范围内有正相关趋势。13例免疫耐受期患者经乙型肝炎疫苗及草分枝杆菌制剂治疗3—6个月后,12例患者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采用ELISPOT测定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多数CHB患者免疫应答能力,并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斑点 Γ-干扰素
下载PDF
斑点酶免疫渗滤法定量检测雌三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添 赵轶君 +1 位作者 董洁 李红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4-876,881,共4页
目的 制备高特异性的抗雌三醇(E3)单克隆抗体(mAb), 建立操作简便、敏感、快速适用于基层使用的E3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活化酯法制备偶联物E3-HRP、E3-BSA、3-OVA。应用mAb技术制备抗E3的mAb;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 抗E3 mAb为... 目的 制备高特异性的抗雌三醇(E3)单克隆抗体(mAb), 建立操作简便、敏感、快速适用于基层使用的E3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活化酯法制备偶联物E3-HRP、E3-BSA、3-OVA。应用mAb技术制备抗E3的mAb; 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 抗E3 mAb为包被抗体, 建立竞争抑制模式的斑点酶免疫渗滤法。结果 筛选出5株可分泌特异性抗E3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mAb效价为1×10^5~5×10^5, 亲和常数为5.1×10^8~5.2×10^9 L/mol。检测敏感度为2 ng/mL, 检测范围2~200 ng/mL。结论 建立了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方便的斑点酶免疫渗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免疫渗滤 雌三醇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T细胞对EB病毒肽段特异性反应的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温文胜 张哲 +2 位作者 黄光武 Frederick.Chen 唐安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斑点 鼻咽癌 EB病毒 肽段 T细胞 ELISPOT
下载PDF
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免疫酶斑点法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时红波 谢立 +1 位作者 黄德庄 贺立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3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筛查早期HCV感染者的简单快捷方法。方法制备特异性的抗HCV核心蛋白和抗HCVNS3的单克隆抗体(mAb)酶标记物,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各种类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HCV-Ag,并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CV-Ag及RT-PCR检测HCVRN... 目的建立一种可筛查早期HCV感染者的简单快捷方法。方法制备特异性的抗HCV核心蛋白和抗HCVNS3的单克隆抗体(mAb)酶标记物,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各种类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HCV-Ag,并与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HCV-Ag及RT-PCR检测HCVR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免疫酶斑点法检测表明,HCV-Ag的检出率在抗HCV抗体阳性、乙肝和非甲非戊肝炎患者中,分别为15.4%(8/52)、1.73%(19/1099)和1.03%(1/97);在81例甲肝和67例戊肝患者及50例正常人中均未检出。免疫酶斑点法与双抗体夹心ELISA及RT-PCR的检测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与RT-PCR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免疫酶斑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为HCV的早期诊断和常规筛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斑点 抗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冯云 邵凌云 +1 位作者 孟成艳 张文宏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po tassay,ELI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根据临床表现疑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26例,以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及CFP-10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po tassay,ELI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根据临床表现疑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26例,以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及CFP-10抗原特异性T细胞水平。结果在所有入组患者中,根据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者15例,诊断为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11例,ELISpot检测的敏感度为80.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51.9%~95.7%],特异度为100%(95%CI71.5%~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73.5%~100.0%),阴性预测值为78.6%(95%CI49.2%~95.3%)。结论ELISpot对结核性脑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免疫斑点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下载PDF
初探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T细胞免疫功能质控要点 被引量:2
9
作者 谭遥 黄莉 +3 位作者 刘凯 徐丽 李亚伟 王若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3期3384-3385,共2页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免疫功能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而肿瘤细胞在人体中的免疫反应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热...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免疫功能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而肿瘤细胞在人体中的免疫反应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成为研究的热点[1]。在诸多的免疫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而受到重视。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在单细胞水平测定分泌特定细胞因子的功能和细胞数量,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及肿瘤等方面的研究中[2‐5]。目前本实验室应用ELISPOT 技术检测 EB 病毒(EBV)感染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特异性T 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筛选特定的多肽,并致力于为生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已经取得初步的结果[6‐7]。由于ELISPOT 技术的高敏感性,实验的结果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得到真实、准确的结果,严格规范实验流程,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关键。经过近年来对ELISPOT 技术的应用及总结,现将ELISPOT 技术的质控要点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 肿瘤免疫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诊断结核感染的新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法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桂芝 李鸿斌 肖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3047-3049,共3页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其主要原理是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刺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T细胞活化释放干扰素γ,根据活化T细胞数来判定是否存在结核感染,此技术...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其主要原理是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刺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使T细胞活化释放干扰素γ,根据活化T细胞数来判定是否存在结核感染,此技术因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而较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现就ELISPOT的技术原理、发展简史、操作步骤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 结核感染 诊断
下载PDF
免疫酶斑点法快速检测小鹅瘟病毒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爱建 周阳生 +1 位作者 耿翠华 傅志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0年第7期28-29,共2页
至今,有关小鹅瘟病毒(GPV)的快速诊断尚未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Malkinson(1974)和Peleg(1974)发现牛精子能被GPV所凝集,但为非特异反应,难以说明问题;Dosz-kow,K.I.等(1982)用酶组化法技术测定细胞培养和小鹅组织中的抗原;Bondarerke... 至今,有关小鹅瘟病毒(GPV)的快速诊断尚未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Malkinson(1974)和Peleg(1974)发现牛精子能被GPV所凝集,但为非特异反应,难以说明问题;Dosz-kow,K.I.等(1982)用酶组化法技术测定细胞培养和小鹅组织中的抗原;Bondarerke(1982)用免疫扩散技术测定鹅胚绒毛尿囊液中的抗原,然而,前者所用的抗体是常规血清,非特异性反应较强,后者需高效价血清及多倍浓缩的尿囊液,且灵敏度不高,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均有一定的困难。1981年徐为燕等和1989年孙怀昌等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检测鹅胚尿囊液及组织中的G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病毒 免疫斑点 检测
下载PDF
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HBsAg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雅贤 孟凡和 +1 位作者 吴敏 陈家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本文用免疫酶斑点法(IEDA)检查血清中HBsAg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与Abbott药盒检测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97.2%,灵敏度为93.9%。实验结果证明用硝酸纤维素膜作载体经济、简便、快速,且在膜上显色的结果可长期保存。
关键词 免疫斑点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核壳蛋白在BALB/c小鼠中酶联免疫斑点法表位的筛选及其与CTL表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玲 黄保英 +2 位作者 王秀平 谭文杰 阮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利用甲型流感病毒A/Johannesburg/33/94(H3N2)核壳蛋白(NP)全长肽库筛选BALB/c(H-2d)小鼠中NP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表位,研究其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的一致性关系,为使用ELISPOT评价流感病毒NP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提供... 目的:利用甲型流感病毒A/Johannesburg/33/94(H3N2)核壳蛋白(NP)全长肽库筛选BALB/c(H-2d)小鼠中NP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表位,研究其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的一致性关系,为使用ELISPOT评价流感病毒NP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PR8)感染BALB/c(H-2d)小鼠后,通过检测T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ELISPOT法和体内CTL法检测NP所诱发的细胞免疫反应,综合分析ELISPOT和CTL表位肽之间的关系。结果:Pep36(NP第141~155位氨基酸残基,SNLNDTTYQRTRALV)和Pep37(NP第145~159位氨基酸残基,DTTYQRTRALVRTGM)可以诱发较强的ELISPOT反应,根据Pep36和Pep37共有序列合成的Pep147-155(NP第147~155位氨基酸残基,TYQRTRALV)可以诱发与这2条多肽相同强度的ELISPOT反应,表明Pep147-155为NP诱发ELISPOT反应的最强表位,体内CTL也表明它是最强的CTL表位;Pep95(NP第377~391位氨基酸残基,STLELRSRYWAIRTR)、Pep96(NP第381~395位氨基酸残基,LRSRYWAIRTRSGGN)和其他表位肽诱发的ELISPOT反应较弱,体内CTL反应也较弱。结论:BALB/c(H-2d)小鼠中,甲型流感病毒NP诱发ELISPOT反应和CTL反应的表位肽高度相关;实验结果为使用ELISPOT评价流感病毒NP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核壳蛋白 免疫斑点 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鼻咽癌病人特异性细胞毒细胞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微雅 陶仲强 周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 了解鼻咽癌病人细胞免疫状况 ,为鼻咽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 linkedimmunospotassay ,Elispot)检测 19例鼻咽癌病人及 11例正常人EB病毒LMP2 (EBV LMP2 )特异性细胞毒细胞 (CTL)。结果 ... 目的 了解鼻咽癌病人细胞免疫状况 ,为鼻咽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 linkedimmunospotassay ,Elispot)检测 19例鼻咽癌病人及 11例正常人EB病毒LMP2 (EBV LMP2 )特异性细胞毒细胞 (CTL)。结果 鼻咽癌病人组仅部份肽特异CTL阳性 4例 ,全部肽特异CTL无一例阳性 ,阳性率 2 1%。正常人组全部肽特异CTL阳性 8例 ,部份肽特异CTL阳性 3例 ,阳性率 10 0 %。两组比较 χ2 =17.37,P <0 0 1。结论 鼻咽癌病人对EB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斑点 鼻咽癌 细胞毒细胞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在附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富东 王养民 +1 位作者 周逢海 张斌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在附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3例手术治疗且病理结果证实为附睾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酶联免疫斑点法组(59例)和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组(64例),分析超声造影联合酶联...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在附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3例手术治疗且病理结果证实为附睾结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酶联免疫斑点法组(59例)和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组(64例),分析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在附睾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查阳性率72.9%(43/59),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查阳性率92.2%(59/64)。结论:超声造影联合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查能提高附睾结核的早期诊断水平,可为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结核 超声造影 免疫斑点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在新发传染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玉媛 郭逸 +2 位作者 郑霖 田克恭 章金刚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是一项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目前常用于疫苗开发中评价疫苗诱发的细胞免疫效应。我们就ELISPOT技术的原理、具体实验操作、技术优势,及其在新发传染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免疫斑点 新发传染病 疫苗
下载PDF
免疫酶斑点法快速诊断小鹅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新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2,共2页
小鹅瘟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但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黄牛精子能被GPV所凝集,但该凝集属于非特异性的,难以说明问题。琼脂扩散试验,灵敏度不高且需要高效价抗血清及多倍浓缩尿囊液。免疫荧光诊断法虽快速、敏感、特异,但需要有荧... 小鹅瘟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但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黄牛精子能被GPV所凝集,但该凝集属于非特异性的,难以说明问题。琼脂扩散试验,灵敏度不高且需要高效价抗血清及多倍浓缩尿囊液。免疫荧光诊断法虽快速、敏感、特异,但需要有荧光显微镜,现阶段难于常规应用。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 诊断 免疫斑点
下载PDF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庆生 吴圣楣 +1 位作者 应大明 林梓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67,68,共2页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李庆生1吴圣楣1应大明1林梓1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无法区别新生儿血浆中自身分泌的IgG与穿越胎盘来自母体的IgG。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IgM的含量也较低,且几乎检测不出I...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李庆生1吴圣楣1应大明1林梓1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无法区别新生儿血浆中自身分泌的IgG与穿越胎盘来自母体的IgG。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IgM的含量也较低,且几乎检测不出IgA。另外,血管内成分可能不是整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免疫球蛋白 释放细胞 免疫斑点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江 周郁 +4 位作者 仇东辉 余伍忠 刘丽 桂俊豪 王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1期117-117,120,共2页
关键词 免疫斑点 ELISPOT技术 抗原特异性抗体 细胞因子 单细胞水平 单个细胞 体内环境 细胞功能
下载PDF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可为 郭欣 +3 位作者 黄启当 郑少玲 邓伟明 曾昭球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9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及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风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未有结核感染的...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诊断价值及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风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未有结核感染的风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T—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一步对本院收治的371例风湿病患者和371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行T—SPOT.TB和TST检测,分析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结果实验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X2=29.70.P〈0.01)。T—sPOT.rib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O%和90.O%,明显高于乃T的46.7%和53.3%(P〈0.05)。T—SPOT.TB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均明显高于TST(均P〈0.05)。另外,371例风湿病患者T—SPOT.TB检测的阳性率为18.9%,显著高于健康体检志愿者的6.2%(x2=27.16,P〈0.01)。结论T—SPOT.TB对风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斑点 风湿病 结核感染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