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组织酶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春英 丁克 +2 位作者 刘贤锡 赵春华 祝颂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发病机理及早期诊断的酶标志物。方法: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大肠癌及近心端和远心端癌旁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OD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LDH同工酶谱。结果:(1)大肠癌...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发病机理及早期诊断的酶标志物。方法: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大肠癌及近心端和远心端癌旁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OD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LDH同工酶谱。结果:(1)大肠癌组织中ODC、γ-GT及LDH活性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大肠癌组织中LDH5同工酶及LDH4+LDH5/LDH1+LDH2的比值也显著升高,LDH同工酶谱向M型转移。结论:肠组织中ODC、γ-GT、LDH活性升高,LDH同工酶谱向M型转移与大肠癌的形成有关,提示O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脱羧 谷氨酰转肽 大肠癌 酶标志物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酶标志物沿革 被引量:41
2
作者 崔杰峰 潘柏申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AMI 血清 酶标志物
下载PDF
冠心病发作胸痛患者血清酶标志物检测意义
3
作者 张培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209-210,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痛 血清酶标志物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酶谱标志物及NT-proBNP与心脏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维 李茂琴 《医学综述》 2017年第7期1416-1418,1423,共4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酶谱标志物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28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标准将患者分为甲...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肌酶谱标志物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28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标准将患者分为甲亢组(295例)和甲亢心组(133例)。观察并记录各组受试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T-pro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舒张晚期充盈峰(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结果甲亢心组患者cTnI、NT-proBNP、CK、CK-MB明显高于甲亢组[(89±21)ng/L比(56±14)ng/L、(122±31)ng/L比(79±19)ng/L、(117±28)U/L比(98±19)U/L、(33±11)U/L比(21±6)U/L](P<0.01)。甲亢心组患者E/A、LVEF明显低于甲亢组[0.88±0.19比1.31±0.23,(62.56±4.73)%比(64.61±4.12)%],而LVEDd明显高于甲亢组[(50.78±3.45)mm比(44.12±3.11)mm](P<0.01)。结论 cTnI、CK、CK-MB等心肌酶谱标志物及NT-proBNP在甲亢患者心脏功能减退时有所升高,可为临床诊断甲亢性心脏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心脏功能 心肌标志 N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乔靖怡 金若敏 +2 位作者 姚广涛 陈华英 徐婷婷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7 d、14 d、21 d处理动物,每组6只,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TB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精氨酸酶Ⅰ(ArgⅠ)的水平;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14 d ALP升高(P<0.05),14 d、21 d ALT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组内有2∕6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北豆根低剂量组肝脏指数于给药21 d升高(P<0.01)。北豆根高剂量组给药7 d、14 d、21 d血清α-GST、PNP和ArgⅠ升高(P<0.05或P<0.01),OCT 14 d、21 d升高(P<0.01),TBA 14 d升高(P<0.05)。动物血清中ALT、AST、α-GST、PNP和ArgⅠ各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483、0.957、0.948和0.934。其中ALT和AST联合检测的AUC为0.809,α-GST、ArgⅠ及与PNP联合检测的AUC为1.00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血清α-GST、PNP和ArgⅠ可作为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在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 肝损伤 血清标志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探针在酶生物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敏 高川 +2 位作者 付海洋 张博 李升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52-54,共3页
随着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不断出现,荧光探针作为检测酶活性水平的有力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非入侵等优点常用于分子检测,生物成像及医学诊断等方面。本综述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探针在酶生物标... 随着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不断出现,荧光探针作为检测酶活性水平的有力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非入侵等优点常用于分子检测,生物成像及医学诊断等方面。本综述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光的荧光探针在酶生物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荧光探针 标志
下载PDF
CYP3A酶内源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桑 张凤 +3 位作者 高守红 王志鹏 陈万生 陶霞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5-388,402,共5页
CYP3A酶主要分布于人体肝脏和小肠,广泛参与各种药物代谢。该酶在介导药物代谢的同时也会受底物影响,其活性被诱导或抑制,从而影响其他经由CYP3A酶代谢的药物体内过程。目前可以通过体外探针药物和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评价CYP3A酶活性,前... CYP3A酶主要分布于人体肝脏和小肠,广泛参与各种药物代谢。该酶在介导药物代谢的同时也会受底物影响,其活性被诱导或抑制,从而影响其他经由CYP3A酶代谢的药物体内过程。目前可以通过体外探针药物和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评价CYP3A酶活性,前者需要口服探针药物,后者只需检测内源性标志物如4β-羟基胆固醇和6β-羟基氢化可的松。文献报道,研究CYP3A酶活性除了有助于阐明不同个体的药物代谢差异,还可以提示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下合用药物的剂量调整,预测药物疗效和毒性反应,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指导,评估新药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降低新药上市风险。笔者对上述2种常用的内源性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内源性生标志 4β唱羟基胆固醇 6β唱羟基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与酶类肿瘤标志物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学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肿瘤标志物是指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发现的生物、生化分子,它们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表达于正常细胞或表达量大大小于肿瘤细胞。应用免疫学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由于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痛苦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与肝细胞... 肿瘤标志物是指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发现的生物、生化分子,它们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表达于正常细胞或表达量大大小于肿瘤细胞。应用免疫学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由于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痛苦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与肝细胞癌(HCC)有关的酶类标志物作一叙述。 1 α—L—岩藻糖苷酶(AFU) AFU是人类细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合成于细胞内,定位于溶酶体。1983年Deugnier发现AFU在HCC患者中显著升高,认为可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Saibara等报道67例HCC的AFU测定均值明显高于正常人,阳性率77.6%,其中28例肿瘤直径<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标志 肿瘤标志 岩藻糖苷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与酶类肿瘤标志物
9
作者 王学闽 《医学信息(云南)》 1998年第8期 47-48,共2页
本语文对肝细胞癌酶类肿瘤标志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与AFP联检应用价值肯定的指标。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标志 肿瘤标志 检测
全文增补中
急性胰腺炎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标志物变化分析
10
作者 卢文献 倪军 +1 位作者 王锦波 张三林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2期1081-1082,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心电图 心肌酶标志物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定量检测与标志物酶免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各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之间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测和患者疗效观察的监测提出检测方法学的建议。方法对13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科华酶免试剂作HBsAg、HBeAg、HBeAb、Pre-S1四项检测,同时用中山达...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各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之间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测和患者疗效观察的监测提出检测方法学的建议。方法对13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科华酶免试剂作HBsAg、HBeAg、HBeAb、Pre-S1四项检测,同时用中山达安DA5700基因扩增仪和试剂做乙型肝炎病毒DNA核酸扩增定量检测,按乙型肝炎病毒DNA核酸定量检测扩增数量级分组,每一级为一组,共分6组,然后与科华酶免试剂的HBsAg、HBeAg、HBeAb、Pre-S1四项检测结果分别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34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DNA核酸扩增<1×103有34例,>1×103有100例,阳性率74.6%;各组分别与DNA<1×103组比较,DNA扩增项DNA>1×103的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bsAg项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项、HBeAb项、Pre-S项DNA>1×106组和DNA>1×107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乙型肝炎DNA检测项与HBsAg项(r=0.1517,P>0.05)无相关性;DNA检测项与HBeAg、HBeAb、Pre-S1相关性分别为(r=0.7852,r=-0.6143,r=0.6260;P均<0.05),有相关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定量检测项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载量>1×105以上组与HbeAg、HBeAb、Pre-S1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检测 标志 诊断
下载PDF
异毛远盲蚓在Cd胁迫下五种酶类标志物的响应特点
12
作者 武静慧 李永 +3 位作者 魏源 杨晓进 张一 胡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58-63,共6页
分析了中国北方土壤广布种——异毛远盲蚓(Amynthasheterochaetus)在重金属污染物镉(Cd)胁迫下的半致死剂量(LC50)及与其免疫相关的5种酶类标志物在此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并与OECD推荐的标准蚯蚓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进行了比... 分析了中国北方土壤广布种——异毛远盲蚓(Amynthasheterochaetus)在重金属污染物镉(Cd)胁迫下的半致死剂量(LC50)及与其免疫相关的5种酶类标志物在此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并与OECD推荐的标准蚯蚓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d对异毛远盲蚓24和48h的LC50(分别为11.23和5.17μg/cm^2)均小于赤子爱胜蚓(分别为21.99和16.95μg/cm^2);低浓度Cd胁迫下,异毛远盲蚓体内SOD、GSH-PX、CAT、AchE、T-AOC的活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赤子爱胜蚓相比,异毛远盲蚓体内的酶类标志物响应快速(3d)且持续时间较长(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基准 蚯蚓 异毛远盲蚓(Amynthasheterochaetus) CD 标志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新菊 李融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93-95,共3页
人体的骨骼是动态变化的组织,每年大约有10%的骨骼被更新。骨转换即是破骨细胞不断清除旧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耦联并发生在同一骨重建单位中。骨转换过程可以通过生化标志物的测定... 人体的骨骼是动态变化的组织,每年大约有10%的骨骼被更新。骨转换即是破骨细胞不断清除旧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耦联并发生在同一骨重建单位中。骨转换过程可以通过生化标志物的测定反映出来,间接显示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性。过去的十年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也广泛应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的跟踪治疗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中[1]。传统的骨代谢标志物主要包括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 ALP)、羟脯氨酸、羟赖氨酸糖苷等,但都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扰等缺点。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骨代谢标志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更敏感、更特异的指标相继被发现,并逐渐应用于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2]。现对骨代谢标志物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酶标志物 骨形成代谢产 骨吸收代谢产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陶庆树 周振雷 +1 位作者 胡丹 侯加法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3,共3页
体液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反映动物体内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而且为骨代谢变化的评估、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骨代谢标志物包括特异性酶标志物、骨形成代谢产物标志物、骨吸收代谢产物标志物。本文对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 体液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反映动物体内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而且为骨代谢变化的评估、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骨代谢标志物包括特异性酶标志物、骨形成代谢产物标志物、骨吸收代谢产物标志物。本文对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酶标志物 骨形成代谢产标志 骨吸收代谢产标志
下载PDF
7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静 倪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7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7例肺癌和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 目的比较7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7例肺癌和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观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价值。结果肺癌组7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均<0.01);其中NSE在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CA125在腺癌中高表达,CY21-1在鳞癌中高表达;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49%、88.17%,均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肺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肿瘤标志 糖类抗原 肿瘤标志 癌胚抗原 肿瘤标志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含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超群 杨小兰 黄春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10例来自我院门诊就诊者和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并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测定血清标本中HBV-DNA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ELISA法与FQPCR法检测的510例血清标本中,51例“大三阳”(HBsAg+HBeAg+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数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0%,其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5~10^9/ml 76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的血清标本,其HBV-DNA检出的阳性率为47.4%,HBV-DNA的拷贝数范围为10^4~10^7/ml。结论: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应用FQ-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操作简便,定量准确,结果可靠,它比HBV血清学标志物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和真实复制状况,在HBV-DNA感染诊断,特别是药物疗效的观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HBV-DNA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互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聚合链反应HBV-DNA定量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立鹏 张颖 +2 位作者 张本华 刘文健 肖宝荣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探讨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食管癌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分析各个分期食管癌病人...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探讨乳酸脱氢酶与食管癌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食管癌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的变化,分析各个分期食管癌病人的LDH值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食管癌分期之间的联系及机制。结果未转移组食管癌病人的LDH值211.4±44.4 IU/L,潜在转移组277.2±59.2 IU/L淋巴结转移组270.8±78.6 IU/L远地转移组328.4±98.8 IU/L。四组患者LDH阳性率分别为:17.5%、70.5%、57.9%、93.3%。结论转移早期或有远处转移倾向的食管癌患者的LDH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LDH检测可用于食管癌转移状况的辅助诊断方法和病期判断的指标,可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一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诊断 转移 肿瘤标志/乳酸脱氢
下载PDF
两种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KMB及CTNI方法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兵 王邦宁 +2 位作者 杜荣美 陈大年 骆志刚 《现代医学》 2010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化验室心肌酶及标志物分析法检测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与心梗三联床旁检测法是否一致及其一致性程度。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同时采集两份标本,分别应...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化验室心肌酶及标志物分析法检测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与心梗三联床旁检测法是否一致及其一致性程度。方法:对78例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同时采集两份标本,分别应用化验室心肌酶及标志物分析法和心梗三联床旁检测法进行CKMB及CTNI测定。采用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 Test)和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得CKMB和CTN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P=0.265;t=-0.326,P=0.747),且一致性较好(Kappa=0.579,P<0.05;Kappa=0.546,P<0.05)。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得CKMB和CTNI值升高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验室心肌酶及标志物分析法与心梗三联床旁检测法检测CKMB及CTNI值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化验室心肌标志分析法 心梗三联床旁检测法
下载PDF
Incidence of toxoplasmosi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被引量:6
19
作者 Sebnem Ustun Umit Aksoy +1 位作者 Hande Dagci Galip Ersoz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52-454,共3页
AIM:It is known that toxoplasmosis rarely leads to various liver pathologies,most common of which is granulomatose hepatitis in patients having normal immune systems.Patients who have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re subjec... AIM:It is known that toxoplasmosis rarely leads to various liver pathologies,most common of which is granulomatose hepatitis in patients having normal immune systems.Patients who have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re subject to a variety of cellular as well as humoral immunity disorders.Therefore,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oxoplasmosis can cause more frequent and more severe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is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of toxoplasmosi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METHODS:Serum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108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under observation in the Hepatology Polyclinic of the Gastroenterology Clinic,and a control group made up of 50 healthy blood donors.IFAT and ELISA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gG and IgM antibodies,which had developed from these sera. RESULTS:Toxoplasma IgG and IgN antibody positivity was found in 74 (68.5%) of the 108 cirrhotic patients and 24 (48%) of the 50 peop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toxopiasma sero-prevalence in the cirrhotic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as higher.Cirrhotic patients are likely to form a toxoplasma risk group.More detailed studies are needed on this su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Animals Antibodies Protozoan Female Humans INCIDENCE Liver Cirrhosis Male Middle Aged TOXOPLASMA TOXOPLASMOSIS
下载PDF
NAT2*6A, a haplotype of the N-acetyltransferase 2 gene, is an important biomarker for risk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被引量:21
20
作者 Norihide Higuchi Naoko Tahara +14 位作者 Katsunori Yanagihara Kiyoyasu Fukushima Naofumi Suyama Yuichi Inoue Yoshitsugu Miyazaki Tsutomu Kobayashi Koh-ichiro Yoshiura Norio Niikawa, Chun-Yang Wen, Hajime Isomoto,Saburou Shikuwa, Katsuhisa Omagari, Yohei Mizuta, Shigeru Kohno, Kazuhiro Tsukamoto Norio Niikawa Chun-Yang Wen Hajime Isomoto Saburou Shikuwa Katsuhisa Omagari Yohei Mizuta Shigeru Kohno Kazuhiro Tsukamo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5期6003-6008,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N -acetyltransferase 2 (NAT2 )-haplotypes/diplotypes and adverse effects in Japanes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We studied 10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B treat... AIM: To investigat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N -acetyltransferase 2 (NAT2 )-haplotypes/diplotypes and adverse effects in Japanes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We studied 10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B treated with anti-TB drugs including INH. The frequencies and distributions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haplotypes, and diplotypes of NAT2 were determined by the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etho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B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dverse effect, using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a variant haplotype, NAT2*6A , was signifi cantly increased in TB patients with hepatotoxicity,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hepatotoxicity [P = 0.001, odds ratio (OR) = 3.535]. By contrast, the frequency of a wild-type (major) haplotype, "NAT2*4", was signif icantly lower in TB patients with hepatotoxicity than those without hepatotoxicity (P < 0.001, OR = 0.265). There was no association between NAT2-haplotypes and skin rash or eosinophilia.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NAT2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anti-TB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Moreover, the haplotypes, NAT2*4 and NAT2*6A, are useful new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 anti- TB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RCULOSIS Anti-tuberculosis drug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NAT2-haplotype DNA-baseddiagn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