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体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应用于艾滋病病毒抗体初次筛查中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谢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胶体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次筛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研究价值,为临床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全国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管理系统收集的2020年9月至2021... 目的 探讨胶体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在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次筛查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研究价值,为临床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全国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管理系统收集的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贵阳市的308例疑似艾滋病(AIDS)检测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检测者均进行胶体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以免疫印迹法为金标准,分析胶体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的检测结果、对HIV感染的诊断效能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阳性样本带型分布情况。结果 308例检测者中免疫印迹法检测出阳性有220例,阴性88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出阳性219例,阴性89例,阳性检出率为71.10%(219/308),低于免疫印迹法阳性检出率的71.43%(220/30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层析法检测出阳性有220例,阴性88例,阳性检出率为71.43%(220/308),与免疫印迹法阳性检出率71.43%(220/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对HIV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胶体层析法检测(均P<0.05);由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阳性样本带型分布情况可见,219例AIDS患者中gP160、gP120带型出现率最高,出现率为100.00%,P55出现率最低,出现率为32.88%。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与胶体层析法对于HIV感染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在HIV抗体初筛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于胶体层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胶体层析法
下载PDF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建军 石莺 +1 位作者 詹瑞森 高志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对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检... [目的]探讨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与脊髓损伤程度间的关系及对脊髓损伤程度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60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每组动物通过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损伤脊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损伤后动物改良TARLOR评分证实损伤程度差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不同损伤程度家兔损伤前后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结果]3组实验动物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损伤后均升高,伤后24、48、72h3组实验动物间血清MBP含量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后第7d时3组实验动物血清MBP含量在统计学上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MBP含量对脊髓损伤程度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血清MBP含量可作为早期判断脊髓损伤程度指标之一,但有一定的时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程度 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 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早期诊断价值 损伤程度 蛋白含量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下载PDF
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陆国军 于力克 张宇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8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细胞角蛋白(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对97例肺癌患者、9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及细胞角蛋白(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对97例肺癌患者、9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CEA、NSE、SCC-Ag及CYFRA21-1水平,并计算上述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患者的血清CEA、NSE、SCC-Ag及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4项标记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总体比较均有差异,其中CEA阳性率以腺癌最高(55.26%),SCC-Ag、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最高(分别为70.43%,72.38%),NSE阳性率以小细胞肺癌最高(67.92%)。血4项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阳性率(92.78%)高于单项检测结果。结论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不仅有助于区分肺癌的病理分型,还能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FRA21-1 SCC-AG 血清CEA 肺癌诊断 合检测 诊断价值 NSE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下载PDF
兔脑创伤后早期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黄海能 罗起胜 +5 位作者 赵邦 谭源福 邓元央 黄华东 符黄德 李传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3,30,共3页
目的探讨兔脑创伤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含量与损伤程度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中、重度脑损伤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0.5h、2h、6h、24h)采集标本,检测血清β-APP的含量。结果采用完全... 目的探讨兔脑创伤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含量与损伤程度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中、重度脑损伤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0.5h、2h、6h、24h)采集标本,检测血清β-APP的含量。结果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LSD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损伤后血清β-APP均升高。中、重度损伤组各时间点血清β-APP含量较对照组和轻度损伤组升高(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的中度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后血清β-APP含量升高,且损伤越重血清β-APP含量越高。血清β-APP含量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下载PDF
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可靠性比照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锦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检测的可靠性。方法对卫计委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14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0份,不定量临床检验中心定值参比血清2 NCU/ml和4 NCU/ml以及无偿献血血清200份分别使用双抗...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果检测的可靠性。方法对卫计委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14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0份,不定量临床检验中心定值参比血清2 NCU/ml和4 NCU/ml以及无偿献血血清200份分别使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ELISA进行相应检测,将数据记录并分析对比其结果。结果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于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 NCU/ml血清、4 NCU/ml血清以及无偿献血血清其阳性率分别为100%、100%、100%、0,相对于其他方法更为准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三种检测方法 ,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准确度最高,结果更加可靠,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方法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可靠性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李秀萍 何彩云 +1 位作者 黄泽棋 魏海清 《大医生》 2021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价值,为提升临床诊断效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EL...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价值,为提升临床诊断效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ELISA法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M(HBV-M)的定性检测,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定量检测。分析ELISA法检测HBV-M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及不同病情程度HBV-DNA水平。结果本研究19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标本中,HBV-M的定性检测有8种模式,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核心抗体(HbcAb)、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HbcAb模式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52%、35.42%,均高于其他模式阳性检出率;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模式的阳性检出率,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高于其他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均P<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反映病毒感染、复制情况,为早期诊断乙型肝炎、监测病情转归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苷酸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寅 李树华 +2 位作者 庞保东 曹丽华 刘树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25-2426,共2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方法:对2003年4-6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病程在1周以内的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和血清冷凝集素法(CGT)在病程不同时期,对IgM抗体产生的时间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ELISA法在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阳性率为92.86%,和CGT法的阳性率67.8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特异性MP-IgM抗体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出现阳性结果,MP-IgM抗体效价随病程天数增加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一般在病程的第4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MP-IgM抗体,随病程天数的增加,抗体效价呈直线形上升,约2周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免疫球蛋白M 特异性抗体IGM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肺炎患儿 ELISA法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厚照 马芳芳 +1 位作者 陈云 谢则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32-83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胶体金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法)对400例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分别计算ELISA法、CMIA法、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MI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 CMI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结果分析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detection methods three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灵敏度高 胶体金法 乙肝病毒标志物 阳性率 特异度 临床应用价值 免疫分析法 特异性强 检测结果 化学发光 对比分析 定量检测 ELISA法
下载PDF
乙肝五项测定结果与HBV 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昕 张荣波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4期2212-221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结果和HBV DNA检出情况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00例乙肝血清的HBV 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0例乙肝门诊的患者中乙肝五项的结果...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五项结果和HBV DNA检出情况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00例乙肝血清的HBV 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0例乙肝门诊的患者中乙肝五项的结果为110例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99.1%,85例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69.4%,39例HBsAg(+)、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53.8%,53例HBeAb(+)、HBcAb(+),其HBV DNA的阳性率为35.8%。大三阳和小三阳的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06,P<0.05)。结论乙肝五项的结果与HBV DNA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都具备各自的临床意义,因此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正确地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聚合链反应 HBVDNA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HBsAb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秀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8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11年8~11月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HBsAb为阳性的血液标本536份,分别进行ECLIA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11年8~11月门诊和住院部送检的HBsAb为阳性的血液标本536份,分别进行ECLIA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ECLIA检测HBsAb在10~50IU/L时,ELISA的阳性率只有6.62%,说明ELISA方法的灵敏度不如电化学发光法高。与电化学发光法比较,ELISA方法的敏感性为41.24%,特异性为98.04%,符合率为46.64%,阳性预测值为99.50%,阴性预测值为12.99%。结论在临床常规检测标本中,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结果相似,但电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b对乙肝疫苗接种是否成功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HBSAB 灵敏度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研究
11
作者 肖汉龙 王军 李丹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28例LN患者(LN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IL-6水平。结果:①LN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IL-6水平有所下降...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28例LN患者(LN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IL-6水平。结果:①LN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IL-6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②LN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抗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IL-6参与了LN的发病,与LN的活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6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下载PDF
贫血患者血浆可溶性Fas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12
作者 梁赟 林斐莉 +1 位作者 卢兴国 吴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年第11期683-684,共2页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 (IDA)、巨幼细胞性贫血 (MA)、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等贫血患者血浆可溶性 Fas(s 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ELISA)检测 37例贫血患者 (其中 IDA 2 0例、MA 9例、AA 8例 )及 2 5例正...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 (IDA)、巨幼细胞性贫血 (MA)、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等贫血患者血浆可溶性 Fas(s 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ELISA)检测 37例贫血患者 (其中 IDA 2 0例、MA 9例、AA 8例 )及 2 5例正常对照血浆 s Fas水平。结果 :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 s 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浆s F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血浆 s Fas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及机体免疫失衡 ,s Fa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机体免疫、对 Fas/ F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血浆 可溶性FAS 临床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生物学功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孕妇弓形虫感染78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银学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孕妇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抗体IGG 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 弓形虫病 宫内感染
下载PDF
乙肝五项指标测定结果与HBVDNA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晓蓉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7期40-40,42,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乙型肝炎五项测定结果与HBVDNA检出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来检测592例乙肝血清的HBV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肝检查指标HBsAg(+)... 目的探讨和分析乙型肝炎五项测定结果与HBVDNA检出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采用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来检测592例乙肝血清的HBVDNA,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乙肝五项的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肝检查指标HBsAg(+)和HBcAb(+)以及HBeAg(+)(大三阳)的患者共225例,HBVDNA阳性例数为224例,阳性率是99.6%,160例检测指标为HBeAb(+)和HBsAg(+)以及HbcAb(+)(即小三阳),其HBVDNA指标呈阳性的共113例,阳性率是70.6%,94例患者检查指标为HBcAb(+)和HBsAg(+),其中HBVDNA显示为阳性的共48例,阳性率是51.1%,有113例患者检查指标为HBeAb(+)、HBcAb(+),其HBVDNA指标呈阳性的共41例,阳性率是36.3%。针对大三阳于小三阳中患者的HBVDNA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2,P<0.05)。结论乙肝五项的结果与HBVDNA的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都具备各自的临床意义,因此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正确地对乙肝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核酸定量检测法 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定量检测开封市从业人员抗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寒 黄昌红 +2 位作者 王锋 董聪聪 梁月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709-1711,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开封市区从业人员抗HAV-IgG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法对664份血清进行抗HAV-IgG定性检测,对598份抗HAV-IgG阳性样本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定量检...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开封市区从业人员抗HAV-IgG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法对664份血清进行抗HAV-IgG定性检测,对598份抗HAV-IgG阳性样本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定量检测。结果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阳性率为90.06%,ELISA法阳性率为83.73%,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业人员抗HAVIgG S/CO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女性的S/CO值高于男性。结论相较于传统的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阳性率更高,结果更精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抗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含量 甲型病毒型肝炎
原文传递
4~9月16例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报告
16
作者 高慧敏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腹泻 临床报告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轮状病毒抗原 呼吸道感染 阳性病例 腹泻患者 对症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