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微孔板杂交法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温淑娟 况二胜 黄镇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 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 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 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 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 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重复序列测定 微孔板杂交 末端转移 肝肿瘤
下载PDF
SYBR Green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麻文青 连福治 +1 位作者 汪金泉 杨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RQ-TRAP法)检测不同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用RQ-TRAP和TRAP-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2种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RQ-TRAP方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系列稀释的293T细胞蛋白提取... 目的采用实时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RQ-TRAP法)检测不同细胞端粒酶活性。方法用RQ-TRAP和TRAP-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2种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RQ-TRAP方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系列稀释的293T细胞蛋白提取液的端粒酶活性,灵敏度可达8个细胞,扩增效率为98.92%。阴性对照组则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RQ-TRAP方法测得12个细胞系中端粒酶的活性与TRAP-ELISA方法结果有较强相关性(r2=0.762 5)。两种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细胞。结论 RQ-TRAP方法检测端粒酶可行,比TRAP-ELISA方法成本低、时间短,且支持高通量,是一种新的可快速可靠定量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基因 免疫吸附测定 端粒活性 端粒重复序列 TRAP—ELISA
下载PDF
喉癌中survivin mRNA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旭 黄志纯 +3 位作者 何晓松 张凤兵 孙宝宾 季慧 《现代医学》 2006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23例喉癌患者喉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探讨端粒酶活性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 an技术建立荧光实时定量FQ-PCR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应... 目的通过测定23例喉癌患者喉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探讨端粒酶活性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 an技术建立荧光实时定量FQ-PCR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应用TRAP-ELISA法测定喉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喉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具有相关性,呈正相关(r=0.591,P=0.003)。结论survivin可能是使端粒酶活性增高的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MRNA 端粒活性 喉癌 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下载PDF
端粒酶和p53及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旭霞 王景杰 +3 位作者 刘震雄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遗传学 端粒 末端转移/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DNA重复序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异常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敏 姚登福 +4 位作者 吴玮 邱历伟 吴信华 苏小琴 邹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端粒酶表达对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0.05%2-乙基氨基芴(2-FAA)饲料饲养SD大鼠诱发肝癌发生,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观察端粒酶的动态变化及与总RNA的关系。并从人肝癌和非癌组织中制备总RNA,采用端...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端粒酶表达对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0.05%2-乙基氨基芴(2-FAA)饲料饲养SD大鼠诱发肝癌发生,在肝细胞癌变过程中观察端粒酶的动态变化及与总RNA的关系。并从人肝癌和非癌组织中制备总RNA,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ELISA分析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经大鼠诱癌后,在肝细胞经细胞变性、癌前病变和肝癌形成的过程中,肝内总RNA和端粒酶显著表达,并呈正相关关系(r=0.83,P<0.01);在人肝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它的非癌组织,而总RNA则是非癌组明显高于癌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P<0.01);外周血AFP浓度与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分析,对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异常,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外周血 端粒重复-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端粒酶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丽姝 张瑛华 刘宇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标本端粒酶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检测20例胰腺癌细胞株和20例胰腺囊肿细胞株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胰腺癌手术标本端粒酶阳性率为75%(15/20),胰腺囊肿... 目的:研究手术标本端粒酶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TRAP-ELISA)检测20例胰腺癌细胞株和20例胰腺囊肿细胞株中端粒酶活性。结果:胰腺癌手术标本端粒酶阳性率为75%(15/20),胰腺囊肿手术标本端粒酶阳性率为65%(13/2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胰腺癌手术标本中有较高的端粒酶表达,但其与胰腺囊肿中端粒酶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端粒酶检测对于胰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无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端粒 免疫吸附测定 端粒重复序列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坚 屠政良 +2 位作者 孙鹂 倪一鸣 李任远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583-584,587,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表达 ,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联反应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PCR -TRAP)检测30例肺癌手术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并以2... 目的 对比研究端粒酶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表达 ,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聚合酶联反应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PCR -TRAP)检测30例肺癌手术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液及痰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并以25例肺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肺癌患者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3.3% (25/30) ,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阴性 ,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33.3 % (10/30) ,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56.7% (17/30)。对照组正常肺组织标本和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均阴性 ,痰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24.0% (6/25) ;两组病变组织、血液和痰液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均P<0.05)。 结论 (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肺癌组织、血液及痰液中均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其活性表达强度依次为肺癌组织、痰液、血液。 (2)痰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活性 非小细胞肺癌 癌旁组织 聚合反应-端粒重复序列 检测
下载PDF
人卵巢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慕兰 沈杨 +2 位作者 彭素蓉 宋萍 赵维英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ELISA法检测 2 1份卵巢肿瘤组织 (其中恶性 8份、良性 13份 )及 4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87.5 0 % ...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ELISA法检测 2 1份卵巢肿瘤组织 (其中恶性 8份、良性 13份 )及 4份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87.5 0 % ,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 7.69%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正常卵巢组织阳性率为 2 5 .0 0 % ,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例化疗后复发的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其端粒酶活性呈弱阳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卵巢肿瘤 端粒重复序列-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HL-60细胞端粒酶量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谢万灼 林茂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对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HL 6 0细胞的端粒酶量变化 ,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术检测和...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对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HL 6 0细胞的端粒酶量变化 ,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术检测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了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5~ 5 0 0 μg·L- 1HHT处理HL 6 0细胞 0~ 4 8h ,HL 6 0细胞端粒酶量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下降。同时 ,HL 6 0细胞发生了凋亡。结论 HHT有降低HL 6 0细胞的端粒酶量 ,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末端转移 白血病 细胞凋亡 端粒 抑制效应 抗肿瘤药 端粒重复序列
下载PDF
胸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胜生 曾志勇 +2 位作者 程先进 庄聪文 张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05-506,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改良的TRAP法检测18例侵袭性胸腺瘤、39例非侵袭性胸腺瘤和瘤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胸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18例侵袭... 目的:观察胸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改良的TRAP法检测18例侵袭性胸腺瘤、39例非侵袭性胸腺瘤和瘤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胸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其瘤旁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强度OD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结论:端粒酶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别胸腺瘤良、恶性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端粒活性 聚合链反应 端粒重复-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 王陈 杨秀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组织以及同组织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TRAP -PCR -ELISA)半定量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 12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增生性...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组织以及同组织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TRAP -PCR -ELISA)半定量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 12例甲状腺癌、12例甲状腺腺瘤、8例甲状腺增生性结节、12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及其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腺瘤、增生性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细针穿刺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和阳性率 (P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甲状腺癌中高度表达提示其可能是一个特异性较强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标记物 ,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助于手术前鉴别诊断甲状腺瘤的良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端粒 鉴别诊断 端粒重复序列 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道兵 罗旭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20例膀胱癌癌旁2cm膀胱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用Y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4...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20例膀胱癌癌旁2cm膀胱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用Y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为0.567±0.251。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存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高于癌旁组织OD值(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Ⅲ级>Ⅱ级>Ⅰ级(P<0.05),OD 值在膀胱癌中随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浸润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1)。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复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原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 值(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及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是否复发无关。但端粒醇活性强度OD值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有关。膀胱癌各病理参数中端粒酶阳性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作为比较可能更能显示其真正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端粒活性 聚合链反应 端粒重复-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膀胱癌端粒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凯明 侯健全 +2 位作者 欧阳骏 潘浩 王祖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ELISA法对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ELISA法对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膀胱癌组与中晚期膀胱癌组端粒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较正常组织活性高,膀胱癌端粒酶活性与其恶性程度有相关性,故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端粒 端粒重复序列-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14
作者 仇生龙 周立生 项富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并评价TRAP ELISA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112例肿瘤组织 (其中食管癌 12例、胃癌 36例、肝癌 15例、胰腺癌 11例、大肠癌 38例 )及 94例...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并评价TRAP ELISA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112例肿瘤组织 (其中食管癌 12例、胃癌 36例、肝癌 15例、胰腺癌 11例、大肠癌 38例 )及 94例相应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83.33%、86 .11%、86 .6 7%、90 .90 %和 84 .2 1%。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 <0 .0 0 1) ,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大小、转移、分化程度、分期均不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是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而且TRAP ELISA检测法是一种非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重复序列 免疫吸收测定 消化道肿瘤 端粒
下载PDF
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肝癌的关系
15
作者 陆东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86-187,共2页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癌变或衰老主要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ere)长度的控制。端粒长度起着分子钟(molecular Clock)或分子融合(molecular fusion)的作用。端粒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merase)特异性合成的。...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癌变或衰老主要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ere)长度的控制。端粒长度起着分子钟(molecular Clock)或分子融合(molecular fusion)的作用。端粒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merase)特异性合成的。因此端粒和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极其重要,本文就他们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肝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一、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结构和功能 重复序列 活性 结构与功能 慢性肝病 肝癌细胞 端粒长度 DNA序列 真核生物
下载PDF
^(12)C^(6+)重离子辐照对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凯骞 党秉荣 +6 位作者 李文建 魏巍 荆西刚 刘金婷 高清祥 郭红云 张晓文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70,共5页
为探索碳离子束辐照对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HIRFL)产生的碳离子(31MeV/μ12C6+),以人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SMMC-7721为实验对象,用不同剂量1Gy、2Gy... 为探索碳离子束辐照对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利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HIRFL)产生的碳离子(31MeV/μ12C6+),以人肝细胞HL-7702,肝癌细胞SMMC-7721为实验对象,用不同剂量1Gy、2Gy、3Gy、4Gy的重离子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照射,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PCR-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PCR)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不同剂量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人肝细胞HL-7702自身没有端粒酶活性,经1Gy辐照后也没有端粒酶活性,在2和3Gy处出现端粒酶活性,4Gy处端粒酶活性又消失。肝癌细胞SMMC-7721在1~3Gy处随着剂量的增大端粒酶活性升高,在4Gy处又开始下降;在1~3Gy处随着时间的推移端粒酶活性随着时间而加强(p<0.05)。分析得知,重离子辐射可以诱导人肝细胞产生端粒酶活性,也可以改变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参与细胞受辐照后DNA单链损伤的修复;辐照后DNA双链断裂导致端粒酶活性减弱。本实验使重离子在辐照治疗中的优势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重离子 肝癌细胞SMMC-7721 人肝细胞HL-7702 多聚链式反应-银染端粒重复序列
下载PDF
血清端粒酶与肠癌相关抗原检测对大肠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芳 李西梅 +2 位作者 王毅民 马兰 曹贞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81-82,共2页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所增加,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更为明显。肿瘤标记物在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同时具有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本文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比较研究7...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所增加,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更为明显。肿瘤标记物在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但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同时具有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本文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比较研究78例大肠癌及43例对照组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肠癌相关抗原(CCA)的水平,旨在探讨两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端粒活性 大肠癌 抗原检测 端粒重复序列 肿瘤标记物 免疫放射分析 血清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奚玲 朱涛 +5 位作者 吴鹏 徐茜 黄磊 李科珍 卢运萍 马丁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端粒酶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38例宫颈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端粒酶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38例宫颈癌、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连接法检测3株宫颈癌细胞、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21例正常宫颈组织、2例CIN和55例宫颈癌切片中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TERTmRNA在3株宫颈癌细胞中均表达,而在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中无表达,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6%,高于CIN的37.5%和正常宫颈组织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端粒酶活性有相关性(P<0.01);hTERT蛋白在3株宫颈癌细胞中有表达,2株正常的人二倍体细胞中无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8%、CIN为28.0%,均低于宫颈癌组织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和细胞中hTERT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有可能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逆转录 宫颈癌组织 表达变化 人二倍体细胞 其意义 阳性表达率 端粒重复序列 宫颈癌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吸附 HTERT蛋白 mRNA 宫颈组织 癌前病变组织 抗生物素蛋白 诊断标志物 PCR方 过氧化物
原文传递
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惠新 凌红 +3 位作者 李韶光 曾宏 刘集鸿 童志勇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的活性 ,探讨在这些病变演化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TRAP ELISA法定量检测 33例胃癌、8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5例轻度异型增生、7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19例慢性浅表...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的活性 ,探讨在这些病变演化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TRAP ELISA法定量检测 33例胃癌、8例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5例轻度异型增生、7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 ,端粒酶阳性率逐渐增高 ,分别为 0 %、42 9%、40 0 %、75 0 %、84 0 %。端粒酶阳性率在胃癌及重度异型增生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0 5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及轻度异型增生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2 5 ) ,而胃癌与重度异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端粒酶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追踪端粒酶阳性的胃癌前病变患者有利于早期发现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端粒 聚合链反应 免疫吸附测定 端粒重复序列 病理
原文传递
紫外线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和氧化损伤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志鸿 张劲松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在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氧化损伤蛋白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照射剂量为0.0(对照组)及0.5、1.5、2.5、3.5、5.0、7.5、10.0 mJ/cm2(实验1~7组)的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端粒酶... 目的探讨在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氧化损伤蛋白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照射剂量为0.0(对照组)及0.5、1.5、2.5、3.5、5.0、7.5、10.0 mJ/cm2(实验1~7组)的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53、DNA损伤诱导生长停顿基因(GADD4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周期依赖激酶抑制剂p16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实验1~7组的端粒酶活性呈上调趋势,8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5,P<0.01);对照组和实验1~7组的p53、GADD45、PCNA、p16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8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 015.52,41 241.40,25 084.19,44 331.72;P<0.01).结论在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上调,氧化损伤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端粒酶活性的上调既加强了保护细胞的作用,又增强了增殖作用;氧化损伤蛋白表达水平的提高在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挥关键作用;端粒酶活性上调与氧化损伤蛋白表达水平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表达水平 氧化损伤 细胞端粒活性 殖细胞核抗原(PCNA) 细胞周期依赖激抑制剂 细胞DNA损伤 免疫吸附测定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紫外线诱导 修复过程 重复序列 紫外线照射 免疫印迹 对照组 照射剂量 上升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