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土霉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宗贵 刘长彬 +3 位作者 罗小玲 康立超 孙凤霞 卢春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8-462,467,共6页
研究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土霉素(OTC)的分析方法。通过方阵滴定法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3 ng/m L,对OTC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50 ng/m L;与结构类似物有较低... 研究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土霉素(OTC)的分析方法。通过方阵滴定法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3 ng/m L,对OTC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5-50 ng/m L;与结构类似物有较低的交叉反应;对牛奶、奶粉、鸡肉、水产品和蜂蜜样品中土霉素的加标回收率为62.1%-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并与国标方法进行对比,两者获得较高的相关性(r^2=0.979)。本方法可实现对实际样品中土霉素的快速、高灵敏和高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配体 酶联适配体 食品
下载PDF
恩诺沙星酶联适配体分析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秋伶 张振宇 +1 位作者 周广原 郑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研制了适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ENRX)残留的竟争取代酶联适配体分析试剂盒。将ENRX添加到鲜肉样品中进行加入回收实验,并对试剂盒灵敏度、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的检测限为26.9μg/L... 研制了适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恩诺沙星(ENRX)残留的竟争取代酶联适配体分析试剂盒。将ENRX添加到鲜肉样品中进行加入回收实验,并对试剂盒灵敏度、精密度、特异性、稳定性和有效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制的试剂盒的检测限为26.9μg/L,线性检测范围为35.9~251.6μg/L,供试样品检测结果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回收率均高于93%,符合兽药残留分析要求。试剂盒在温度-20℃可保存3年,在4℃至少可保存6个月,能抵抗反复冻融60次以上,稳定性良好。该试剂盒能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较常规的仪器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特点,并能批量地分析样品,值得在安全食品的生产与监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核酸配体 酶联适配体分析 试剂盒
下载PDF
基于酶联适配体快速检测食品中葡萄球菌肠毒素A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祥群 杨国江 +2 位作者 卢春霞 陶思桦 闫圣坤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5-312,共8页
该研究基于双适配体夹心原理,建立了一种酶联适配体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新方法,并对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反应体系、封闭条件、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适... 该研究基于双适配体夹心原理,建立了一种酶联适配体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新方法,并对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反应体系、封闭条件、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适配体浓度40 nmol/L、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封闭浓度为1%、封闭时间4 h、反应体系为SEA适配体筛选缓冲液、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稀释体积比1:40000、靶标与适配体反应时间30 min等优化条件下,SEA在5~5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6),方法检出限为0.18 ng/mL,加标回收率为91.22%~101.30%,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82%~7.50%。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食品样品中SEA检测,并与国标法(GB 4789.10-2016)对比验证,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高的相关性(R=0.994)。以上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和特异性性,该研究为食品中SEA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经济、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A 核酸配体 酶联适配体分析
下载PDF
卡那霉素A酶联适配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信嘉 江颖妍 +5 位作者 李美英 王弘 刘英菊 卢蓝蓝 孙远明 雷红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8-1433,共6页
通过EDC法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卡那霉素A(Kanamycin,KaA)分子制备酶标记物,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的包被浓度为8 mg/L,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建立了卡那霉素A酶联适配体检测(Enzyme-linked aptam... 通过EDC法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卡那霉素A(Kanamycin,KaA)分子制备酶标记物,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的包被浓度为8 mg/L,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建立了卡那霉素A酶联适配体检测(Enzyme-linked aptamer assay,ELAA)方法。本方法半抑制浓度(IC50)为2.2"g/L,检出限(LOD)为0.04"g/L,检测范围(IC20~IC80)为0.07~71.5"g/L,与结构类似物无明显交叉反应;对牛奶、猪肉、猪肝、鸡肉、蜂蜜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8%~100%之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1%。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中卡那霉素A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DNA(ssDNA) 配体 卡那霉素A 酶联适配体
下载PDF
竞争性酶联适配体可视化检测玉米赤霉烯酮
5
作者 韦丽婷 谭贵良 +2 位作者 乐琳 吴世嘉 王周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建立一种基于竞争性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连接固定在微孔板上,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的互补链(cDN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连接形成cDNA-HRP信号探针,cDN... 建立一种基于竞争性酶联适配体检测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连接固定在微孔板上,玉米赤霉烯酮适配体的互补链(cDN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连接形成cDNA-HRP信号探针,cDNA-HRP信号探针和靶标竞争与适配体结合,加入TMB显色液和硫酸终止液后,即可实现玉米赤霉烯酮的可视化检测。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7 ng/mL,在1~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3),与类似的真菌毒素相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啤酒和玉米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57%~102.14%和91.43%~106.43%。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检测成本低,适用于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可视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酶联适配体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基于酶联适配体的四环素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璇 刘信嘉 +4 位作者 雷红涛 刘英菊 王弘 徐振林 孙远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3-267,共5页
通过Mannich法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四环素(tetracycline,TC)分子制备酶标记物,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的包被浓度为8μg/mL,适配体稀释浓度为20 nmol/L。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碳酸盐缓冲液(CB,0.... 通过Mannich法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四环素(tetracycline,TC)分子制备酶标记物,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的包被浓度为8μg/mL,适配体稀释浓度为20 nmol/L。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检测条件,碳酸盐缓冲液(CB,0.05 mol/L,pH 9.6)为包被液,适配体稀释液选择含有5 mmol/L Mg2+的磷酸缓冲液PBS,TC-HRP稀释度为1:50,标准品稀释液为PBS溶液,适配体孵育1 h,最终建立了四环素酶联适配体检测(enzyme-linked aptamer assay,ELAA)方法。该法半抑制浓度(IC50)为0.705μg/mL,检测限(LOD)为2.5 ng/mL,与其结构类似物(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测试中,发现除与金霉素稍有交叉反应(25.9%)外,与其他药物基本没有明显交叉反应。本研究所建立的直接竞争酶联适配体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四环素定量分析要求,适用于食品中四环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DNA 配体 四环素 酶联适配体检测
原文传递
核酸适配体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丽芝 王磊 朱欣杰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89-90,共2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诊断技术的重要手段,其基础就是利用抗体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的靶标分子,例如细胞表面抗原,免疫原和食品污染物等。然而,适配体系统可以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对ELISA方法进行改良。该技术可以产生一个核酸...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诊断技术的重要手段,其基础就是利用抗体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的靶标分子,例如细胞表面抗原,免疫原和食品污染物等。然而,适配体系统可以通过指数级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对ELISA方法进行改良。该技术可以产生一个核酸适配体用于识别各种生物分子,起到探针的作用。与抗体相比,其具有分子小,易被修饰,制造成本低并可用于芯片检测等优点,并有潜力成为抗体的替代品并在ELISA方法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核酸适配体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 抗体 免疫吸附 酶联适配体检测法
下载PDF
降低酶联核酸适配体分析方法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赛 魏潇 +3 位作者 刘佳蕙 董益阳 苏海佳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1,共7页
以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残留为例,构建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法(ic-ELAA),就ic-ELAA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选择2μg/m L四环素-牛血清蛋白在10mmol/L Tris-HCl(p H 8.0)中过夜包被,... 以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残留为例,构建间接竞争酶联核酸适体分析法(ic-ELAA),就ic-ELAA中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措施。结果表明:选择2μg/m L四环素-牛血清蛋白在10mmol/L Tris-HCl(p H 8.0)中过夜包被,次日用0.5 g/m L酪蛋白封闭1 h,竞争反应后用6μg/m L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颜色反应放大竞争效果,最后采用450 nm和630 nm双波长读数,可得到灵敏度为0.035 ng/m L的竞争曲线。同时,根据长期实验经验,提出其他降低非特异性吸附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核酸配体 四环素 间接竞争核酸配体分析法(ic-ELAA) 非特异性吸附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检测黄曲霉毒素B 1的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付少伟 谢岩黎 班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8,104,共6页
对基于核酸适体酶联核酸适配体法(酶联适体法)、核酸适配体结构转换荧光法(适体转换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黄曲霉毒素B 1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花生加标量为5、20、60μg/kg时,酶联适体法测得4.27、18.24、56.66μg/kg... 对基于核酸适体酶联核酸适配体法(酶联适体法)、核酸适配体结构转换荧光法(适体转换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黄曲霉毒素B 1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花生加标量为5、20、60μg/kg时,酶联适体法测得4.27、18.24、56.66μg/kg,适体转换荧光法测得4.95、21.05、65.00μ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4.62、16.90、48.00μg/kg;当玉米加标量为5、20、60μg/kg时,酶联适体法测得4.05、17.34、50.79μg/kg,适体转换荧光法测得4.05、17.11、50.77μ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5.10、16.33、44.98μg/kg。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于核酸适体的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两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酶联适体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可视化,核酸适体结构转换荧光法更为直观快捷,为探索黄曲霉毒素B 1的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配体 核酸配体结构转换荧光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B 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