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3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HBV感染者病毒前C区信号酶裂解位点变异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裕龙 柳青 +5 位作者 侯金林 王战会 阎丽 孙剑 郭亚兵 骆抗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运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前C区信号酶裂解位点 (T186 2 )变异在重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AsC)、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 (LC)及慢性肝炎 (CH)病人... 运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前C区信号酶裂解位点 (T186 2 )变异在重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AsC)、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 (LC)及慢性肝炎 (CH)病人中的发生率 ,以探讨T186 2变异在各组肝病中的临床意义。T186 2变异在 4组病人中的发生率分别为 :重型乙型肝炎 17.3% (9/ 5 2 ) ,AsC无一例变异 ,LC 2 .7% (1/ 37) ,CH 2 .3% (1/44 )。重型乙型肝炎病人T186 2变异率与AsC、LC和CH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AsC与LC、CH比较 ,T186 2变异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提示T186 2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酶裂解位点 乙型肝炎 变异 聚合链反应 HBV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头孢菌素C酶裂解的进展与产生7—ACA产黄顶孢霉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虞悝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01-405,409,共6页
<正>产黄顶孢霉(A.chrysogenum(C.acremonium))产生的头孢菌素C(CPC),经过化学裂解,形成的母核7-ACA,成为许多半合成头孢菌素的起始原料.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探索CPC酰化酶产生菌以来,假单胞菌菌株SY77-1的GL-7ACA酰化酶工作(1... <正>产黄顶孢霉(A.chrysogenum(C.acremonium))产生的头孢菌素C(CPC),经过化学裂解,形成的母核7-ACA,成为许多半合成头孢菌素的起始原料.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探索CPC酰化酶产生菌以来,假单胞菌菌株SY77-1的GL-7ACA酰化酶工作(1975),为CPC酰化酶的获得(1985)打下了基础;虽然迄今报道的CPC酰化酶,还不能像青霉素酰化酶那样应用于工业生产,但随着产黄顶孢霉中基因转化系的逐渐完善(1982~1989),近来矶贝隆夫等(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C 酶裂解 产黄顶孢霉 菌株 构建
下载PDF
朊病毒感染的牛、羊脑干朊蛋白的酶裂解
3
作者 JanP.M.Langeveld 常现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4期5-5,共1页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子—朊病毒 ,通常可以耐受蛋白水解和轻度的蛋白解离过程 ,利用 Bacilluslicheniformis PWD- 1株产生的细菌角蛋白酶 ,我们探索了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脑干组织的朊病毒蛋白能完全水解的条件。对脑干匀浆... 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感染因子—朊病毒 ,通常可以耐受蛋白水解和轻度的蛋白解离过程 ,利用 Bacilluslicheniformis PWD- 1株产生的细菌角蛋白酶 ,我们探索了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脑干组织的朊病毒蛋白能完全水解的条件。对脑干匀浆中朊蛋白的致病异构体 Pr PSC采用 West-erm blotting和多种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 ,对脑干组织匀浆在 10 0℃处理后采用角蛋白酶裂解 ,可以使脑干中的 Pr PSC降低到免疫化学检测不到的水平。蛋白酶 K和其它2种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也有效 ,但是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没有效果。这种酶裂解过程可以促进医学和实验室设备朊蛋白去污剂的研制 ,该酶解方法对朊病毒失活效力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 脑干 朊蛋白 酶裂解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成 常钦源 +6 位作者 范国庆 王志伟 王丽静 丁宁宁 路建彪 司振书 李玉保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7-364,共8页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已经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编码的一种肽聚糖水解酶,能够高效、特异地杀灭细菌且具有抗生物被...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不规范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甚至已经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噬菌体裂解酶是噬菌体编码的一种肽聚糖水解酶,能够高效、特异地杀灭细菌且具有抗生物被膜活性,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逐渐被纳入细菌尤其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畜禽生产中,噬菌体裂解酶已经成功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畜禽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与治疗中,其在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革兰阴性菌上的应用尚处于体外研究阶段。笔者对噬菌体裂解酶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究噬菌体裂解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以期为噬菌体裂解酶更进一步地应用于防控和治疗细菌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畜禽生产 细菌性疾病
下载PDF
儿童期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5
作者 杨海花 卫海燕 +4 位作者 王诗琦 黄爱 李杨世玉 李园 张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儿确诊时,年龄为11月21天至10岁6月;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社会性别为男性1例,女性3例;主诉为阴茎短小1例、腹股沟肿块1例、高血压2级2例;彩超检查分别在阴囊、腹股沟、腹股沟内环口发现睾丸3例。4例患儿8点皮质醇、睾酮、雄烯二酮水平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升高,17羟孕酮均正常。3例患儿血钾轻度减低(3.44~3.48 mmol/L)。CYP17A1纯合突变1例,复合杂合突变3例,其中c.563 A>G和c.436+1G>T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位点,3例均存在c.985_987delinsAA变异;4例均接受口服氢化可的松治疗。结论外生殖器异常、腹股沟/阴唇包块及高血压是46,XY的17OHD儿童期的主要表现,早期规范治疗可减少并发症,CYP17A1 c.985_987delinsAA变异可能为我国17OHD患儿的热点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7A1 17α-羟化/17 20碳链缺陷症 性发育异常 高血压
下载PDF
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裂解酶Lys66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红梅 侯忠余 +1 位作者 王金丽 唐俊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目的:对一株新型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中的裂解酶Lys66进行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将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挖掘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并纯化,探究其抑菌效... 目的:对一株新型普通变形杆菌噬菌体中的裂解酶Lys66进行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将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挖掘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蛋白并纯化,探究其抑菌效果。结果:通过比对挖掘出与裂解酶相似度较高的基因序列,大小为393 bp;利用ExPAsy Bioinformatics Resource Portal预测裂解酶的分子质量为15.20 kDa,等电点为9.40,由130个氨基酸组成,将优化的合成基因构建到载体pET-32α中,得到重组质粒pET-32α-lys66,并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诱导其表达,经纯化验证后,获得1.86 mg/mL的重组裂解酶Lys66蛋白。裂解酶Lys66在平板上的抑菌圈直径为19.30 mm;对15株受试菌株中的13株经氯仿处理的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裂解活性,宿主谱较广。Lys66(1.89 mg/mL)与乙二胺四乙酸(1 mmol/L)联用,2 h后OD_(600 nm)下降0.61,抑菌效果较好。结论:本研究重组表达的裂解酶Lys66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杆菌 噬菌体 抗菌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柳知君 李晓宇 +3 位作者 徐永平 尹家俊 吴惧 王丽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随着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增多,噬菌体的潜力逐步被发掘。裂解酶在噬菌体裂解宿主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外源纯化蛋白使用时,防控效果更为显著。现有研究中,针对革兰阳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更多,因其不具有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 随着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增多,噬菌体的潜力逐步被发掘。裂解酶在噬菌体裂解宿主菌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外源纯化蛋白使用时,防控效果更为显著。现有研究中,针对革兰阳性菌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更多,因其不具有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的肽聚糖层,而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的噬菌体裂解酶研究仍较为罕见。但已有研究表明,多种策略可以克服其肽聚糖层带来的阻碍。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防控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裂解酶及其作用机制和防控优势,旨对其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革兰阴性菌 噬菌体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基因Lys BT1在普通小球藻中的表达
8
作者 束忠涛 王冉 +4 位作者 沈元朝 张汉泽 朱树娇 王姝璇 孙利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4-739,共6页
噬菌体裂解酶因高效、安全的杀菌特性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在前期通过基因表达制备高效噬菌体裂解酶Lys BT1的基础上,深度解析Lys BT1与细菌上裂解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成功构建出质粒pCAMBIA 1301-BT1。将... 噬菌体裂解酶因高效、安全的杀菌特性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并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在前期通过基因表达制备高效噬菌体裂解酶Lys BT1的基础上,深度解析Lys BT1与细菌上裂解酶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成功构建出质粒pCAMBIA 1301-BT1。将该质粒通过电转化的方式导入普通小球藻中,电转条件为:电场强度1.5 kV、脉冲距离2 mm、脉冲时间0.2 ms,瞬时表达后成功进行了活性测定,从而验证了普通小球藻作为裂解酶表达载体的可行性,为噬菌体裂解酶的表达系统研发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小球藻 电转化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褐藻胶裂解酶高产菌株YSH5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9
作者 翟婧 杜永铎 +2 位作者 胡睿洁 焦绪栋 唐志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3,共6页
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腐烂的海带中筛选得到褐藻胶裂解酶高产菌株YSH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DNS法研究了菌株YSH5所产褐藻胶裂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菌株YSH5为... 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从腐烂的海带中筛选得到褐藻胶裂解酶高产菌株YSH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DNS法研究了菌株YSH5所产褐藻胶裂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菌株YSH5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液体发酵培养后菌株YSH5所产褐藻胶裂解酶的酶活最高达到58.66 U·mL^(-1);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在30~4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7.5;Na^(+)对褐藻胶裂解酶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Mn^(2+)和Zn^(2+)对褐藻胶裂解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K^(+)、Mg^(2+)、Ca^(2+)、Cu^(2+)、Fe^(2+)对褐藻胶裂解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u^(2+)的抑制作用最强;褐藻胶裂解酶降解海藻酸钠得到的主要产物为聚合度3~5的褐藻寡糖,该酶属于双功能内切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菌株鉴定 假单胞菌 学性质
下载PDF
一种新型褐藻胶裂解酶及其截短体对酶学性质的影响
10
作者 李辉梅 王文文 +3 位作者 储建林 何冰芳 吴斌 钦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褐藻寡糖是褐藻胶的降解产物,因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具有抗肿瘤、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等功效,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挖掘更高效的褐藻胶裂解酶用于制备褐藻寡糖,对采集于海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并从其基因组... 褐藻寡糖是褐藻胶的降解产物,因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具有抗肿瘤、促进生长和调节免疫等功效,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挖掘更高效的褐藻胶裂解酶用于制备褐藻寡糖,对采集于海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以获得能够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并从其基因组中克隆表达出褐藻胶裂解酶,考察酶的催化特性。结果发现:从Paenibacillus lautus A2中鉴定出的一种新颖的褐藻胶内切酶AlgC2m,含有439个氨基酸,与PL7家族的AlgL仅有38%的最高序列一致性,其N端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32)和C端催化域(CD)通过一个连接子连接。AlgC2m和其截短体AlgC2m-CD降解褐藻酸钠的酶活分别为331.05和82.47 U/μmol,最适温度分别为45和30℃。另外,AlgC2m-CD对聚α-L-古罗糖醛酸(polyG)具有更明显的偏好性,酶解产物除二糖和三糖外,还有聚合度更高的四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 非催化结构域 Paenibacillus lautus 产物分布
下载PDF
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01中新型褐藻胶裂解酶AlyPC1的研究
11
作者 张红秀 刘晓华 刘伟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8,105,共6页
为挖掘新型褐藻胶裂解酶,使其开发成为制备褐藻寡糖的工具酶,本研究中表征了来源于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01的褐藻胶裂解酶AlyPC1。本文作者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对AlyPC1进行了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序列比对结果显... 为挖掘新型褐藻胶裂解酶,使其开发成为制备褐藻寡糖的工具酶,本研究中表征了来源于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01的褐藻胶裂解酶AlyPC1。本文作者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对AlyPC1进行了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lyPC1是PL7家族第五亚家族的一个褐藻胶裂解酶。酶学性质研究发现:AlyPC1最适反应温度为35℃,将AlyPC1置于5~30℃孵育1 h,仍保留80%以上的酶活;在Tris-HCl缓冲液中,AlyPC1最适反应pH为8.0,当pH在7.5~9.0之间时,酶活保留了90%以上,证明AlyPC1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以及宽泛的pH耐受性;反应体系中NaCl的含量为200 mmol/L时,AlyPC1的酶活最高;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一些金属离子如Mn^(2+)、Zn^(2+)和Ni^(2+)等能够明显抑制AlyPC1的活性。AlyPC1能够降解褐藻胶、polyG以及polyM三种底物,因而说明AlyPC1是一种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同时,AlyPC1以内切的形式降解褐藻胶,产生二糖、三糖以及四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褐藻寡糖 内切 双功能 稳定性
下载PDF
表面偶极离子亲水磁珠固定化异柠檬酸裂解酶及其表征
12
作者 段昌园 姜雪 +1 位作者 曾宏威 杨晓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比较两种亲水磁珠固定化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解酶(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citrate lyase,Mt ICL)并优化,为天然产物中Mt ICL先导抑制剂的亲和富集筛选提供适用的固定化酶。构建6×His-pET28a-ICL,经E.coli BL21(DE3)重... 比较两种亲水磁珠固定化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解酶(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citrate lyase,Mt ICL)并优化,为天然产物中Mt ICL先导抑制剂的亲和富集筛选提供适用的固定化酶。构建6×His-pET28a-ICL,经E.coli BL21(DE3)重组表达、Ni^(2+)-NTA柱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获得Mt ICL(重组蛋白质)。用羧基功能化和Ni^(2+)-NTA功能化制备两种表面偶极离子亲水磁珠固定化Mt ICL,比较其固载量、酶活力、稳定性及对已知抑制剂的响应。羧基磁珠固定化酶表观保留比活显著高于Ni^(2+)-NTA固定化酶。当羧基磁珠与重组蛋白质加样质量比为60∶1时,固定化酶表观保留比活可达游离酶的85%,此时羧基磁珠对Mt ICL表观固载量为(7.2±0.2)mg/g(以磁珠质量计,n=3)。羧基磁珠固定化Mt ICL对衣康酸的亲和力与游离酶无显著差异(P>0.05),且稳定性更强。此羧基磁珠固定化Mt ICL可望作为磁分离、亲和富集筛选天然产物中Mt ICL抑制剂类抗结核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异柠檬酸 亲水磁珠 固定化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Lys239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13
作者 李君 孙虎芝 +3 位作者 田延军 潘强 任慧英 刘文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1,共5页
为获得具有高效裂解活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将测序后的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找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对其克隆后在BL21(DE3)中表达蛋白并纯化,选择大蜡螟幼虫作为模型模拟体内细菌感染以探究其抑菌效果。... 为获得具有高效裂解活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将测序后的噬菌体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找出裂解酶基因序列,对其克隆后在BL21(DE3)中表达蛋白并纯化,选择大蜡螟幼虫作为模型模拟体内细菌感染以探究其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裂解酶合成基因构建到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质粒pET22b-lys239。并将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诱导其表达,经纯化验证后,获得浓度为2μg/μL的具有裂解活性的裂解酶Lys239。大蜡螟幼虫体内细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Lys239处理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淋巴负荷测定显示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Lys239浓度越高,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越显著。说明重组表达的裂解酶Lys239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噬菌体 大蜡螟幼虫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弧菌DS32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的异源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14
作者 李慧敏 邵宗泽 +2 位作者 路瑶 杨江科 周梅先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对从福建省东山湾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Vibrio sp. DS32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进行克隆和异源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评估。以DS3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构建了pET-vralg1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 对从福建省东山湾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Vibrio sp. DS32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进行克隆和异源表达,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评估。以DS32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vralg1,构建了pET-vralg1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异源表达,对重组酶VRALG1的酶学性质、底物特异性和完全降解产物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组酶VRALG1最适温度为35℃,在5~50℃范围内相对酶活力达到80%以上,最适pH为6.5~7.5,在pH为6.0~9.0范围内保温1 h后相对酶活力在90%以上;重组酶VRALG1最大反应速率为5.919 mmol/(L·min),米氏常数为3.712 mmol/L,最适条件下比活力为5.874 U/mg;K^(+)、Cs^(+)、Na^(+)、咪唑和乙醇对酶活性影响较小,5 mmol/L或50 mg/mL浓度下相对酶活力保持90%以上,EDTA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1 mmol/L浓度下可使酶完全失活;重组酶VRALG1对海藻酸钠和聚古罗糖醛酸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TLC分析显示产物主要为单糖、二糖和三糖混合物,结合底物特异性分析,推测重组酶VRALG1是具有明显聚古罗糖醛酸偏好性的内切型双功能褐藻胶裂解酶。本研究成功克隆了弧菌DS32中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并实现了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所得重组酶VRALG1具有优良的海藻酸钠降解活性和明显的聚古罗糖醛酸偏好性,可以用于制备低聚合度的褐藻寡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褐藻胶 褐藻寡糖 克隆表达 学性质 聚古罗糖醛酸偏好性
下载PDF
微泡菌QZHA1褐藻胶裂解酶MAAL1的酶学性质研究
15
作者 闫康路 邵宗泽 +2 位作者 王万鹏 谢珍玉 周梅先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为探究Microbulbifer sp.QZHA1褐藻胶裂解(Escherichia coli)酶MAAL1的酶学性质,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maal1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发现:重组酶MAAL1与来源于Microbulbifer sp.ALW1菌株的褐藻胶... 为探究Microbulbifer sp.QZHA1褐藻胶裂解(Escherichia coli)酶MAAL1的酶学性质,将褐藻胶裂解酶基因maal1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发现:重组酶MAAL1与来源于Microbulbifer sp.ALW1菌株的褐藻胶裂解酶(WP_23625014.1)同源性最高,为93.69%,且与PL7家族蛋白聚为一支;重组酶MAAL1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在pH为5.5~10.5范围内保存24 h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MAAL1具备良好的耐有机溶剂特性,在测试的9种有机溶剂中,除异丙醇外,其他有机溶剂在添加量达到30%(体积分数)后,酶活力依然保持在59%以上;重组酶MAAL1最适条件下酶活力为4.3 U/mg,米氏常数(K_(m))值为1.08 mg/m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4.75 mg/(mL·min),催化常数(Kcat)值为4.52 s^(-1);重组酶MAAL1对聚β-D-甘露糖醛酸(polymannuronic acid,PolyM)具有底物特异性,对聚α-L-古罗糖醛酸(polyguluronic acid,PolyG)无降解能力;薄层层析分析显示,MAAL1降解海藻酸钠的主要终产物是单糖、二糖和三糖,降解PolyM的主要终产物是二糖和三糖,降解MG杂合片段(heteropolymeric MG blocks,PolyMG)的主要终产物为单糖和二糖,故MAAL1是一种内切型聚甘露糖醛酸裂解酶。重组酶MAAL1具有良好的pH和有机溶剂耐受性,对PolyM具有底物特异性且不降解PolyG,该特性褐藻胶裂解酶首次在微泡菌属中被发现,该酶可为制备甘露糖醛酸寡糖(mannuronate oligosaccharides,MAOS)提供新的候选用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微泡菌属 褐藻胶 克隆表达 聚甘露糖醛酸 耐有机溶剂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间隔区结构域突变对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萌 吴昊 +2 位作者 李华 赵艺鸿 金圣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0-907,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中的氨基酸残基TEDRLPR以点突变技术逐个基因突变(突变体M1~M7),将构建的ADAMTS13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稳定表达后提纯重组蛋白。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剪切应力作用和ADAMTS13抗体处理后裂解vWF的能力。结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验,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对FRET-vWF73剪切能力降低(P<0.05)。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可以将vWF多聚体裂解,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的裂解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裂解vWF多聚体的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与vWF之间的结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DAMTS13的C末端与vWF之间存在多个结合位点。ADAMTS13抗体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裂解vWF的能力。结论:间隔区突变后ADAMTS13的活性降低。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可能是ADAMTS13在底物识别时的重要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ADAM金属肽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 间隔区结构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噬菌体裂解酶抑菌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曹晏文 刘丰铭 乔明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近年来,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和医疗领域耐药菌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新型高效的天然防腐剂及抗菌药物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类细菌细胞壁水解酶,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使细菌裂解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具有高效裂解性和高度特异... 近年来,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和医疗领域耐药菌问题的频频出现,使得新型高效的天然防腐剂及抗菌药物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类细菌细胞壁水解酶,可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使细菌裂解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具有高效裂解性和高度特异性。研究发现,噬菌体裂解酶能够抑制食品中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但不破坏食品中其他微生物群落,以及食品的结构和感官;同时研究表明,噬菌体裂解酶可裂解部分对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具有作为新型食品安全制剂的潜力。主要对噬菌体裂解酶的抑菌功能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噬菌体裂解酶在食品工业及医疗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 医疗耐药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18
作者 余欢 李辉 +4 位作者 陈友波 石钰仕 赵德鹏 龙霞 谭启松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6,共12页
通过探究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基因ADSL与其互作基因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DSL在肌肉中高表达的原因和ADSL影响肌肉风味的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了鸡(gallus)AD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DSL,将pE... 通过探究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基因ADSL与其互作基因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DSL在肌肉中高表达的原因和ADSL影响肌肉风味的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了鸡(gallus)AD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DSL,将pEGFP-C1-ADSL和pEGFP-C1质粒分别转染鸡成肌细胞,提取表达成功的细胞总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联合质谱分析鉴定与鸡ADSL蛋白互作的细胞蛋白,并对结果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筛选出RPL4、PDLIM5、ACTG1和SRSF10蛋白,检测在ADS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状态下,RPL 4、PDLIM 5、ACTG 1和SRSF 10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ADSL互作的蛋白共94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定位于细胞结构体、胞内和含蛋白质的复合物上,它们主要参与细胞进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生物进程。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GFP-C1-ADSL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ADSL过表达时,成肌细胞内RPL 4基因和PDLIM 5基因的表达下调,ACTG 1和SRSF 10基因的表达上调;当ADSL被沉默后,成肌细胞内RPL 4和ACTG 1基因的表达上调。研究结果丰富了调控风味的ADSL蛋白,为进一步了解ADSL的功能及该基因在肌肉中高表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琥珀酸 赤水乌骨鸡 免疫共沉淀 互作蛋白
下载PDF
中药海尔福、元首复方制剂对麦芽酚铝染毒小鼠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1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周政 龙奇军 +2 位作者 陈良晨 张海鹏 韦艳炼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5期0122-0124,共3页
探讨中药复方海尔福、元首制剂对麦芽酚铝染毒小鼠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1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PF级KM品种小鼠为实验小鼠。前期试验阶段,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十组,每组5只,除空白对照编号1、编号2组外,其余八组小鼠用30mmol/L浓度的... 探讨中药复方海尔福、元首制剂对麦芽酚铝染毒小鼠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1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SPF级KM品种小鼠为实验小鼠。前期试验阶段,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十组,每组5只,除空白对照编号1、编号2组外,其余八组小鼠用30mmol/L浓度的麦芽酚铝溶液进行腹腔注射,每次按48mg/kg·d腹腔注射(30g体重小鼠每只0.2mL),每连续注射3天休息1天。建立模型30天后,进入后期实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1组用中药复方海尔福制剂灌胃治疗,治疗2组用中药复元首制剂灌胃治疗,每天一次,连续30天。实验前期,所有组的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训练,确保全部小鼠熟练上岸,建立记忆。实验中、后期不再训练,直接进行连续3天水迷宫测定,每天三次,直至实验结束。记录所有小鼠游水时间和错误次数,以此来测定模型建立前、模型建立后和治疗后水迷宫游水时间和错误次数,作为小鼠记忆力变化的判断。实验结束,处死动物,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小鼠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活性。结果:依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顺序,脑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1(BACE1)活力分别为(30.14±3.00)、(32.86±3.75)、(27.00±4.10)▲▲、(28.38±4.16)▲。方差分析:F=2.872,P=0.052,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海尔福、元首制剂对麦芽酚铝染毒小鼠β-淀粉样蛋白裂解酶1活性存在影响,治疗后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1(BACE1) Γ-分泌 老年痴呆症
下载PDF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S10的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20
作者 刘芳 舒志强 +5 位作者 王共明 井月欣 赵云苹 徐英江 矫春娜 张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3-84,共12页
为了详细解析从仿刺参肠道中分离出1株具有较高酶活力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S10的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而深入挖掘与褐藻胶裂解酶相关的基因资源,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S10进行菌种鉴定,然后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 为了详细解析从仿刺参肠道中分离出1株具有较高酶活力高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S10的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而深入挖掘与褐藻胶裂解酶相关的基因资源,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S10进行菌种鉴定,然后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和第三代高通量PacBio测序平台对菌株S1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基因组组装、基因预测及基因功能注释等。此外,根据注释结果对菌株S10中所含的3组假定褐藻胶裂解酶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菌株S10被鉴定为Vibrio alginolyticus,基因组总长度为5397046 bp,GC含量为44.59%,由2条染色体和1条质粒组成。预测共有4936个编码基因,127个tRNA基因和37个rRNA基因。在直系同源集、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4039、3163、3104个和96个功能基因。此外,在菌株S10中发现了3组潜在的褐藻胶裂解酶基因alg4755、alg4756和alg476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褐藻胶裂解酶Alg4755、Alg4756和Alg4760均属于多糖裂解酶家族7(polysaccharide lyases,PL7)蛋白,具有3个PL7家族高度保守的基序(R*E*R、Q(I/V)H、Y*KAG*Y*Q)。综上,S10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对该菌的高效产酶机制研究和新型褐藻胶裂解酶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后期酶的表达及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溶藻弧菌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