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区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金国 关共凑 李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通过分析佛山市区5个测点2000~2002年大气降水的监测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气降水 PH值 时空分布 酸雨成因 佛山市区
下载PDF
宁德市酸雨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岚 雷莹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45-349,共5页
通过对宁德市8年来降雨成份的分析,结合宁德市环境质量研究宁德市酸雨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 酸雨成因 防治对策 环境质量 宁德市 降雨 成份
下载PDF
绵阳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 菁 黄 建 +1 位作者 文 燕 李 谦 《四川环境》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通过对绵阳市9个测点1998~1999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大气降水酸化严重,除主要受本地区大气污染影响外,还受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关键词 绵阳市 酸雨成因 大气降水 PH值 时空分布 成因
下载PDF
湛江市区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婉 《中国环保产业》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本文根据降水监测资料,分析了湛江市区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酸雨成因 大气污染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永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及酸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昕林 蒋晶 刘静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通过研究2016—2020年永州市大气降水中离子的组成特征和变化,本文分析离子可能的来源和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年来,永州市酸雨污染有所缓解,酸雨成因也有所改变。降水酸性、酸雨频率、硫酸根与硝酸根的比值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 通过研究2016—2020年永州市大气降水中离子的组成特征和变化,本文分析离子可能的来源和酸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年来,永州市酸雨污染有所缓解,酸雨成因也有所改变。降水酸性、酸雨频率、硫酸根与硝酸根的比值均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降水离子中,硫酸根仍是降水致酸的主要原因,但作用逐年弱化;硝酸根的致酸作用逐年上升,表明降水污染已从煤烟型为主,向工业废气和机动车排气复合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市 大气降水 化学特征 酸雨成因
下载PDF
福建省酸雨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潘秀丽 《水利科技》 1999年第4期4-6,共3页
根据福建省酸雨特征,该文从能源、气候等方面对我省降水酸化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酸雨成因 防治对策 酸化 福建省 能源 气候 变化规律 防治措施 降水
下载PDF
江西省城市酸雨成因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卢采平 童小英 傅忠诚 《环境与开发》 2001年第4期56-57,共2页
通过对江西省城市降水中酸雨成因的探讨 ,揭示了江西省城市酸雨成因的共性与特征 。
关键词 江西省 城市 酸雨成因 共性 特性 降水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宜昌市酸雨成因探讨
8
作者 张祥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5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宜昌市 酸雨成因 酸雨监测 局地源 成因分析 气象条件 自动监测站 降水频率 连续大暴雨 氧化硫
下载PDF
广州市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 要素容量研毵和酸雨成因与对策研究
9
作者 立早 《广州环境科学》 1988年第1期53-53,共1页
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广州市主要污染物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规划及主要防治对策》,《珠江广州河段自净规律及综合防治规划研究》、《广州近郊冲积土环境容量研究》和《广东省广州市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等课题从198... 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的《广州市主要污染物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规划及主要防治对策》,《珠江广州河段自净规律及综合防治规划研究》、《广州近郊冲积土环境容量研究》和《广东省广州市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等课题从1987年底至1988年初先后进入紧张的野外综合观测和同步实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容量 酸雨成因 广州市 土壤 防治规划 珠江广州河段 科技攻关
下载PDF
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牛彧文 浦静姣 +1 位作者 邓芳萍 齐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2,共8页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 为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演变特征及成因,以杭州地区为代表,结合全省酸雨监测数据,揭示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992—2012年,浙江地区酸雨的污染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92—1999年为酸雨改善期;2000—2004年酸雨污染再次出现了恶化;2005—2012年为酸雨再次改善期。SO_2排放减少是近年来浙江地区酸雨污染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但NO_x对酸雨的贡献有增加的趋势,酸雨污染类型逐渐由"硫酸型"为主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机动车排放对浙江地区酸雨污染的贡献已不容忽视。全省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浙北、浙中和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浙西南地区酸雨污染较轻,酸雨污染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本地污染排放对于防治和减轻当地酸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历史变化 空间分布 酸雨成因 浙江
下载PDF
浅析中国的酸雨分布现状及其成因 被引量:22
11
作者 蔡朋程 《科技资讯》 2018年第15期127-128,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消耗迅速增长,从而使大气中排放的酸性污染物质大幅度增加,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是世界上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分布区。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消耗迅速增长,从而使大气中排放的酸性污染物质大幅度增加,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是世界上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分布区。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酸雨分布面积和程度呈现着继续扩大的趋势。迫切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酸雨现状研究,其中包括中国酸雨分布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酸雨分布现状 酸雨成因
下载PDF
浅析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12
作者 涂勇 王小将 封悦科 《四川环境》 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
利用1996年至2000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对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大气降水酸化除受本地污染源影响外,还受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碱性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大气 降水 PH值 酸雨污染特征 酸雨成因
下载PDF
曲江酸雨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海辉 《广东气象》 2009年第2期53-55,共3页
通过对曲江1993~2007年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江属于较重酸雨区,降水pH值变化范围在2.98~8.36,平均值为4.83;酸雨频率为73.6%,其中37.9%酸雨属于较强到强酸雨;具有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 通过对曲江1993~2007年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江属于较重酸雨区,降水pH值变化范围在2.98~8.36,平均值为4.83;酸雨频率为73.6%,其中37.9%酸雨属于较强到强酸雨;具有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秋季降水pH值高、酸雨频率低的季节分布特征。近年来,曲江的降水pH值变化不大,酸雨频率却呈上升趋势;曲江酸雨的形成不仅与SO2排放量高有关,也与天气系统和气象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酸雨分布特征 酸雨成因 曲江
下载PDF
矿产开发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志澄 杨冰仪 +2 位作者 周永红 毋福海 黄丽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226,共5页
通过对广东省有色金属、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大、中、小型、国家开采和民采(私人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两种经济形式的矿山进行现场调查,对其大气、水、雾等现场监测.将各种类型的矿山尾矿、废石等矿山废弃物... 通过对广东省有色金属、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大、中、小型、国家开采和民采(私人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两种经济形式的矿山进行现场调查,对其大气、水、雾等现场监测.将各种类型的矿山尾矿、废石等矿山废弃物以及硫化矿物矿石进行为期两年的模拟实验,了解硫排放的影响因素、排放过程化学形态的分布及排放速率;观察矿山废弃物硫排放受湿度、光、热、氧化、废弃物自身物理性状及矿物结构的控制.结果表明,其排放速率与广东省四季自然条件相关,与广东省酸雨频率吻合,表明矿山开发酸化了大气环境.并提出了矿山环境治理应是酸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序的民采加剧了矿山酸性物质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开发 酸雨形成 酸雨成因 硫迁移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太原酸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可文 任璞 王军平 《山西气象》 2005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利用太原市的1993年~200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计算了近十年的酸雨率、酸雨PH年平均值等反应酸雨强度的参数,分析了酸雨强度的变化;统计并绘制了酸雨季节分布图,描述酸雨特征并分析了造成酸雨降水的原因。结果表明太原市近十年来酸雨... 本文利用太原市的1993年~200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计算了近十年的酸雨率、酸雨PH年平均值等反应酸雨强度的参数,分析了酸雨强度的变化;统计并绘制了酸雨季节分布图,描述酸雨特征并分析了造成酸雨降水的原因。结果表明太原市近十年来酸雨率呈曲折式上升趋势,酸雨强度有小幅度的季节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酸雨率及强度呈直线上升趋势,酸雨对太原市将造成一定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强度分析 酸雨季节分布 酸雨成因及特征 危害
下载PDF
铁帽型铁矿尾砂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毋福海 柳岸 +2 位作者 林静佳 颜戊利 陈志澄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86-286,298,共2页
目的 :探讨铁帽型铁矿开采后 ,其尾砂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对酸雨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广东省铁帽型矿山的开采现况进行现场调查 ,并对其大气、水、雾等进行现场监测。将矿山的尾矿采集 ,并进行模拟实验 ,了解硫排放的影响因素 ... 目的 :探讨铁帽型铁矿开采后 ,其尾砂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对酸雨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广东省铁帽型矿山的开采现况进行现场调查 ,并对其大气、水、雾等进行现场监测。将矿山的尾矿采集 ,并进行模拟实验 ,了解硫排放的影响因素 (热、湿、光及氧化剂等 )、排放过程化学形态的分布及排放速率。结果 :实验表明 ,硫的排放速率与广东省四季热、湿、光等自然条件相关 ,与广东酸雨的频率相关。矿山的无序开采加剧了这种影响。结论 :铁帽型铁矿开采后 ,露天堆放的尾砂在广东特殊的热、湿、光条件下 ,会酸化大气环境。矿山环境治理应是酸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帽型 铁矿尾砂 酸雨成因 硫排放
下载PDF
酸雨的危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锋 《绿色科技》 2011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指出了酸雨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危害,己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酸雨的成因出发,分析了我国的酸雨形成及分布特点,根据我国的酸雨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酸雨 酸雨成因 酸雨现状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吉首市16年降水pH值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爱松 饶雅 +1 位作者 欧维 邵剑光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9年第S1期64-67,共4页
运用吉首市气象局1992-2007年16a降水pH值进行年、季、月变化特征分析,与同期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吉首市年降水pH值,随着年份的推移,降水偏酸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冬、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偏高;降水pH值与阴天日数、风速、降水强... 运用吉首市气象局1992-2007年16a降水pH值进行年、季、月变化特征分析,与同期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吉首市年降水pH值,随着年份的推移,降水偏酸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冬、春季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偏高;降水pH值与阴天日数、风速、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形、城市发展有明显关系。并提出了通过工业脱硫、降尘、节能减排等措施来提高降水pH值,减少酸雨影响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PH值 变化特征 酸雨成因
下载PDF
酸雨究竟是什么造成的?SOx还是NOx
19
作者 志民 《环境保护》 CAS 1986年第5期31-31,共1页
从燃煤电厂和工厂烟囱里排出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硫氧化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种硫氧化物作为酸雨中最有害的组成部分。但是,最近许多科学家对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树木和德国的树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发电厂、机动车、施过肥... 从燃煤电厂和工厂烟囱里排出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硫氧化物。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种硫氧化物作为酸雨中最有害的组成部分。但是,最近许多科学家对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树木和德国的树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发电厂、机动车、施过肥的农田和畜牧场中散发出来的氮氧化物,在酸雨中所起的危害作用比硫氧化物还要大。这一新论点的出现,为酸雨成因的研究又打开一个新视野,吸引了很多森林和环境科学家的注意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森林病理学家罗·布鲁克在温室进行跟酸雨相同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给一些树喷硝酸盐溶液,给另一些树喷硫酸盐溶液,进行对比,经过五周的定时喷洒,他发现,氮氧化物对树木造成的损害比硫氧化物更大,很多树的根部受到损害死掉了,特别是对树木摄取水份和营养十分重要的菌根——真菌和树根共生结合体几乎没有了。值得注意的是,硝酸雨对树木的损害比硫酸雨要大一倍。布鲁克还提出,pH值为4.0时对树木就达到最有害的效应,而今天美国东部的森林地带降雨的酸度就是这个值。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北部,红云杉的数量已持续下降了20年。迹象表明也是氮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酸雨 树木 森林病理学家 燃煤电厂 危害作用 模拟试验 新视野 酸雨成因
下载PDF
长沙城区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对酸雨污染影响初探
20
作者 宁顺卫 《企业技术开发》 2014年第5期13-14,22,共3页
根据长沙市2005年~2011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长沙城区环境空气中颗粒物、降尘和SO2污染对降水pH值的影响,探讨了长沙城区酸雨污染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 空气颗粒物 降水PH值 酸雨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