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荣 李春艳 +1 位作者 朱婷艳 牛宏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尤其是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10℃活动积温(Aa)、空气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年际间有极显著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年际间差异最为显著。(2)“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品质受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也受不同时段气象因子影响,且越接近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大,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是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3)通过综合模型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是影响“赤霞珠”浆果总糖和pH的关键因子,而总酸含量与采收前10 d的平均最低气温呈线性相关,糖酸比受7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主要受9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8月日照时数是影响浆果含酸量以及糖酸比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不同熟性 气象条件 酿酒葡萄品质
下载PDF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小霞 马忠明 +1 位作者 陈娟 边金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2,共7页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质 灌溉量 滴灌方式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水分管理 滴灌管布置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