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荣
李春艳
+1 位作者
朱婷艳
牛宏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尤其是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10℃活动积温(Aa)、空气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年际间有极显著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年际间差异最为显著。(2)“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品质受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也受不同时段气象因子影响,且越接近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大,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是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3)通过综合模型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是影响“赤霞珠”浆果总糖和pH的关键因子,而总酸含量与采收前10 d的平均最低气温呈线性相关,糖酸比受7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主要受9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8月日照时数是影响浆果含酸量以及糖酸比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不同熟性
气象条件
酿酒葡萄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牛小霞
马忠明
+1 位作者
陈娟
边金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2,共7页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质
灌溉量
滴灌方式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水分管理
滴灌管布置方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荣
李春艳
朱婷艳
牛宏宇
机构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石嘴山市气象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762)。
文摘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尤其是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10℃活动积温(Aa)、空气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年际间有极显著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年际间差异最为显著。(2)“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品质受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也受不同时段气象因子影响,且越接近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大,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是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3)通过综合模型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是影响“赤霞珠”浆果总糖和pH的关键因子,而总酸含量与采收前10 d的平均最低气温呈线性相关,糖酸比受7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主要受9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8月日照时数是影响浆果含酸量以及糖酸比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不同熟性
气象条件
酿酒葡萄品质
Keywords
Eastern Foothills of Helan Mountain
Different ripenes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ine grape quality
分类号
S661.1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162.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牛小霞
马忠明
陈娟
边金霞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与啤酒原料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6-142,共7页
基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发项目(2021GAAS22)
甘肃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2YF7NA03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1508)。
文摘
为明确滴灌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用9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以3种灌溉量[1800 m^(3)/hm^(2)(A1)、2700 m^(3)/hm^(2)(A2)、3600 m^(3)/hm^(2)(A3)]为主区,3种滴灌方式[1行1管(B1)、1行2管(B2)和分区交替灌溉(B3)]为副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酿酒葡萄品质综合评价,研究不同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18个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灌量对外观品质(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影响显著,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内在品质(单宁、花色苷、花青素、总酚、黄酮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总糖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总酸含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方式对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影响不显著;灌溉量与滴灌方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技术参数为灌溉量2700 m^(3)/hm^(2)、滴灌方式一行两管处理组合。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质
灌溉量
滴灌方式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水分管理
滴灌管布置方式
Keywords
wine grape quality
irrigation amount
drip irrigation mod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ation weighting method
water management
drip irrigation pipe layout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李荣
李春艳
朱婷艳
牛宏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灌溉量和滴灌方式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牛小霞
马忠明
陈娟
边金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