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空间透明性浅析——以西塘醉园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葛顺志 沈实现 《园林》 2023年第9期83-88,共6页
《透明性》一书中认为“透明性”把“现象”确切的描述看作是所有洞见和理解与知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这种观念起源于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努力的伟大传统。在透明性理论下重新解读古典园林,并不能代表中国园林的一切本质,浅空间暗示的空... 《透明性》一书中认为“透明性”把“现象”确切的描述看作是所有洞见和理解与知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这种观念起源于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努力的伟大传统。在透明性理论下重新解读古典园林,并不能代表中国园林的一切本质,浅空间暗示的空间层次也仅是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多样性的一种方式,由于中国古典园林本身空间结构的复杂与其历史文化的深厚特性,使得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不可以只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角度,但“透明性”这一普遍适应性的独特概念,也一定程度地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由于过分精神化而产生的形而上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借助“透明性”相关概念来分析醉园所涉及的空间暗示与空间序列,是不局限于一种角度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审美模式下,保持冷静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古典 空间分析 现象透明性 醉园
下载PDF
广州花地醉观园构景意蕴探究
2
作者 包宇珩 《广东园林》 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
明清时期,经济水平的逐步上升和海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岭南园林在技艺、审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开放灵活,于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与时代的需求使行商庭园大势崛起,成为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重要例证。与此同时,... 明清时期,经济水平的逐步上升和海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岭南园林在技艺、审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开放灵活,于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乾隆年间,广州一口通商,贸易与时代的需求使行商庭园大势崛起,成为岭南园林近代转型的重要例证。与此同时,广州花地亦涌现出大量兼具观赏和售卖花木之用的私家园林。以醉观园为例,其颇具规模的水池、建筑半围绕布局并有亭、桥、廊联通的线性游径是对行商庭园构景手法的承袭;而园中水形盘曲、花木丰盈、叠石奇巧又呈现出岭南传统水石景的精粹。作为城市历史景观,醉观园于空间营造与意蕴表达之间触发地域文化感知,随之而来的山水审美体验也极富粤中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行商庭 花地 林营造 意蕴表达
下载PDF
古典诗人张达修及其二战期间的上海书写
3
作者 廖一瑾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6,共5页
20世纪重量级的古典诗人张达修1906-1983),经历日治、国民政府两代,于1941年至1946年间,因在上海世界书局工作,客居大陆六载。1950年后活跃于台湾中部诗社间,一生诗文创作不辍,质精量丰,屡于联吟大会拔得头筹。为当时考试院长贾景德(前... 20世纪重量级的古典诗人张达修1906-1983),经历日治、国民政府两代,于1941年至1946年间,因在上海世界书局工作,客居大陆六载。1950年后活跃于台湾中部诗社间,一生诗文创作不辍,质精量丰,屡于联吟大会拔得头筹。为当时考试院长贾景德(前清进士)所赏识,享有极高声誉。张达修的《醉草园诗集》自1949年起曾多次出版。2007年其子女张振腾、张翠梧重新整理、再版,将其列为"张达修先生全集第一种",本文依据此一版本,以及《醉草园诗集续编》(张达修先生全集第三种)所刊,自1941年所写《将之沪宁留别台湾诸友》至1946年《离沪归台有作》,共计350首作为文本探索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达修 诗集 二战期间 上海
下载PDF
江南古镇(组诗)
4
作者 钱涛 《绿风》 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江南古镇 西塘 诗行 枫泾 醉园 雨巷 外滨 吴越 湖丝 石皮
原文传递
悲情与浪漫
5
作者 张明泉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第4期86-86,共1页
诗歌晚会在大幕拉开的一瞬间 朗诵者款款走上舞台 这是露天的 用竹竿和草叶搭建的舞台
关键词 乡间小路 如水 醉园 在黑暗中 光里 诗行 伴奏音乐 大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