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测定醋柳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含量及包封率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凯 崔福德 +3 位作者 杨丽 刘茜 赵鹏 林华庆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醋柳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TFH-SLN)含量及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TM)(钻石)ODS 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溶液(52∶48);柱温35℃;流速为0.8 mL·min^(...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醋柳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TFH-SLN)含量及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TM)(钻石)ODS 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溶液(52∶48);柱温35℃;流速为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70 nm;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测定 TFH-SLN 中的游离药物。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醋柳黄酮中异鼠李素和槲皮素与辅料及溶剂峰能够达到有效分离,异鼠李素及槲皮素均在16~5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及0.9994(n=5),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柳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含量测定 包封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醋柳黄酮与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中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宏昕 石文宏 盛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在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比较醋柳黄酮胶囊和其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口服醋柳黄酮胶囊和其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求算药物动...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在小鼠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比较醋柳黄酮胶囊和其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口服醋柳黄酮胶囊和其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醋柳黄酮胶囊。结论:醋柳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黄 固体纳米 血药浓度
下载PDF
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微微 刘兴华 +2 位作者 郝小惠 陈永根 金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配方,并对固体脂质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电位及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的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侧柏叶总黄酮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质量比1∶11、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用量313 mg、水相体积33 mL,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类球形且分布均匀,包封率为79.62%,粒径为218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73,Zeta电位为-25.6 mV,体外透皮吸收明显优于侧柏叶总黄酮水溶液,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R^(2)=0.9892)。该配方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特性的侧柏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叶总黄 固体纳米 响应面优化法 体外透皮吸收
下载PDF
醋柳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小鼠靶向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文宏 巩俊卿 盛惟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TFH-SLN)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及吸收、分布的经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口服醋柳黄酮(TFH)和TFH-SLN后血液、心、肝、脾、肾的药物浓度。结果:TFH-SLN在心、血、肝中的分布明显高于TFH...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TFH-SLN)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及吸收、分布的经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口服醋柳黄酮(TFH)和TFH-SLN后血液、心、肝、脾、肾的药物浓度。结果:TFH-SLN在心、血、肝中的分布明显高于TFH。结论:TFH-SLN具有明显的心、肝、血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黄 口服固体纳米 靶向性 小鼠
下载PDF
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耿叶慧 杨丽 +1 位作者 游劲松 张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3,29,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首先通过试验确定制备工艺参数,然后考察各处方因素对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最优处方。结果透射电... 目的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首先通过试验确定制备工艺参数,然后考察各处方因素对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确定最优处方。结果透射电镜测得纳米粒为类圆球状,粒径分布较均匀。动态光散射法测得样品的粒径为(100±21)nm,包封率为(79.3±0.69)%,平均zeta电位值为-66.3 mV。结论以山嵛酸甘油酯和乙酸丁酯为脂质材料,豆磷脂、泊洛沙姆188和硬脂酸钠为复配乳化剂,采用超声分散法可以简便、快速制得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 固体纳米 超声分散法
下载PDF
水蜈蚣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茜 贺敬霞 +4 位作者 何晨 田璐 尹蓉莉 杨军宣 罗开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优化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总黄酮含有量、泊洛沙姆188用量、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 目的优化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总黄酮含有量、泊洛沙姆188用量、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影响因素,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处方,并通过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结果最佳处方为总黄酮含有量7%,泊洛沙姆188用量6.73%,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3.49%,包封率99.30%,平均粒径76.5 nm。固体脂质纳米粒8 h时累积释放度为53.83%,24 h时达90.41%,与Ritger-Peppas模型拟合度最高,为药物扩散和脂质载体材料溶蚀的协同过程。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开发水蜈蚣新型制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蜈蚣 总黄 固体纳米 BOX-BEHNKEN效应面法
下载PDF
睾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 姜赛平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考察睾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体内药物动力学,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睾酮作为模型药物,溶剂扩散法制备SLN,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特性和大鼠口服睾酮SLN后药物动力学。结果制备所得载药纳米粒粒径为(389.1±113.6)nm,表面... 目的考察睾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体内药物动力学,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睾酮作为模型药物,溶剂扩散法制备SLN,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特性和大鼠口服睾酮SLN后药物动力学。结果制备所得载药纳米粒粒径为(389.1±113.6)nm,表面电位为(-29.8±3.2)mV,药物包封率为(42.3±6.4)%,大鼠口服睾酮SLN后,0 ̄48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59.3%;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出现双峰现象。结论以SLN为载体睾酮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可减少对肝脏的副作用,使睾酮的口服给药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纳米 口服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广远 孙士淋 +3 位作者 刘昕 樊红波 王玉 管清香 《特产研究》 2015年第2期9-11,22,共4页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黄酮纳米粒处方。以脂质硬脂酸、乳化剂泊洛沙姆188及大豆卵磷脂用量为因变量,以包封率为应变量,溶剂扩散法制备葛根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结果表明,二项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脂质硬脂酸最佳范围...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黄酮纳米粒处方。以脂质硬脂酸、乳化剂泊洛沙姆188及大豆卵磷脂用量为因变量,以包封率为应变量,溶剂扩散法制备葛根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结果表明,二项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脂质硬脂酸最佳范围为0.50g^0.65g,乳化剂泊洛沙姆188最佳范围为0.125g^0.140g,大豆卵磷脂最佳范围为0.25g^0.45g。结果证实,此范围内制得纳米粒包封率与预测值较为接近,拟合方程可较好预测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黄 星点设计 固体纳米
下载PDF
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9
作者 熊燕飞 吕波 +2 位作者 李政政 舒思敏 郑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9-311,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以硬脂酸、卵磷脂为载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构树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结果表明,采用PEG400作助乳化剂和稳定剂,硬脂酸、卵磷脂配比为75:20时效果最佳。所得SLN的包封率为82.67%,载药量为33.73%,平均粒径为46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黄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固体纳米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毛毛 罗花彩 +3 位作者 徐伟 林珠灿 郭素华 沙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49-2254,共6页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并考察其药动学。方法MTT法检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以及H22荷瘤小鼠肿瘤、体质量、免疫器官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150 mg/kg)后于0.167、0.33、0.5、0.667、1、2、3、4、6、8、12、... 目的评价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癌活性,并考察其药动学。方法MTT法检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以及H22荷瘤小鼠肿瘤、体质量、免疫器官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150 mg/kg)后于0.167、0.33、0.5、0.667、1、2、3、4、6、8、12、24 h采血,LC-MS/MS法测定二氢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在24、48、72 h,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epG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8.63、39.99、32.91μg/mL,低于原料药,并呈浓度依赖性。在0.6、2.4 g/kg剂量下,固体脂质纳米粒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72.22%、59.93%,高于原料药,其Cmax、Tmax、t1/2、AUC0~24 h、AUC0~∞分别是后者的1.76、1.94、2.03、2.80、2.49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提高藤茶总黄酮抗小鼠肝癌活性,并促进其在大鼠体内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 固体纳米 抗肝癌活性 药动学 LC-MS/MS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毛毛 罗花彩 +3 位作者 沙玫 徐伟 林珠灿 郭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1-1945,共5页
目的优化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熔融-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以投药量、药脂比、乳化剂(泊洛沙姆188)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然后,透析法... 目的优化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熔融-超声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以投药量、药脂比、乳化剂(泊洛沙姆188)用量为影响因素,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然后,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投药量0.48%,药脂比1∶5,乳化剂用量6.6%,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均匀稳定,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148.2±7.1)nm、(87.27±0.96)%、(12.43±0.49)%,而且其24 h内累积释放率为98.81%,体外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R^2=0.999 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具有缓释特性的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 固体纳米 处方 体外释药行为 熔融-超声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透析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载药量及包封率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月路 崔蕴慧 +4 位作者 曾天骏 巫嘉华 李冬玲 王治平 王一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54-57,8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方法采用RP-HPLC法,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1%枸橼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n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包封率及载药量。方法采用RP-HPLC法,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1%枸橼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nm。采用高速离心法分离固体脂质纳米粒中游离药物。结果 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8±2.52)%、(100.26±2.33)%、(100.08±3.35)%及(100.44±3.48)%。3批次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中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包封率分别为(84.35±0.45)%、(86.84±0.48)%、(89.52±0.86)%及(93.80±0.50)%,其载药量分别为(10.37±0.36)%、(14.19±0.52)%、(16.79±0.34)%及(20.00±0.97)%。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测定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4种成分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 固体纳米 载药量 包封率
下载PDF
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瑜倪 杨毛毛 +2 位作者 张瑞 林珠灿 郭素华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藤茶总黄酮原料药在大鼠体内肠道中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SPIP),以HPLC法测定藤茶总黄酮原料药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结果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十二... 目的比较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藤茶总黄酮原料药在大鼠体内肠道中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SPIP),以HPLC法测定藤茶总黄酮原料药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结果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平均吸收分数(Fa)分别为其原料药的1.89、2.07、1.47、1.84倍,在四个肠段的表观通透系数(Papp)分别是其原料药的1.80、3.02、1.65、1.95倍。藤茶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在空肠的吸收较好,其次是回肠、十二指肠、结肠;而藤茶总黄酮原料药在回肠的吸收较好,其次是空肠、十二指肠、结肠。结论将藤茶总黄酮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口服制剂,可增强总黄酮在肠道的吸收,甚至改变了最佳吸收肠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 固体纳米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下载PDF
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耿叶慧 杨丽 +1 位作者 张瑜 游劲松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2197-2199,共3页
目的: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PZQ-SLN),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以山嵛酸甘油酯和乙酸丁酯为脂质材料,超声分散法制备PZQ-SLN,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药物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及考察样品的稳定性。结果... 目的: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PZQ-SLN),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以山嵛酸甘油酯和乙酸丁酯为脂质材料,超声分散法制备PZQ-SLN,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药物包封率,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及考察样品的稳定性。结果:所得脂质纳米粒为类圆球状,粒径分布较均匀。样品粒径为(100±21)nm,包封率为(79.3±0.69)%,平均Zeta电位值为—66.3mV。药物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4℃放置3mo后粒径、包封率和Zeta电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制备的PZQ-SLN理化性质较为理想,能使药物缓慢释放。4℃条件下贮存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 固体纳米 超声分散法 制备
原文传递
口服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及其4种成分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祥平 周群 +2 位作者 王治平 樊化 王一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467-2474,共8页
目的制备口服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释放度。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以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以人工胃液(pH 1.2)为... 目的制备口服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并考察其主要有效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释放度。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以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冻干粉,以人工胃液(pH 1.2)为溶出介质,考察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中4种有效成分的释放度。结果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脂质-表面活性剂比例及用量为2∶1及2.0%、葛根总黄酮用量2.5%、150 MPa均质15次,并制备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其粒径、多分散指数及Zeta电位分别为(517.1±10.3)nm、0.484±0.210及(-21.91±2.03)mV。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中4种有效成分的释放速率显著低于其物理混合物,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结论葛根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制备方法简便,能显著延缓主要有效成分的释放速率,有望成为葛根总黄酮的新型纳米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 固体纳米 有效成分 释放度 冻干粉 3′-羟基葛根素 葛根素 大豆苷 大豆苷元
原文传递
吡喹酮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永华 丁劲松 +2 位作者 郑志难 张龙贵 马宁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8-442,共5页
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1-SLN),并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为材料同法制备了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1-LCN)。考察了1-SLN和1-LCN粒径、包封率、固有水化层厚度和体外24 h累积释放率,结果分别为(95.5... 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1-SLN),并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为材料同法制备了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1-LCN)。考察了1-SLN和1-LCN粒径、包封率、固有水化层厚度和体外24 h累积释放率,结果分别为(95.57±1.27)和(77.79±1.01)nm、(72.7±2.7)%和(68.2±3.5)%、(1.56±0.32)和(7.03±0.39)nm,以及(77.7±3.5)%和(87.4±4.2)%。两者的体外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10.21±2.85)%、(1.62±0.41)%。经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后,1-LCN较1-SLN和1溶液的半衰期和AUC显著增加,提示其具有长循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 长循环固体纳米 制备 评价 吞噬率
原文传递
吡喹酮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永华 丁劲松 +2 位作者 郑志难 张龙贵 马宁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采用乳化一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1-SLN),并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为材料同法制各了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1-LCN)。考察了1-SLN和l-LCN粒径、包封率、固有水化层厚度和体外24 h累积释放率,结果分别为(95.... 采用乳化一超声分散法制备了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1-SLN),并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为材料同法制各了长循环固体脂质纳米粒(1-LCN)。考察了1-SLN和l-LCN粒径、包封率、固有水化层厚度和体外24 h累积释放率,结果分别为(95.57±1.27)和(77.79±1.01)nm,(72.7±2.7)%和(68.2±3.5)%,(1.56±0.32)和(7.03±0.39)nm,以及(77.7±3.5)%和(87.4±4.2)%。两者的体外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10.2l±2.85)%,(1.62±0.41)%。经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后,1-LCN较1-SLN和1溶液的半衰期和AUC显著增加,提示其具有长循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喹 长循环固体纳米 制备 评价 吞噬率
原文传递
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言慧洁 刘伟 +2 位作者 夏青松 谭慧玲 潘源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硬脂酸为脂质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乳化剂,利用热熔乳化超声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和均匀度,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散指数、Zet... 目的: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硬脂酸为脂质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乳化剂,利用热熔乳化超声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和均匀度,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散指数、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为类圆球状,粒径分布较均匀、表面光滑。纳米的平均粒径、分散指数、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16.5±22.8)nm、0.23±0.05、(-25.3±0.7)mV,(92.64±5.12)%和(18.45±1.34)%。药物在制剂的过程中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表明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在生理盐水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突释和显著的缓释效果。结论:本试验制备的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和高载药量,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 固体纳米 热熔乳化超声 制备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舒彦 陈昊 +2 位作者 徐翠珊 冀玉莹 贾永艳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487-1491,共5页
目的:优选制备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处方,以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及载药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芩总黄酮用量百分数、硬脂酸用量百分数、吐温-80用量的影响。采用高压均质... 目的:优选制备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处方,以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及载药量作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芩总黄酮用量百分数、硬脂酸用量百分数、吐温-80用量的影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结果:高压均质法能有效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优选的最佳处方为黄芩总黄酮0. 35%,硬脂酸0. 5%,吐温-80 2. 46%,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量为8. 7%,包封率90. 2%。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有效优选黄芩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包封率高,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总黄 固体纳米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中药
下载PDF
提高吡喹酮疗效的新制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邹永华 丁劲松 马宁 《中南药学》 CAS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感染所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非洲、中东、南美和东南亚,在我国,
关键词 吡喹 制剂技术 包合物 注射剂 搽剂 植入剂 栓剂 固体纳米 长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