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目的探究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联合醒神开窍针法治疗的对照组与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TMS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7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志昏蒙、偏瘫、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头痛、胸胁胀满、共济失调等7项),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认知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生活质量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肢体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Arm Test,ARAT)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46/47)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MMSE、SS-QOL、MBI、FMA、ARAT、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醒神开窍针法与TMS联合应用于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观察醒神开窍针刺法配合益智饮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期从调控海马组织细胞凋亡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目的:通过观察醒神开窍针刺法配合益智饮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期从调控海马组织细胞凋亡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给予醒神开窍法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8周;中药组给予中药益智饮灌胃治疗,每日1次,每次2 m L;针药结合组同时给予针刺和中药治疗,方法同前;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疗程同前。采用避暗法和穿梭箱法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避暗法和穿梭箱法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和西药组VD大鼠潜伏期有所延长,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也有所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大鼠潜伏期显著延长,错误次数和电击次数均明显减少,与针刺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疗效更加显著(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Bcl-2阳性细胞数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和药物组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针刺组、中药组和药物组比较,治疗后针药组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益智饮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应用于脑卒中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联合醒神开窍针法治疗的对照组与醒神开窍针刺法联合TMS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7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志昏蒙、偏瘫、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头痛、胸胁胀满、共济失调等7项),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认知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生活质量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肢体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Arm Test,ARAT)与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7%(46/47)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MMSE、SS-QOL、MBI、FMA、ARAT、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醒神开窍针法与TMS联合应用于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醒神开窍针刺法配合益智饮对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期从调控海马组织细胞凋亡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给予醒神开窍法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8周;中药组给予中药益智饮灌胃治疗,每日1次,每次2 m L;针药结合组同时给予针刺和中药治疗,方法同前;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疗程同前。采用避暗法和穿梭箱法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避暗法和穿梭箱法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增多,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和西药组VD大鼠潜伏期有所延长,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也有所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大鼠潜伏期显著延长,错误次数和电击次数均明显减少,与针刺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疗效更加显著(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Bcl-2阳性细胞数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和药物组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针刺组、中药组和药物组比较,治疗后针药组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益智饮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