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长安醴泉寺遗址出土的鎏金铜造像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长启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鎏金铜造像 醴泉寺遗址 唐朝 雕塑艺术 历史文化
下载PDF
范仲淹划粥苦读
2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8期9-9,共1页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没办法上学,只好搬到长山醴泉寺的寺院中,在一间僧房里读书。为了可以好好读书,他省吃俭用,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凝成一块冻儿后,用小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没有菜的时候,... 范仲淹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没办法上学,只好搬到长山醴泉寺的寺院中,在一间僧房里读书。为了可以好好读书,他省吃俭用,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凝成一块冻儿后,用小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没有菜的时候,就切几块咸菜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醴泉寺 读书
下载PDF
日本国译经三藏灵仙和尚道德显彰之碑 被引量:1
3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2期48-50,共3页
大唐内供三藏灵仙者,日本国南都兴福寺僧也。贞元二十年(西纪八○四年)从藤原葛野磨渡唐。负籍长安,卓锡右街醴泉寺。适罽宾国三藏般若欲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灵仙通晓华梵两语,声名藉甚,遂请监掌笔受并译语,终始从事,译讫上进皇帝... 大唐内供三藏灵仙者,日本国南都兴福寺僧也。贞元二十年(西纪八○四年)从藤原葛野磨渡唐。负籍长安,卓锡右街醴泉寺。适罽宾国三藏般若欲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灵仙通晓华梵两语,声名藉甚,遂请监掌笔受并译语,终始从事,译讫上进皇帝焉。时唐宪宗元和六年(西纪八一一年)三月也。帝欢喜不已,御制冠序。后灵仙赴山西省代州紫府五台山,历咨金阁寺、铁勤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经 罽宾国 灵仙 金阁 醴泉寺 心地观经 硕德 仙者 南都
下载PDF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政治家范仲淹 被引量:1
4
作者 钱燕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19,共2页
范仲淹(989年—1052年),吴县人,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朱家。 范仲淹自幼刻苦好学,十多岁时就离家借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时常伴灯苦读,直到天明,才和衣而眠。因为没有钱买米,他每天只能煮些粟米稀... 范仲淹(989年—1052年),吴县人,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朱家。 范仲淹自幼刻苦好学,十多岁时就离家借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时常伴灯苦读,直到天明,才和衣而眠。因为没有钱买米,他每天只能煮些粟米稀粥,凝冻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伴着韭菜和盐末而食。这就是后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范仲淹刻苦好学的“断齑划粥”的典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下之忧而忧 醴泉寺 淄州 僧房 南京留守 延州 宋夏战争 狄青 北宋王朝 庆历新政
下载PDF
评改革家范仲淹的两篇文章
5
作者 卞孝萱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73-76,共4页
评《岳阳楼记》范仲淹,是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原住邠州,迁居吴县。两岁丧父,寄人篱下。在贫苦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据《范文正公年谱》,他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借住,读书三年,每天吃粥。又在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间未脱衣... 评《岳阳楼记》范仲淹,是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原住邠州,迁居吴县。两岁丧父,寄人篱下。在贫苦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据《范文正公年谱》,他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借住,读书三年,每天吃粥。又在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间未脱衣睡觉。这段“人所不堪”①的生活,确实磨炼了范仲淹的意志。欧阳修在《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公范公神道碑铭(并序)》中说:“公少有大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正公 醴泉寺 邠州 户部侍郎 资政殿学士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述梦 《岳阳楼记》 禹锡 德裕
下载PDF
谜语故事
6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1年第7期118-118,22,共2页
谜诗破谜范仲淹幼时因家贫到醴泉寺借读。不知不觉间,范仲淹在醴泉寺已苦读三年。这天傍晚,他和住持踏着夕阳余晖,到翠竹苍苍、奇石罗列的后园散步。住持触景生情,得一字谜--竹林高高留僧处,让范仲淹猜。范仲淹以诗笑答:竹下一寺院,天... 谜诗破谜范仲淹幼时因家贫到醴泉寺借读。不知不觉间,范仲淹在醴泉寺已苦读三年。这天傍晚,他和住持踏着夕阳余晖,到翠竹苍苍、奇石罗列的后园散步。住持触景生情,得一字谜--竹林高高留僧处,让范仲淹猜。范仲淹以诗笑答:竹下一寺院,天天把人盼。久候人不来,空把香火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触景生情 醴泉寺 住持
下载PDF
谜诗破谜
7
《小学生作文选刊(中高年级)》 2016年第10期7-7,48,共2页
范仲淹幼时勤奋好学,因家贫到醴泉寺借读。不知不觉间,范仲淹在醴泉寺已苦读3年。这天傍晚,他和醴泉寺住持踏着夕阳余晖,到翠竹苍苍、奇石罗列的后园散步。住持触景生情,得一字谜——竹林高高留僧处,让范仲淹猜。范仲淹以诗笑答:“竹... 范仲淹幼时勤奋好学,因家贫到醴泉寺借读。不知不觉间,范仲淹在醴泉寺已苦读3年。这天傍晚,他和醴泉寺住持踏着夕阳余晖,到翠竹苍苍、奇石罗列的后园散步。住持触景生情,得一字谜——竹林高高留僧处,让范仲淹猜。范仲淹以诗笑答:“竹下一寺院,天天把人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泉寺 候人
下载PDF
范仲淹对谜
8
《初中生必读》 2024年第6期56-56,共1页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贫穷,只好到醴泉寺的僧房中去读书。寺前有一片苍翠的竹林,山下溪流环绕,环境十分幽静。范仲淹在这里读书,经常独自挑灯读到深夜。他的生活十分贫苦,每天晚上用糙米煮一锅粥,等到凝结以后,用...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贫穷,只好到醴泉寺的僧房中去读书。寺前有一片苍翠的竹林,山下溪流环绕,环境十分幽静。范仲淹在这里读书,经常独自挑灯读到深夜。他的生活十分贫苦,每天晚上用糙米煮一锅粥,等到凝结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充饥,没有菜,就用盐水浸泡一些野菜用来佐餐,这就是被后世流传的“断齑画粥”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盐水浸泡 醴泉寺 小时候 故事 读书
原文传递
范仲淹: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9
作者 董浩 《山西老年》 2024年第4期24-25,共2页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世传诵。在他生命历程中所绽放出的勤奋吃苦、爱国忧民、廉洁自律、正直仁爱等宝贵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989年10月...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世传诵。在他生命历程中所绽放出的勤奋吃苦、爱国忧民、廉洁自律、正直仁爱等宝贵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989年10月1日,范仲淹出生在徐州的一处官舍。少年时,范仲淹到醴泉寺寄宿读书,他的生活极其艰苦,经常三餐难以为继,每天只熬一锅稠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充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爱国忧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命历程 廉洁自律 醴泉寺
原文传递
范仲淹的义田
10
作者 潘春华 《慈善》 2023年第6期69-69,共1页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身世非常凄惨,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他也改姓为朱。他年纪稍大后,流着眼泪拜别母亲,一个人住到山东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后又前往睢阳应天书院就读。由于缺乏经济来源,范仲淹的...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身世非常凄惨,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他也改姓为朱。他年纪稍大后,流着眼泪拜别母亲,一个人住到山东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后又前往睢阳应天书院就读。由于缺乏经济来源,范仲淹的书念得非常艰辛,他没有钱买米糊口,只好每天煮粥,待粥结冻,切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折断数茎野草蘸着盐巴胡乱果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应天书院 北宋中叶 醴泉寺
原文传递
范仲淹:千秋风范山高水长
11
作者 程应峰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23年第11期40-42,共3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发出此感慨的时候,就预示着他注定是一个被后人铭记和称颂的先贤达人。有书可读,乐在其中。范仲淹自小刻苦好学,勤奋异于常人。初谱世事时,范仲淹为了磨砺自己,不上私而是到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范仲淹站在岳阳楼上发出此感慨的时候,就预示着他注定是一个被后人铭记和称颂的先贤达人。有书可读,乐在其中。范仲淹自小刻苦好学,勤奋异于常人。初谱世事时,范仲淹为了磨砺自己,不上私而是到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 醴泉寺 长白山
原文传递
范仲淹与齐鲁文化
12
作者 赵兰兰 赵德科 《山东档案》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名垂青史。虽然范仲淹的主要功绩并不在山东,其代表性的诗文作品也不是在山东所创作,但纵观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一生,其青少年时期在...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名垂青史。虽然范仲淹的主要功绩并不在山东,其代表性的诗文作品也不是在山东所创作,但纵观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一生,其青少年时期在今山东邹平度过,他实际担任的最后一个职位则是在青州,可以说他与山东结下了一生之缘。范仲淹是齐鲁文化所孕育出的一位伟人,同时他也为齐鲁文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文化 山东发展 诗文作品 醴泉寺 历史人物 朱文翰 《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应天府书院 文化景观
原文传递
北宋的一只乌鸦
13
作者 陈启文 《芙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170,共33页
我一直觉得,明人在标举唐宋八大家时,没有把范仲淹列入其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他的道德文章至少要超过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辙、曾巩。是什么遮蔽了明人的眼光,让这样一个文章大家被忽视了?这其中兴许有很复杂的原因,而有一... 我一直觉得,明人在标举唐宋八大家时,没有把范仲淹列入其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他的道德文章至少要超过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辙、曾巩。是什么遮蔽了明人的眼光,让这样一个文章大家被忽视了?这其中兴许有很复杂的原因,而有一个原因则是我的猜测:有时候,遮蔽一个人的其实就是他自身的光芒,而范仲淹很可能就是被自身的光芒所遮蔽,同他的文章相比,他一生更耀眼的光芒是以别的方式焕发的。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范仲淹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天书院 唐宋八大家 庆历新政 应天府书院 吕夷简 醴泉寺 张方平 仁宗皇帝 延州 种世衡
原文传递
好娃不拼爹
14
作者 赵涛 《中国青年》 2011年第20期16-17,共2页
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赤裸裸的喊出'我爸是XX'。考试不再是成材的捷径,奋斗也并不一定换来进步的筹码。然而,对于勇于优秀的青年来说,他宁愿迎风霜而立,沐雨雪而行,他自己的'拧巴'告诉世人,告诉他... 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赤裸裸的喊出'我爸是XX'。考试不再是成材的捷径,奋斗也并不一定换来进步的筹码。然而,对于勇于优秀的青年来说,他宁愿迎风霜而立,沐雨雪而行,他自己的'拧巴'告诉世人,告诉他爹:好娃拼搏,不拼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弗 醴泉寺 卢展工 墓志铭 机器人 范仲淹
原文传递
聆听岁月的暮鼓晨钟
15
作者 于桥 《走向世界》 2016年第41期72-75,共4页
游览滨州,除了山水美景,还有一条"佛寺"路线,以醴泉寺、龙华寺、兴国寺为主体的佛教文化旅游区同样是滨州旅游精品路线之一,登山礼佛,来到尘世之外的古刹中,感受"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静谧与祥和,香烛袅袅,与归隐处聆听梵音。
关键词 醴泉寺 赐名 迎门 一泉 梵音 文昌阁 读书洞 弥勒像 观音殿 丈八佛
原文传递
滨州老庙会的新味道
16
作者 刘清春 《走向世界》 2017年第6期32-34,共3页
卧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庙会这一传统活动遍布这片神奇土地,诸多庙会各具风貌,各有所长。如博兴县丈八佛庙会以罕见神像闻名,如惠民县火把李庙会以俏丽"泥娃娃"为标志,元宵节的牛保冢庙会则因... 卧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庙会这一传统活动遍布这片神奇土地,诸多庙会各具风貌,各有所长。如博兴县丈八佛庙会以罕见神像闻名,如惠民县火把李庙会以俏丽"泥娃娃"为标志,元宵节的牛保冢庙会则因万千"纸马"而壮观。甚至,胡集书会上的鼓书现象让人忘记了那也曾有香火旺盛的庙宇,原本也是个庙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丈八佛 书会 青空 传统活动 葫芦雕 黄河文化 呈贡 模范村 醴泉寺
原文传递
范仲淹与邹平
17
作者 徐新民 郭蒸晨 《春秋》 2000年第4期35-39,共5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慨激昂,拍案而起,无不为报国拯民而悲歌前往。你知道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是在山东邹平成长起来的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朱文翰 醴泉寺 邹平
原文传递
范仲淹拒食官家饭菜
18
作者 颜非 《老友》 2019年第12期53-53,共1页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生活非常贫困。困难的生活并没有减弱范仲淹的学习热情。范仲淹自小读书非常刻苦。他10多岁时,住在长白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因为粮食不够,他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生活非常贫困。困难的生活并没有减弱范仲淹的学习热情。范仲淹自小读书非常刻苦。他10多岁时,住在长白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因为粮食不够,他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做主食。副食就更简单了,几根咸菜就行。"断齑画粥"讲的就是范仲淹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学习热情 醴泉寺 长白山
原文传递
范仲淹划粥断齑
19
《支部建设》 2019年第1期55-55,共1页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范仲淹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他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范仲淹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他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划粥断齑 醴泉寺
原文传递
坚守信念的范仲淹
20
作者 韵致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第2期1-1,共1页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进了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寺庙里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当时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特别大,所以他经常吃饭时端起碗,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时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醴泉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