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例采供血人员针刺伤调查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虹 卢岑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分析30例采供血人员针刺伤原因,寻找预防措施,减少采供血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站2005年1月~2007年12月30例采供血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环节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30例针刺伤中,体采科有17例,成分科有8例... 目的分析30例采供血人员针刺伤原因,寻找预防措施,减少采供血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站2005年1月~2007年12月30例采供血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环节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30例针刺伤中,体采科有17例,成分科有8例,检验科有5例。不同科室采供血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6,P>0.05);低年资的采供血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于高年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7,P<0.01)。在操作环节上最易发生针刺的分别是血液标本留样、针头回套、采血、机采拔针。结论采供血人员,应认识针刺伤易发生的环节,规范操作行为,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针刺伤 调查
下载PDF
采供血人员流失问题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汤静儿 聂咏梅 +1 位作者 张文春 张琳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采供血人员流失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以10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对人力资源流失进行分析.结果人员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流失护士占比较大,近10年新入职员工流失率为23.63%.编外人员辞职比例远... 目的探讨采供血人员流失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方法以10年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对人力资源流失进行分析.结果人员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流失护士占比较大,近10年新入职员工流失率为23.63%.编外人员辞职比例远高于编内人员.结论人员流失直接影响采供血人员队伍建设.采供血机构有必要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编外人员长期聘用机制,合理设置采供血岗位,完善职称晋升体系等,多措并举,留住人才,从而促使机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编内人员 编外人员 人员流失 人员保留
下载PDF
大连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回顾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宫本兰 李静旗 张磊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4期383-384,共2页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卫生和采供血系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等输血相关传染病发病率的升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风险愈来愈高。如何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现...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卫生和采供血系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等输血相关传染病发病率的升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风险愈来愈高。如何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已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将工作汇总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暴露 调查
下载PDF
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丹虹 王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防止职业暴露危害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14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台州市中心血站上报的职业暴露案例按照暴露方式和部位、岗位分布、操作人员的年资和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进行分类统计和... 目的探讨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防止职业暴露危害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对2014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台州市中心血站上报的职业暴露案例按照暴露方式和部位、岗位分布、操作人员的年资和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台州市中心血站总体发生23例职业暴露(6.66/10万),各年份间发生比率大致相当。职业暴露的方式中锐器刺伤占65.2%(15/23),伤口暴露和黏膜暴露各占17.4%(4/23);暴露的部位主要是手指,其次为眼和口腔;岗位分布中采血岗位占65.2%(15/23),机采岗位、成分制备岗位、初筛检验岗位分别占21.7%(5/23)、8.7%(2/23)、4.3%(1/23),采血岗位暴露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类别(P<0.05);操作人员年资分布中1年内轮转的新进员工占比为43.5%(10/23),1~5年内的定岗员工占比为34.8%(8/23),5年以上的定岗员工占比为21.7%(5/23),新进员工暴露概率显著高于定岗员工(P<0.05);56.5%(13/23)的职业暴露是由员工未按规定操作引起。结论接触针头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操作人员的年资越低,发生率越高。未按规定操作容易引起职业暴露的发生。通过建立各种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保障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风险防范
下载PDF
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乐宇 肖声宇 +3 位作者 岐红阳 马振芳 蒲薇维 任明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967-1969,共3页
目的分析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科室是体采科,占55.17%,其次是成分科,占24.14%,检验... 目的分析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科室是体采科,占55.17%,其次是成分科,占24.14%,检验科占10.34%;暴露的主要环节以静脉穿刺时发生的针刺伤最多,占24.14%;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式进行紧急处理的占68.97%,进行过血液筛查的占58.62%。结论通过加强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规范工作流程、正确处理职业暴露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采供血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9-850,共2页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下载PDF
采供血人员层级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梦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4期1-2,共2页
目的 调查分析采供血人员层级培训需求,改进层级培训。方法选择我省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251名进行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及成分保存运输和发放的人数中30岁以下为120人,重要性认同率为70.13%;30-39岁88人,重要性... 目的 调查分析采供血人员层级培训需求,改进层级培训。方法选择我省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251名进行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及成分保存运输和发放的人数中30岁以下为120人,重要性认同率为70.13%;30-39岁88人,重要性认同率为50.21%;40-49岁为22人,重要性认同率为45.03%;50-59岁为21人,重要性认同率为60.25%。血液采集及服务的人数中,30岁以下为120人,重要性认同率为40.85%;30-39岁88人,重要性认同率为61.95%;40-49岁为22人,重要性认同率为69.35%;50-59岁为21人,重要性认同率为49.10%;不同年龄、工龄、岗位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有明显性差距(P〈0.05)。结论 通过对采供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及内容,建立层级及评估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层级培训 需求调查
下载PDF
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红欣 张佰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 调查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9年8月该服务部发生并登记的职业暴露案例30例,分类统计分析职业暴露案例,分析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岗位分布情况、发生环节、处理情况.结果 3... 目的 调查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9年8月该服务部发生并登记的职业暴露案例30例,分类统计分析职业暴露案例,分析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岗位分布情况、发生环节、处理情况.结果 30例外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岗位主要分布在采血岗,占总数的53.3%;其次为热合岗,占总数的23.3%;再次为检验岗、医疗废物收集,分别占总数的10.0%、6.7%.30例外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环节主要在静脉穿刺,占总数的23.3%;其次为针头分离,占总数的16.7%;再次为针头回套、连接灭活耗材,均占总数的13.3%;之后为热合,占总数的10.0%;最后为离心、整理医疗废物,均占总数的6.7%.30例采供血人员中,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20例,部分正确处理7例,错误处理3例,分别占总数的66.7%、23.3%、10.0%;做血液筛查17例,占总数的56.7%.均没有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合并,应依据外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暴露 影响因素 预防
下载PDF
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庆丽 高勇 +3 位作者 董雯 范亚欣 安万新 梁晓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员数量与采血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衡量采供血机构人员设置的合理性。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级血液中心的平均人数是中心血站的3.1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是... 目的通过建立人员数量与采血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衡量采供血机构人员设置的合理性。方法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对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数量与采血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省级血液中心的平均人数是中心血站的3.1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是中心血站的0.66倍;采集1吨血所需人数随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按采血量吨位数将350个采供血机构划分为<2、≥2-5、≥5-10、≥10-25、≥25这5个等级,建立了6个人员数量与采血量的关系方程,经过检验,各个方程为有效方程(P<0.05)。结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但能节约支出、提高效能,还能有效保障无偿献血事业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人员 采血量
下载PDF
标准化模型在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中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晋辉 李殷芳 +2 位作者 吕豪 潘凌凌 徐健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1-823,共3页
目的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建立"标准化模型",规范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和上岗能力。方法以"标准化模型"建模,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标准化模型的岗位培训考核。2016年7月-2017年... 目的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建立"标准化模型",规范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和上岗能力。方法以"标准化模型"建模,开展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标准化模型的岗位培训考核。2016年7月-2017年6月,以标准化的培训学习材料和培训标准进行集中培训,由全省集中培训师资库的专家进行授课,以标准化的理论测试和实践操作的合格标准进行评判,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和监督。结果 1年期间全省采供血机构共参加集中培训356人,参加理论测试379人,实践操作考核合格339人,总合格率89.4%,两次考试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类人员合格率为85.1%,Ⅱ类人员为98.7%,Ⅲ类人员为94.8%,Ⅱ类和Ⅲ类的合格率高于Ⅰ类(P<0.05)。结论通过标准化模型的应用,促进教育培训资源标准化,进行规范的培训考核,严格掌握考核评估标准,将有利于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模型 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 岗位培训 考核评估
下载PDF
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1
作者 李阿中 周华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1-832,共2页
目的了解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现场了解和分析,对浙江省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查找和评估。结果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主要职业危险因素有采供血机构本身特殊因素、化学危害因... 目的了解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现场了解和分析,对浙江省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查找和评估。结果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主要职业危险因素有采供血机构本身特殊因素、化学危害因素、传染病和感染因子等危险因素。主要防护措施是加强采供血人员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供防护硬件设施和器材用具,实行防护干预措施等。结论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属于特殊医疗人员群体,对他们的职业安全应当予以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人员 职业安全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