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的急倾斜煤层动力显现的采动工程效应
1
作者 赵荣斌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年第11期7-8,共2页
大倾角急倾斜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动力显现异常,为准确掌握其应力分布规律,为工作面动力显现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采用FLAC软件建立急倾斜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从而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倾角工作面回采中应力集中明显,应力峰值点出现在... 大倾角急倾斜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动力显现异常,为准确掌握其应力分布规律,为工作面动力显现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采用FLAC软件建立急倾斜工作面数值计算模型,从而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倾角工作面回采中应力集中明显,应力峰值点出现在煤壁前方6m^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力显现 采动工程效应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采动工程效应及矿震孕灾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鹏飞 陈学华 +1 位作者 宋卫华 周年韬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9-1404,共6页
为研究煤矿开采引发的工程效应及其对矿震的控制作用,以东滩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微震震源分布与垂直应力二次分布和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的关系,划分了顶板冒落袋和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震源点随工作面开采主要集中在裂隙... 为研究煤矿开采引发的工程效应及其对矿震的控制作用,以东滩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微震震源分布与垂直应力二次分布和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的关系,划分了顶板冒落袋和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震源点随工作面开采主要集中在裂隙带和应力升高区,且震源先是在老顶集聚,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开采过后又恢复到老顶附近;微震频次与支撑压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微震能量峰值相对支撑压力峰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采用公式Y_E=M_E+Δd表示;微震监测揭示的覆岩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分别为37.8 m和95 m.研究结果采用了数值模拟进行验证.最后运用Burgers模型阐述了矿震孕育的应力、应变、应变速率及能量的变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矿震 微震监测 采动工程效应 孕灾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工作面动力灾害二级预测
3
作者 寇建新 宋卫华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226,共4页
为了提高矿井动力灾害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相关煤层动力灾害一级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抽采效应和采动工程效应,基于关联度理论预测参数关联度分析与计算,查明特定工作面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的模式,建立工作面动力灾害二级预测模型,... 为了提高矿井动力灾害预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相关煤层动力灾害一级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抽采效应和采动工程效应,基于关联度理论预测参数关联度分析与计算,查明特定工作面矿井动力灾害的发生的模式,建立工作面动力灾害二级预测模型,实现了工作面动力灾害进行动态预测。以平顶山十二矿己15-17200工作面为例,分别预测了该工作面在自然状态下、采取瓦斯抽采措施后和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时3种情况下发生动力灾害的危险性,并且与实际开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矿井动力灾害准确性较高,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力灾害 采动工程效应 解危措施效果 关联度分析 二级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