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视阈下地方音乐传承发展路径——以采茶调为例
1
作者 林萃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0期82-84,共3页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采茶调等地方音乐传承发展工作日渐式微,探索采茶调等地方音乐传承发展路径,对于维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采茶调所面临的传承发展困境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采茶调的传承发展路...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采茶调等地方音乐传承发展工作日渐式微,探索采茶调等地方音乐传承发展路径,对于维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采茶调所面临的传承发展困境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采茶调的传承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采茶调在新的时代下重新展现出蓬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 采茶调 传承发展 路径
下载PDF
论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孟福强 《大舞台》 2011年第5期39-40,共2页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黄梅采茶调是黄梅戏的基础,文章通过对二者流布的区域、区域内民歌小调的流变与交融以及黄梅戏音乐的多元性等三方面的研究来阐释黄梅戏与黄梅采茶调的关系。
关键词 戏曲 黄梅戏 采茶 黄梅采茶调
下载PDF
论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的关系
3
作者 曹洋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7-388,共2页
黄梅采茶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因自然灾害、战争等各方面原因,流传到安徽、江西等各地,其中在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发展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黄梅戏。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联系十分密切,黄梅戏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也有... 黄梅采茶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因自然灾害、战争等各方面原因,流传到安徽、江西等各地,其中在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发展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黄梅戏。黄梅采茶调与黄梅戏联系十分密切,黄梅戏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方面和社会背景上阐述黄梅采茶调的形成及进一步发展,然后分析黄梅采茶调从湖北外传的外在因素及最终结果,由此从历时角度对两者的渊源关系进行梳理,接着以共时的角度入手,从内容上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明确黄梅采茶调和黄梅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采茶调 黄梅戏 历史渊源 共时比较
下载PDF
论桂东采茶调的艺术特征
4
作者 钟颖 《音乐时空》 2015年第3期63-63,共1页
桂东采茶调是客家汉民族的民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客家人的对生活、劳动、情感的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桂东客家话山歌。采茶调不仅与客家人紧紧相依,更体现了勤劳的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 桂东采茶调是客家汉民族的民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客家人的对生活、劳动、情感的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桂东客家话山歌。采茶调不仅与客家人紧紧相依,更体现了勤劳的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表现形式上,它灵活多样,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珍品,它不仅紧扣了真善美的人间情愫,还痛诉了假恶丑的社会现象,这对于我们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桂东采茶调 音乐
下载PDF
以“采茶调”为例浅析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5
作者 刘刈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235-235,共1页
"采茶调"是茶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其发展与传承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本文从茶文化传承与音乐结合之间的有机结合入手,以"采茶调"为对象,从音乐现代化、音乐教育、音乐教材、兴趣激发等方面提出了&... "采茶调"是茶文化组成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其发展与传承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本文从茶文化传承与音乐结合之间的有机结合入手,以"采茶调"为对象,从音乐现代化、音乐教育、音乐教材、兴趣激发等方面提出了"采茶调"教育与传承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调 音乐文化 有效策略 音乐教育 有机结合
下载PDF
安徽黄梅调源于黄梅时节采茶调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章程 《黄梅戏艺术》 2021年第4期66-69,1,共5页
本文调研了安徽古代采茶演艺的相关史料,分析了“黄梅调”的“黄梅”二字的含义。史料记载表明:安徽茶业自古兴盛,安徽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安徽采茶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三月的清明谷雨前后,正值“黄梅时节”的迎梅阶段,安徽... 本文调研了安徽古代采茶演艺的相关史料,分析了“黄梅调”的“黄梅”二字的含义。史料记载表明:安徽茶业自古兴盛,安徽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安徽采茶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三月的清明谷雨前后,正值“黄梅时节”的迎梅阶段,安徽古代竹枝词中有“以三月为黄梅节”的记载;在采茶季节,安徽大别山和皖南山上茶歌四起。因此,传说中把由黄梅时节采茶歌形成的采茶调称为“黄梅调”,是合情合理的,“黄梅调”不是特指来自黄梅地方的调。该结论与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的“他省无此戏”论不矛盾,与现代音乐家张锐的“(安徽黄梅调)老腔更接近民歌一些,……太湖一带的唱腔带着山歌味道”的调研结果相符,也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陕西省商南县(人口以清乾隆年间安庆移民后裔为主)的民歌小调与黄梅戏花腔腔调非常接近的事实。黄梅戏是在以清代和民国时期安徽省会安庆为中心的黄梅时节采茶调和采茶演艺的基础上,后与安庆民歌和说唱艺术相融合,并受到安徽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后形成的安徽省地方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小调 地方剧种 青阳腔 采茶 黄梅戏 采茶调 说唱艺术 竹枝词
原文传递
采茶调
7
作者 杨浩 《诗词月刊》 2016年第10期27-27,共1页
奴乡谷雨早,日懒美娘勤。 采调南坡句,弹琴北岭音。 青山归细篓,绿蔻焙香醇。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采茶调
原文传递
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在广州大剧院成功演出
8
作者 丁啸(摄) 《岭南音乐》 2021年第5期9-9,共1页
(本刊讯、丁啸摄影)9月17日晚,作为"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精品剧目"之一的大型原创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在广州大剧院成功演出,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为演员的精彩表演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音乐剧《又... (本刊讯、丁啸摄影)9月17日晚,作为"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精品剧目"之一的大型原创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在广州大剧院成功演出,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为演员的精彩表演给予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取材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剧目 采茶调 音乐剧 脱贫攻坚 现场观众 剧院 演出 春天
原文传递
韶关市创作、演出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
9
作者 李国华 《源流》 2021年第8期47-47,共1页
在决战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时刻,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遵照市委的要求,创作、编排了大型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它以艺术的手法,抒写了革命老区南坪村在脱贫奔康过程中,驻村帮扶干部以村为家,紧密团结和依靠党员、干部... 在决战脱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时刻,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遵照市委的要求,创作、编排了大型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它以艺术的手法,抒写了革命老区南坪村在脱贫奔康过程中,驻村帮扶干部以村为家,紧密团结和依靠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带领老区人民摘穷帽、奔小康的感人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采茶 采茶调 乡村振兴 音乐剧 保护传承 韶关市 南坪村 革命老区
原文传递
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清 《艺海》 2010年第5期45-47,共3页
一、粤北采茶音乐的构成元素 这里指的粤北采茶音乐主要是现在流行于广东粤北(以韶关为中心)的各地客家山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歌舞音乐,我们习惯上把它们分为采茶调、小调、灯调三类。
关键词 民间歌舞音乐 采茶调 继承与发展 粤北 构成元素 客家山歌 民间说唱 小调
下载PDF
一曲“爱”与“诗”的赞歌——评周慧、陈章华新编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琼琼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继《我的乡村我的亲》之后,黄梅籍一级编剧周慧和黄梅籍作家陈章华再次联袂推出新编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致敬先贤,献礼二十大。该剧锐意创新,既传承黄梅戏作为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地方大戏特有的轻灵、活泼等形式,又根据时代发展的... 继《我的乡村我的亲》之后,黄梅籍一级编剧周慧和黄梅籍作家陈章华再次联袂推出新编黄梅戏《一代义伶邢绣娘》,致敬先贤,献礼二十大。该剧锐意创新,既传承黄梅戏作为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地方大戏特有的轻灵、活泼等形式,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作者对“剧诗”的追求,给自乡土采茶调发展而来的黄梅戏注入“诗”的质素,形成高雅清丽、婉约大气的特质。该剧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期间在湖北省黄梅县剧院首演,激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与会专家和观众的激赏。后连演二十几场,均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本文试对该剧的“剧诗”特质进行分析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绣娘 本土特色 一级编剧 剧诗 采茶调 湖北省黄梅县 周慧
下载PDF
调子声腔系统论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正维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3,共13页
文章从历史文献、民间口碑、传播途径、分布状况、艺术特征、传承剧目与音乐的遗传基因等方面,论证了除高腔、昆曲、梆子、皮黄四大戏曲声腔外,在横贯南国的湘南、广西、粤北、赣南、闽西、黔中南、云南等七省区内,还存在一个地方戏曲... 文章从历史文献、民间口碑、传播途径、分布状况、艺术特征、传承剧目与音乐的遗传基因等方面,论证了除高腔、昆曲、梆子、皮黄四大戏曲声腔外,在横贯南国的湘南、广西、粤北、赣南、闽西、黔中南、云南等七省区内,还存在一个地方戏曲的声腔系统——调子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子腔系 路调 长歌 采茶调 戏曲音乐
下载PDF
简论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二胡作品--以《山乡邮递员》为例
13
作者 张德俊 钟杰 《中华手工》 2021年第1期41-42,共2页
湖南花鼓戏在2008年被录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胡曲《山乡邮递员》是由程辉庭所作。乐曲以湖南花鼓戏曲牌“采茶调”的前奏部分作为基本素材发展创作而成。全文将会以《山乡邮递员》为例分析带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二胡作品。
关键词 二胡 湖南花鼓戏 采茶调 《山乡邮递员》
下载PDF
浅析牛歌戏的音乐及唱腔艺术
14
作者 刘学良 《创新》 2012年第6期111-112,共2页
牛歌戏是广西平南县的一个地方小剧种。通过对此剧种的整理和归纳,阐述和分析了牛歌戏音乐中的曲式、调式的结构特点及外来剧种对它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发扬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
关键词 牛歌戏曲式 调式特点 采茶调
下载PDF
“娇阿依”的故乡——鞍子苗寨
15
作者 简文相 《中国西部》 2011年第22期138-139,共2页
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是舞的故乡。勤劳智慧的苗寨人,用他们大山里的歌喉唱出他们的豪迈,唱出他们的激情,唱出他们的理想。高亢激越的《娇阿依》,舒缓流畅的《采茶调》,声情并茂的《送郎调》……苗寨的歌手,他们独唱、合唱,他们对歌、盘... 这里是歌的海洋,这里是舞的故乡。勤劳智慧的苗寨人,用他们大山里的歌喉唱出他们的豪迈,唱出他们的激情,唱出他们的理想。高亢激越的《娇阿依》,舒缓流畅的《采茶调》,声情并茂的《送郎调》……苗寨的歌手,他们独唱、合唱,他们对歌、盘歌,形式多样,华彩纷呈,其乐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寨 故乡 声情并茂 采茶调 歌手 合唱
下载PDF
秦巴山里春色新
16
作者 蒋孟端 张超 《农电管理》 2019年第7期20-20,共1页
电网升级旺苍名茶助推乡村振兴"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红茶绿茶都不爱,只爱情妹好人才。"4月2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的秦巴大山深处,有人正唱着当地有名的采茶调子。循着歌声走进茶园,宽阔的柏油马路... 电网升级旺苍名茶助推乡村振兴"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红茶绿茶都不爱,只爱情妹好人才。"4月2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的秦巴大山深处,有人正唱着当地有名的采茶调子。循着歌声走进茶园,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家入户,成片的嫩绿茶园郁郁葱葱,排排的水泥电杆整齐划一,电线顺着公路的方向一直延伸向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旺苍县 广元市 四川省 采茶调 名茶 茶园
下载PDF
胡连翠及其黄梅戏电视剧音乐研究
17
作者 张月月 《剧影月报》 2022年第3期12-13,共2页
黄梅戏,早期称黄梅调、采茶调、采茶戏。黄梅戏剧种在真正形成之前,一直以黄梅调、采茶调的形式流传于皖、鄂、赣等地区,并逐渐经各地风土人文滋养,形成了各具韵味的地方性风格,最终在安徽确立了“黄梅戏”剧种意识。黄梅戏优美抒情、... 黄梅戏,早期称黄梅调、采茶调、采茶戏。黄梅戏剧种在真正形成之前,一直以黄梅调、采茶调的形式流传于皖、鄂、赣等地区,并逐渐经各地风土人文滋养,形成了各具韵味的地方性风格,最终在安徽确立了“黄梅戏”剧种意识。黄梅戏优美抒情、婉转流畅,其表演真实活泼、质朴细致,深受大众喜爱;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兼具通俗性;唱腔圆润、优雅、具有普适性;角色特点鲜明,多表现积极、活泼、亮丽的人物角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连翠 黄梅戏 黄梅调 采茶调 人物角色 角色特点 曲调优美 采茶
下载PDF
黄梅戏为何能扎根安徽走向世界
18
作者 魏瑜遥 《决策》 2013年第8期I0014-I0015,共2页
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怀腔或府调等,一直以来,学术界对黄梅戏的起源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山;另一种说法则称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
关键词 黄梅戏 安徽省 世界 采茶调 怀宁县 安庆市 学术界 黄梅县
下载PDF
《又一个春天》
19
《中国百老汇》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广东省韶关市委宣传部、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精心创排的大型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于7月12日晚在韶关剧院进行首演。该剧同时入选为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广东省韶关市委宣传部、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精心创排的大型采茶调音乐剧《又一个春天》于7月12日晚在韶关剧院进行首演。该剧同时入选为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精品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采茶 精品剧目 保护传承 广东省韶关 音乐剧 采茶调 韶关市
下载PDF
“黄梅”天下闻
20
《安徽农机》 2003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唱腔 表演艺术 剧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