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经》言语的形式美
- 1
-
-
作者
赵纯伟
-
出处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58-63,共6页
-
文摘
宗白华说:“每个艺术家都要创造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要使内容集中、深化、提高,需要创造形式……艺术没有创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动人心.艺术品能感动人,不但依靠新内容,也要依靠新形式……艺术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然而艺术家不是赤裸裸地表达,而是让人探索无穷.”言语的艺术形式,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反映.
-
关键词
修辞义
创造形式
小雅
邶风
形式美
匏有苦叶
采葑采菲
艺术形式
豳风
王风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诗经》注释质疑
- 2
-
-
作者
王昱昕
-
出处
《新筑学刊(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1-57,共7页
-
文摘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从《诗经》看,有部分注释很值得商榷。现在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关于人称的问题 《诗经》中所咏的人,直称其名或用某种敬称和亲昵称呼的,对于有关诗句所咏的对象,一般还不至于在理解上造成什么分歧;而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代词(如我、予,尔、汝等)时,虽然诗中明言“尔”“我”,或承前蒙后省略,但结合上下句乃至全章究竟所指为谁,
-
关键词
蒙后省
《毛诗正义》
采葑采菲
《诗集传》
关雎
第二人称代词
小雅
《关雎》
郑笺
邶风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校园青菜香
- 3
-
-
作者
吴其林
-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教体局
-
出处
《山东教育》
2020年第18期63-63,共1页
-
文摘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经》中关于青菜的诗句不少。古人或许与我们一样,看着脆嫩的青菜,浇灌、采摘、收获,心情自当满足和愉悦。我随记者人乡村学校采风调研,被吐丝口小学楼前、楼后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吸引。同行的记者朋友,发出惊诧与赞叹:青菜真旺,菜地真好!
-
关键词
乡村学校
《诗经》
采葑采菲
青菜
菜地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萌萌哒蔬果冷知识
- 4
-
-
-
出处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6年第1期53-53,共1页
-
文摘
香蕉和人类的DNA有50%的相似度?蘑菇拥有自己的免疫系统?西兰花真的曾被当作一种花?跟糖糖姐姐一起来看看关于蔬果们的冷知识,做个爱吃蔬菜水果的好孩子吧!1.蘑菇拥有自己的免疫系统!多吃蘑菇可以提高免疫力难道是因为这个?佛门弟子可以吃蘑菇,时至今日,寺庙节日斋饭也少不了它的踪影,素食者的大爱。身为真菌的它,有36000种性别,怪不得它的汤汁那么鲜美……2.在古埃及,萝卜曾被当成工资支付给修建金字塔的劳力。
-
关键词
采葑采菲
门弟子
相似度
汤汁
DNA
异国情调
赐名
有毒的
茄碱
欧洲中世纪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诗经》里的成语: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5
-
-
作者
周春健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中山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经典原文《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
关键词
如兄如弟
《诗经》
采葑采菲
泾以渭浊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为何采的是“芣苢”
- 6
-
-
作者
桑进林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10期85-86,共2页
-
基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省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三新’改革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S[2022] GHBZ164。
-
文摘
在《诗经》中,描写劳动场面的诗歌屡见不鲜,而采摘类诗歌又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阅读《诗经》,我们不难发现采摘的对象很多:“彼汾一方,言采其桑”(《汾沮洳》)采摘的是桑叶;“于以采蘩,于沼于沚”(《采蘩》)采摘的是白蒿;“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草虫》)采摘的是蕨菜;“于以采苹?南涧之滨”(《采苹》)采摘的是水豆;“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谷风》)采摘的是萝卜和蔓青。
-
关键词
《诗经》
汾沮洳
《谷风》
芣苢
草虫
《采蘩》
采葑采菲
采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民以食为天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施亮
-
出处
《海内与海外》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
文摘
古代的粮食作物有五谷、六谷及百谷。这些农作物是农民最早从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五谷为稷、黍、麦、菽、麻,而六谷是五谷外又多了一种稻,因为稻是南方作物,以后才传到北方来的。百谷则是多种谷物的统称。稷为小米,古人以稷为谷神,又与社神也就是土神,两者合为社稷,以此为国家的代称。黍也就是现代北方所见的黄米,《诗经》中常见的黍稷连称,可见它在上古时期为较高级的粮食,《论语·微子》曰:"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也就是说,子路的丈人杀鸡作黍饭以招待子路。麦,则有大麦与小麦之分。菽便是豆,上古时称菽,汉朝以后称豆。麻也就是大麻,其籽可食,古代亦列为五谷之一。后世还有吃麻粥的。但以后主要利用其纤维纺布。
-
关键词
杀鸡为黍
黍稷
谷神
百谷
社神
野生植物
种稻
采葑采菲
召信臣
宋代诗人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寒天煨萝卜
- 8
-
-
作者
宫凤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当代检察官》
2021年第12期58-58,共1页
-
文摘
霜天客来,备一碗暖老温贫的山芋粥萝卜干,棉衣裏身一样熨帖和亲切。萝卜又名莱菔、萝腹、菲,疑从诗经、乐府里走来,让人想到心思纯净、秀美轻灵的罗敷。“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仿佛一名纤绢女子,裙裾窸窣,独立于旷野寒畦,眼神中透溢出淡淡哀怨。
-
关键词
罗敷
裙裾
诗经
萝卜干
乐府
采葑采菲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汪曾祺:以物寓情,淡语有味
- 9
-
-
作者
汪曾祺
-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
出处
《高中生(作文)》
2022年第3期28-37,共10页
-
文摘
《诗经》有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大概是对萝卜最早的记载。三千多年来,萝卜被广泛地种植在中国大地上,始终是中国人的餐桌上的常客。萝卜生吃时或甜或辣,满口脆嫩,像极了年轻人热烈的个性;煮熟后清爽多汁,不争不抢却又海纳众味,像极了中年人历尽千帆后的平淡。萝卜的多种滋味,总有一种恰好触动你的味蕾。每一位作家笔下的萝卜都有不同的风味,我们不妨循着他们的文字,去品尝这萝卜清味。
-
关键词
汪曾祺
《诗经》
采葑采菲
萝卜
中年人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萝卜伴霜天
- 10
-
-
作者
宫凤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祝您健康》
2019年第12期43-43,共1页
-
文摘
汪曾祺在写给黄裳的信中说:"我对于土里生长而类似果品的东西,若萝卜,若地瓜,若山芋都极有爱好,爱好有过桃李柿杏诸果,此非矫作,实是真情。"萝卜又名莱菔、萝菔、菲,像从《诗经》或汉乐府里走出来的,让人想到心思纯净、秀美轻灵的美女罗敷。"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仿佛一名纤绢女子,裙裾窸窣,独立于秋风寒畦,眼神中透溢出淡淡哀怨。萝卜水灵瓷实,吸足了秋天的衰脆和萧寒,雪白的肌肤莹润光洁如同贵妃出浴。
-
关键词
汉乐府
汪曾祺
罗敷
裙裾
《诗经》
萝卜
采葑采菲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闭上眼,重新打量生活
- 11
-
-
作者
深海
-
出处
《长江文艺》
2017年第4X期159-160,共2页
-
文摘
毋庸置疑,小说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是它对存在的探究与关怀。本期我责编的三篇小说:文清丽的《采葑采菲》、夏烁的《喜宴》和李静睿的《柠檬裙子》,从不同角度挖掘着当代女性生活的精神困境。《采葑采菲》的女主角杨菲是一个正值青春盛年的女作家、杂志主编,她发作品,出书,获奖,即将升职副总编,甚至,还找到了婚姻之外的“真爱”,谋划着与有情人长久地共同生活。
-
关键词
采葑采菲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