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光断代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虎侯 刘兆文 +2 位作者 李东旭 潘宝林 尹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67-370,共4页
本文对释光断代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同行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 释光断代 方法学
下载PDF
BG1999选频光释光断代仪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虎侯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61-963,共3页
研制了一种选频光释光断代仪 ,该仪器的激发光源可以选择 ,发射光子是分频计数。用该仪器测定年代时 ,结果可以互比。
关键词 选频光释光 BG1999光释光断代 分频光释光谱仪 分频光释光 矿物 年龄测定
下载PDF
光释光断代(续)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虎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4-304,共11页
The phenomenon of optical luminescence (OL) is produced in the optical acting to the minerals,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ineral and depends on the wavelenghths of simulating optical source. Dat... The phenomenon of optical luminescence (OL) is produced in the optical acting to the minerals,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ineral and depends on the wavelenghths of simulating optical source. Dating with OL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crystal has a large number of storage electrons, which comes from the action of natural radia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emission process of photon is a leasing process of the storage electron in the crystal. However, if optical stimulation is continued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all storage electrons have been emptied and so the integrated luminescence is proportional to number of storage electrons and hence to age of crystal since it accepted the natural radiation from the environment. There is a review of the principle,methodology and applying techniques of the dating with optical luminescence(D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光断代 矿物 年代测定 反常衰退 释光
下载PDF
单色光释光仪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广祥 张生元 +1 位作者 亢俊键 李虎侯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24-1025,共2页
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开发的单色光释光仪 ,编写了一套专用的软件 ,包括仪器控制和管理程序、数据采集与分析程序。该仪器由计算机控制 ,简单实用 ,操作方便。
关键词 单一波长光释光 释光 年龄测定 释光断代 软件 硬件 设计 计算机控制
下载PDF
选频光释光——特征波长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虎侯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光释光是结晶固体的特征发光性质 ,不同固体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作用下 ,释放出来的光子的波长也是不同的。介绍了一种利用矿物的特征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方法。首先是采用 BG1999光释光谱仪选定激发光源 ,确定释放光子的频率 ,再用矿物... 光释光是结晶固体的特征发光性质 ,不同固体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源作用下 ,释放出来的光子的波长也是不同的。介绍了一种利用矿物的特征光释光测定年龄的方法。首先是采用 BG1999光释光谱仪选定激发光源 ,确定释放光子的频率 ,再用矿物的特征光释光谱作年龄测定。利用这一技术获得的年龄数据不仅准确度高 ,而且可信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测定 选频光释光 矿物 特征频率 释光断代 特征波长光释光 激光光源 频率
下载PDF
选频光释光——一种新的年龄测定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虎侯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通过对晶体发光特征的研究,用自制的分频光释光谱仪,获得了几种矿物的特征光释光谱图.作为这一成果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年代的技术,即选频光释光断代.
关键词 选频光释光断代 年龄测定 矿物鉴别 分频光释光谱仪 特征频率 磷光
下载PDF
释光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郑公望 朱忠礼 +1 位作者 任秀生 田昭舆 《福建地理》 2000年第3期33-34,52,共3页
释光方法利用矿物晶体对环境辐射的响应关系 ,测定样品的总体吸收剂量 ,在考古与第四纪沉积物的年代测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在油气勘探工作中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释光方法 环境辐射 释光断代 油气勘探 矿物晶体
下载PDF
浙江上山遗址剖面记录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9
8
作者 毛龙江 莫多闻 +4 位作者 蒋乐平 贾耀锋 李明霖 周昆叔 史辰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300,共8页
通过对上山文化遗址的野外勘察、野外采样和室内粒度、磁化率、释光年代(OSL)和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上山地区地貌演变过程,分析了上山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早期,上山地区为河流相砾石层堆积,中更新世晚期1... 通过对上山文化遗址的野外勘察、野外采样和室内粒度、磁化率、释光年代(OSL)和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上山地区地貌演变过程,分析了上山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中更新世早期,上山地区为河流相砾石层堆积,中更新世晚期173kaBP左右,由于气候和海面变化及其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河流的二级阶地。而后阶地上接受风尘堆积,形成了中更新世晚期的网纹红土。晚更新世,粉尘堆积加速,堆积了厚约1m的下蜀黄土。全新世(11.5kaBP-)开始,气候转暖,粉尘堆积速率降低,上山台地上保存有命名为"上山文化"的新石器遗址,其年代为11400 ̄8600aBP,遗址中发掘出大量陶器和石器工具,并发现有栽培水稻遗存,这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新石器遗址,是探索该地区农业起源和新石器文化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上山台地西侧低地经历了河流相—湖沼相—河流相—湖沼相的地貌过程,并且AMS14C年代表明,西侧水源消亡于距今1000多年,而台地东侧仍有河流流过,表明上山遗址所处地貌位置为靠近河湖水源的河流阶地之上覆有风成黄土的低平台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变 网纹红土 释光断代 中更新世 上山文化 浙江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下蜀黄土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以南京江北地区一典型剖面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毛龙江 贾耀锋 邹欣庆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7-894,共8页
通过对南京江北地区一个典型剖面(TZC剖面)进行野外调查、室内磁化率、粒度等替代性指标分析和光释光断代研究,探讨了该地区第一层古土壤形成时的粉尘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结果表明:第一层古土壤(400~50cm)形成于全新世最适... 通过对南京江北地区一个典型剖面(TZC剖面)进行野外调查、室内磁化率、粒度等替代性指标分析和光释光断代研究,探讨了该地区第一层古土壤形成时的粉尘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结果表明:第一层古土壤(400~50cm)形成于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是在末次冰期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与下伏黄土之间存在发生学联系。根据沉积年代和沉积厚度对沉积速率估算,该地区末次冰期沉积速率约为11.17cm/ka,而且可以推测古土壤顶部经历过强烈的水土侵蚀作用,侵蚀的厚度为98.67cm,侵蚀下来的黄土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次生黄土,这表明了次生黄土同为风尘成因,只是经过后期雨水的侵蚀、搬运和再堆积而已。全新世晚期3100年以来,季风转变,沙尘暴加剧,土壤退化,在南京江北地区堆积成厚约50cm左右的现代黄土层或表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演变 沙尘暴 冰期一间冰期 释光断代 全新世
下载PDF
巢湖凌家滩遗址古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心源 吴立 +3 位作者 吴学泽 周昆叔 莫多闻 韩伟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8-1216,共9页
通过对巢湖凌家滩文化遗址的野外勘查、采样和室内磁化率、烧失量、化学元素及光释光年代分析,结合巢湖湖泊岩芯记录的中全新世环境特征、研究区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文物考古成果,综合研究表明:古凌家滩人生活于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其... 通过对巢湖凌家滩文化遗址的野外勘查、采样和室内磁化率、烧失量、化学元素及光释光年代分析,结合巢湖湖泊岩芯记录的中全新世环境特征、研究区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文物考古成果,综合研究表明:古凌家滩人生活于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处在气候由温暖湿润向温和略干转换的过渡阶段;晚更新世末期堆积形成的地面(OSL年代11.6±1.0 ka B.P.)是古凌家滩人生活的地貌面,本区古地貌面海拔以及拔河高度与现今不同,这与该区新构造运动沉降和气候-水文因素作用有关;中全新世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太湖山南麓台地被进一步切割为山前长条形岗地与河流相间的地貌形态,遗址所在的长岗岗地是东、西、南三面临水的"半岛"环境,河川相连,便于水运交通、渔猎和水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文化剖面 湖泊沉积记录 释光断代 凌家滩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