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信古、疑古、释古说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92-95,共4页
2 0世纪 3 0年代 ,史学界有信古、疑古、释古的派别划分。今天看来 ,这样的划分 ,仅是对 2 0年代前后的古史研究所作出的认识和概括 ,并且 ,对“信古”派的成员及其主张应具体分析 ,而疑古学说所带来的史学观念的转变即融于中国史学转... 2 0世纪 3 0年代 ,史学界有信古、疑古、释古的派别划分。今天看来 ,这样的划分 ,仅是对 2 0年代前后的古史研究所作出的认识和概括 ,并且 ,对“信古”派的成员及其主张应具体分析 ,而疑古学说所带来的史学观念的转变即融于中国史学转型的总的趋势中 ,“《古史辨》本不曾独占一个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古 疑古 释古说 史学研究 中国 《古史辨》 史学观 20世纪初
下载PDF
民国学者眼中的清末民国时期史学流派
2
作者 张越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10,共9页
民国时期学者将转型中的中国史学划分为多种流派。冯友兰提出的信古、疑古、释古说产生较大影响,但此说本身存在歧义。各种观点多倾向于史料派与史观派的概括,然而仅以“史料”归纳为史学一派,从学科自身概念上看并不十分严谨。以历史... 民国时期学者将转型中的中国史学划分为多种流派。冯友兰提出的信古、疑古、释古说产生较大影响,但此说本身存在歧义。各种观点多倾向于史料派与史观派的概括,然而仅以“史料”归纳为史学一派,从学科自身概念上看并不十分严谨。以历史考证派为主的“史料派”和以唯物史观史学为主要内容的“史观派”可视为是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两大主线,却不宜将二者视为20世纪中国史学仅有的两种发展趋向,也不宜将二者完全绝对化甚至视为“各趋极端”“而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学术思潮、流派,也并不完全意味着它们是完全各自独立、互不影响或互相对立的,如果将它们截然区别开来看待,难免失之于绝对化。在今日学术界对清末民国时期史学的研究大大深化的基础上,一些在短时期内未必看得清楚的史学现象、学术谱系经过深入研究已经逐渐明了,若干在当时影响甚广或影响有限的史学流派、相关史家及其争议观点获得多重角度的研究和不同的评价,中国近代史学的样态得以更全面、更真实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流派 信古、疑古、释古说 史料派 史观派
下载PDF
再论中国古典学重建问题——以列子时代考订与《列子》八篇真伪之辨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书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133,140,共12页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 自1935年5月冯友兰陆续阐发的"信古、疑古、释古"说,曾在中国学术界引发长期的争议,并直接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典学理论的建构。从中国学术史上有关列子时代考订和《列子》八篇的真伪之辨,可以清晰地看出,除了明清民国时期,存在极端疑古的不良倾向外,总体而论,从信中有疑到考而后疑与考而后信两种倾向并存,"信"与"疑"始终没有呈现出绝对的分离状态。简单地将"信"和"疑"对立起来,注定很难准确揭示出纷繁复杂的古史、古书的历史实际,自然也很难谈到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古典学重建问题。新时期学术界关于浙大简、清华简、北大简真伪的激烈论辩,为新时期中国古典学的重建问题提出一极有价值的启示:对古史古书的审查,是重建古典学的基础,不对新旧史料进行科学的"澄滤",曲解与割裂信古、疑古、释古之间的关系,必会将中国古典学重建引向新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古 疑古 释古 信古之过 疑古之过 古典学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