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晶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在土壤中的释放动态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义新 韩移旺 +2 位作者 江玉平 于黎莎 刘武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1-435,共5页
连续2 a 在大田和盆钵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结晶有机肥(简称有机肥) 与烟草专用复肥( 简称复肥) 对烟草肥效及其在土壤中释放动态的研究。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氨的挥发、速效N 素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1 ~20 ... 连续2 a 在大田和盆钵试验条件下,进行了结晶有机肥(简称有机肥) 与烟草专用复肥( 简称复肥) 对烟草肥效及其在土壤中释放动态的研究。研究了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氨的挥发、速效N 素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1 ~20 d 内有机肥比复肥平均每天减少氨挥发0 .70~0 .86 mg/ 盆;前者无土表“结霜”现象, 后者随土壤水分散失有明显的土表“结霜”现象。与复肥比,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细菌数量数十倍且持续1 月余,养分释放动态与烟草的营养阶段性相吻合。烟草团棵时,有机肥比复肥处理显著增加烟叶内NO3N含量及根系氧化力,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有增加趋势。与等N 量复肥比, 有机肥增产17.82 % ~20.26 % ,产值增加2 844.5~4478 .8 元/hm2 。因肥料损失少且供肥适宜,故能明显减少肥料用量,每hm2 施52 .5 kg 纯N 的有机肥比施75.0kg 的复肥还可增产9.9 % ~14 .38% ,产值增加1740 .6 ~3390 .5 元/hm2 。将结晶有机肥用量降至纯N30.0 kg/hm2 与复合肥纯N75.0 kg/hm2 比,烟叶产量无明显降低而产值可增加1741.7 元/hm2 。结晶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有机肥 烟草 养分释放动态 烤烟
下载PDF
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及磷释放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夫涛 盖国胜 +3 位作者 井大炜 杨玉芬 董元杰 刘春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477,共4页
以无机、有机材料为活化剂,用振动磨湿法研磨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作用及磷素动态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活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磷矿粉的粉碎效率,缩短研磨时间。对磷矿粉进行超微细活化处理能显著提高... 以无机、有机材料为活化剂,用振动磨湿法研磨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对磷矿粉的超微细活化作用及磷素动态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活化剂能够显著提高磷矿粉的粉碎效率,缩短研磨时间。对磷矿粉进行超微细活化处理能显著提高磷矿粉有效磷的含量,胶磷矿加入无机、有机活化剂和无机、有机活化剂并用的处理2h样品的有效磷含量是粗胶磷矿的1.82、1.86、1.83倍。2%柠檬酸连续浸提试验表明,各微细处理的胶磷矿6次累积磷总量分别是粗胶磷矿粉的1.90、1.86、1.64、1.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粉 超微细 活化 有效磷含量 释放动态
下载PDF
火炬树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阿君 王志英 邹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104,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hpina)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火炬树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枝叶在春、秋两季释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了火炬树(Rhus tyhpina)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火炬树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枝叶在春、秋两季释放的挥发物主要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夏季,烷烃、烯烃类化合物所占比例稍高于萜烯类化合物,同时伴有少量酮类、醇类化合物的释放。夏季,火炬树能够有效地抑制空气中的细菌,且植物在清晨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动态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樟子松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阿君 王志英 邹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利用SUMMA采样罐收集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挥发物,通过预浓缩仪与气质联用系统对樟子松挥发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樟子松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有萜类、烷烃、烯烃类、醇类、呋喃类、醛类、酮类... 利用SUMMA采样罐收集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挥发物,通过预浓缩仪与气质联用系统对樟子松挥发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樟子松挥发物的主要成分有萜类、烷烃、烯烃类、醇类、呋喃类、醛类、酮类和含氮化合物7大类物质,其中萜类、烃类物质占主体,且随季节变化显著。(+)-2-蒈烯(占挥发物总量36.84%)、(+)-莰烯(占挥发物总量22.28%)是构成春季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夏季则以2-氯-1-丙烯(占挥发物总量34.31%)为主,秋季以(E)-2,7-二甲基-3-辛烯-5-炔(占挥发物总量59.19%)、桧烯(占挥发物总量11.35%)、莰烯(占挥发物总量9.05%)、β-蒎烯(占挥发物总量6.88%)、β-月桂烯(占挥发物总量4.01%)为主。樟子松的挥发物对空气中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以夏季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挥发物 释放动态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青冈常绿阔叶林磷的释放动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明坚 李铭红 赵雷洪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75-79,共5页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5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的释放动态,并建立了P残留率变化的模型.P浓度在凋落物分解24个月后变化很小,期间走势较为平稳.P的残留率与凋落物的残留率关系密切;但P浓度及C/P比的变化与干物... 本文报道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5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P的释放动态,并建立了P残留率变化的模型.P浓度在凋落物分解24个月后变化很小,期间走势较为平稳.P的残留率与凋落物的残留率关系密切;但P浓度及C/P比的变化与干物质的消失并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释放动态 凋落物 养分循环 分解
下载PDF
银中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阿君 王志英 邹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0,共4页
利用SUMMA采样罐收集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鉴定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银中杨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中杨释放的挥发物以烷... 利用SUMMA采样罐收集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鉴定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银中杨挥发物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银中杨释放的挥发物以烷烃、烯烃类物质为主。春、秋两季以1-戊炔为主,夏季以2-氯-1-丙烯为主。春、秋释放的萜类物质以α-蒎烯、D-柠檬烯为主,夏季以石竹烯和龙脑为主。银中杨的自然挥发物能够有效地抑制空气中的细菌,尤以夏季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动态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青冈常绿阔叶林钙的释放动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铭红 于明坚 潘文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34-336,共3页
本文以青冈常绿阔叶林中 5种凋落物为对象 ,研究其分解过程中 Ca的释放动态 . 5种凋落物分解 2 4个月期间 Ca浓度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因干物质的消失 ,最后 Ca还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释放 ,并且 Ca浓度和残留率的变化均很有规律 ,... 本文以青冈常绿阔叶林中 5种凋落物为对象 ,研究其分解过程中 Ca的释放动态 . 5种凋落物分解 2 4个月期间 Ca浓度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因干物质的消失 ,最后 Ca还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释放 ,并且 Ca浓度和残留率的变化均很有规律 ,而不同凋落物的规律并不都一致 .Ca浓度和残留率与凋落物干物质残留率的关系密切 ,反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常绿阔叶林 释放动态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有机CO_2缓释颗粒肥释放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国瑞 王凯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在室内恒温 ( 18℃ )条件下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几种CO2 颗粒肥的释放动态 ,结果表明 ,①广丰产有机CO2 缓释颗粒肥的CO2 释放量明显优于某地产的CO2 气肥 ;广丰产有机CO2 缓释颗粒肥存放 1年后对CO2 释放量并无影响。②广丰有机CO2 缓... 在室内恒温 ( 18℃ )条件下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几种CO2 颗粒肥的释放动态 ,结果表明 ,①广丰产有机CO2 缓释颗粒肥的CO2 释放量明显优于某地产的CO2 气肥 ;广丰产有机CO2 缓释颗粒肥存放 1年后对CO2 释放量并无影响。②广丰有机CO2 缓释颗粒肥的基质 ,虽然也能释放CO2 ,但释放总量明显降低。③土壤干燥及低温会降低CO2 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二氧化碳 颗粒肥 释放动态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长白山森林溪流中凋落叶N、P的释放动态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鸽 王璐 +3 位作者 宫雨薇 谭颖 张振兴 杨海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41-2348,共8页
冬季河床凋落叶作为寒冷区森林溪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元素释放动态是土壤-水体营养元素流动的关键纽带,并可能受到凋落叶质量、底栖动物与季节性冻融过程的影响。为了解凋落叶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分解过程、元素动态及底栖动物在该过... 冬季河床凋落叶作为寒冷区森林溪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元素释放动态是土壤-水体营养元素流动的关键纽带,并可能受到凋落叶质量、底栖动物与季节性冻融过程的影响。为了解凋落叶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的分解过程、元素动态及底栖动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以长白山森林源头溪流河岸带代表性植物色木槭(Acer mono)和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叶分解袋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有无底栖动物定殖的(5 mm和0.3 mm孔径)凋落叶袋中凋落叶的分解动态及N、P元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低温条件下,色木槭仍维持较快的分解速率(0.0152±0.0030)d−1,蒙古栎维持中速分解速率(0.0064±0.0017)d−1;(2)底栖动物显著促进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P<0.05),其对色木槭凋落叶分解的贡献高于蒙古栎,表明底栖动物对凋落叶的摄食分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更倾向于选择分解快的高质量凋落叶;(3)冻融期分解过程中蒙古栎凋落叶N元素表现为富集-释放-释放,而色木槭凋落叶N元素在各个时期均表现为释放现象,2种凋落叶P释放动态一致;(4)底栖动物显著促进了凋落叶越冬分解过程中N、P元素的释放(P<0.05);(5)从不同时期的失质量速率及元素释放率可见,底栖动物对凋落叶分解及元素释放动态的主要作用出现在冻结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森林溪流 底栖动物 元素释放动态
下载PDF
油松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凤辰 田娜 程小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82,共11页
【目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夏秋季节油松叶片BVOCs的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于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揭示油松叶片释放BVOCs组分与规律,探索其抑菌特性,为森林康养型植... 【目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净化空气、改善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夏秋季节油松叶片BVOCs的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对于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揭示油松叶片释放BVOCs组分与规律,探索其抑菌特性,为森林康养型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吸附采集法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进行油松叶片BVOCs的采集与分析。通过城市微生物采集点与油松样地空气微生物含量测定的对照试验计算油松叶片BVOCs的抑菌率。【结果】(1)油松叶片释放的BVOCs共测定出11类173种化合物,其中,夏季共测定出11类113种化合物,秋季共测定出11类103种化合物。主要组成成分为烷烃与烯烃,夏季含量最高可达70%以上,秋季最高可达90%以上。夏季较秋季油松叶片释放的BVOCs组成成分更丰富且总量高但夏季油松叶片BVOCs释放峰值要滞后于秋季。(2)在环境因子中,油松BVOCs释放量与大气温度呈不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呈不显著负相关。(3)油松叶片BVOCs抑菌物质释放量呈现出“一峰一谷”的日变化趋势,夏、秋季抑菌物质释放峰值分别为14:00与12:00,且夏季较秋季抑菌物质释放总量高。油松对空气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其中以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且抑菌率表现为早上>中午>晚上。(4)综合考虑油松BVOCs对人体有益及有害影响,夏季在16:00,油松叶片BVOCs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相对含量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有害物质相对含量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在秋季,14:00至16:00油松叶片BVOCs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相对含量上升,有害物质相对含量下降,且在16:00左右抑菌物质相对含量达到峰值,有害物质相对含量接近于零。【结论】在一天不同时间和一年不同季节(夏季和秋季)油松叶片释放BVOCs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油松叶片BVOCs对空气中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空气质量作用。夏秋季节14:00至16:00左右林内对人体有益的油松植物挥发物质较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挥发物质较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油松释放BVOCs调节人体健康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动态 抑菌
下载PDF
山楂和枣释放BVOCs组分生长季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李少宁 李绣宏 +3 位作者 柳学强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8,共12页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经济林树种山楂和枣不同时期释放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释放有益BVOCs特征。【方法】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收集释放的BVOCs,结合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生长季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12类328种BVOCs,从枣叶中共检测出12类301种BVOCs,枣叶释放类别的数量与山楂叶相同,释放种类少于山楂叶,两树种均在9月释放类别最多;山楂叶和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酯类和醇类BVOCs;枣叶主要释放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和醇类BVOCs,其中天然壬醛山楂叶和枣叶每月都有释放,但枣叶每月释放BVOCs的种类更加丰富;山楂是烯烃类夏季高释放量树种,枣是春季芳香烃高释放量树种;从山楂叶中共检测出烯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酮类、醇类和酰胺类8类43种有益成分,而枣叶不释放酮类,释放种类总数量比山楂叶多。【结论】两个树种释放烯烃类有益BVOCs在总有益BVOCs成分中占比最大,以释放对薄荷-1(7),3-二烯、α-蒎烯、罗汉柏烯、3-蒈烯、右旋萜二烯为主,夏季是山楂叶和枣叶释放有益BVOCs组分的主要季节,两者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总之,树种释放BVOCs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山楂叶释放总有益BVOCs最大值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有益成分 生长季 释放动态
下载PDF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感染家蚕后的释放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朝阳 张晓龙 +3 位作者 张清 刘伟 李国辉 姚勤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9-494,共6页
【目的】研究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 BDV)感染家蚕后不同时间段内释放到环境中的病毒量,为通过蚕沙快速检测病毒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选取家蚕二分浓核病毒基因组节段VD1上的ns1基因和VD2上的ns3基因中的一小部分片段,分别克隆到p MD1... 【目的】研究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 BDV)感染家蚕后不同时间段内释放到环境中的病毒量,为通过蚕沙快速检测病毒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选取家蚕二分浓核病毒基因组节段VD1上的ns1基因和VD2上的ns3基因中的一小部分片段,分别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制备标准品质粒,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绘制ns1和ns3的标准曲线。通过检测Bm BDV感染5龄家蚕后不同时间蚕沙中的病毒量来衡量释放到环境中的病毒的变化动态。【结果】在病毒感染家蚕第3天,大量的病毒随蚕沙释放到环境中,每微克蚕沙中约含1.38×106个VD1,6.54×105个VD2;从感染后第5天开始,释放到环境中的病毒量呈指数型增加;第7-8天病毒的释放量到达一个平台期,此时每微克蚕沙中约有2.12×107个VD1,1.34×107个VD2。普通PCR结果也反应出了类似的病毒释放动态。【结论】根据Bm BDV感染家蚕后的释放动态,推测病毒的复制周期约60 h。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蚕沙中的Bm BDV,能简单、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 蚕沙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释放动态 复制周期
原文传递
白桦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义 王志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5-218,共4页
白桦(Betula platyphlla Suk.)是桦木科落叶乔木,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广泛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和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和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1-3]。研究表明,大部分植物可释放一些低沸点、易挥发具... 白桦(Betula platyphlla Suk.)是桦木科落叶乔木,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广泛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和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和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1-3]。研究表明,大部分植物可释放一些低沸点、易挥发具有抑菌、净化空气等作用的挥发性物质[4],如醇、醛、酮、酯、萜烯、烃类和有机酸等化合物[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季节 微生物 挥发性物质 释放动态 烃类物质 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动态释放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牛晓君 张景飞 +4 位作者 史小丽 王晓蓉 高光 季江 Dietmar Glindemann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就磷化氢释放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进行了研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AGP)的方法,研究了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亚磷酸盐、次亚磷酸盐对水华暴发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就磷化氢释放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进行了研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AGP)的方法,研究了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亚磷酸盐、次亚磷酸盐对水华暴发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富营养水体磷化氢的释放可能在引起湖泊水华暴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氧化产物 动态释放 铜绿微囊藻
下载PDF
太湖底泥营养要素动态释放模拟和模型计算 被引量:23
15
作者 逄勇 韩涛 +1 位作者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60-1964,共5页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环型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悬浮和营养盐释放规律.环型水槽内水体流速均匀且能够通过控制水槽的转速精确控制水槽的水体流速.通过考察水槽中水体TN、TP浓度的变化,建立起了底泥TN、TP释放...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环型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悬浮和营养盐释放规律.环型水槽内水体流速均匀且能够通过控制水槽的转速精确控制水槽的水体流速.通过考察水槽中水体TN、TP浓度的变化,建立起了底泥TN、TP释放率(y)与水体流速大小(x)的定量化关系.根据实验确定的各种参数,采用ECOMSED模型计算模拟,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底泥的内源释放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底泥 环型水槽实验 ECOMSED模型 富营养化 动态释放
下载PDF
包气带中残油动态释放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东海 李广贺 +1 位作者 刘翔 贾道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通过地下水油类浓度、水位、降雨量及色质联机分析,确定了包气带中残油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动态释放试验,模拟了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中残油动态释放过程,探讨了不同水深及间歇进水对油类释放的影响并确定残油的污染能力.结果表明... 通过地下水油类浓度、水位、降雨量及色质联机分析,确定了包气带中残油为水源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利用动态释放试验,模拟了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中残油动态释放过程,探讨了不同水深及间歇进水对油类释放的影响并确定残油的污染能力.结果表明,油污土动态释放过程存在快慢两阶段,油类释放量随水头的增加而增加,合理放水应控制低流量.间歇后淋滤液流量降低,但油类浓度增加释放量增大.实验条件下,间歇24h后释放量增加2661mg(油)/kg(土),7天后增加23765mg(油)/kg(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残油 动态释放 地下水 污染源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动态释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清 韩龙喜 +1 位作者 袁玲玲 王磊 《四川环境》 2019年第3期11-16,共6页
以海洋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各条件下上覆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强度与沉积物土壤颗粒是否悬起有关,当土壤颗粒... 以海洋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各条件下上覆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类污染物释放强度与沉积物土壤颗粒是否悬起有关,当土壤颗粒大量悬起时污染物释放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上覆水体盐度的增加抑制了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海洋沉积物在一定的受污染范围内,随着受污染程度的增加,石油类污染物的释放强度会随之增加;上覆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与反应物的固液比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海洋沉积物 动态释放 模拟
下载PDF
上位内存的动态释放
18
作者 李鸿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76-79,共4页
通过对上位内存控制块结构的剖析,介绍了释放上位内存的一种方法——动态释放。
关键词 上位内存 上位内存块 动态释放 DOS
下载PDF
车用聚丙烯中挥发性有机物动态释放机理研究
19
作者 康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8-554,共7页
研究了聚丙烯(PP)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在两种典型汽车车内环境(密闭及非密闭)下的动态释放行为,建立了PP中VOC扩散释放的数学模型并揭示了不同环境下VOC的释放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PP中VOC的动态释放行为主要受环境温度和... 研究了聚丙烯(PP)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在两种典型汽车车内环境(密闭及非密闭)下的动态释放行为,建立了PP中VOC扩散释放的数学模型并揭示了不同环境下VOC的释放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PP中VOC的动态释放行为主要受环境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影响。在密闭环境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VOC含量呈指数增加,随加热时间的延长,VOC释放逐渐趋于平衡;低沸点的VOC更易释放,但平衡时间较长;高沸点的VOC较难释放,但平衡时间较短。在非密闭环境下,VOC释放以动态扩散为主,随环境温度的升高,VOC扩散速率变快;随加热时间的延长,VOC逐渐释放直至释放完毕;低沸点VOC达到完全释放的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挥发性有机物 动态释放 扩散 平衡分配
下载PDF
一种Java Agent角色动态加载与释放的实现方法
20
作者 黄红兵 范高俊 金士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140,共4页
角色的加载与释放是基于Agent社会组织系统仿真中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HJcass复杂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在代码级别上实现了Java Agent角色的动态加载与释放。首先分析了基于AGR的社会组织仿真中角色加载与释放的具体需求,指出了RoleX系... 角色的加载与释放是基于Agent社会组织系统仿真中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HJcass复杂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在代码级别上实现了Java Agent角色的动态加载与释放。首先分析了基于AGR的社会组织仿真中角色加载与释放的具体需求,指出了RoleX系统在组织系统仿真应用中的局限性;然后结合这些具体需求,给出了角色动态加载与释放算法;并根据这些算法,针对RoleX系统的局限给出了一种基于BCEL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角色动态加载与释放 社会组织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