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庆生 吴圣楣 +1 位作者 应大明 林梓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67,68,共2页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李庆生1吴圣楣1应大明1林梓1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无法区别新生儿血浆中自身分泌的IgG与穿越胎盘来自母体的IgG。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IgM的含量也较低,且几乎检测不出I...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李庆生1吴圣楣1应大明1林梓1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无法区别新生儿血浆中自身分泌的IgG与穿越胎盘来自母体的IgG。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IgM的含量也较低,且几乎检测不出IgA。另外,血管内成分可能不是整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免疫球蛋白 释放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法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CpG ODN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斌 张乐之 +4 位作者 王俊 郑江 余双江 罗平 周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CpG ODN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 264.7细胞,用CpG ODN刺激小鼠RAW 264.7细胞分泌TNF-α、IL-6,用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进行拮抗,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CpG ODN诱导小鼠RAW 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 264.7细胞,用CpG ODN刺激小鼠RAW 264.7细胞分泌TNF-α、IL-6,用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进行拮抗,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双氢青蒿素可抑制CpG ODN刺激小鼠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对IL-6最大抑制率可达到66.5%,而对TNF-α释放的最大抑制率仅为7.2%,其影响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与细胞毒作用无关。结论:双氢青蒿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pG ODN刺激小鼠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但对TNF-α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CpG ODN LPS 热灭活EC 细胞因子 RAW264.7细胞 促炎细胞因子 细胞释放 小鼠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细胞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洁丽 刘威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2,共5页
开发了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单个细胞的方法。该芯片由透明玻璃和有机高聚物PDMS(Polydimethylsiloxane)两种材料组成,利用微加工技术,在芯片内部设计出微米级别的特殊沟道,并结合微气阀的使用,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状... 开发了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单个细胞的方法。该芯片由透明玻璃和有机高聚物PDMS(Polydimethylsiloxane)两种材料组成,利用微加工技术,在芯片内部设计出微米级别的特殊沟道,并结合微气阀的使用,控制芯片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的运动状态,实现细胞选择性地固定和释放。芯片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基于流聚焦的原理合成水凝胶珠并将细胞包裹在水凝胶珠内,对细胞形成保护层,避免操作过程中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使细胞保持良好的活性,后部分利用微气阀对包裹有细胞的水凝胶珠进行固定和释放,从而实现细胞的固定和释放。细胞固定后,可对细胞进行实时原位观测,研究细胞的生长过程和对药物的反应。同时,通过调节细胞的浓度,包裹在水凝胶珠里的细胞的个数可以控制为单个水平,从而实现单个细胞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气阀 细胞包裹 细胞的固定和释放
下载PDF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体外试验探索性研究
4
作者 傅盈双 李双星 +7 位作者 姜华 屈哲 霍桂桃 杨艳伟 张頔 黄瑛 李波 林志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25-631,共7页
目的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体外评价方法,对试验体系细胞密度、阳性药种类及浓度进行探索。方法分别用CD3抗体(OKT3)(0.1~5μg)、OKT3(0.1~1μg)+CD28抗体(anti-CD28)(1、2μg·mL^(-1))、佛波酯(PMA)(10~100 ng·mL^(-... 目的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体外评价方法,对试验体系细胞密度、阳性药种类及浓度进行探索。方法分别用CD3抗体(OKT3)(0.1~5μg)、OKT3(0.1~1μg)+CD28抗体(anti-CD28)(1、2μg·mL^(-1))、佛波酯(PMA)(10~100 ng·mL^(-1))、PMA(10~100 ng·mL^(-1))+离子霉素(ION)(1、5μg·mL^(-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来筛选PBMC的最佳密度及药物的最佳浓度。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OKT30.1μg+anti-CD281μg·mL^(-1)组、OKT30.5μg+anti-CD281μg·mL^(-1)组、OKT31μg+anti-CD281μg·mL^(-1)组、PMA 10 ng·mL^(-1)+ION 1μg·mL^(-1)组、PMA 25 ng·mL^(-1)+ION 1μg·mL^(-1)组、PMA 50 ng·mL^(-1)+ION 1μg·mL^(-1)组,分别与PBMC细胞暴露48 h,收集细胞上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作用下PBMC释放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KT3和PMA均引起中密度、高密度PBMC显著增殖,各剂量OKT3和PMA均引起细胞增殖。与阳性药单独使用相比,药物联合使用产生更强的细胞活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在OKT3(0.1~1μg)+anti-CD28(1μg·mL^(-1))作用下,PBMC释放IL-6、IFN-γ显著增加;在PMA(10~50 ng·mL^(-1))+ION(1μg·mL^(-1))作用下,PBMC分泌IFN-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在PMA(25~50 ng·mL^(-1))+ION(1μg·mL^(-1))作用下,PBMC分泌IL-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结论确定了PBMC体外CRS风险评价方法的细胞密度、阳性药物种类及浓度、药物联合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CD3单克隆抗体 CD28抗体 佛波酯 离子霉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密度
下载PDF
基于“壮火”理论辨治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经验
5
作者 黄孝玲 张雅月 +7 位作者 胡凯 杨帆 司匡中 杜笑丰 赵洪彬 李文婷 刘可心 侯丽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往往以发热为突出表现。基于《黄帝内经》“壮火”理论,以发热为切入点,认为CAR-T治疗相关CRS的主要病机在于阳气亢极而阴相...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往往以发热为突出表现。基于《黄帝内经》“壮火”理论,以发热为切入点,认为CAR-T治疗相关CRS的主要病机在于阳气亢极而阴相对不足,从而表现出燔灼炎热、食气伤阴的致病特点。中医辨治以调整阴阳、分期论治为治疗原则,解毒透邪兼以扶正固本,旨在恢复机体稳态以重新达到动态平衡,从而治疗CAR-T疗法引起的免疫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火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重组鼠IFN-γ腺病毒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观察
6
作者 杨箐 张玮光 +8 位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胡中晓 王风楠 陈碧清 田芳 张晓丽 热爱拉·加那提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 目的:通过向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IFN-γ腺病毒(Ad-mIFN-γ)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Ad-mIFN-γ及对照Ad-lacZ腺病毒载体,分别以MOI=100体外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mIFN-γ分泌的影响。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载体对照组、病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别向各组小鼠腹腔注射PBS(200μL)、Ad-lacZ(2×10^(7)PFU/只)、Ad-mIFN-γ(5×10^(6)PFU/只)、Ad-mIFN-γ(1.5×10^(7)PFU/只)和Ad-mIFN-γ(2×10^(7)PFU/只)。每日观测小鼠的体质量及生存情况;第3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内单核细胞(CD11b^(+))、巨噬细胞(CD11b^(+)/CD86^(+))比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脾内CD11b^(+)的单核细胞比例;第9天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第14天,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和组织学变化。结果: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第3天检测到巨噬细胞分泌mIFN-γ达到峰值(118.34±2.90)pg/mL,并在一周内持续高分泌mIFN-γ,Ad-lacZ对照组IFN-γ分泌水平较低后,第3天时为(0.17±0.08)pg/mL。小鼠腹腔注射Ad-mIFN-γ后,在14 d内病毒低、中剂量组无小鼠死亡,病毒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持续减轻(P<0.001);第3天,病毒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和脾组织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和中剂量组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第9天,病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IFN-γ、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10 d内病毒高剂量组小鼠死亡率达100%。组织病理检测可见病毒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脾、肺、肾组织有明显损伤。结论:Ad-mIFN-γ体外感染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后,可以快速分泌mIFN-γ;腹腔注射高剂量(2×10^(7)PFU/只)Ad-mIFN-γ导致小鼠出现CRS典型表现,可作为CAR-T细胞治疗诱发CRS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腺病毒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动物模型 C57BL/6J小鼠
下载PDF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王兰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 目的:探究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发生结核病患者128例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均在医护人员辅助下完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以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前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果如下,阳性、阴性检出率分别是62.50%与37.50%。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大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0.05)。结论: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应用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诊断效能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 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验 诊断结果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小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 目的:探讨对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及结核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依据是否存在结核病进行分组,分为肺结核组(n=151)和非肺结核组(n=65),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TB-IGRA、TB-Ab水平,观察两项指标检测肺结核阳性结果,观察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肺结核组中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TB-Ab诊断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GR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肺结核患者TB-IGRA阳性检出率、TB-Ab阳性检出率高于≤60岁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肺结核诊断中应用TB-IGRA、TB-Ab检查均有较高诊断效能,但相对而言TB-IGRA检查方式更优,且该检查方式阳性率易受年龄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杆菌抗体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在结核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吕海魁 陆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44-0047,共4页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诊治结核病129例为对象,选105例体检非结核病为对照,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结核病TB-IGRA、结核杆菌IgG抗体检... 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诊治结核病129例为对象,选105例体检非结核病为对照,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结核病TB-IGRA、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病,联合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查方式。结论 结核病诊断中TB-IGRA联合结核杆菌IgG抗体检测的准确度高,具备参考价值,提供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 结核杆菌IgG抗体 阳性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行干细胞移植联合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丽 万滢 +2 位作者 阮海涛 雷路 陈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 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完善治疗前的护理评估,重点落实预处理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及植入综... 目的 总结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复发/难治性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完善治疗前的护理评估,重点落实预处理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以及植入综合征的护理,并将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纳入整个治疗过程。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造血干细胞,外周血中检测到持续性CAR30转基因,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均为Ⅰ级,未观察到神经毒性。随访20.4(12.1,34.4)个月,患者均存活并保持其反应性。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输注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高度活性,护理在治疗各阶段以及毒副反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口腔黏膜炎 腹泻 血液病护理
下载PDF
IL-12-CAR-T细胞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6 位作者 陈碧清 田芳 张玮光 杨箐 任江涛 邢芸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过构建小鼠体内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mCD19/IL-12-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两种CAR-T细胞IL-12和IFN-γ分泌水平;经小鼠尾静脉输注mCD19/IL-12-CAR-T细胞构建CAR-T细胞CRS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MCP-1、IL-1、IL-10、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经过培养扩增的mCD19/IL-12-CAR-T细胞能有效分泌IL-12,CAR阳性率达(56.9±5.4)%;与非靶细胞Panc02或靶细胞Panc02-CD19共培养时,均能高分泌IFN-γ。成功构建小鼠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能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但未能诱发严重CRS;输注2×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后,小鼠出现体质量减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组织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等一系列典型CRS表现。结论:成功构建IL-12-CAR-T细胞诱发的小鼠CRS模型,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细胞介素-12 CAR-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胰腺癌细胞
下载PDF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对肿瘤进展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胜奇 李晶 +2 位作者 王能 刘成宽 王志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 细胞存在多种多样的死亡途径,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铁死亡、自噬依赖性死亡等。事实上,死亡细胞不是等待移除的惰性细胞,其可通过释放可溶性细胞因子及包含丰富生物学成分的囊泡等作为“再见”信号,进一步影响周围组织及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细胞死亡领域相关研究多聚焦于细胞死亡的内在调控过程,而对细胞死亡后释放信号的多样性,以及所释放信号如何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注较少。一方面,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调控肿瘤炎性微环境形成、代谢、耐药、转移等各种生物学过程。此外,死亡细胞释放信号可作为第二信使,调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应答反应活性。合理利用多种多样的细胞死亡途径并采用药理学手段调节细胞死亡释放信号,有望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及策略。中医药在调节细胞死亡信号进而抑制肿瘤发生发展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拟综述主要探讨细胞死亡途径的释放信号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中医药调控细胞死亡途径进而抗肿瘤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途径 死亡细胞释放信号 中医药 肿瘤免疫调控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所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书芳 汪清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85-89,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可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且多种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FN-γ、IL-6是CRS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IFN-γ、sVCAM-1和Ang-2/Ang-1升高对CR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IFN-γ、IL-6、CRP...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可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且多种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IFN-γ、IL-6是CRS发生的重要驱动因子,IFN-γ、sVCAM-1和Ang-2/Ang-1升高对CR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IFN-γ、IL-6、CRP、GM-CSF、MCP-1等与CRS严重程度相关。阻断IFN-γ、GM-CSF可能可减少CRS的发生。文章明确CAR-T所致CRS相关细胞因子在CRS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期为诊断评估、动态监测、及时处理CRS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细胞因子
下载PDF
1例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致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莹莹 汪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6期520-523,共4页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输液反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生命威胁[1,2]。单克隆抗体在使用过程引起的严重输液反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作用机制[3,4]:过敏反应,如Ⅰ型过敏反应(IgE介导);...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输液反应,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生命威胁[1,2]。单克隆抗体在使用过程引起的严重输液反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作用机制[3,4]:过敏反应,如Ⅰ型过敏反应(IgE介导);类过敏样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以及几种免疫介质介导的混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西妥昔单抗 过敏反应 输液反应 病例报告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吕悦 杨力 +2 位作者 黄红铭 刘红 林赠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1例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患者在接受多线治疗后,疾病仍进展,后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该患者在输注CAR-T细胞后第1天出现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经治疗后缓解,目前处于部分缓解状态。证实CAR-T可被视为治... 1例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患者在接受多线治疗后,疾病仍进展,后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该患者在输注CAR-T细胞后第1天出现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经治疗后缓解,目前处于部分缓解状态。证实CAR-T可被视为治疗R/RDLBCL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例
16
作者 郭蓉 卫家乐 +2 位作者 李玮馨 苏日古嘎 于天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23年5—6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采用TPE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及免疫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23年5—6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采用TPE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2例患者由于炎性渗出导致皮肤反应、破溃,治疗后基本愈合,局部无渗出,无发热。结论TPE治疗由放化疗及免疫治疗所致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化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过程中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17
作者 马明鑫 刘婉莹 肖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治疗是近几年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CAR-T在体内扩增,激活后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治疗是近几年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CAR-T在体内扩增,激活后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此外,由于B细胞也会表达作为CAR-T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的CD19受体,因此接受CAR-T治疗的患者会出现B细胞发育不良的情况,导致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的产生减少,IgG含量的降低,从而增加治疗过程中患者受到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真菌感染 B细胞再生障碍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18
作者 程琼 成荫 +3 位作者 蔡凌霞 陈桑桑 刘念 丁淑怡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早期风险评估及处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期间循环系统监测与容量管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组织局部症状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经... 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早期风险评估及处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期间循环系统监测与容量管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组织局部症状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经过多学科治疗和护理,患者疾病得到缓解,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1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陈芳 李梦莉 李媛媛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6期757-759,共3页
本研究对1例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概述。护理要点:CAR-T细胞成功采集、清淋化疗减轻化疗副反应、CAR-T细胞顺利输注、CAR-T细胞输注后血细胞减少预防感染,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观察、神经毒性的... 本研究对1例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概述。护理要点:CAR-T细胞成功采集、清淋化疗减轻化疗副反应、CAR-T细胞顺利输注、CAR-T细胞输注后血细胞减少预防感染,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观察、神经毒性的观察与护理,肠穿孔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指导,出院宣教及延续性护理等。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CAR-T细胞正常扩增,30 d后复查PET/CT显示肿瘤已经完全缓解,患者后期随访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细胞疗法 护理 细胞减少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CRS的发热特征和生物标志物变化
20
作者 华田 王娇娇 +5 位作者 计胜伟 刘佳颖 陈子涵 邵灵燕 程海 曹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4-1751,共8页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热特征和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预测、治疗CRS。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后,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热特征和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预测、治疗CRS。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AR-T治疗的104例R/R MM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热特征和血清生物标志物与CRS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接受CAR-T治疗的R/R MM患者中,有8例(7.7%)未观察到CRS发生,96例(92.3%)发生CRS。具有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的患者发生CRS的风险较高(P=0.040),而既往接受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患者发生CRS的风险较低(P=0.004)。1-2级和3-5级CRS患者之间发热持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6)。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患者发热最高温度有差异(P=0.001)。发生CRS患者总蛋白的下降程度较未发生CRS的患者明显(P=0.002)。CAR-T输注一个月内,3-5级CRS患者白蛋白恢复程度较0-2级CRS患者低(P=0.037)。相较于1-2级CRS患者,3-5级CRS患者在CAR-T细胞输注后观察到明显的心率升高(P=0.013),同时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铁蛋白(SF)也有明显的升高(P=0.007,P<0.001,P=0.003)。结论: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是发生严重CRS的危险因素。较长的发热持续时间是严重CRS的临床特征。CRP能更好地反映CRS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发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