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文“骨”“冎”辨释
1
作者 王晓鹏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甲骨文■等字形通常隶释作“冎”字,与其密切相关的■等字形旧释“骨”(冎),或释“■”,现在许多学者则释作“肩”。依据■等字形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以及古文字和传世典籍等材料,并从■等字形与相关文字的形、音、义关系来分析,释“肩... 甲骨文■等字形通常隶释作“冎”字,与其密切相关的■等字形旧释“骨”(冎),或释“■”,现在许多学者则释作“肩”。依据■等字形在甲骨卜辞中的用法,以及古文字和传世典籍等材料,并从■等字形与相关文字的形、音、义关系来分析,释“肩”依据不充分、不妥当,释“骨”更为合理。通过释论■等形及相关文字的释读问题,进而辨释“■”与“■”两种字形的形、音、义关系,我们认为甲骨文“■”与“■”已明显分化为两个字——“■”释读为“冎”,“■”等形则应释读为“骨”,也就是说“■”与“■”表示的是“冎”“骨”两个不同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下载PDF
《汉书·苏武传》“扶辇下除”辨释
2
作者 陈明洁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当代的古文选集中所收录的《汉书·苏武传》,对“扶辇下除”之“除”的词义理解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释义:宫殿的台阶、泛指台阶和门与屏之间的通道。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入此篇课文所作的注释,同时采用了其中的两种释义。其实,这三... 当代的古文选集中所收录的《汉书·苏武传》,对“扶辇下除”之“除”的词义理解不尽相同,主要有三种释义:宫殿的台阶、泛指台阶和门与屏之间的通道。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入此篇课文所作的注释,同时采用了其中的两种释义。其实,这三种释义均不够贴切。“除”应是指一种斜坡形通道,是供辇车上下殿堂之用的一种建筑形制,与汉代宫殿“左墄右平”的建筑格局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苏武传》 “扶辇下除”
下载PDF
“摩顶放踵”释辨
3
作者 沈传河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81,128,共11页
“摩顶放踵”汉代以来的传统训释,显然是存在可疑之处的,主要在于训“放”为“至”。在古代经学的背景下,学界对汉代赵岐的相关训释信而不疑,前后袭用,少有更变,长期拘囿于此,甚至直到现在情况亦大致如此。后世学者有责任对这一问题加... “摩顶放踵”汉代以来的传统训释,显然是存在可疑之处的,主要在于训“放”为“至”。在古代经学的背景下,学界对汉代赵岐的相关训释信而不疑,前后袭用,少有更变,长期拘囿于此,甚至直到现在情况亦大致如此。后世学者有责任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究辨析,以明确孟子使用“摩顶放踵”时的原本含义。当代学界对此已有所研究与突破。笔者认为,“摩顶放踵”的传统训释应当是一种偏解或曰误解,其正解应当是:“摩秃头顶,放开脚步。形容不辞劳苦,奋力而为。”其中的“放”,应当释为“放开,放任”,而不是“至”。如此训释理解“摩顶放踵”,显然具有诸多长处或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顶放踵” 赵岐 释辨 正解
原文传递
武术文化的主体间性辨释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玲 董川 邵继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6,82,共6页
"主体间性"通过对美学、文学等领域的考察,为我们分析武术文化提供了经验。从身体与精神、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认定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表现在"身心之和""人我之和""师徒之和&... "主体间性"通过对美学、文学等领域的考察,为我们分析武术文化提供了经验。从身体与精神、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中认定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表现在"身心之和""人我之和""师徒之和""人与器和""武与政和""门派之和""天人之和"等多个层面。正是因为主体间性的存在,才使辨证智慧的"和"思想在中国武术中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主体间性 “和”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哲学 传统文化
下载PDF
然否对照的辨释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斌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9,共6页
然否对照有所肯定,有所否定,往往能体现事物的区别性和说话人的主观意向,具有辨释的功能。在辨释方式上,有“先立后破”和“先破后立”两种,其中后者居多。在辨释性质上,有语义辨释和语用辨释之别。辨释焦点的位置有前焦点、后焦点和前... 然否对照有所肯定,有所否定,往往能体现事物的区别性和说话人的主观意向,具有辨释的功能。在辨释方式上,有“先立后破”和“先破后立”两种,其中后者居多。在辨释性质上,有语义辨释和语用辨释之别。辨释焦点的位置有前焦点、后焦点和前后焦点三种,焦点位置会影响辨释格式的对称性。辨释焦点有单焦点和双焦点之别,焦点内容与焦点位置和“是”字句的表意类型有关。然否对照可用省略、隐含、共用等手段凸显焦点,还可通过焦点扩充、焦点增生、焦点多对应来丰富焦点内容。焦点还有静态和动态之分。辨释重心一般落在肯定“是”字句上。辨释强度可分为强辨释、中度辨释、弱辨释和综合辨释,其中基本强度是中度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否 对照 焦点 重心 强度
下载PDF
敦煌变文疑难字词辨释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小艳 冯豆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75,共16页
文中藉助国际敦煌项目网站公布的彩色照片,对敦煌变文中的"汝""何碓无觜、孤碓无觜""初来花下""博""沿寮""复制""悬沙""椷"等八则疑难字词,从形、音... 文中藉助国际敦煌项目网站公布的彩色照片,对敦煌变文中的"汝""何碓无觜、孤碓无觜""初来花下""博""沿寮""复制""悬沙""椷"等八则疑难字词,从形、音、义三方面对它们的词义作了细致深入的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变文 疑难字词 词义
下载PDF
敦煌文献词语辨释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剑丽 黄大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笔者对敦煌文献中"作祖、心点点、谈许、剸缚、破、??、抛敲、口该"等十几个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辨释。"作诅"、"作咒"都是向神明祝祷,但"作诅"侧重于告神加祸于人,"作咒"则侧重于... 笔者对敦煌文献中"作祖、心点点、谈许、剸缚、破、??、抛敲、口该"等十几个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辨释。"作诅"、"作咒"都是向神明祝祷,但"作诅"侧重于告神加祸于人,"作咒"则侧重于告神加祸于己,图以此种誓言为自我开脱。"心點點"当为"心展展",意思是说禅定中内心舒展平和。"谈许"即"谈扬,赞许"。"剸缚"应为"抱持"、"抬举"、"喂饲"义。"??"、"?護"都是"侵占"之意。"抛敲"、"抛直"、"抛?"乃抛弃、丢弃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词语
下载PDF
《牟子理惑论》:儒释道三教辨通思路的初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解兴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123,324-325,共8页
本文对现存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篇佛教著述《牟子理惑论》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该论所展示的佛教在初传中国时与礼教、儒家、道家、道教在孝道、服制、夷夏观、生死观、鬼神观、性情观等诸多观念的对立,发现《牟子》在试图解决这些对立时... 本文对现存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篇佛教著述《牟子理惑论》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该论所展示的佛教在初传中国时与礼教、儒家、道家、道教在孝道、服制、夷夏观、生死观、鬼神观、性情观等诸多观念的对立,发现《牟子》在试图解决这些对立时构建了一个儒释道三教辨通的基本思路,即将以"自苦解脱"为根本目的的佛教描述为以发现及实践"道"之真理为根本目的的佛教,礼教、道家、儒家与佛教在"道"这一最高的抽象原则上获得统一,而以道观之,佛教对本土思想、制度等的一切反动均具有了合法性。本文进而提出,东汉末年牟子儒释道三教关系的辨通思想实为后世学者构筑三教一致理念提供了最初的基本轨范,是中国佛教史儒释道三教辨通思路的初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子 理惑论 道三教
下载PDF
《诗·秦风·蒹葭》“苍苍、萋萋、采采”辨释 被引量:4
9
作者 汪习波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和其它经典故训,大体皆认为《诗·秦风·蒹葭》"苍苍"、"萋萋"、"采采"三词同义。然考之汉魏故训,汇通《诗经》毛郑相关释义,结合前辈理解及日常生活知识,可... 《毛传》、《郑笺》、朱熹《诗集传》和其它经典故训,大体皆认为《诗·秦风·蒹葭》"苍苍"、"萋萋"、"采采"三词同义。然考之汉魏故训,汇通《诗经》毛郑相关释义,结合前辈理解及日常生活知识,可知三词实有很微妙的递进指称。蒹葭颜色随诗人心情而清晰和丰富,恰能传达出抒情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苍苍 萋萋 采采
下载PDF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以“神祀类”同义词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昭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46-49,共4页
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以纠补传统训诂的失误,可以纠补当代大型辞书的失误,可以纠补文化史研究的疏失,可以为古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古汉语 “文化同义词” 价值 “神祀类” 训诂
下载PDF
中西美学中的主体间性精神辨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涛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9,共8页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来说现代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极具开创性,但这种横向的空间维度上的对域外理论的移植却也有忽视本民族文化传统、美学传统的弊端。从纵向的时间的维度上来探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间性精神,并通过这一探究来... 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来说现代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极具开创性,但这种横向的空间维度上的对域外理论的移植却也有忽视本民族文化传统、美学传统的弊端。从纵向的时间的维度上来探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间性精神,并通过这一探究来辨明中西美学中主体间性精神的差异,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美学 主体间性
下载PDF
《蜀王本纪》“左言”“左衽”辨释及推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蒙默 《文史杂志》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文选》左思《蜀都赋》刘渊林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髯(当为“髻”之讹),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 《文选》左思《蜀都赋》刘渊林注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椎髯(当为“髻”之讹),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引扬雄《蜀王本纪》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折权、鱼易、俾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纪 推论 《太平御览》 《蜀都赋》 《文选》 蚕丛 扬雄
下载PDF
《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辨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家栋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何剑丽、黄大祥二位先生在《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中辨释了九则语词,其在语词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谈许"、"当情/辟情"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 何剑丽、黄大祥二位先生在《敦煌文献词语辨释》一文中辨释了九则语词,其在语词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谈许"、"当情/辟情"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新成果,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辨正了《辨释》一文中"心点点"、"剸缚"、"该论/口该"及"抛敲/抛直/抛抶"四则释义。在汉语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地识读文献,选择最好的善本。就敦煌文献来说,从事研究一定要核对原有写卷,要对敦煌写卷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特别是做敦煌文献语言文字学研究。黄征先生在《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要论》中提出了研究敦煌语言文字学十条必须注意的方面,即:1.必须具备深厚扎实的训诂学根底:2.必须具备俗语言文字材料的考证能力;3.必须注意敦煌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互相证发;4.必须精通敦煌写本的书写、校勘符号系统;5.必须大量阅读敦煌写本原卷真迹资料:6.必须熟悉所涉敦煌文献的基本内容;7.必须掌握敦煌文献资料的目录检索;8.必须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9.不得妄改敦煌卷子原文;10.不得臆测文意随便发挥。这些方面当为我们从事敦煌文献语言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原则,然《辨释》一文或多或少远离了上述原则。因此,我们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运用前人汉语俗字研究的成果,试着从传统训诂学、汉语音韵学以及汉语词汇学理论角度出发,对《辨释》中的几则词语考释予以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汉语词汇史 敦煌文献 词语 训诂学 音韵学 俗字研究
下载PDF
“卖·贾·鬻·衒·沽·酤·粜·赊·售”辨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惠仙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卖、贾、鬻、衒、沽、酤、粜、赊"是古汉语中一组表示"售卖"的同义词,但是它们同中有异,其区别或在于通称与专称之别,或在于售卖方式的不同,或在于售卖对象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上古商业的发达与汉语词汇表义的精... "卖、贾、鬻、衒、沽、酤、粜、赊"是古汉语中一组表示"售卖"的同义词,但是它们同中有异,其区别或在于通称与专称之别,或在于售卖方式的不同,或在于售卖对象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上古商业的发达与汉语词汇表义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售卖 同义词
下载PDF
孙奇逢“严辨儒释”思想在《理学宗传》批注中的体现
15
作者 夏志红 万红 吴京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15,共4页
孙奇逢的学术思想,向来众说纷纭,《理学宗传》可谓其晚年定论。该书本主辅内外之原则,对自董仲舒以迄周汝登等汉唐宋明之170位儒者,先作评传,次辑录其所著或语录,于眉端或段落中施批注,最后给出学行总评。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孙氏自... 孙奇逢的学术思想,向来众说纷纭,《理学宗传》可谓其晚年定论。该书本主辅内外之原则,对自董仲舒以迄周汝登等汉唐宋明之170位儒者,先作评传,次辑录其所著或语录,于眉端或段落中施批注,最后给出学行总评。从这些批注中,可以看出孙氏自身的学术立场,他试图通过“严辨儒释”实现归宗孔孟的学术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宗传》 批注 孙奇逢
下载PDF
王阳明心意关系与儒释之辨
16
作者 彭耀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24,共5页
儒释之辨是宋明理学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王阳明通过揭示心之内涵及心意关系对儒释之辨做了深刻说明。基于良知应感起意而又不执著于意的特征,王阳明认为儒释两家在形上本体方面没有不同,都是虚灵的心之本体,儒释的差别在于佛教一念执... 儒释之辨是宋明理学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王阳明通过揭示心之内涵及心意关系对儒释之辨做了深刻说明。基于良知应感起意而又不执著于意的特征,王阳明认为儒释两家在形上本体方面没有不同,都是虚灵的心之本体,儒释的差别在于佛教一念执著障碍了心之本体的感应之功,从而堕入虚寂,不能如儒家一样肯定世间价值。王阳明的儒释之辨,在理论上最终完成了唐宋以来儒家学者站在儒家立场上融释佛老、恢复儒家正统地位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下载PDF
“王小波”名辨释
17
作者 段玉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49,共2页
北宋初年四川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中国农运史上首先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宋人又有将其称作"王小皤"、"王小博"者。作者经考证,认为此"小波"、"小皤"、"小博"均不是人... 北宋初年四川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中国农运史上首先提出"均贫富"口号的王小波,宋人又有将其称作"王小皤"、"王小博"者。作者经考证,认为此"小波"、"小皤"、"小博"均不是人名,而是氐羌系民族对巫师的称呼,"王小波"者,姓王的巫师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王小皤 王小博
下载PDF
韩偓若干诗歌解读系年辨释
18
作者 吴在庆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2期21-27,共7页
《韩偓诗注》、《韩偓事?悸浴范阅承┦璧拇视锸洹⑺婕暗娜宋锢斫庥形?故也影响到其系年。今对此择要加以辨释,重新系年。
关键词 韩偓诗歌 解读 系年
下载PDF
韩偓诗解读及相关问题辨释
19
作者 吴在庆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0-36,共7页
《韩偓诗注》、《韩偓事迹考略》对韩偓的某些诗歌所涉及的人物和词语诗句如“弘阁”、“灵光”、“未识君臣际会难”、“若为将朽质”、“莲花幕下风流客”等等的理解欠妥当,以至于影响到对其意旨的把握和韩偓生平仕履的考订,特择要加... 《韩偓诗注》、《韩偓事迹考略》对韩偓的某些诗歌所涉及的人物和词语诗句如“弘阁”、“灵光”、“未识君臣际会难”、“若为将朽质”、“莲花幕下风流客”等等的理解欠妥当,以至于影响到对其意旨的把握和韩偓生平仕履的考订,特择要加以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偓诗 解读
下载PDF
研究古汉语同义词的开创之作——简评《古代汉语同义词辨释论》
20
作者 李艳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46,共2页
黄金贵教授的《古代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以下简称“黄著”)一书,针对以往古汉语同义词辨释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小题大做”,第一次对古汉语同义词辨释做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全书结构严谨,引人入... 黄金贵教授的《古代汉语同义词辨释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以下简称“黄著”)一书,针对以往古汉语同义词辨释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小题大做”,第一次对古汉语同义词辨释做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全书结构严谨,引人入胜,读后启迪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同义词论》 黄金贵 古汉语研究 方法论 书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