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说互摄与学风互镜——兼评释契嵩人性论观照下的宋儒学风及其后世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伟明 钟金贵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4-229,共6页
北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学说互摄,构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一传统在释契嵩人性论研究上表现尤甚。释契嵩作为云门宗弟子,在继承禅宗人性论基础上,摄取了儒家人性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在理论上既有继承,更有批判创新,... 北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学说互摄,构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一传统在释契嵩人性论研究上表现尤甚。释契嵩作为云门宗弟子,在继承禅宗人性论基础上,摄取了儒家人性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在理论上既有继承,更有批判创新,显现了理论借鉴的优势,从研究学风上印证了三教互摄传统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唐末宋初排佛声浪高涨之际,释契嵩的研究方法看似势屈,实际上他正是用这种委婉曲折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开放姿态:不必儒,不必释;不必僧,不必俗。这也印证了儒释道三教互斥的不可取性,也使后来儒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佛教,甚至许多宋代大儒出入佛老之间,兼采众家之长,宋儒谈佛论禅、三教交融互摄之风气得以开启,宋明理学之学风也得以催生,如张载、朱熹、王阳明等一代宋儒学人也在此学风根基上谈古论今、修行论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说互摄与学风互镜 契嵩人性论 宋儒学风
下载PDF
宋初僧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以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毅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9,共8页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包含了先秦以来学术界共同探讨的天命、性和道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方法。尽管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在唐代以前,除梁武帝作《中...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包含了先秦以来学术界共同探讨的天命、性和道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方法。尽管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在唐代以前,除梁武帝作《中庸义疏》外,《中庸》并未引起儒家学者的重视。中唐以来,韩愈、李翱为复兴儒学,在哲学领域内对抗佛教,遂对中庸思想进行了阐发。宋代时,《中庸》成为中国思想界尤其是儒家关注的重要话题,成为除五经之外弘扬儒学思想新的重要典籍之一。既然《中庸》对振兴和弘扬儒学如此重要,那么在唐宋思想转型中,宋代僧人对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如何?对宋代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学术指向?目前的研究尚显薄弱,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以宋初名僧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主,探讨了宋学形成前僧人群体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从宋代中国哲学思想史发展的历程来看,智圆、契嵩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与回应,对于提高儒家理论思维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规律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种认识与回应也为宋代学术界提出了重建社会秩序与思想秩序的一种策略,昭示了后来中国思想世界中主流知识、思想与信仰的走向,而相当多的宋代士大夫尤其是宋学中的理学派,对这种走向与策略表示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释智圆 契嵩 中庸思想 儒家哲学
下载PDF
释契嵩古文创作艺术浅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邱小毛 《梧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6-21,共6页
释契嵩以其古文创作,为北宋古文运动增添了一支重要生力军。其文论事说理,议论抑扬;记事写人,裁剪精审;抒情咏怀,寄寓遥深,代表了北宋僧人古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 契嵩 古文 镡津文集
下载PDF
北宋释契嵩的生平及文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小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16,共6页
契嵩是北宋倡导儒释融汇的著名僧人,在禅宗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文论是北宋释子文论的代表。他对于“人文”、“言文”的论述,兼有古文家、道学家、政治家诸种之长,其意义和影响不可低估。
关键词 契嵩 生平 人文 言文 古文运动
下载PDF
宋代僧人对儒家经学的认识与回应——从释智圆和释契嵩谈起 被引量:1
5
作者 魏鸿雁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儒家经学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是儒家学说中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宋学形成前后,释智圆、释契嵩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儒家经学给予了探索。他们不拘泥于古圣贤章... 儒家经学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是儒家学说中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宋学形成前后,释智圆、释契嵩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儒家经学给予了探索。他们不拘泥于古圣贤章句的束缚,以“微言大义”的举动和读经致用的态度,走出了宋代经学发展的第一步,昭示了宋代经学复兴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释智圆 契嵩 儒家经学
下载PDF
宋初僧人对北宋文学革新的认识与回应——以释智圆和释契嵩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魏鸿雁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2,共5页
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北宋中期以来,古文运动继中唐之后在学术界再次掀起高潮。倡导古文、复兴儒学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韩愈到宋代诸儒,古文运动事实上是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 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北宋中期以来,古文运动继中唐之后在学术界再次掀起高潮。倡导古文、复兴儒学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韩愈到宋代诸儒,古文运动事实上是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文”与“道”的关系问题,宋代学术界不同群体,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立场阐发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宋学形成前,以释智圆、释契嵩为中心的一大批“儒化”的僧人,从佛学的角度对这场日益兴起的文学革新运动给予了关注。他们对晚唐体、西崑体、太学体的批评,对“文”与“道”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基本上使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后来的文学复古革新和散文正宗地位的确立初步扫清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释智圆 契嵩 文学革新
下载PDF
北宋高僧契嵩研究述评
7
作者 杨锋兵 《中国佛学》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契嵩一生著述丰富,在佛学、史学、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国内外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也主要从其佛学思想、禅史修撰以及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展开,而现有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特点是:思想上侧重对其'儒释一贯'思想的研究,较少涉及其禅学思... 契嵩一生著述丰富,在佛学、史学、文学上均有很高的成就。国内外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也主要从其佛学思想、禅史修撰以及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展开,而现有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特点是:思想上侧重对其'儒释一贯'思想的研究,较少涉及其禅学思想;史学上针对其史识进行批评,而缺少对其所具有的禅宗史观的分析;诗文创作上主要说明其所持的'文道关系',缺少对其诗文内容及风格特征的归纳总结;对契嵩的交游尚无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人物研究 述评
下载PDF
对佛教孝道观研究的反思——以释契嵩为例
8
作者 喻静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2期31-39,共9页
佛教核心义理,无论中印,无论古今,俱是一以贯之的,和儒家的核心义理有本质差别。本文以释契嵩为例,阐明自古以来的佛教僧人和佛教思想家所谈的孝是独立的基于佛教义理的孝,而不是依附于儒家义理的孝,虽然两者在实践层面有颇多相似之处... 佛教核心义理,无论中印,无论古今,俱是一以贯之的,和儒家的核心义理有本质差别。本文以释契嵩为例,阐明自古以来的佛教僧人和佛教思想家所谈的孝是独立的基于佛教义理的孝,而不是依附于儒家义理的孝,虽然两者在实践层面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文以为,讨论佛教孝道观若理所当然以儒为主、以佛为客,把中国历代佛教思想家处理孝的方式片面理解为对儒道两家诘难的防御性的回应,或以依附性的身份对传教策略做出妥协和融通,即可能障蔽佛门践行者的悲心大愿、障蔽佛教的独特和殊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孝道观 儒佛会通 契嵩 《孝论》
下载PDF
释契嵩治国思想研究
9
作者 周伟明 《史志学刊》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北宋倡导儒释融汇的著名僧人释契嵩在融合儒、释二家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本文以释契嵩所著文献、后人辑录的《镡津集》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释契嵩以"皇极"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理念、重视礼乐教化的理念... 北宋倡导儒释融汇的著名僧人释契嵩在融合儒、释二家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本文以释契嵩所著文献、后人辑录的《镡津集》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释契嵩以"皇极"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理念、重视礼乐教化的理念、倡导推行"大政""至政"的理念,详细论述了释契嵩的正统观、公私观、用人观、权力观和诚信观,以图揭示两宋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儒释交融互摄的特点,并对释契嵩的治国思想作一扼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治国思想 皇极 中正 礼乐 大政 至政
下载PDF
释契嵩关于佛教合理性的论证
10
作者 周伟明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3期337-338,共2页
北宋名僧释契嵩为了抑止排佛声浪,不遗余力地从理论与历史两个向度论证了佛教的合理性,指出了佛教具备“惟道所适”的终极追求品格,“劝善去恶”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出“不必乎中国夷狄”、“圣人因时设教”的命题,认为佛教的存在与... 北宋名僧释契嵩为了抑止排佛声浪,不遗余力地从理论与历史两个向度论证了佛教的合理性,指出了佛教具备“惟道所适”的终极追求品格,“劝善去恶”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出“不必乎中国夷狄”、“圣人因时设教”的命题,认为佛教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释契嵩的做法对宋明理学糅合佛道二家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佛教 合理性
下载PDF
中国著名高僧 广西文化名人释契嵩
11
作者 顾绍柏 《广西文史》 2004年第2期18-25,共8页
11世纪初期,以大文豪欧阳修为代表的排佛派同以灵隐寺住持释契嵩为代表的卫佛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佛教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佛教是祸国还是利国?佛教与儒学是相容还是相斥?争论的结果是,宋仁宗坚定了对佛教的信心,契... 11世纪初期,以大文豪欧阳修为代表的排佛派同以灵隐寺住持释契嵩为代表的卫佛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争论的焦点在于,佛教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佛教是祸国还是利国?佛教与儒学是相容还是相斥?争论的结果是,宋仁宗坚定了对佛教的信心,契嵩也因此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山中沙门,一下子猋升为朝野闻名的高僧。他被仁宗授予“明教大师”的桂冠,并赐紫方袍,他的理论著作被“诏付传法院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嵩 佛教哲学家 生平 宋朝 “孝道”思想
原文传递
《鐔津文集》版本考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子龍 《文津学志》 2017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鐔津文集》自釋懷悟輯成後,宋元明清各代及民國均有鋟板,學界對該集也頗爲關注,但關于該集各版本的狀况及其流傳承繼關係仍存有較多的疑問。在衆多不同版本的《鐔津文集》中,以其分卷的不同,大致有二十卷本、二十二卷本、十九卷本三... 《鐔津文集》自釋懷悟輯成後,宋元明清各代及民國均有鋟板,學界對該集也頗爲關注,但關于該集各版本的狀况及其流傳承繼關係仍存有較多的疑問。在衆多不同版本的《鐔津文集》中,以其分卷的不同,大致有二十卷本、二十二卷本、十九卷本三種主要的版本較爲關鍵。從這幾種主要的版本入手,有助于梳理、辨析《鐔津文集》各版本的狀况及其流傳承繼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鐔津文集 釋契嵩 版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