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来自圣彼得堡的思考——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音乐学院教学体系研究 |
李柯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2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的管弦乐持续音技法 |
李刚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3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风格特点之初探 |
刘宏伟
赵亚男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1 |
2
|
|
4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艺术歌曲(浪漫曲)的艺术处理及演唱风格分析 |
刘宏伟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8 |
5
|
|
5
|
声乐作品中的审美通感——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套曲《春天》(Op43.No.2)的分析 |
于晓燕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6
|
里姆斯基—科萨克夫歌剧的创作特点 |
孙熙然
|
《文教资料》
|
2007 |
0 |
|
7
|
浅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浪漫曲《在格鲁吉亚的山岗上》 |
白永欣
|
《广播歌选》
|
2009 |
0 |
|
8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他的民族歌剧 |
张丽珍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图片说明:里姆斯基-柯萨柯夫夫人 |
温特哈尔特
|
《新劳动》
|
2002 |
0 |
|
10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第二乐章音乐结构特征 |
凌英
|
《艺术评鉴》
|
2021 |
0 |
|
11
|
19世纪俄罗斯宗教音乐创作的历史回顾 |
明虹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0 |
|
12
|
凄美的音诗——浪漫曲《夜莺与玫瑰》探析 |
欧海鸥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俄国五人组 |
尹璐
|
《北方音乐》
|
2012 |
0 |
|
14
|
交响曲《天方夜谭》第四乐章的创作分析 |
罗菁
|
《黄河之声》
|
2015 |
1
|
|
15
|
《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音乐主题研究 |
常晓英
|
《北方音乐》
|
2011 |
0 |
|
16
|
《天方夜谭》的曲式与和声分析 |
杨天成
|
《黄河之声》
|
2018 |
1
|
|
17
|
初探《天方夜谭》的曲式与和声 |
杨沼佩
|
《当代音乐》
|
2018 |
0 |
|
18
|
浅析俄罗斯音乐教育 |
郭成龙
|
《艺术教育》
|
2009 |
4
|
|
19
|
魅力无穷的大提琴(三) 《野蜂飞舞》 |
王晓元
|
《小演奏家》
|
2003 |
0 |
|
20
|
复三部曲式“包容性”探析——以《舍赫拉查达》第二乐章为例 |
傅小草
|
《音乐大观》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