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油脂对挂糊里脊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金双 许留霞 曹雪 《中国食品》 2024年第4期147-149,共3页
软炸里脊是一道以猪里脊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经典菜肴,有切片、腌制、挂糊、油炸等工序。不同类型的食用油有不同的成分、性质和特点,会对软炸里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油脂对软炸里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 软炸里脊是一道以猪里脊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经典菜肴,有切片、腌制、挂糊、油炸等工序。不同类型的食用油有不同的成分、性质和特点,会对软炸里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油脂对软炸里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依据。一、原料和设备1.原料。猪里脊肉:选用新鲜、无异味、无血水、无伤口、无寄生虫的猪里脊肉,切成厚约1cm、长约5cm、宽约1cm的条状,每片重约10g,共切成60片,分成3组,每组20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挂糊 食用油 异味 油脂 软炸里脊 寄生虫 腌制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梦琦 冯涛 +6 位作者 孔秋莲 戚文元 王亮 宋诗清 姚凌云 孙敏 王化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
为深入了解电子束辐照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低剂量电子束辐照(1、2、3、4 kGy)处理的冷鲜猪里脊肉风味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 为深入了解电子束辐照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低剂量电子束辐照(1、2、3、4 kGy)处理的冷鲜猪里脊肉风味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以及邻苯二甲醛与氯甲酸芴甲酯联合柱前衍生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对其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后1、2 kGy猪里脊肉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电子舌从味感上分析发现辐照样品与对照组相比,在酸味、甜味、苦味和苦味回味上有差异;电子鼻结果显示辐照样品与对照组在嗅感上存在差异,其中2 kGy样品与未辐照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最接近;同时,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辐照后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增加。研究发现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的风味有影响,不同辐照剂量对冷鲜猪里脊肉风味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里脊肉 风味 电子鼻 电子舌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调理里脊肉的香辛料用量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程 杨林萍 +4 位作者 贾溅琳 王林果 钱琴 母运龙 张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了建立标准化的调理里脊肉制品制作工艺,文章对制作调理里脊肉所用的香辛料(大蒜粉、洋葱粉、香葱粉、茴香粉、豆蔻粉)添加量进行了优化。以调理里脊肉制品的滋味评分为关键指标,对各种香辛料的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 为了建立标准化的调理里脊肉制品制作工艺,文章对制作调理里脊肉所用的香辛料(大蒜粉、洋葱粉、香葱粉、茴香粉、豆蔻粉)添加量进行了优化。以调理里脊肉制品的滋味评分为关键指标,对各种香辛料的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各因素取值范围,采用响应面法对香辛料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茴香粉对调理里脊肉的滋味有显著影响(P<0.05),所建立的调理里脊肉的滋味与各因素间的拟合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以拟合模型为基础,以最高滋味评分为优化目标,对调理里脊肉的香辛料用量进行优化,得出在大蒜粉、洋葱粉、香葱粉、茴香粉、豆蔻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225%、0.5%、0.625%、0.9%、0.125%时,所制作的调理里脊肉的滋味评分最高。对优化后的香辛料添加量进行验证,得到滋味评分为8.58,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因此,所建立的调理里脊肉的香辛料用量工艺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里脊肉 单因素 响应面法 香辛料
下载PDF
烤制型调理里脊肉基础调味工艺的优化
4
作者 张鹏程 张龙翼 +4 位作者 彭海川 李慧 张应杰 杨林萍 张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了建立稳定的标准化调理里脊肉调味工艺,文章以食盐、蔗糖、味精、淀粉、酱油、料酒为基础调味料,在分析各种调味料添加量对调理里脊肉滋味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调味料的取值范围,采用响应面法对调理里脊肉的调味工艺进行了优化。结... 为了建立稳定的标准化调理里脊肉调味工艺,文章以食盐、蔗糖、味精、淀粉、酱油、料酒为基础调味料,在分析各种调味料添加量对调理里脊肉滋味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调味料的取值范围,采用响应面法对调理里脊肉的调味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对调理里脊肉的滋味有显著影响(P<0.05),所建立的调理里脊肉的滋味与各种调味料用量之间的拟合模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拟合模型为基础,以滋味评分最高为优化目标,对调理里脊肉的调味工艺进行优化,得出在食盐、蔗糖、味精、淀粉、酱油和料酒的添加量分别为1.6%、1.4%、0.1%、1.9%、0.8%、2.15%时,所得调理里脊肉的滋味评分最高。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因此,所得调理里脊肉的调味配方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里脊肉 单因素 响应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冰箱贮藏猪里脊肉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
5
作者 胡海梅 江峰 +3 位作者 陈开松 彭贞贞 贾雯 傅达奇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8期15-20,共6页
为了解市售猪里脊肉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冰箱不同贮藏温度对其微生物种类和丰度的影响。以市售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样品在分割、包装和贮藏期间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并分别于25、4、−3.5、−18、−32℃条件下贮藏24 h。用无菌牙签蘸取相... 为了解市售猪里脊肉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冰箱不同贮藏温度对其微生物种类和丰度的影响。以市售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样品在分割、包装和贮藏期间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并分别于25、4、−3.5、−18、−32℃条件下贮藏24 h。用无菌牙签蘸取相同贮藏温度下样品表面微生物,并在细菌、酵母和霉菌3种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培养皿表面洗脱分别获得细菌、酵母和霉菌混合液。利用16S rRNA和ITS测序方法测定上述样品中的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种类,并分析其相对丰度。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猪里脊肉在家庭冰箱冷冻室(−18℃)的微生物种类,对−18℃贮藏样品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测序,纯化得到的菌株可以为将来冰箱冷冻室杀菌研究提供目标菌株。结果表明:市售猪里脊肉含有众多微生物,以细菌居多,酵母菌次之,霉菌较少,并随着贮藏温度的变化,微生物种类和丰度也会发生较大变化;−18℃贮藏条件下纯化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猪里脊肉在冷冻条件下含有种类较少且耐冷的微生物,长期冷冻贮藏,仍然存在腐败变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微生物 冰箱 测序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对鲜切猪里脊肉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颖 王修俊 +1 位作者 邱树毅 李宝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4期324-326,共3页
本文研究了焦磷酸钠(SAP)、三聚磷酸钠(STP)、六偏磷酸钠(HMP)及复合磷酸盐对猪肉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复合磷酸盐的配比为2:1:1(SAP:STP:HMP),添加量为0.2%时,可获得最佳的感官品质和较好凝胶保水性,影响凝胶保水性... 本文研究了焦磷酸钠(SAP)、三聚磷酸钠(STP)、六偏磷酸钠(HMP)及复合磷酸盐对猪肉肌球蛋白凝胶保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复合磷酸盐的配比为2:1:1(SAP:STP:HMP),添加量为0.2%时,可获得最佳的感官品质和较好凝胶保水性,影响凝胶保水性因素的主次顺序为SAP>HMP>STP,且SAP和HMP对凝胶保水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酸盐 里脊肉 凝胶 保水性
下载PDF
猪里脊肉烹饪终点成熟值的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闫勇 邓力 +3 位作者 何腊平 李慧超 李静鹏 李文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4-292,共9页
为测定烹饪综合终点成熟值及成熟品质因子的zM值,在选定的不同试验条件下,以猪里脊肉为对象,针对其颜色、气味、口感3种成熟品质,采用感官评价差异检验中的选择法从具有不同成熟值的一系列样品中确定成熟样,对成熟样的成熟值求平均,获... 为测定烹饪综合终点成熟值及成熟品质因子的zM值,在选定的不同试验条件下,以猪里脊肉为对象,针对其颜色、气味、口感3种成熟品质,采用感官评价差异检验中的选择法从具有不同成熟值的一系列样品中确定成熟样,对成熟样的成熟值求平均,获得相应的平均终点成熟值,结合专家给予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到综合终点成熟值。通过成熟品质因子的zM不同取值,得到各系列的终点成熟值的标准偏差,其值最小时则为合理的zM值。试验结果证实了对特定来源和特定的人群,终点成熟值存在且稳定,原料种类、厚度、形状、初始温度、不同油温和加热介质种类等因素对其影响符合成熟值理论的定义,支持了成熟值理论。A偏红和B偏白的猪里脊肉的综合终点成熟值分别为0.51和0.31 min,成熟品质因子的zM值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 温度 烹饪 里脊肉 感官评价 综合终点成熟值 成熟品质因子的zM值
下载PDF
动物性原料(里脊肉)油炸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兆宏 孙静 刘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59-63,共5页
以里脊肉为对象,选择了油温.油炸时间,料油比3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营养素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营养素分析包括蛋白质、水、脂肪等随油温、加热时间及料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里脊入锅... 以里脊肉为对象,选择了油温.油炸时间,料油比3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并结合营养素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其中营养素分析包括蛋白质、水、脂肪等随油温、加热时间及料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里脊入锅温度为180℃,加热时间为3min,料油比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工艺 油炸 感官检验 里脊肉 烹饪理论
下载PDF
里脊肉汁液流失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谢华 张志伟 +1 位作者 尤文辉 张春晖 《肉类研究》 2005年第4期38-39,共2页
本文通过测定滴水损失研究了温度对里脊肉出水率的影响,在确定取样方法的基础上对恒温(3℃、7℃)和温度波动条件下里脊肉的出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肉在3℃恒温条件比7℃恒温条件下的持水性高,但对PSE肉出水率没有影响;通过模... 本文通过测定滴水损失研究了温度对里脊肉出水率的影响,在确定取样方法的基础上对恒温(3℃、7℃)和温度波动条件下里脊肉的出水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肉在3℃恒温条件比7℃恒温条件下的持水性高,但对PSE肉出水率没有影响;通过模拟双汇冷鲜肉生产—配送—销售环节中的温度波动情况,确定了温度波动对里脊肉出水率的影响,表明温度波动是里脊肉出水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导致里脊肉出水率增加33%~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控制技术 汁液流失 温度波动 恒温条件 出水率 滴水损失 取样方法 PSE肉 销售环节 持水性 鲜肉
下载PDF
基于万能蒸烤箱的猪里脊肉熟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以万能蒸烤箱为加热设备,食品感官评定为试验指标,运用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湿度对猪里脊肉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出万能蒸烤箱对猪里脊肉制熟最适宜的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在万能蒸烤箱加热的过程中... 以万能蒸烤箱为加热设备,食品感官评定为试验指标,运用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加热湿度对猪里脊肉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出万能蒸烤箱对猪里脊肉制熟最适宜的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在万能蒸烤箱加热的过程中,最佳工艺的加热温度为210℃、加热湿度为60%、加热时间为15min,湿度成为最重要的加热因素,这有别于传统的加热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能蒸烤箱 里脊肉 正交试验 优选法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宰后猪里脊肉乳酸代谢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成云 何兴兴 +3 位作者 庞广昌 张德权 张春晖 关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197,共6页
为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宰后猪里脊肉乳酸代谢通量的影响,本实验以猪里脊肉为材料,分别在4℃和-1℃下贮藏0.5、2、6、12、24、72、120、168 h,测定葡萄糖、乳酸和NADH含量的变化速率,并通过猪肉宰后僵直变化规律及乳酸代谢途径,建立中心... 为探讨不同温度处理对宰后猪里脊肉乳酸代谢通量的影响,本实验以猪里脊肉为材料,分别在4℃和-1℃下贮藏0.5、2、6、12、24、72、120、168 h,测定葡萄糖、乳酸和NADH含量的变化速率,并通过猪肉宰后僵直变化规律及乳酸代谢途径,建立中心代谢网络模型,进行乳酸代谢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贮藏时间下乳酸代谢通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1℃贮藏时的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通量高于4℃,而在0.5~12 h贮藏期间-1℃贮藏时的乳酸代谢通量低于4℃,且在24~168 h贮藏期间-1℃贮藏时的乳酸代谢通量下降速率要慢于4℃。这表明贮藏温度越低分解代谢速率越慢,-1℃贮藏条件能够延缓乳酸的积累和下降速率,有利于鲜肉的保鲜。本研究从代谢的角度为鲜肉的保鲜提供了参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乳酸代谢通量 中心代谢网络 糖酵解
下载PDF
密封条件下冰温贮藏猪里脊肉的质构及理化特性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申倩 沙马沙浩 刘永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134,共5页
选取宰后4 h的新鲜猪里脊肉,以全质构(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色泽、pH值为参考指标,分别在第0、2、4、6、8、10、12、14、16、18天进行指标测定,综合评定冰温贮藏18 d内... 选取宰后4 h的新鲜猪里脊肉,以全质构(texture profile analysis, TP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色泽、pH值为参考指标,分别在第0、2、4、6、8、10、12、14、16、18天进行指标测定,综合评定冰温贮藏18 d内猪里脊肉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猪里脊肉的硬度值下降(P<0.01),咀嚼性逐渐降低(P<0.05),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变化不明显(P>0.05),贮藏第6~8天,肉样TPA变化规律开始明显改变;TVB-N在贮藏期间逐渐升高(P<0.01),在第16天达到二级鲜肉标准为15.62 mg/100 g;L~*值、a~*值、b~*值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5),并在贮藏第12天出现最大值。因此,密封条件下冰温贮藏猪里脊肉色泽良好、肉质新鲜,可在不破坏细胞结构的基础上有效地延长了猪肉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冰温贮藏 密封 品质
下载PDF
油炒猪里脊肉油脂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油-水传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杨 王黎明 +5 位作者 林锦 胡国权 赵占平 徐桥猛 程芬 邓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3期74-81,91,共9页
油炒是我国主要菜肴的烹饪手段,而消费者不希望摄入过多油脂,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油炒菜肴油脂含量的因素及机理。影响菜肴油脂含量的参数很多,其中烹饪火候控制是决定油脂含量的前提。为此,选择油炒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以等终点成熟值... 油炒是我国主要菜肴的烹饪手段,而消费者不希望摄入过多油脂,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油炒菜肴油脂含量的因素及机理。影响菜肴油脂含量的参数很多,其中烹饪火候控制是决定油脂含量的前提。为此,选择油炒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以等终点成熟值为研究基准,探索油炒温度、搅拌速度等火候控制手段对油脂含量的影响规律,进而基于传质过程原理构建油-水扩散模型,探索油脂和水分在油炒烹饪过程中的传质规律。结果表明,油炒温度、搅拌速度对猪里脊肉油脂含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油炒温度120℃,油炒时间29 s和搅拌速度0.23 m/s下烹饪猪里脊肉油脂含量平均为6.00 g/100 g,而继续加热,其油脂含量可达10.64 g/100 g,与刚成熟相比增加了77.33%,由此说明在最优火候控制下可获得最低的油脂含量。所构建的传质模型中油脂和水分含量模拟值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结果显示油炒温度越高,猪里脊肉油脂和水分有效扩散率越大,分别在2.272×10^(-10)~3.713×10^(-10)m^(2)/s、1.277×10^(-10)~6.343×10^(-10)m^(2)/s之间,说明传质过程中油脂吸入和水分蒸发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炒 油脂含量 里脊肉 传质 火候控制
下载PDF
热加工工艺对调理里脊肉色泽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昝博文 白婷 +4 位作者 唐丽 翁德晖 张佳敏 王卫 张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3-60,共8页
以调理里脊肉为对象,探究热加工工艺(煮、蒸、炸、炒)对其失重率(烹饪损失)、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热加工工艺对失重率、色泽、硬度、咀嚼性的影响均显著(P<0.05),经煮、蒸、炸、炒工艺处理后,失重率、L^(*)、b^(*)、硬... 以调理里脊肉为对象,探究热加工工艺(煮、蒸、炸、炒)对其失重率(烹饪损失)、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热加工工艺对失重率、色泽、硬度、咀嚼性的影响均显著(P<0.05),经煮、蒸、炸、炒工艺处理后,失重率、L^(*)、b^(*)、硬度、咀嚼性均显著增大(P<0.05),而a^(*)减小(P<0.05)。最适工艺参数一致,分别为90℃煮制40 min和煮制90℃蒸制40 min,油炸和炒制分别为160℃油炸50 s和170℃炒制50 s。蒸制工艺具有最高的L^(*),为74.52,油炸工艺具有最高的硬度和咀嚼性,分别为5080.76 g和4594.61,炒制工艺具有最低的失重率和最高的a^(*),分别为10.60%和10.96,蒸制工艺可作为湿热加工的首选条件,而干热加工可优选炒制工艺。该研究结果为里脊类调理肉制品的热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调理里脊肉 失重率 色泽 质构
下载PDF
猪里脊肉油传热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冰妍 邓力 +2 位作者 李文馨 程芬 徐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3,共6页
油传热烹饪是中式烹饪的典型方式,采用油浴模拟油传热过程,结合动力学方法对猪里脊肉在油传热过程中成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的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油传热过程中,猪里脊肉的颜色和剪切力变化遵循... 油传热烹饪是中式烹饪的典型方式,采用油浴模拟油传热过程,结合动力学方法对猪里脊肉在油传热过程中成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的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油传热过程中,猪里脊肉的颜色和剪切力变化遵循一级动力学,蒸煮损失变化遵循零级动力学;亮度、红度值和白度值的z值分别为33.1,26.1,41.0℃,Ea值分别为68.6,86.8,55.4kJ/mol;剪切力z值为17.9℃,Ea值为127.1 kJ/mol;蒸煮损失Ea值为28.9kJ/mol,z值在一级动力学下为32℃,大于红度值和剪切力的z值,满足烹饪成熟值理论提出的优化前提,证明了烹饪过程存在优化空间,为猪肉油传热烹饪和中式烹饪品质优化研究提供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油传热 品质变化 动力学
下载PDF
空气解冻温度对猪里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向丽 卢东岚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8,共7页
以冷冻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在4、12、20、30℃温度条件下对其进行空气解冻,测定猪里脊肉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保水性、pH值、色泽、水分分布、质构和微观结构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猪里脊肉汁液流失率与解冻时间呈非线性... 以冷冻猪里脊肉为研究对象,在4、12、20、30℃温度条件下对其进行空气解冻,测定猪里脊肉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保水性、pH值、色泽、水分分布、质构和微观结构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猪里脊肉汁液流失率与解冻时间呈非线性关系;12、20℃空气解冻对猪里脊肉的保水性影响较小;不同空气解冻温度对猪里脊肉pH值、亮度值和红度值无显著影响;30℃空气解冻对猪里脊肉中不易流动水影响最小,稳定性最好,其次为20、4、12℃;与对照组鲜肉相比,不同温度空气解冻处理组猪里脊肉蒸煮后硬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12℃空气解冻后猪里脊肉中肌纤维间空隙变大。不同空气解冻温度对猪里脊肉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空气解冻 温度 水分分布 品质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牛里脊肉冻结和解冻的保鲜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坚 《家电科技》 2018年第7期68-71,共4页
现在各冰箱厂商越来越重视冰箱的保鲜功能,各种保鲜冰箱和带有保鲜模块的冰箱在市场上日益广泛。本文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新鲜牛里脊肉在冻结和解冻过程中保鲜效果的提升作用。主要的研究目标为探索高压静电场对牛里脊肉的冻结、解冻曲... 现在各冰箱厂商越来越重视冰箱的保鲜功能,各种保鲜冰箱和带有保鲜模块的冰箱在市场上日益广泛。本文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对新鲜牛里脊肉在冻结和解冻过程中保鲜效果的提升作用。主要的研究目标为探索高压静电场对牛里脊肉的冻结、解冻曲线和微观的肌纤维细胞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当场强的高压静电场在肉的冻结及解冻过程都有提升其保鲜效果的作用。高压静电场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保鲜模块,值得在冰箱上进行广泛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里脊肉 冻结 解冻
下载PDF
不同腌制处理对猪里脊肉低温预熟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郑旭 柏先泽 +2 位作者 侯爱香 李宗军 程铭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18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研究将新鲜猪里脊肉进行腌制、真空包装、-20℃冻结处理后,进行低温预熟,以猪里脊肉汁液损失率和质构特性为指标,探究了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猪里脊肉预熟品质的影响,并选各因素合适的取值范围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 本研究将新鲜猪里脊肉进行腌制、真空包装、-20℃冻结处理后,进行低温预熟,以猪里脊肉汁液损失率和质构特性为指标,探究了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猪里脊肉预熟品质的影响,并选各因素合适的取值范围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优腌制方案为:腌制温度15℃,腌制时间6h,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18%。在此条件下,猪里脊肉预熟过程的汁液损失率约为14.0%,硬度约为5721.07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脊肉 腌制 汁液损失率 复配磷酸盐
下载PDF
巴西研究冷藏和气调条件下羊里脊肉品质稳定性
19
《肉类研究》 2014年第9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延长羊肉的货架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巴西科学家通过不同气调贮藏方式(真空、75%O2+25%CO2、100%CO2)将羊里脊肉放在(1±1)℃环境中28d进行稳定性评估。
关键词 里脊肉 品质稳定性 羊肉 气调 巴西 冷藏 稳定性评估 消费水平
下载PDF
微波解冻猪里脊肉过程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文宏 罗嫚 +6 位作者 唐相伟 张斌 李燕 曾新安 余旭聪 韩忠 孙大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155,111,共6页
猪肉在我国是最重要的肉类之一,而为了储存更长时间,通常采用冷冻的方式保存。因此,在进一步加工之前就需要经过解冻这一过程,传统的解冻方式耗时长,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具有加热... 猪肉在我国是最重要的肉类之一,而为了储存更长时间,通常采用冷冻的方式保存。因此,在进一步加工之前就需要经过解冻这一过程,传统的解冻方式耗时长,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微波加热作为一种常用的加热方式,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具有加热速度快、省时节能等突出优点。本文利用家用变频微波炉对冷冻猪里脊肉块进行解冻处理,对解冻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微波炉自带的解冻程序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肉汁渗出率、色泽以及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优化程序的解冻效果要优于微波炉自的解冻程序,样品能基本解冻完全,肉汁渗出率较低,能较好维持鲜肉的颜色,经过优化后的微波解冻猪里脊肉温差更小,质构特性更佳,同时也缩短了解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解冻 里脊肉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