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廿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与风险分析
1
作者 张新娜 马丽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314-321,共8页
目的建立QuEChER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方法。方法甘草样品经0.05mol/L硫酸水QuEChER... 目的建立QuEChER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甘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的方法。方法甘草样品经0.05mol/L硫酸水QuEChERS自动样品制备系统振荡提取后,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PCX SPE)进行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含0.1%甲酸)-5 mmol/L甲酸铵甲醇为流动相,Agilent Proshell 120EC-C18柱进行分离,利用三重四极杆检测器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利用建立的前处理方法对甘草中34种PAs做添加回收实验,在10、20和50μg/kg 3个浓度下的回收率为71.3%~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0.29%~8.18%,满足检测要求。利用建立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对172个甘草样品中34种PAs进行监测,阳性样品检出率为22.1%,PAs总含量在9.5~118.0μg/kg之间。其中石松胺、石松胺N-氧化物、天芥菜碱和大尾摇碱N-氧化物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开发的甘草中PAs的提取和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甘草中34种PAs阳性。所有监测的甘草样品中PAs总量低于欧盟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下载PDF
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残留量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
2
作者 焦艳娜 彭梦香 +4 位作者 梁香 毛宪 肖中宁 曾亮 刘仲华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综述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学方法、色谱分析法等,并总结了国内外茶叶中PAs残留研究现状,分析了茶叶中PAs的毒性作用以及国内外关于PAs的限量标准。... 综述了茶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比色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学方法、色谱分析法等,并总结了国内外茶叶中PAs残留研究现状,分析了茶叶中PAs的毒性作用以及国内外关于PAs的限量标准。我国目前尚缺乏茶叶中PAs的检测标准,迫切需要制定与欧盟规定相符的21种PAs的检测标准,并展开茶叶PAs污染水平监测与风险评估研究,为确保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积极应对欧盟贸易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残留 检测方法
下载PDF
苍术麸炒前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含量变化研究
3
作者 昝珂 周颖 +5 位作者 陈翠玲 王莹 李耀磊 金红宇 左甜甜 马双成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建立苍术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麸炒前后5个PA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MS/MS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体积比为11∶89),恒... 目的:建立苍术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麸炒前后5个PAs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MS/MS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体积比为11∶89),恒流洗脱,流速0.30 mL·min^(-1),进样体积1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3批苍术经过麸炒后,PAs总量从188.74~254.64μg·kg^(-1)下降到101.74~135.36μg·kg^(-1);野百合碱从25.35~52.18μg·kg^(-1)下降到23.25~37.41μg·kg^(-1);氮氧化野百合碱从25.12~40.22μg·kg^(-1)下降到6.98~18.23μg·kg^(-1);克氏千里光碱从11.64~36.25μg·kg^(-1)下降到3.64~12.85μg·kg^(-1);蓝蓟定从37.52~85.32μg·kg^(-1)下降到32.41~38.25μg·kg^(-1);氮氧化蓝蓟定从26.96~74.21μg·kg^(-1)下降到11.82~26.37μg·k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苍术中PAs的测定。麸炒后PAs总量和单个含量均有降低,阐明了苍术麸炒解毒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麸炒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茶叶中21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万静宜 冯超 +5 位作者 陈宇航 徐骞 林元杰 乐孙阳 卢大胜 邱歆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1356,共6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检测茶叶中21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05 mol/L硫酸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150 mm×3.0 mm×2.6µm)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作为流动...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同时检测茶叶中21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05 mol/L硫酸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150 mm×3.0 mm×2.6µm)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1种PAs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50),方法检出限(LOD)为0.3~1.0µ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2.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0%~9.8%。将该方法用于市售茶叶样品的检测,有5件样品检出PAs,总含量在1.8~85µg/kg之间。所建立的方法高效、稳定,可同时实现21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茶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金丝桃苷改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
作者 徐婕 陈依琳 +6 位作者 阮德清 张雨萌 王汛江 丁丽丽 王峥涛 熊爱珍 杨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80-87,共8页
目的明确金丝桃苷对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金丝桃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PAs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 目的明确金丝桃苷对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As)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金丝桃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PAs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6 h、30 h后金丝桃苷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20、40、80 mg/kg金丝桃苷各1次,造模48 h后,收集血清、肝脏、回肠、粪便。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回肠、粪便中胆汁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小异源二聚体伴侣(Shp)、胆盐输出泵(Bsep)、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甾醇-12α-羟化酶(Cyp8b1)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A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同时伴有肝窦淤血;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各剂量组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A水平显著降低(P<0.05),金丝桃苷中、高剂量组未见明显肝细胞坏死及肝窦淤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胆汁酸代谢异常,小鼠肝脏Fxr、Shp、Bsep、Cyp7a1、Cyp8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丝桃苷中剂量组胆汁酸稳态失衡有所改善,小鼠肝脏Fxr、Shp、Bsep、Cyp7a1、Cyp8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金丝桃苷可改善PA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其机制与调控胆汁酸相关基因、维护胆汁酸稳态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金丝桃苷 胆汁酸 小鼠模型 中药研究
下载PDF
黄花棘豆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研究
6
作者 王亭亭 张雅昆 +6 位作者 张洪艳 薛站 霍晓敏 曾艳荣 严敏 路浩 谭承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1-75,共5页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 探究草原毒草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的毒性作用,为深入解析和再认识黄花棘豆的毒性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技术,对黄花棘豆地上部分植物样品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D-NMR、2D-NMR、IR和UV等波谱解析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测定单体化合物对α-甘露糖苷酶(α-mannosidase)的抑制活性,来评价其毒性效应。结果显示,从黄花棘豆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4个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分别鉴定为(1R,8aS)-l-hydroxy-indolizidines(1)、2-epi-lentiginosine(2)、swainsonine(3)和swainsonine N-oxide(4);α-甘露糖苷酶糖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1~4对α-甘露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0.35、0.20、0.94、2.08μmol/L。化合物1、2和4为首次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得到,4种生物碱单体均表现出较强的α-甘露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化合物2>1>3>4,表明这些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可能在黄花棘豆毒性作用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棘豆 吲哚里西啶类生物碱 α-甘露糖苷酶 毒性作用
下载PDF
食物源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污染水平、检测技术及加工影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慧 穆同娜 +2 位作者 林立 耿健强 姜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92-403,共12页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天然毒素,其中大部分不饱和型PAs及其氮氧化物(Pyrrolizidine alkaloid N-oxides,PANOs)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通过膳食补充剂或食物链的形式进行传递从而威...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生的一类天然毒素,其中大部分不饱和型PAs及其氮氧化物(Pyrrolizidine alkaloid N-oxides,PANOs)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通过膳食补充剂或食物链的形式进行传递从而威胁人类健康。PAs已被发现广泛存在于茶叶、蜂蜜等多种食品基质中,其污染成为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鉴于此,本文详尽梳理了不同国家不同食品基质中PAs的污染水平与可能的污染路径,综述了近年来PAs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食品加工技术或烹饪制备对PAs污染物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食品中PAs的检测研究、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提供警示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天然毒素 分析方法 食品加工
下载PDF
清热散结片/胶囊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识别与定量分析
8
作者 朱颖 曹玉 +1 位作者 史达 刘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2-547,共6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清热散结片和胶囊中的8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溶液-甲醇(6:4)混合溶液超声提取后,加野百合碱作为内标;以甲醇与含0.1%甲酸和5 mmol·L^(-1)甲...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对清热散结片和胶囊中的8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溶液-甲醇(6:4)混合溶液超声提取后,加野百合碱作为内标;以甲醇与含0.1%甲酸和5 mmol·L^(-1)甲酸铵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C 18柱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动态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分析,内标曲线法定量。结果8种PAs在1~1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4~0.39 ng·mL^(-1),加样回收率在89.9%~107.7%,且RSD1.6%~4.7%,方法学考察结果满意。样品中检出了4种PAs(阿多尼弗林碱、千里光宁、千里光菲林、克氏千里光碱),后3种为该类制剂中首次检出并报道。PAs总检出量为每粒(片)8.48~61.82μg,按说明书服用量计算,日摄入量为96.2~1483.7μg。结论清热散结片与胶囊中检出多种PAs,且总检出量与算得的日摄入量较高,为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有必要对这两种制剂中的PAs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散结片 清热散结胶囊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白背三七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分析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立 罗轶 +2 位作者 李丽莉 蒋湘 黄燕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白背三七中芝麻菜叶千里光碱-N-氧化物、春千里光碱、野百合碱、春千里光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白背三七中芝麻菜叶千里光碱-N-氧化物、春千里光碱、野百合碱、春千里光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千里光菲灵碱和千里光宁碱的含量,依据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初步风险评价。方法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_(18)色谱柱(150 mm×3.0 mm,2.7μm),流动相A为1 mL·L^(-1)甲酸和5.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B为1 mL·L^(-1)甲酸的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模式监测。结果7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9.31%~92.16%,RSD值为2.02%~3.48%。5批白背三七样品中倒千里光碱的含量范围为158.76~1714.89μg·kg^(-1)。结论建立的UPLC-MS/MS法稳定可行,可为白背三七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风险评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靳宁 李安春 +3 位作者 刘海志 孟庆勇 万世明 徐兆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4-511,共8页
提要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的2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2μm粘土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合特点是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7%),蒙皂石含量次之(平均含量35%),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 提要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西北部的25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2μm粘土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合特点是伊利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7%),蒙皂石含量次之(平均含量35%),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均很低(平均含量小于10%)。根据该区表层粘土矿物中伊利石、蒙皂石相对含量的分布,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含量组合类型,据此也可以划分出两个组合分区:Ⅰ.富伊利石分区,主要位于帕劳海脊和帕里西维拉海沟之间的大部分区域的地形平坦处;Ⅱ.富蒙皂石分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帕里西维拉海沟附近和南部零星区域。根据粘土矿物的平面分布特征,结合个别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认为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及周边岛屿。伊利石的化学指数和结晶度指数表明,伊利石形成于物理风化较强的气候环境并可能与中国内陆黄土有关系,区内大部分蒙皂石具有富铁并含少量镁的特征,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是其主要成因,高岭石和绿泥石以陆源为主;风力的吹扬是研究区伊利石物质来源的主要输送方式,洋流作用对粘土矿物,尤其是蒙皂石矿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分布特征 矿物组合 物源 里西维拉海盆 菲律宾海
下载PDF
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明洁 李安春 +2 位作者 孟庆勇 万世明 闫文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两个重力柱状样F090815和F100609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黏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南北两个柱状样黏土矿物呈现不同的组合特征。南部的F090815岩心蒙皂石含量(平均50%)最高,伊利石(平均...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的两个重力柱状样F090815和F100609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黏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南北两个柱状样黏土矿物呈现不同的组合特征。南部的F090815岩心蒙皂石含量(平均50%)最高,伊利石(平均37%)次之,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平均13%);北部的F100609岩心为伊利石含量(平均47%)最高,蒙皂石(平均39%)次之,含少量的绿泥石和高岭石(平均14%)。根据黏土矿物含量及特征变化可将两根柱状样划分为4段,并根据黏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化学指数和结晶度,认为蒙皂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东部紧邻的马里亚纳海槽基性火山物质的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的陆地,并很可能与亚洲风尘有关;绿泥石与伊利石有着相同的来源;高岭石在此区含量非常低,也证明了与伊利石和绿泥石来源相同。另外,两柱状样黏土矿物特征变化趋势不同,是由于整个F090815孔所揭示的地层大概只相当于F100609孔的第IV段沉积期,是该沉积期更高分辨率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物源 第四纪 东菲律宾海 里西维拉海盆
下载PDF
中药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Ⅱ):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祁乃喜 刘玉梅 +2 位作者 何翠翠 华嘉 李建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分析经中药千里光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染毒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该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为中药毒性评价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对照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口服给药组的大鼠7d的尿液、结... 目的分析经中药千里光中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染毒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研究该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为中药毒性评价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对照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口服给药组的大鼠7d的尿液、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肝肾毒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口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引起大鼠尿中牛磺酸,氧化三甲胺以及二甲基甘氨酸含量的持续增高,说明对肝脏及肾脏造成了损伤,提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存在肝肾毒性。结论从代谢组学的角度可以诠释中药千里光的肝肾毒性,提示代谢组学方法可为传统中药毒性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千里光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毒性
下载PDF
几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对肝细胞毒性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季莉莉 檀爱民 +2 位作者 汤俊 张勉 王峥涛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考察几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体外实验中对肝细胞的毒性。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 6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clivorine ,monocrotaline ,isoline ,LP 0 1(yamataimine) ,LP 0 2 (12 acetylyamataimine) ,LJ 0 9(platy phylline)对人正... 目的 :考察几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体外实验中对肝细胞的毒性。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 6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clivorine ,monocrotaline ,isoline ,LP 0 1(yamataimine) ,LP 0 2 (12 acetylyamataimine) ,LJ 0 9(platy phylline)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 0 2细胞活性的影响 ,对于其中有毒性的clivorine又用结晶紫染色的方法进一步确证其毒性。结果 :Clivorine对肝细胞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未发现其它几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对肝细胞的毒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Clivorine 肝细胞毒性 MTT法 结晶紫染色法 实验方法
下载PDF
近2Ma帕里西-维拉海盆沉积物中碎屑组分粒度特征及其物源和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宇 蒋富清 +3 位作者 徐兆凯 方海超 张晋 李安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93,共8页
对帕里西-维拉海盆PV090102孔深海沉积物中碎屑组分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碎屑组分的平均粒径为3.2μm,粒径总体变化范围在0.5-32μm,粒度频率分布呈双峰负偏态特征。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粒度数据进行拟合,分离出粗、细两... 对帕里西-维拉海盆PV090102孔深海沉积物中碎屑组分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碎屑组分的平均粒径为3.2μm,粒径总体变化范围在0.5-32μm,粒度频率分布呈双峰负偏态特征。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粒度数据进行拟合,分离出粗、细两个不同的端元组分。细粒端元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大多在0.5-16μm,峰值较高,众数粒径约为2μm,其特征与北太平中部风尘一致,推测主要为来源于亚洲大陆的风尘,它的百分含量在60%-90%,是碎屑组分的主要物质来源。粗粒端元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宽,约为1.6-32μm,峰较扁平,粒径的众数在10μm左右,主要是来自于周围海脊和岛弧的火山物质。PV090102孔沉积物碎屑组分中不同粒度组分对近2 Ma以来亚洲大陆干旱和大气环流系统增强有很好的响应,同时还记录了0.5 Ma以来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增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有助于重建第四纪以来东亚大陆干旱和大气环流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西-维拉海盆 粒度特征 亚洲风尘
下载PDF
帕里西维拉海盆西缘中段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威 胡邦琦 +5 位作者 徐磊 宋维宇 丁雪 郭建卫 崔汝勇 虞义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深海铁锰结核能有效记录海域内重大地质事件和气候环境信息,且富含多种金属物质极具资源潜力,因而广受关注。通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边缘中段海域内新发现的12个站位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与全球主要成矿区内的铁锰结核相比... 深海铁锰结核能有效记录海域内重大地质事件和气候环境信息,且富含多种金属物质极具资源潜力,因而广受关注。通过对帕里西维拉海盆西侧边缘中段海域内新发现的12个站位铁锰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与全球主要成矿区内的铁锰结核相比,Mn及主要赋存在锰氧化物中的Ni、Cu、Mo的含量较低(分别为8.20%~25.24%、0.11%~0.54%、0.08%~0.31%和0.01%~0.03%),主要由铁的羟基氧化物吸附的Ti,以及还会与钙磷酸盐发生耦合置换反应的REY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45%~1.88%、0.04%~0.19%),含量中等的Co(0.06%~0.27%)在铁锰相物质和硅酸盐相内核中分散分布。样品REY的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出明显一致的Ce正异常和Y负异常。铁锰结核从海水中捕获的Ce^3+容易被氧化成难溶且不具有活性的Ce^4+,Y则在结核内存在形式不稳定,容易发生解吸,致使Ce和Y分别呈现出相对于其他REY逐步富集和亏损的特征。研究区形成时间较晚,铁锰结核生长发育的时间不足,且四周地形较高,缺乏与外界连通的水道,阻碍了诸如来自南极的富氧底层流的大规模进入。区域内结核样品主要为水成型,成岩成因组分的供给太低,降低了主要有用组分的含量。以上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区域内的铁锰结核难以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核 里西维拉海盆 成因 富集模式
下载PDF
白背三七叶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LC-MS^n检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丽梅 张涵庆 +3 位作者 吕寒 李维林 徐德然 郭巧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The 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 in leaf of Gynura divaricata(L.) DC.was analyzed by LC-MSn technique.The result shows that two hepatotoxic pyrrolizidine alkaloids(HPAs) are detected from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G.div... The 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 in leaf of Gynura divaricata(L.) DC.was analyzed by LC-MSn technique.The result shows that two hepatotoxic pyrrolizidine alkaloids(HPAs) are detected from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G.divaricata leaf,wit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335 and 365,respectively and lower content.The constituent wit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335 is a retronecine-type alkaloid,and identified as integerrimine;another constituent with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365 is an otonecine-type alkaloid,speculated to be isomer of usaramine or 18-hydroxyinterri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三七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全缘千里光碱 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法(LC—MS^n)
下载PDF
紫草科植物中的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清华 袁经权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介绍紫草科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该科植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紫草科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但许多植物含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虽有抗肿瘤活性,但不良反应也限制... 目的介绍紫草科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该科植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紫草科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但许多植物含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虽有抗肿瘤活性,但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应用。结论对吡咯里西啶类进行化学合成,进行药理和毒理活性筛选,寻找抗癌、抗菌等活性先导化合物,再进行结构改造,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科 吡咯里西啶类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毒理活性
下载PDF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来源及药理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艳 郑志国 +1 位作者 吉民 华维一 《药学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吲哚里西啶和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是从陆地和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具多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 ,有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这两类生物碱的来源。
关键词 吲哚里西 喹诺里西 生物碱 生物活性 来源
下载PDF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细胞毒性及致毒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军 王长虹 王峥涛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6-249,258,共5页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6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是一类肝毒性很强的天然产物。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在肝脏代谢成活性代谢物吡咯后产生肝毒性。利用体外细胞毒性研究方法评价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毒性,对于阐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致毒机制,...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广泛分布于6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是一类肝毒性很强的天然产物。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在肝脏代谢成活性代谢物吡咯后产生肝毒性。利用体外细胞毒性研究方法评价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毒性,对于阐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致毒机制,研究开发拮抗其毒性的药物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细胞毒性及致毒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达治 张勉 +2 位作者 许翔鸿 余国奠 王峥涛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HPAs)与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 (橐吾属植物 )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 9种不同基源的山紫菀类药材的总DNA ,进行PCR扩增和测序 ,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 目的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HPAs)与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 (橐吾属植物 )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 9种不同基源的山紫菀类药材的总DNA ,进行PCR扩增和测序 ,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通过提取、扩增和测序 ,得到了 9种橐吾属植物的nrDNAITS区间序列 ,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了 9种植物的遗传距离和转换、颠换数 ,分支分类结果得到了系统树。结论 :9种橐吾属植物nrD NAITS区间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了两类山紫菀类药材有着明显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里西 生物碱 山紫菀 中药材 分子鉴别 植物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