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丰中子同位素^(237)Th半衰期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维凡 袁双贵 +5 位作者 徐岩冰 何建军 熊兵 马桃桃 李宗伟 肖永厚 《同位素》 CAS 2000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用 60 Me V/u18O离子轰击天然铀靶 ,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产生重丰中子同位素 2 3 7Th。使用改进的相对快的分离钍的放射化学流程 ,从大量铀和复杂反应产物混合物中分离钍 ,用高纯锗( HPGe)探测器联同多道分析器对化学分离的钍样品做离线... 用 60 Me V/u18O离子轰击天然铀靶 ,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产生重丰中子同位素 2 3 7Th。使用改进的相对快的分离钍的放射化学流程 ,从大量铀和复杂反应产物混合物中分离钍 ,用高纯锗( HPGe)探测器联同多道分析器对化学分离的钍样品做离线 γ射线谱学研究 ,通过对 2 37Th子体 2 37Pa(半衰期 8.7min)的 853.7ke Vγ射线的生长 -衰变曲线的分析 ,确定 2 37Th的半衰期为 4 .69± 0 .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丰中子同位素 Γ射线 半衰期 放射化学分离 测定 多核子转移反应
下载PDF
重丰中子核的一种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双贵 徐岩冰 +1 位作者 丁华杰 杨维凡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6,共2页
重丰中子核具有一种特殊的衰变性质,即β-延发裂变。简单介绍这一衰变模式的基本过程,指出了它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扼要叙述我们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重丰中子 特性 β-延发裂变
下载PDF
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的合成与鉴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梅 李宗伟 +4 位作者 袁双贵 徐树威 潘强岩 张学谦 王以好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0-43,共4页
用(n,2p)反应和快速化学分离方法以及根据母子体衰变关系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测定其半衰期为(5.0±0.9)min。提出了一个从大量铀及干扰裂变产物中分离痕量钍的快速化学分离程序,并成功地... 用(n,2p)反应和快速化学分离方法以及根据母子体衰变关系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测定其半衰期为(5.0±0.9)min。提出了一个从大量铀及干扰裂变产物中分离痕量钍的快速化学分离程序,并成功地用于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的合成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丰中子核素 钍237 溶剂萃取
下载PDF
分离鉴别重丰中子核的重要手段:X-γ符合技术
4
作者 丁华杰 徐岩冰 +4 位作者 袁双贵 杨维凡 牛雁宁 张生栋 卢希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0-1022,1034,共4页
本文简单地介绍远离β-稳定线重质量丰中子核的合成和研究的科学意义。扼要叙述X-γ符合技术(元素指定方法)。指出X-γ符合方法在远离β-稳定线重丰中子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于X-γ方法先后研究了一些如^(175)Er、^(197)Os、^(229)R... 本文简单地介绍远离β-稳定线重质量丰中子核的合成和研究的科学意义。扼要叙述X-γ符合技术(元素指定方法)。指出X-γ符合方法在远离β-稳定线重丰中子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于X-γ方法先后研究了一些如^(175)Er、^(197)Os、^(229)Ra、^(238)Th和^(186m)Ta等重丰中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γ符合技术 要作用 奇异反应 重丰中子
下载PDF
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的观测
5
作者 李宗伟 牟万统 +3 位作者 袁双贵 杨维凡 张学谦 于暹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以50MeV/u丰中子炮弹18O轰击天然铀靶,通过奇异的多核于转移反应产生了239Pa,用放射化学分离方法从复杂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出Pa活性,借助于239Pa及其子体239U衰变的观察,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 以50MeV/u丰中子炮弹18O轰击天然铀靶,通过奇异的多核于转移反应产生了239Pa,用放射化学分离方法从复杂的反应产物中分离出Pa活性,借助于239Pa及其子体239U衰变的观察,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并测定其半衰期为106±30min.同时,还发现了能量为522.0、562.0、638.5、681.0keV的239Pa的四条衰变γ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丰中子核素 多核子转移反应
下载PDF
重丰中子新同位素——^(238)Th
6
作者 徐岩冰 袁双贵 +11 位作者 杨维凡 何建军 李宗伟 马桃桃 熊兵 秦芝 牟万统 甘再国 石立军 郭天瑞 陈展图 郭俊盛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用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Th同位素.使用两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用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Th同位素.使用两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量了样品的γ射线活性,观测到了238Th的β-衰变子体238Pa的γ射线的生长、衰变行为,测定238Th的半衰期为9.4±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 多核子转移反应 重丰中子 Th238
下载PDF
关于重丰中子远离核研究的实验方法
7
作者 徐岩冰 杨维凡 +2 位作者 袁双贵 牛雁宁 丁华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6期329-331,336,共4页
简单地介绍了重丰中子远离核研究的科学意义,报告了重丰中子新核素的产生、分离和鉴别方法。
关键词 重丰中子 奇异反应 元素指定 γ(X)谱学方法
下载PDF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175)Er的合成和γ衰变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维凡 袁双贵 +8 位作者 张学谦 于暹 牟万统 李宗伟 甘再国 刘洪业 郭俊盛 钟纪泉 孙相富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镜靶,通过176Yb(n,2p)175Er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同位素175Er.利用γ(X)谱学方法,对175Er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发现了能量为76.5,120.9,123.7,128.5,22...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镜靶,通过176Yb(n,2p)175Er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同位素175Er.利用γ(X)谱学方法,对175Er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发现了能量为76.5,120.9,123.7,128.5,227.3,234.0,281.4,1167.5keV半衰期为1.2±0.3min的八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75Er的β-衰变.建立了175Er的部分衰变纲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合成 Γ衰变 重丰中子同位素 铒175
原文传递
新重丰中子核素 ̄(209)Hg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进华 张立 +11 位作者 郑继文 王积成 秦芝 杨永峰 张纯 靳根明 郭光辉 杜一飞 郭天瑞 王同庆 郭斌 谈锦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报道了重丰中子核素209Hg的首次合成、鉴别和半衰期测定.
关键词 新核素 多核子转移反应 半衰期 重丰中子 汞209
原文传递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9)Pa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维凡 袁双贵 +12 位作者 牟万统 张学谦 李宗伟 于暹 甘再国 刘洪业 郭应祥 赵进华 雷相国 郭俊盛 杜一飞 赵莉莉 张翔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用50MeV/u18O离子同天然铀靶反应产生了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9Pa.用放射化学法从反应产物中分离Pa活性,通过观测239Pa及子体239U衰变所得到的结果显示: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并测定出... 用50MeV/u18O离子同天然铀靶反应产生了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9Pa.用放射化学法从反应产物中分离Pa活性,通过观测239Pa及子体239U衰变所得到的结果显示: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9Pa,并测定出239Pa的半衰期为106±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镤239 重丰中子
原文传递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238)Th(英文)
11
作者 徐岩冰 袁双贵 +11 位作者 杨维凡 何建军 李宗伟 马桃桃 熊兵 秦芝 牟万统 甘再国 石立军 郭天瑞 陈展图 郭俊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5,共3页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所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由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钍.使用2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对样品的γ(X)活性进行测量,观...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所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由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钍.使用2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对样品的γ(X)活性进行测量,观测到了238Th的β-衰变子体238Pa的635.0keV和1060.5keV2条γ射线峰的增长、衰变行为.利用分析递次衰变的计算机程序对其后一条进行了拟合,得到母、子体半衰期分别为(9.4±2.0)min和(2.1±0.4)min,二者分别与预言值和文献值相符.另外,在由238Pa的X射线开门的γ谱中,发现一条能量为89.0keV的新γ射线,经计算,其半衰期为(8.9±1.5)min,由跃迁能量和半衰期的关系认定该射线来源于238Th的β-衰变.从而证明本实验合成和鉴别了重丰中子新核素238Th,并测定它的半衰期为(9.4±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 多核子转移反应 重丰中子同位素 Th238
原文传递
重质量丰中子区新核素合成和延发裂变研究
12
作者 袁双贵 杨维凡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A00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质量中子 延发裂变 新核素合成
下载PDF
团结拼搏奏凯歌 开拓创新结硕果——‘重质量丰中子新核素的合成、鉴别和研究’
13
《中国科技奖励》 2000年第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质量中子新核素 合成 鉴别 研究
下载PDF
放射化学分离在新核素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局限性
14
作者 袁双贵 杨维凡 徐岩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简单介绍了重丰中子区新核素合成和鉴别的技术路线,报告了放射化学分离在重丰中子新核素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 放射化学分离 合成 重丰中子新核素 核结构 生成机制 核物理学
下载PDF
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丰硕成果
15
作者 袁双贵 徐树威 +2 位作者 张立 罗亦孝 靳根明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叙述了远离β稳定线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新核素合成和鉴别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法 ,报告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质量丰中子区和稀土质子滴线区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情况。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创新性的物理思想和独特的技... 叙述了远离β稳定线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新核素合成和鉴别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法 ,报告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质量丰中子区和稀土质子滴线区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情况。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以创新性的物理思想和独特的技术路线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 ,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和研究了汞 2 0 8等 1 6种新核素 ,占国际上同期同一核区合成和研究总数的一半以上 ,不但实现了我国在新核素合成领域零的突破 ,而且在这一前沿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 合成 鉴别 原子核物理 Β稳定线 质量中子 稀土质子滴线区
下载PDF
原子核的大质量转移反应和丰中子超重核的产生(英文)
16
作者 吴锡真 赵凯 +3 位作者 李祝霞 王宁 田俊龙 张英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迄今为止,人们合成的超重核都是缺中子的,无论是熔合-裂变反应还是碎化过程都无法使产物达到周期表的"东北区域"。而重核之间(如U核之间)的近垒大质量转移反应则可能是目前生成丰中子超重核和达到未知丰中子重核区域的唯一途... 迄今为止,人们合成的超重核都是缺中子的,无论是熔合-裂变反应还是碎化过程都无法使产物达到周期表的"东北区域"。而重核之间(如U核之间)的近垒大质量转移反应则可能是目前生成丰中子超重核和达到未知丰中子重核区域的唯一途径。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结合统计模型框架内,研究了U+U等反应体系的大质量转移反应,计算了反应产生的初生态碎片的质量和电荷分布,并成功再现了产物的终态质量和电荷分布。通过比较3个反应136Xe+248Cm,48Ca+248Cm和238U+248Cm产生的106号元素的截面大小,揭示了U+U等重核大质量转移反应对产生丰中子超重核是非常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质量转移反应 U+U反应 中子
原文传递
我国重质量丰中子新核素的合成、鉴别和研究实现重要突破
17
作者 袁双贵 《中国基础科学》 2000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叙述了远离β稳定线新核素尤其是重质量丰中子新核素合成和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合成和鉴别的技术路线,报告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质量中子新核素 合成 鉴别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HIRFL-CSR测量丰中子重核质量的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正 王猛 +5 位作者 张玉虎 付超义 周旭 张敏 邢元明 孙铭泽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丰中子重核区有大量原子核质量未知,迫切需要实验测量。我们建议,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CSR上的等时性质谱术,高精度测量204Pt等丰中子重核的质量。CSR质量测量实验中,在目标核产额尽可能高的前提下,需要每次注入都有多个... 丰中子重核区有大量原子核质量未知,迫切需要实验测量。我们建议,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CSR上的等时性质谱术,高精度测量204Pt等丰中子重核的质量。CSR质量测量实验中,在目标核产额尽可能高的前提下,需要每次注入都有多个离子同时储存到实验环CSRe中,才能针对逐次注入修正磁场晃动的影响,得到高精度测量结果。但在丰中子核区,当目标核产生截面非常低时,每次注入能储存到环中的离子数目太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合厚度靶"的方法,在不明显改变目标核产额的情况下,显著增加同时储存在CSRe中的离子数,满足实验要求。模拟计算表明,在CSRe测量丰中子重核质量是可行的,并推荐了实验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 等时性质谱术 放射性束流线 混合厚度靶
原文传递
^(197)Os的合成和衰变
19
作者 袁双贵 杨维凡 +5 位作者 徐岩冰 肖永厚 王贤义 赵力民 王平志 李恒远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用14MeV中子轰击Pt,通过198Pt(n,2p)反应产生197Os。用高纯锗探测器观测197Os的衰变γ射线,获得了10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97Os的衰变,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8±0.6min。根据γ(X)-γ符合测量,建议一个197Os的部分衰变纲图。
关键词 ^197Os Γ射线 半衰期 重丰中子同位素 合成工艺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heavy neutron-rich nuclei with radioactive beams in multinucleon transfer reactions 被引量:6
20
作者 Cheng Li Peiwei Wen +3 位作者 Jingjing Li Gen Zhang Bing Li Feng-Shou Zh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97-102,共6页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heavy neutronrich nuclei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ultinucleon transfer reactions of ^(136;148)Xe+^(208)Pb and ^(238)U+^(208)Pb in the framework of a dinuclear system model. The evapora...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heavy neutronrich nuclei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ultinucleon transfer reactions of ^(136;148)Xe+^(208)Pb and ^(238)U+^(208)Pb in the framework of a dinuclear system model. The evaporation residual cross sections of target-like fragments are studied with the reaction system ^(148)Xe+^(208)Pb at near barrier ener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l isotopic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in the neutron-deficient side are very sensitive to incident energy while it is not sensitive in the neutron-rich side. Comparing the isotopic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for the reactions of ^(208)Pb bombarded with stable and radioactive projectiles, we find that neutron-rich radioactive beam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cross sections of heavy neutron-rich nucl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子转移反应 重丰中子 生产机制 放射性 蒸发剩余截面 同位素生产 入射能量 模型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