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洋“阿Q”的再发现--以尤晨《阿O正传》(1948)为中心
1
作者
易永谊
罗甜甜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近代南洋华人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重写,诞生了诸多南洋“阿Q”的文学形象,与原作形成独特的跨文化互文,并成为一种经典重写的文学传统。借助南洋华文报刊的梳理发现,1947年唐克的《阿Q活在南洋》、1948年尤晨的《阿O正传》与小农的...
近代南洋华人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重写,诞生了诸多南洋“阿Q”的文学形象,与原作形成独特的跨文化互文,并成为一种经典重写的文学传统。借助南洋华文报刊的梳理发现,1947年唐克的《阿Q活在南洋》、1948年尤晨的《阿O正传》与小农的《阿Q与孔乙己会面记》,均早于目前学界认为的南洋“阿Q”重写的最早版本1950的《阿O传》,特别是尤晨的《阿O正传》,与鲁迅、塞万提斯的经典形成一种中西文学的双向互文。这种双向戏仿策略的运用,在二战后南洋殖民地的文学书写中,既重写了鲁迅原作的革命话语与权力关系,又以逆写殖民视角批判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普适价值。因此,通过对南洋“阿Q”文学新文本的考察,勾勒出南洋华人在文化认同转型中对“中国性”的追寻,与此后南洋“阿Q”重写谱系的去政治化形成历史性的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双向互文
重写的传统
戏仿策略
中国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洋“阿Q”的再发现--以尤晨《阿O正传》(1948)为中心
1
作者
易永谊
罗甜甜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在华英文期刊与中国文学的译介研究(1832—1941)”(19BWW018)。
文摘
近代南洋华人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重写,诞生了诸多南洋“阿Q”的文学形象,与原作形成独特的跨文化互文,并成为一种经典重写的文学传统。借助南洋华文报刊的梳理发现,1947年唐克的《阿Q活在南洋》、1948年尤晨的《阿O正传》与小农的《阿Q与孔乙己会面记》,均早于目前学界认为的南洋“阿Q”重写的最早版本1950的《阿O传》,特别是尤晨的《阿O正传》,与鲁迅、塞万提斯的经典形成一种中西文学的双向互文。这种双向戏仿策略的运用,在二战后南洋殖民地的文学书写中,既重写了鲁迅原作的革命话语与权力关系,又以逆写殖民视角批判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普适价值。因此,通过对南洋“阿Q”文学新文本的考察,勾勒出南洋华人在文化认同转型中对“中国性”的追寻,与此后南洋“阿Q”重写谱系的去政治化形成历史性的对照。
关键词
《阿Q正传》
双向互文
重写的传统
戏仿策略
中国性
Keyword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two-way intertextuality
tradition of rewriting
parod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I33.210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洋“阿Q”的再发现--以尤晨《阿O正传》(1948)为中心
易永谊
罗甜甜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