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家重刑思想的现代省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劲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法家学派最早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重刑思想,其核心是“轻罪重刑”。通过对其重刑思想进行逻辑分析,可见其逻辑前提存在失误。对法家重刑思想进行现代省察,更使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旗帜鲜明地反对重刑主义。
关键词 法家 重刑思想 省察 轻罪重刑
下载PDF
韩非重刑思想的渊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重刑思想是韩非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刑起于兵"的状况和甲骨文所折射出的刑观念均可视为重刑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异常动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催化了"重刑重罚"的思想,在务实的秦晋文化沃土中终于孕育... 重刑思想是韩非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刑起于兵"的状况和甲骨文所折射出的刑观念均可视为重刑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异常动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催化了"重刑重罚"的思想,在务实的秦晋文化沃土中终于孕育出韩非独特的重刑思想。从学术渊源上看,韩非的重刑思想不但承继了法家前辈的重刑思维,而且还吸收了墨家、阴阳家、道家的思想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重刑思想 历史渊源 思想渊源
下载PDF
法家的重刑思想与刑罚文明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桂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9-21,共3页
我国学者,一般传统上都对法家的重刑思想持有非议。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指出,法家学说的优点在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理念,但法家"严而少恩"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司马迁也持有类似的观... 我国学者,一般传统上都对法家的重刑思想持有非议。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指出,法家学说的优点在于"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理念,但法家"严而少恩"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司马迁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评论说:"韩子引绳墨,切事情,其极惨核少恩。"苏轼在《韩非论》中也说:"商鞅、韩非著书言治天下,无若刑名之贤。及秦用之,终于胜广之乱。教化不足而法有余,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刑思想 法家思想 国家刑罚权 司马谈 韩非子 治国 法律平等 犯罪原因 犯罪行为 六家要旨
下载PDF
浅议韩非重刑思想及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甘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5-36,共2页
重刑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要求刑重、刑密,罚多赏少,用严刑峻法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尺度,任何事的过错都要予以重罚。中国古代"刑起于兵"的状况和甲骨文所折射出的刑观念均可视为重刑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异常动荡... 重刑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要求刑重、刑密,罚多赏少,用严刑峻法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尺度,任何事的过错都要予以重罚。中国古代"刑起于兵"的状况和甲骨文所折射出的刑观念均可视为重刑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异常动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催化了"重刑重罚"的思想,在务实的秦晋文化沃土中终于孕育出韩非独特的重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重刑思想 历史渊源 思想渊源
下载PDF
论法家的重刑思想
5
作者 李雪涛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0-53,共4页
法家的重刑思想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家的重刑思想以"好利恶害论""爱民、利民论""民众愚昧论"作为其理论基础。重刑思想的内涵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轻罪重刑、刑大于赏、以刑去... 法家的重刑思想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法家的重刑思想以"好利恶害论""爱民、利民论""民众愚昧论"作为其理论基础。重刑思想的内涵主要有四个,分别是:轻罪重刑、刑大于赏、以刑去刑、重刑连其罪。采用严刑峻法治国的确对秦国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秦国一统天下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法家的重刑思想。秦朝二世而亡,恰恰说明法家的政治主张和法制主张在实践中是失败的。明朝初年,朱元璋奉行"重典治国"的理念,然而,实行严刑酷法并没有达到禁绝贪腐的目的。从总体上来看,严刑重罚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犯罪现象,如果片面夸大"重刑"的作用,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重刑思想 商鞅 韩非 秦朝 朱元璋
下载PDF
法家重刑思想的逻辑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霍存福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73,共9页
法家有其独特的重刑思想的逻辑。以“民性”、“民情”为法家重刑理论的归宿,基于人性发展起“以刑去刑”的理论,着眼于轻罪重刑。法家总是把“富国”放在首要地位,否定了“富民”、“足民”的意义,只是单纯使用重刑。法家讲求“胜民”... 法家有其独特的重刑思想的逻辑。以“民性”、“民情”为法家重刑理论的归宿,基于人性发展起“以刑去刑”的理论,着眼于轻罪重刑。法家总是把“富国”放在首要地位,否定了“富民”、“足民”的意义,只是单纯使用重刑。法家讲求“胜民”、“制民”、“弱民”,高度发达了告奸理论。法家重刑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被说成是善良的,是基于“爱民”、“亲民”而达到“利民”的。法家的重刑思想到秦灭亡前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致使其二世而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重刑思想 逻辑
原文传递
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 被引量:11
7
作者 艾永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11-12,17,共3页
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艾永明“重刑”思想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思想多有批判和否定之词,认为这种主张在政治上是地主阶级残酷本性的体现,在理论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譬如,法学教材编辑部组... 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艾永明“重刑”思想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思想多有批判和否定之词,认为这种主张在政治上是地主阶级残酷本性的体现,在理论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譬如,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刑思想 心理特点 防治犯罪 违法犯罪 刑罚 腐败分子 唯心主义 刑事政策 犯罪成本 费尔巴哈
原文传递
更新刑罚观念 纠正司法中的重刑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谭永多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7,共2页
更新刑罚观念纠正司法中的重刑思想□谭永多编者按:刑法、刑事诉讼法相继修订实施后,如何准确把握立法原意,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准确适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成为摆在司法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刊为此选登谭永多、何能... 更新刑罚观念纠正司法中的重刑思想□谭永多编者按:刑法、刑事诉讼法相继修订实施后,如何准确把握立法原意,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准确适用刑罚,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成为摆在司法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刊为此选登谭永多、何能高二位作者的文章,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观念 犯罪分子 重刑思想 刑法规定 法定刑 修订后 刑事司法 免除处罚 社会危害性 刑事政策
原文传递
试析朱元璋“重刑治吏”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秀文 金锋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5期45-49,共5页
朱元璋"重刑治吏"思想具有时代特色,更富于个人创造。它以"重刑治吏"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虽行之一时,不能久远,可却耐人寻味。
关键词 朱元璋 重刑治吏”思想
下载PDF
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凤格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从法律形式、法律实质和法律适用等方面阐述先秦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他们所主张的法令公开颁布、立法公平、司法必平、执法必信和重刑思想对整个中国传统法律在法律渊源、法律思想和刑罚制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法令公开 法律公平 重刑思想
下载PDF
重刑化与刑事法制价值取向略议
11
作者 倪正茂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5-40,共6页
重刑化问题在司法实践、学者论述和立法上都有表现 ,近代刑事法制发展总体趋势和我国刑事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趋势是轻刑化、非刑化 ,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重刑化思想与这种价值取向背道而驰。重刑化与“从重从快”严打方针有根本区别 ... 重刑化问题在司法实践、学者论述和立法上都有表现 ,近代刑事法制发展总体趋势和我国刑事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趋势是轻刑化、非刑化 ,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重刑化思想与这种价值取向背道而驰。重刑化与“从重从快”严打方针有根本区别 ,前者是一种非法行为 ,而后者要依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刑思想 刑事法制 刑法 定罪量刑原则 中国
下载PDF
韩非子刑法思想评析
12
作者 刘昱龙 《财经政法资讯》 2015年第5期22-26,共5页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集法、术、势于一体。韩非子的思想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强大的泰国一度将韩非子的思想奉为治国方略,建立法度,设立酷刑以统治人民,使秦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秦朝以后...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集法、术、势于一体。韩非子的思想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许多方面。强大的泰国一度将韩非子的思想奉为治国方略,建立法度,设立酷刑以统治人民,使秦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秦朝以后,重刑思想虽屡遭贬斥,退出前台,但却转为君主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实施“外儒内法”。韩非子的重刑思想吸收了各家观点,独具特色,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法的发展进程,对传统中国的法理念和法律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刑法思想 重刑思想 代表人物 先秦法家 思想内容 治国方略 辅助手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