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汉语中重叠词的语用
1
作者 马艳红 陶慧 石慧 《神州》 2013年第25期160-160,共1页
重叠词在古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主要分为构音重叠词、构词重叠词、构形重叠词这三种,本文从意义构成的角度对这三种重叠词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构形重叠词。
关键词 重叠词 构音重叠词 重叠词 构形重叠词
下载PDF
非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语方言重叠词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莉 徐丹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8,共5页
人类语言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创新是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内在动力。Hopper和Thompson提出的非范畴化理论阐释人类交际与文化沟通的两个基本原则:认知的经济性和感知的世界结构。作为自然语言的汉语方言重叠词,具有较强... 人类语言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创新是非范畴化理论产生的内在动力。Hopper和Thompson提出的非范畴化理论阐释人类交际与文化沟通的两个基本原则:认知的经济性和感知的世界结构。作为自然语言的汉语方言重叠词,具有较强的认知显性效应,是验证非范畴化理论的有力佐证和深化非范畴化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黑龙江方言重叠词,发现在方言重叠词的非范畴化过程中,形态结构是语言表达形式,新功能和新语义是认知结果,隐喻和转喻是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范畴化 汉语方言 重叠词 隐喻 转喻 认知
下载PDF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维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词 结构 语义 功能 对比
下载PDF
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振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69,共5页
叠音词与重叠词分属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种不同的构词类型 ,但由于词形本身都呈现为AA式 ,因而现代汉语研究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混淆现象。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含义入手 ,以语素构成为中心视点进行分析 ,是划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同时 ,叠音词... 叠音词与重叠词分属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种不同的构词类型 ,但由于词形本身都呈现为AA式 ,因而现代汉语研究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混淆现象。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含义入手 ,以语素构成为中心视点进行分析 ,是划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同时 ,叠音词与重叠词在词类方面的倾向性和选择性以及各自的形成机制 ,与重叠构形的区别 ,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不同表现和特点等问题 ,都构成叠音词与重叠词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音 重叠词 重叠构形 语义分析 语用分析
下载PDF
优选论与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学萍 朴哲浩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9-85,共7页
优选论是目前主流语言学理论,其新颖的理论视角和合理的分析方法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本文运用优选论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优选论 汉语重叠词 声调变化 制约条件 层级排列
下载PDF
汉语重叠词的突显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干校六记》重叠词英汉语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吉荣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于静态的、被动的、概念化的表现,有的倾向于动态的、主动的和深度的主观化体验,有的突显空间概念,有的突显过程概念,还有的突显动作、时间和空间三维立体体验。这些策略突显了不同的翻译识解型式,彰显了翻译的体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重叠词 突显 翻译识解 《干校六记》
下载PDF
英语重叠词与汉语联绵词的理据比较及象似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庞秀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3-111,共9页
联绵词并不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无论表层还是深层,它与英语重叠词存在惊人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是由重叠动因促成的,而重叠动因是一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原则和规则。表层分析比较重叠的语音、形态、语义、文字理据,深层分析比较文化、审... 联绵词并不是汉语特有的现象,无论表层还是深层,它与英语重叠词存在惊人的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是由重叠动因促成的,而重叠动因是一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原则和规则。表层分析比较重叠的语音、形态、语义、文字理据,深层分析比较文化、审美和认知理据。象似性分析解释了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家族相似性的根本机制。句法上的重叠偏爱可能是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分水岭。对重叠词和联绵词的比较深化了各自的研究并揭示了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 重叠词 联绵 象似性 家族相似性
下载PDF
英汉重叠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清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对比的角度探讨英汉中重叠词,主要从构词特征,意义和功能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 英汉 重叠词 对比研究 意义 角度 汉中
下载PDF
英语重叠词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廷君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从重叠词的形态分类、重叠词的词性特征和句法功能、重叠词的修饰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英语中的重叠词进行了探讨,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多为开放性词类,俚语和口语体色彩突出,它们在模拟声音、临摹形状、描述动作、传情达意方面具有较强的表... 从重叠词的形态分类、重叠词的词性特征和句法功能、重叠词的修饰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英语中的重叠词进行了探讨,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多为开放性词类,俚语和口语体色彩突出,它们在模拟声音、临摹形状、描述动作、传情达意方面具有较强的表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词 分类 特征
下载PDF
贾平凹“商州系列”超常规重叠词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敏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3,共2页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享有盛誉、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的"商州系列"文本向世人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又富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现代商州世界.
关键词 重叠词 方言 古语 俗语 语系 专有名 贾平凹 独特 文本
下载PDF
英汉重叠词的差异及翻译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文章对英汉重叠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及对比,归纳了英汉重叠词的构成,重叠词的功能及英汉互译中的策略。
关键词 重叠词 差异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也谈《诗经》重叠词的词性──与杨合鸣、周德旗先生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克庸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诗经》 形容 重叠词 象声 汇意义 重言 《说文》 组合成分 语法意义
下载PDF
英语重叠词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蕙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9-142,F0003,共5页
英语重叠词包括完全重叠、尾韵重叠和元音变换重叠三种,其构成部分无多音节单词,其词源比较复杂,在使用上具有口语和俚语特色,这些特色能使文章更加鲜活。
关键词 英语重叠词 完全重叠 尾韵重叠
下载PDF
英语同义词对子与汉语重叠词相似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永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本文以对比手段来分析研究英语同义词对子和汉语重叠词结构相似性的关系,学习对比语言学,对跨文化语言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英语同义对子 汉语重叠词 相似性 对比分析
下载PDF
闽南方言重叠词的修辞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丽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8-91,共4页
闽南方言重叠词是闽南方言词汇中具有较强的修饰性、描绘性的一类词 ,这类词包含着丰富的修辞现象 ,充满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在方言交际中往往能突出语意 。
关键词 闽南方言 重叠词 修辞现象 地方文化 语音系统
下载PDF
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先好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9-123,共5页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少于汉语;英语重叠词构造方式较少,汉语重叠词构造方式多种多样;英语重叠词在使用上具有口语和俚语特色,汉语重叠词...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少于汉语;英语重叠词构造方式较少,汉语重叠词构造方式多种多样;英语重叠词在使用上具有口语和俚语特色,汉语重叠词既适用于口语又适用于书面语,并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英汉重叠词的语用功能丰富多彩,但英语重叠词多表示贬义,而汉语重叠词则具有多种语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 重叠词 对比
下载PDF
浅议英语重叠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松槐 《民族论坛》 2007年第12期42-43,共2页
不论从形态特点、语义构成来看,还是就其词性,、体色彩及修辞作用而言,重叠词都是独具特点的。以重叠的方式来构词是一种较古老的构词法,然而,在现代英语构词中,它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且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新词。本文将从重叠词的语音、... 不论从形态特点、语义构成来看,还是就其词性,、体色彩及修辞作用而言,重叠词都是独具特点的。以重叠的方式来构词是一种较古老的构词法,然而,在现代英语构词中,它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且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新词。本文将从重叠词的语音、语义、拼写等方面作一些探讨,旨在对重叠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词 分类 语义 拼写
下载PDF
《白鹿原》方言重叠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凌晨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7-69,共3页
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中运用了大量来自陕西地区的方言重叠词,这些词语采用现代汉语重叠词的构词方式,结合关中地区的方言语素和口语习惯,在表达特定语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关键词 陕西方言 重叠词 语言风格 《白鹿原》
下载PDF
浅议英语重叠词的词性、文体色彩及修辞功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松槐 《民族论坛》 2008年第5期56-57,共2页
H.W福勒说过:"也许正是通过它们(重叠词)我们才得以进入言语的世界,从最初试验性的mum-mum和dad-dad发展到更具雄心的tootsy-wootsy和piggy-wiggy的。"重叠词在英语中的地位是不能与其他复合词相比的,其使用范围也较有限,然而... H.W福勒说过:"也许正是通过它们(重叠词)我们才得以进入言语的世界,从最初试验性的mum-mum和dad-dad发展到更具雄心的tootsy-wootsy和piggy-wiggy的。"重叠词在英语中的地位是不能与其他复合词相比的,其使用范围也较有限,然而,在英语构词中,它却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本文将对重叠词的词性、文体色彩及修辞功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进一步理解英语重叠词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词 文体色彩 修辞功能
下载PDF
重叠之美,思乡之切——《听听那冷雨》中的重叠词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东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8-20,共3页
重叠词是词语的重合、叠加,而思念是情感的回环、往复,二者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对《听听那冷雨》中的重叠词的数量进行穷尽性统计,按照其构成进行细致分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重叠词的认识,更有助于梳理作... 重叠词是词语的重合、叠加,而思念是情感的回环、往复,二者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对《听听那冷雨》中的重叠词的数量进行穷尽性统计,按照其构成进行细致分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重叠词的认识,更有助于梳理作者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听那冷雨》 重叠词 数量 构成形式 特殊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