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监测α变异百分率与重型急性脑梗死发病90天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锦仪 雷伟健 +1 位作者 欧阳婵 余炳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6期658-664,共7页
目的通过持续监测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皮层脑电定量参数α变异百分率的动态变化,评价其在重型急性脑梗死发病90天的临床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常规行定量连续脑电监护及临床诊治。记录患者入院24 ... 目的通过持续监测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皮层脑电定量参数α变异百分率的动态变化,评价其在重型急性脑梗死发病90天的临床预后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常规行定量连续脑电监护及临床诊治。记录患者入院24 h、48 h、72 h的平均α变异百分率,并对入组病人入院时及发病90天进行NIHSS评分、GCS评分、CNFD评分;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间α变异百分率的差异及与重型急性脑梗死90天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α变异百分率与受累的大脑半球相关,病变侧大脑半球的α变异百分率较非病变侧大脑半球α变异百分率低;入院后72 h内,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α变异百分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预后良好组入院0~24 h(t=2.741,P=0.013)、24~48 h(t=2.345,P=0.035)、48~72 h(t=3.386,P=0.001)的平均α变异百分率(病变侧)均值较预后不良组明显增高;Spearman分析中提示,发病早期的病变侧α变异百分率(0~24 h、24~48 h,48~72 h)与良好预后呈正相关,分别为r=0.387,P<0.001;r=0.489,P<0.001;r=0.418,P<0.001。(3)入院0~24 h、24~48 h、48~72 h病变侧α变异百分率均对良好预后具有辨别预测能力,ROC曲线分析当α变异百分率≥20%时预测良好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68.4%、63.2%、63.2%、特异性分别为66.7%、75.0%、91.7%。结论α变异百分率与重型急性脑梗死90天良好预后呈正相关。临床上有望通过连续脑电监测α变异百分率这一定量化脑电参数,以预测重型急性脑梗死发病90天的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急性脑梗死 定量电监测 α变异百分率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重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一鸣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3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吡拉西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吡拉西...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重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吡拉西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吡拉西坦静脉滴注的前提下,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1、2周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2周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后1、2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重型急性脑梗死 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建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0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9年8月祁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依达拉奉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9年8月祁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5.22%(χ^2=4.600,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日常生活能力 安全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童小文 朱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8期943-944,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急性重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用14 d...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急性重型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用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重型脑梗死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射液 急性重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冯艳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44-45,共2页
探究依达拉奉于重型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17日至2021年9月17日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患者进行平行比对,依据计算机序号排序分组,35例设为传统组,给予对症治疗,3... 探究依达拉奉于重型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17日至2021年9月17日笔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患者进行平行比对,依据计算机序号排序分组,35例设为传统组,给予对症治疗,34例设为观察组,于传统组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预测值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具有同质性,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传统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略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型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可促使临床症状好转,改善受损神经功能,且安全系数较高,整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疗效 神经功能 患者
下载PDF
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对中重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司玲珍 陈耀明 +2 位作者 杨亚军 郭志刚 张锋伟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对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把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30 d,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治疗及同等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 l-M eger运动评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对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把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30 d,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治疗及同等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 l-M eger运动评分(FM A)、改良的Bobath指数(M B I)和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FM A、M B 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在这些方面均有所改善,且两组在下肢FM A、M B 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与针灸治疗对中重型脑梗死患者能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较单一针灸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急性脑梗死 康复 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