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马莉冰 李梅 王亚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45-1547,1551,共4页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治疗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治疗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9例。单一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联合组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精神恢复、退热、四肢抖动缓解、疱疹消退、神经受累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2、7.835、9.195、6.391、8.316,P<0.05);治疗结束后5 d,联合组患儿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12.138、2.124,P<0.05);治疗结束后5 d,联合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 (IL-1β)及白介素-10 (IL-10)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91、7.799、27.673、11.194,P<0.05)。结论:将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用于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治疗能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阿糖腺苷 干扰素 重型手足口 免疫球蛋白水平 炎症因子 药物安全性
下载PDF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3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易冬玲 罗海霞 +4 位作者 张小平 张朝勇 张亦维 蓝英 曾现芬 《西部医学》 2012年第8期1596-1598,160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早期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 67.6%的患儿为1~3岁。97.1%的患儿在病程1~5天发...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早期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 67.6%的患儿为1~3岁。97.1%的患儿在病程1~5天发展成重症,尤以病程2~4天(77.2%)更明显。绝大部分患儿出现精神差(99.0%)、惊跳(95.8%)、激惹(94.9%)、呕吐(38.5%)、肢体抖动(30.1%)、嗜睡(10.6%)、头痛(8.3%)、惊厥(2.2%)、颈阻阳性(16.0%),巴氏征阳性(11.9%)、膝反射活跃或亢进或减弱(16.6%)、心率增快(83.3%)、血压增高(42.3%);61.2%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34%的患儿血糖增高,34.6%的患儿血乳酸增高;脑脊液检查(34/40例)阳性率高,为病毒性脑炎改变;脑CT(0/21例)、脑MRI(0/11例)检查阳性率低。312例均临床治愈,无1例发展为危重型及死亡。结论重型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精神差、惊跳、激惹为神经系统最主要表现,呕吐、肢体抖动提示病情较重,头痛不是神经系统主要表现,较少出现惊厥、昏迷。持续发热、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糖增高、血乳酸增高为诊断重型手足口病的重要依据,神经系统体征、脑CT、脑MRI检查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儿童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312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易冬玲 李继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68-2269,231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情况并对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12例经甘露醇、地塞米松、IVIG、米力农等治疗后无1...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情况并对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12例经甘露醇、地塞米松、IVIG、米力农等治疗后无1例发展为危重型或死亡,均临床治愈。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剂量IVIG对重型手足口病的治疗在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表现消退时间、出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手足口病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及早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效果好,当血压增高时及时应用米力农,当血糖、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时可酌情应用IVIG,推荐剂量为1g/kg,分1~2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儿童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重型手足口病并发症42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陆韦 田润梅 +2 位作者 谢闯 幸黔鲁 袁婧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9期3248-3249,共2页
目的观察4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类型及转归。方法对42例重型(或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男24例,女18例。年龄小于3岁者36例(86%)。并发症分别为脑炎(或脑膜炎)(100%,其中脑干脑炎37例(88%)),... 目的观察4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类型及转归。方法对42例重型(或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男24例,女18例。年龄小于3岁者36例(86%)。并发症分别为脑炎(或脑膜炎)(100%,其中脑干脑炎37例(88%)),心肌损害(57%),支气管肺炎(21%),呼吸衰竭(21%),肺水肿、肺出血(21%),循环衰竭(21%),消化道出血(7%)。9例接受机械通气(21%)治疗。痊愈30例(71%),好转3例(7%),死亡3例(21%),自动出院3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以脑炎、心肌损害的发生率高,还可并发消化道出血。脑干脑炎伴神经源性肺水肿并循环衰竭可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并发症 脑炎 心肌损害 肺水肿
下载PDF
早期足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乐高钟 吴小秧 +1 位作者 程均 罗勤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性别及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甲泼尼龙(甲强2mg/(kg·d),疗程3-5d);治疗2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丙1g/(kg·d),疗程2d);治疗3组联合甲强及静丙辅助治疗。4组同时配合控制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治疗3组(甲强+静丙)治愈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在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治愈时间、无效或转危重型控制方面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丙种球蛋白 重型手足口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丹 宋春兰 +4 位作者 成怡冰 金志鹏 崔亚杰 李志 任一帆 《河南中医》 2016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6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6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7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 L·kg^(-1)注射,1次·d^(-1)。两组均治疗7~10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836,P=0005);治疗组的发热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肌阵挛消失时间、抽搐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皮疹消退时间上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型手足口 醒脑静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神经系统受累的重型手足口病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鹏 宋春兰 +3 位作者 成怡冰 崔亚杰 任一帆 顾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神经系统受累的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62例,随机分为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联合组(利巴韦林+热毒宁),观察3组患儿热退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皮疹...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神经系统受累的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62例,随机分为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联合组(利巴韦林+热毒宁),观察3组患儿热退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及危重型转化率。结果 (1)治疗后热毒宁组AST及TBIL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联合组AST、ALT、TBIL亦低于治疗前(P<0.05);(2)热毒宁组及联合用药组退热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3)热毒宁组及联合组患儿危重型转化率低于利巴韦林组。结论热毒宁组及联合组患儿,在热退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较利巴韦林组缩短,用药安全,无明显肝肾功损害,可降低危重症转化率等方面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下载PDF
重型手足口病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官升灿 周文 +3 位作者 黄伟 王玉海 刘路 李芹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0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4例HFMD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75例、西医加热毒宁组75例、西医加羚角钩藤汤组64例,3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其余两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羚角钩藤汤,连用3~5 d,观察... 目的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4例HFMD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75例、西医加热毒宁组75例、西医加羚角钩藤汤组64例,3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其余两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羚角钩藤汤,连用3~5 d,观察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西医加羚角钩藤汤组和西医加热毒宁组在退热方面较西医组疗效明显(P<0.05);西医加热毒宁组与西医联合羚角钩藤汤组退热时间相当(P>0.05)。在皮疹消退方面,西医加羚角钩藤汤组和西医加热毒宁组在皮疹消退方面较西医组疗效明显(P<0.05);西医加热毒宁组与西医加羚角钩藤汤组皮疹消退时间相近(P>0.05)。结论西医加热毒宁组、西医加羚角钩藤汤两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羚角钩藤汤 热毒宁注射液
下载PDF
渝东北片区留守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的就医现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玲 张小蓉 姜建渝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留守儿童就医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方法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 目的通过对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留守儿童就医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方法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型手足口患儿分为留守组和非留守组,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两组患儿就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6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留守儿童占58.33%(98例),非留守儿童41.67%(70例);由祖父母看护者占63.27%(62例)。留守组和非留守组患儿首次就医时间分别为(23.46±2.30)和(22.94±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就诊二级以上医院、需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留守儿童罹患重型手足口病的就医现状需引起全社会各方面重视,力求从留守儿童自身、监护人、医护人员三方进行改善,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重型手足口 就医现状
下载PDF
馥感啉口服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雪 宋春兰 +1 位作者 陈芳 贾丽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15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利巴韦林、20%甘露醇、限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馥感啉口服液)与对照组(利巴韦林、20%甘露醇、限液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儿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馥感啉口服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15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利巴韦林、20%甘露醇、限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馥感啉口服液)与对照组(利巴韦林、20%甘露醇、限液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儿总有效率、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情况、惊颤消失时间及危重型病例转化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0%,2例进展为危重型病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7.14%,9例进展为危重型病例。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状态、惊颤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危重型病例转化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在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情况、惊颤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用药安全,可降低危重型病例转化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馥感啉口服液可有效提高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馥感啉服液 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3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蓝英 易冬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6期69-70,3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67.6%的患儿为1~3岁。97.1%的患儿在病程1~5天发展成重症,尤以病程2...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收治的312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67.6%的患儿为1~3岁。97.1%的患儿在病程1~5天发展成重症,尤以病程2~4天(77.2%)更明显。绝大部分患儿出现精神差(99.0%)、惊跳(95.8%)、激惹(94.9%)、呕吐(38.5%)、肢体抖动(30.1%)、嗜睡(10.6%)、头痛(8.3%)、惊厥(2.2%)、颈阻阳性(16.0%)、巴氏征阳性(11.9%)、膝反射活跃或亢进或减弱(16.6%)、心率加快(83.3%)、血压升高(42.3%);61.2%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34%的患儿血糖升高,34.6%的患儿血乳酸升高;脑脊液检查(34/40)阳性率高,为病毒性脑炎改变;脑CT(0/21例)、脑MR(I0/11例)检查阳性率低。312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临床治愈,无1例发展为危重型及死亡。结论:重型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较隐匿,精神差、惊跳、激惹为神经系统最主要表现,呕吐、肢体抖动提示病情较重,头痛不是神经系统主要表现,较少出现惊厥、昏迷。持续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糖升高、血乳酸升高为诊断重型手足口病的重要依据,神经系统体征、脑CT、脑MRI检查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早期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中西医结合 儿童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四景 牟纲 张劲松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HFM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儿均为43例。常规治疗组...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HFM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儿均为43例。常规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用药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g·kg^(-1)·d^(-1),连用2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治愈时间(d):6.54±2.21比9.47±3.45,住院时间(d):11.83±1.48比15.93±2.35];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5.35%(41/43)比55.81%(24/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HFMD患儿,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型手足口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雅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9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相关临床情况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9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相关临床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在相关临床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儿的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转归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重症重型手足口 临床转归
下载PDF
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刘冬丽 昌艳军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593-659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将82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后(3.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方法:将82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后(3.1±0.4)d病情开始好转,住院时间(7.0±1.2)d,并发症发生率为8.50%,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重型手足口 护理干预 效果评定
下载PDF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
15
作者 谢志超 方润婷 袁庆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手足口 临床治疗 分析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35例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福亮 潘万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628-629,共2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35例和血必净组35例,常规组进行抗感染、抗病毒、镇静、退热、降颅内压及...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35例和血必净组35例,常规组进行抗感染、抗病毒、镇静、退热、降颅内压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静脉点滴血必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血必净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血必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治疗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勇军 石聪颖 石海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法在手足口病重症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2期患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重点比较... 目的探讨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法在手足口病重症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2期患儿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重点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发热、肢体抖动次数、平均住院日)。结果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有效率及无效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好转及肢体抖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加减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期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灌肠 羚角钩藤汤 重型手足口 疗效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庆雄 官文芳 +3 位作者 张海平 朱春晖 卢宏昌 李苏宝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自愿参加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进入试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人血免疫球蛋白、降颅压及降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符合纳入标准并自愿参加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进入试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人血免疫球蛋白、降颅压及降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生产),疗程5d。本研究对两组病例在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嗜睡消失时间、肌阵挛消失时间及危重症转化率五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44.23±10.57)h短于对照组(56.38±15.8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睡消失时间(51.70±7.01)h短于对照组(60.63±15.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阵挛消失时间(43.43±8.07)h短于对照组(50.85±11.9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手足口病重型病例能显著缩短退热时间、嗜睡消失时间、肌阵挛消失时间及降低危重症转化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 重型 安宫牛黄丸/治疗应用 副反应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先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小儿口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2期、3期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48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小儿口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2期、3期手足口病患儿96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48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小剂量组注射剂量为1g/kg,大剂量组注射剂量为2g/kg,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经济效益。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8/48),高于对照组2.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小剂量组治疗费用更低。结论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均显著且相近,而剂量为1g/kg的丙种球蛋白治疗费用更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手足口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儿童
下载PDF
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儿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3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 目的研究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对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总病程、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受损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总病程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心率、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正常范围。结论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儿应用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控制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护理干预 重型手足口 合并神经功能损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