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9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符磊 杨岗 高兴贵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处理;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处理;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异氟醚维持麻醉。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围术期血液流变学(HR)无明显变化;两组术中血糖均有所升高,术后恢复正常,但对照组升高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时间快,且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保护患者脑组织,提高急症手术围术期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重型颅脑损伤 形成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丽明 刘祥平 +2 位作者 张世焱 王永丰 孙明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2期68-6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处理,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均较平稳,心率、呼吸、体温以及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MAP、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观察组MAP、SBP与DBP均较对照组平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均较好,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更能平稳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重型颅脑损伤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丙泊酚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急症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82-83,共2页
目的探究丙泊酚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急症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进行均等分组,将编号为双号的49号患者作为研究组,将编号为单号的49号患... 目的探究丙泊酚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急症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进行均等分组,将编号为双号的49号患者作为研究组,将编号为单号的49号患者作为参照组,在麻醉药物选择方面,前一组给予异氟醚麻醉,后一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的DBP、SBP等指标术中过程中都明显升高(P<0.05),但是术后都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波动较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例数1例显著少于异氟醚麻醉的参照组4例(P<0.05)。结论给予此类重症患者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不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重型颅脑损伤 急症手术 效果
下载PDF
紧急锥颅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道良 林悦青 +3 位作者 蔡正哲 杨丛 颜春悦 黄宜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4期2068-2069,共2页
目的探讨紧急锥颅减压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中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机制。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先行床旁紧急锥颅引流减压,完成术前准备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结果锥颅后引流出血肿量:... 目的探讨紧急锥颅减压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中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机制。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先行床旁紧急锥颅引流减压,完成术前准备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结果锥颅后引流出血肿量:〈30ml 5例,30—50ml21例,〉50ml7例。锥颅后15min内一侧瞳孔缩小或恢复正常17例,双侧瞳孔均有缩小4例。锥颅后GCS评分好转25例。结论紧急锥颅减压抢救方法简便有效,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疗效明显,且为开颅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颅减压 颅脑损伤 形成
下载PDF
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术中血糖及血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魁 《临床研究》 2018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术中血糖及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83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芬太尼麻醉,研究组42例予以丙泊酚、芬... 目的分析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术中血糖及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83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芬太尼麻醉,研究组42例予以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对比两组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与对照组(7.3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予以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麻醉,起效快且镇痛维持时间长,可有效保持患者术中血压、血糖平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丙泊酚 重型颅脑损伤 形成 血糖 血压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
6
作者 陈俊儒 李光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350-2353,2366,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55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脑疝形成将其分为脑疝组(n=58)和非脑疝组(n=97)。运用PSM以1∶...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55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脑疝形成将其分为脑疝组(n=58)和非脑疝组(n=97)。运用PSM以1∶1比例匹配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致伤原因。比较脑疝组和非脑疝组匹配前后的基线资料,匹配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STBI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匹配前,脑疝组和非脑疝组患者性别、BMI、饮酒史、糖尿病史、致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SM后,脑疝组、非脑疝组均得到50例STBI患者,脑疝组和非脑疝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致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脑疝组和非脑疝组损伤类型、血肿位置、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低于非脑疝组(P<0.05),入院时体温、发病至就诊时间及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低钠血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合并感染、脑积水、早期未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占比均高于非脑疝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低、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低钠血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发病至就诊时间长、早期未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均为STBI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PSM均衡协变量后,入院时GCS评分低、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低钠血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发病至就诊时间长、早期未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均为影响STBI患者脑疝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杜虎 齐晓鑫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7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71)。根据患者有无脑疝形成将建模组分为脑疝组(n=49)和无脑疝组(n=9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效能进行分析;采用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结果脑疝组年龄≥60岁、高血压史、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占比均高于无脑疝组(P<0.05),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占比均低于无脑疝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建模组、验证组验证,其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34、0.825,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度较好;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列线图预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4、83.67%、89.25%,验证组分别为0.850、82.61%、87.50%;DCA曲线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01~0.90,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可获得满意的净收益。结论年龄≥60岁、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及去骨瓣减压术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较好,有助于临床及时筛选出颅脑损伤后脑疝形成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王鹏 冯三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脑代谢指...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脑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术后2周,联合组的血清TNF-α、IL-2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CT水平高于参照组,CCP、CEO_(2)及SVO_(2)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减轻其炎性反应,改善脑代谢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炎性因子 代谢
下载PDF
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BNP、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唐赛虎 程宏伟 +3 位作者 叶雷 宋良树 杨浩 康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重... 目的:探讨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对血清脑钠肽(BNP)、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减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渐进式减压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相关指标、颅内压、意识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 d,两组BNP高于术前,PAI-1、t-PA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BNP、PAI-1、t-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观察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减压应用于大骨瓣减压术中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BNP、PAI-1、t-PA水平,改善颅内压和意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渐进式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钠肽 颅内压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成国 董三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控制性阶...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0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血必净联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76.47%)更高(P<0.05)。术后7 d,两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较术前均增加(P<0.05),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均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BV、CBF均更高(P<0.05),TTP、MTT均更短(P<0.05)。术后7 d,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较术前均提高(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GOS评分更高(P<0.05),CSS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88%)较对照组(26.47%)更低(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增强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必净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血清磺酰脲受体1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程度预测和预后中的价值
11
作者 张杰 陈茂送 应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磺酰脲受体1(Sur1)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CE)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和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伤后12 h、24 h、48 h和72 h血清中Sur1的浓度。根据头颅CT及颅内压(ICP)评估CE程度,记录格... 目的探讨血清磺酰脲受体1(Sur1)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水肿(CE)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和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伤后12 h、24 h、48 h和72 h血清中Sur1的浓度。根据头颅CT及颅内压(ICP)评估CE程度,记录格拉斯昏迷评分(GCS)评估预后。创伤后3个月格拉斯预后评分(GOS)1~3分为不良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ur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头颅CT提示CE患者Sur1浓度均值和峰值均较高。在88例颅内高压患者中,Sur1浓度峰值和ICP峰值间存在延迟。预后不良患者血清Sur1峰值浓度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论血清Sur1浓度升高与CT的CE征象和ICP峰值以及创伤后不良预后相关,血清Sur1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重型颅脑损伤 生物标志物 磺酰脲受体1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徐磊 马德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9-0092,共4页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急性脑膨出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施行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出现急性脑膨出病例56例,回顾分析急性脑膨出病因和干预救治措施。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37.50%),大面...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急性脑膨出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施行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出现急性脑膨出病例56例,回顾分析急性脑膨出病因和干预救治措施。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37.50%),大面积脑梗死13例(23.21%)是导致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其中急性脑缺血9例(16.07%),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例(12.50%),重度脑挫伤6例(10.71%);经临床救治后,患者COS评级为I级的也有13例(23.21%),II级有11例(19.64%),III级有10例(17.86%),IV级有14例(25.00%),V级有8例(14.29%)。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出现急性脑膨出后,明确原因,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率,降低病症危害的影响,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术 急性膨出 救治经验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研究
13
作者 曹大海 张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7-0080,共4页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危急重症,在临床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病情复杂,致死率与致残率高,具备较大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得以提升,但仍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在重...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危急重症,在临床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病情复杂,致死率与致残率高,具备较大的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得以提升,但仍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以进一步提升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水肿 颅内高压 高压氧治疗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rScO2联合TCD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转归的预测
14
作者 邓美芝 王存 宁春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95-0200,共6页
探索无创脑氧饱和度(rScO2)联合经颅多普勒(TCD)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转归的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至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ICU的 3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4小时内进行GCS评分,每... 探索无创脑氧饱和度(rScO2)联合经颅多普勒(TCD)对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转归的预测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至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ICU的 3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发病24小时内进行GCS评分,每日行颅脑CT检查,结果 将出现血肿增加、脑肿胀及新的缺血梗死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30例患者均连续监测rScO2,动态监测病变侧大脑中动脉TCD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另10例未发生。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侧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可能为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其中Vs(OR=1.349,95%CI:1.017-1.790,P=0.038),PI(OR=0.000,95%CI:0.000-0.208,P=0.039)。通过绘制ROC可见诊断效能最高的是rScO2 联合Vs(AUG=0.970),其次为rScO2 联合SD(AUG=0.950)。结论 初步推断rScO2联合TCD可有效预警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氧饱和度 经颅多普勒颅内压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
15
作者 张瑞娟 曹倩 +2 位作者 金铁托 严秀友 董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387-391,共5页
目的构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继发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组(n=52)和对照组(n=9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 目的构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继发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组(n=52)和对照组(n=9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两组患者脑疝、低血压、糖尿病、血肌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评分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脑疝、低血压、糖尿病和DIC评分≥5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均P<0.05)。采用R4.0.3统计软件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样本量为105,验证集样本量为4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训练集为0.790(95%CI:0.694~0.887),验证集为0.753(95%CI:0.599~0.907)。在验证集里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3.322,P=0.101,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和可信度。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识别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梗死 急性 继发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16
作者 唐逸人 张巍 黄永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监利市中医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异同将其分组,60例患者接受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将其划...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监利市中医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其接受治疗方法的异同将其分组,60例患者接受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的NIHSS评分、NSE水平、双侧颈内动脉搏动指数(PI)、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_(2))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及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_(2))均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减轻神经损伤,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能力,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氧代谢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比较
17
作者 范瑞龙 王泼泼 汪美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39-542,共4页
目的 对比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SLTC)与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sTBI患者病例资料,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 目的 对比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SLTC)与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sTBI患者病例资料,按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24例,SLTC)。比较两组颅内压、脑氧代谢指标、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7d,观察组颅内压为(14.30±1.59)mmHg,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arterial jugular vein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Da-jvO_(2))为(50.39±3.01)ml/L,均低于对照组(18.41±2.01)mmHg、(55.22±3.72)ml/L;静脉血氧含量(oxygen saturation in venous blood,CjvO_(2))为(97.54±11.38)ml/L,动脉血氧含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CaO_(2))为(162.22±11.57)ml/L,高于对照组(88.75±9.21)ml/L、(153.24±9.75)ml/L;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为(4.13±0.28)分,高于对照组(3.52±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TC能够更有效降低sTBI患者颅内压,调节脑氧代谢,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开颅减压术 标准大骨瓣 开颅减压术 传统骨瓣 氧代谢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ANGPTL4、NLRP3水平及其对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王永利 徐进宝 +2 位作者 罗浩 郭志佳 赵鹏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TBI)后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变化及其对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100例TBI患者为TBI组,同时选取100例在该院体检健康者为...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TBI)后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变化及其对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100例TBI患者为TBI组,同时选取100例在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NGPTL4、NLRP3水平。比较TBI患者中发生和未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NLRP3水平对TBI患者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BI患者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因素。结果TBI组血清ANGPTL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LR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未发生患者在脑疝比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比例、血清ANGPTL4、NLRP3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PTL4、NLRP3水平诊断TBI患者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812,灵敏度分别为77.80%、83.30%,特异度分别为86.60%、64.60%,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3.30%、82.90%、0.8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LRP3水平升高是TBI患者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治疗,TBI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升高,NLRP3水平降低(P<0.05)。结论TBI患者血清ANGPTL4水平降低,NLRP3水平升高,且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血清中ANGPTL4水平降低,NLRP3水平升高,二者对TBI患者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NOD样受体蛋白3 继发性大面积梗死
下载PDF
不同颅骨修补时机对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尚彬 陈华轩 +2 位作者 罗波 张渊 云德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颅骨修补时机对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的STBI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分别于去骨瓣减压... 目的研究不同颅骨修补时机对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STB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的STBI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分别于去骨瓣减压术(DC)后4~6周、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以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早期组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CA、MCA及PCA血流速度及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DC术后3~6个月颅骨修补,DC术后4~6周行颅骨修补可有效恢复STBI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使其精神状况得到显著提振,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颅骨修补术 创伤性颅脑重型损伤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梁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13-16,共4页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单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 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乙酰谷酰胺单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乙酰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11.02±1.52)分和对照组的(20.52±1.71)分对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00%和对照组的79.00%对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的10.00%,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分别为(22.11±1.66)ng/L、(9.17±1.24)pg/ml、(4.01±1.24)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4.16±1.02)ng/L、(15.99±1.04)pg/ml、(7.77±1.98)mg/L,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乙酰谷酰胺治疗后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射液 注射用乙酰谷酰胺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