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塑场所”的历史主义表达——从塔玛若教堂到“诺亚方舟”公园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广宇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0期29-32,共4页
通过对博塔设计作品塔玛若教堂和"诺亚方舟"公园的对比分析,述评了"重塑场所"理念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并运用举证的手法对其历史主义美学倾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塔玛若教堂 “诺亚方舟”公园 重塑场所 历史主义
下载PDF
重塑居住场所——马里奥·博塔的独户住宅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支文军 胡招展 《时代建筑》 2002年第6期70-73,共4页
博塔是一个非主流的著名建筑师,他的独户住宅是反映他的创作思想的一面镜子。通过解读这些个性化的住宅,我们可以理解居住最原初的意义和人性最纯朴的回归。
关键词 马里奥·博塔 独户住宅 重塑场所 当代的远古风格
下载PDF
时空层叠,场所重塑基于多要素整合设计的嘉兴火车站区域整体更新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姜都 程璐 江立敏 《时代建筑》 2021年第6期78-85,共8页
嘉兴火车站区域有着重要的历史沉淀,同时也有多类城市空间与功能要素在此交融。面对该区域的整体更新,设计师尝试梳理各类时空要素,并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多要素的整合,以期实现整个区域的场所重塑。
关键词 嘉兴火车站 时空要素 场所重塑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工业遗存场所重塑方法探讨
4
作者 王雁舒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4期282-282,284,共2页
随着工业遗存的潜在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地块开发摒弃了“推倒重建”的做法,将工业遗存重新利用并融入到新的场所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工业遗存的场所价值,然后从叙事性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场所的组成及脉络,最后对工业遗存... 随着工业遗存的潜在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地块开发摒弃了“推倒重建”的做法,将工业遗存重新利用并融入到新的场所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工业遗存的场所价值,然后从叙事性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场所的组成及脉络,最后对工业遗存场所重塑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工业遗存在场所的重塑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工业时代的记忆,也为场地及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 场所重塑
下载PDF
基于场所的建筑生成原则与方法探索
5
作者 刘骥 《中外建筑》 2018年第9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场所结构、场所与身体知觉之间关系的剖析,寻找潜藏于场所现象背后的本质,探索存在于场地中的建筑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本质,从而生成基于场所的建筑设计方法论。
关键词 场所 身体感知 继承与变迁 重塑场所
下载PDF
场所思维的演练:艺术主导下地方重塑的多学科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茜·乔克拉 石倩(译) 《公共艺术》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场所的想象制度"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表达方式,阐释了艺术主导下的场所营造,在艺术、人文、科学等交叉领域的艺术研究与实验中所体现的自治性,及其从在地性到跨区域的场所特性中所发挥的自主作用。这一想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场所的想象制度"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表达方式,阐释了艺术主导下的场所营造,在艺术、人文、科学等交叉领域的艺术研究与实验中所体现的自治性,及其从在地性到跨区域的场所特性中所发挥的自主作用。这一想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希腊裔法国哲学家、心理分析师、政治思想家、社会评论家和经济学家科尼利厄斯·卡斯托里亚迪斯所提出的"社会的想象制度"理论,它将艺术主导的场所营造项目中所体现的概念和创意,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制度 场所 在地性 场所营造和重塑 多学科
原文传递
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
7
作者 张渝 舒波 王兴国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8-214,139,共8页
基于对图书馆内涵的理解:之于人是知识的传播地,之于地域是文化的象征物,之于时代是文明的表达体。因此,图书馆的营造需要回答“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协调与融合问题。以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基于一种“回归”与... 基于对图书馆内涵的理解:之于人是知识的传播地,之于地域是文化的象征物,之于时代是文明的表达体。因此,图书馆的营造需要回答“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协调与融合问题。以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基于一种“回归”与“自省”的态度,在项目中去探求“传统与现代对话”的途径与策略。结合中西方在地理论和场所思想,设计通过“场所的解读”“地形的整合”“气候的因借”“空间的重构”等具体方法,让建筑回归一种在地表达,重塑一种场所精神。该项目的设计方法探索,不是对传统和地域进行符号式的重现,而是在时代背景下,以批判和自省的方式,阐释一种回归的设计策略,作为传统地域建筑实践的一种参考,也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的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在地表达 场所重塑 自省 回归
原文传递
共生环境、无处不在的身份和记忆景观:记公共艺术研究与数字空间共性维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茱茜·乔克拉 石倩(译) 《公共艺术》 2023年第3期17-30,共1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繁荣以来,为了在数字和现实场所营造中重新配置公共、共享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构思和体验现实场所的范式和参数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使我们陷入一场比肩工业革命的新革命,其主要影响将涉及人类能否掌控...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繁荣以来,为了在数字和现实场所营造中重新配置公共、共享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构思和体验现实场所的范式和参数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使我们陷入一场比肩工业革命的新革命,其主要影响将涉及人类能否掌控人工智能的进化,人工智能是作为工具服务人类抑或取代人类,成为问题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空间作为公共共享利益的问题将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这些观点事实上已经对艺术和创意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产生了重大影响,涉及公众和社会领域。通过第二十八届电子艺术国际研讨会(ISEA)上展示的一些艺术项目,笔者认为当今艺术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现实的不同维度相互作用并促进集体共享和可访问性,同时提高极限状态下对广义现实、情绪以及认知体验的复杂性和可能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制造公共空间 场所重塑 记忆景观 跨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