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姜绍通
郑志
+4 位作者
朱羽
吴学凤
潘丽军
罗水忠
杜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通过研究影响米根霉菌丝体形态的培养基因素,初步构建了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培养基采用120 g/L葡萄糖,3 g/L硝酸铵,K+和Na+浓度比为1:1,发酵72 h后,米根霉菌体形态为均匀的菌...
通过研究影响米根霉菌丝体形态的培养基因素,初步构建了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培养基采用120 g/L葡萄糖,3 g/L硝酸铵,K+和Na+浓度比为1:1,发酵72 h后,米根霉菌体形态为均匀的菌丝体小球,直径为1.0 mm^2.0 mm,此时L-乳酸产量可达100.8 g/L,葡萄糖转化率为84%。在此基础上,利用米根霉菌丝体小球重复间歇发酵16批次,每批次发酵24 h,此时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75%,L-乳酸产量保持在60.0 g/L以上,米根霉菌丝体小球形态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无载体固定化
重复间歇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根霉不同菌丝体形态对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志
杜威
+4 位作者
姜绍通
吴学凤
李兴江
罗水忠
张任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70,共5页
研究米根霉在3L发酵罐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絮状米根霉首批发酵产L-乳酸为105.8g/L,葡萄糖转化率88.12%,球状米根霉产L-乳酸105.0g/L,葡萄糖转化率87.50%;在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L-...
研究米根霉在3L发酵罐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絮状米根霉首批发酵产L-乳酸为105.8g/L,葡萄糖转化率88.12%,球状米根霉产L-乳酸105.0g/L,葡萄糖转化率87.50%;在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L-乳酸均保持在80.00g/L以上,第7批产L-乳酸78.60g/L,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87.33%,产酸效率最高可达到4.26g/(L·h),而絮状米根霉前4批产L-乳酸可保持在80.00g/L以上,第5批产L-乳酸78.30g/L,第6批产L-乳酸77.40g/L,第7批产L-乳酸70.20g/L,产酸效率最高可达4.07g/(L·h)。研究数据显示,球状米根霉更适于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重复间歇发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被引量:
11
1
作者
姜绍通
郑志
朱羽
吴学凤
潘丽军
罗水忠
杜威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9-1733,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2007AA10Z361)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040359008)资助~~
文摘
通过研究影响米根霉菌丝体形态的培养基因素,初步构建了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首批次发酵培养基采用120 g/L葡萄糖,3 g/L硝酸铵,K+和Na+浓度比为1:1,发酵72 h后,米根霉菌体形态为均匀的菌丝体小球,直径为1.0 mm^2.0 mm,此时L-乳酸产量可达100.8 g/L,葡萄糖转化率为84%。在此基础上,利用米根霉菌丝体小球重复间歇发酵16批次,每批次发酵24 h,此时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75%,L-乳酸产量保持在60.0 g/L以上,米根霉菌丝体小球形态保持稳定。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无载体固定化
重复间歇发酵
Keywords
L-lactic acid, Rhizopus oryzae, morphology, self-immobilization, repeated intermittent fermentation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根霉不同菌丝体形态对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郑志
杜威
姜绍通
吴学凤
李兴江
罗水忠
张任远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6-170,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AA10Z361)
文摘
研究米根霉在3L发酵罐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对发酵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絮状米根霉首批发酵产L-乳酸为105.8g/L,葡萄糖转化率88.12%,球状米根霉产L-乳酸105.0g/L,葡萄糖转化率87.50%;在重复间歇发酵过程中,球状米根霉前6批产L-乳酸均保持在80.00g/L以上,第7批产L-乳酸78.60g/L,葡萄糖转化率均高于87.33%,产酸效率最高可达到4.26g/(L·h),而絮状米根霉前4批产L-乳酸可保持在80.00g/L以上,第5批产L-乳酸78.30g/L,第6批产L-乳酸77.40g/L,第7批产L-乳酸70.20g/L,产酸效率最高可达4.07g/(L·h)。研究数据显示,球状米根霉更适于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关键词
L-乳酸
米根霉
形态
重复间歇发酵
Keywords
L-lactic acid
Rhizopus oryzae
morphology
repeated intermittent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Q9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
姜绍通
郑志
朱羽
吴学凤
潘丽军
罗水忠
杜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米根霉不同菌丝体形态对重复间歇发酵生产L-乳酸的影响
郑志
杜威
姜绍通
吴学凤
李兴江
罗水忠
张任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