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空间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为例
1
作者 程刚 王娜 李旭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3-81,共9页
本文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为切入点,应用EBM模型测算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差... 本文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为切入点,应用EBM模型测算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来源和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波动增长态势,但梯度效应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京津冀和黄河流域处于较低水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区域差异显著,超变密度与区域内差异是导致空间非均衡的重要来源;对外开放差异是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空间差异的主导因素,创新环境则对京津冀的空间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外开放与创新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最主要交互驱动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空间差异 驱动因素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视角
2
作者 程刚 李傲翔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考察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态势及其空间差异,对于全面协同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综合测度了2011—2020... 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考察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态势及其空间差异,对于全面协同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综合测度了2011—2020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全面考察绿色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各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水平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十三五”期间,多数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相比“十二五”期间均有所提升;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绿色创新效率 超效率E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下载PDF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的水平测度及差异分析
3
作者 刘建华 闫静 +1 位作者 王慧扬 葛世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9-90,共12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对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一系列论述中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符合当前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对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一系列论述中重点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符合当前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提升路径等理论研究逐渐深入,但实证研究仍显不足。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对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区域差异的准确研判,是我国因地制宜,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对于我国加快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梳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构建涵盖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三个维度的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2-2021年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究其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利用基尼系数剖析其新质生产力发展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各地区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三个维度的增长差异。研究发现:其一,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从高到低依次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在年均增速上,京津冀表现相对落后。其二,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不均,呈阶梯状特征,其中,第一梯队以粤港澳、北京和长三角两省一市等发达地区为核心,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领先,第二梯队包括天津、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的部分省份,第三、第四梯队涵盖其他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内部新质生产力发展差异显著,其中,以京津冀地区的内部差异最为突出,而黄河流域内部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其四,在新动能和新产业方面,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整体领先。京津冀各维度水平较高但增速相对较慢。相比之下,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在新模式方面增速较快。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水平测度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发展:提升潜力与平衡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旭辉 庞正虎 《科研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共9页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必须坚持数字创新引领发展。精准把握数字创新的提升潜力、准确辨析其失衡症结并探寻其平衡发展路径,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8—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必须坚持数字创新引领发展。精准把握数字创新的提升潜力、准确辨析其失衡症结并探寻其平衡发展路径,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8—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数字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QAP方法全面揭示和识别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全国和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效率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各区域存在显著差距;(2)考察期内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数字创新发展空间不平衡程度表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其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距;(3)全国数字创新发展总体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极化趋势,且极化趋势逐渐加剧;(4)对外开放程度不同是全国数字创新发展差异形成的最大成因,而区域数字创新发展差异的形成和变化的强度存在地区异质性,且不同区域主导因素有所差异。本研究对于协同提升中国数字创新发展水平、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空间非均衡
原文传递
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村庄绿化状况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月莹 蒋三乃 王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绿化覆盖率高于村庄内部;3)山区村绿化覆盖率高于平原村,平原村高于牧区村;4)除黄河上游地区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灌草为主外,其余区域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乔木为主。各区域都存在村庄绿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绿化用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补齐各区域村庄绿化短板、合理规划村庄绿化用地、挖掘村庄内部绿化潜力、突出不同类型村庄绿化重点、合理配置村庄绿化植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化 村庄绿化覆盖率 绿化用地空间 国家重大战略区域
下载PDF
更好发挥国家自创区对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
6
作者 崔丹 刘娅 +3 位作者 郑佳 尚雁洁 张艳秋 王胤杰 《开放导报》 2022年第6期41-48,共8页
国家自创区在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引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部分自创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推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水平有限、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不足等问题。立... 国家自创区在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引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部分自创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推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水平有限、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不足等问题。立足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国家自创区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顶层设计上加大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推动“多链”融合互促,引导区域产业迭代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打造世界/区域人才高地;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创区 科技协同创新 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国平 吕爽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近十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建设稳步推进,三地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取得率先突破,区域内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稳步实施。但仍面临经济份额下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能力不强、人口和经济过密与过疏现象并存等问题。展望未来,应从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新格局、优化区域现代产业分工体系与区域创新格局、创新跨区域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优效益和更高质量,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城市群 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