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范畴”与“破土而出”——《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序 被引量:3
1
作者 麻国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1,共4页
"棒棒"不仅是山城重庆所特有的农民流动务工形式,更是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续。《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透过一名女性学者特有的细腻眼光,以丰富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呈现了一幅现代都市贫民... "棒棒"不仅是山城重庆所特有的农民流动务工形式,更是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续。《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透过一名女性学者特有的细腻眼光,以丰富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呈现了一幅现代都市贫民生活的生动画卷,系统地指出了"棒棒"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探讨了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和适应的特殊性问题,深化了城乡关系中有关都市性和乡土性的讨论。无论是研究的视角与内容、理路与方法、传承和新意,对话与回应等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咂摸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 底层社会研究 乡土性 都市性
下载PDF
传统与转型:重庆“棒棒”生计方式的坚守与改变
2
作者 王雨 胡家元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0-23,共4页
“棒棒”是山城重庆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特殊群体和体力型职业。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农民选择放下锄头拿起棒棒,走进重庆城,完成生计方式的第一次转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棒棒”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始终处于城市生活的... “棒棒”是山城重庆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特殊群体和体力型职业。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农民选择放下锄头拿起棒棒,走进重庆城,完成生计方式的第一次转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棒棒”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始终处于城市生活的最底层,并在长期的工作中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策略,维系着城市与乡村两种空间下的互动与平衡。随着时代背景、经济收入与自身条件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重庆“棒棒”生计方式的再转变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棒棒” 生计方式 转变
下载PDF
“下力”的身体经验:重庆“棒棒”身份意识的形成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6,共6页
身体经验研究重在探讨物质性身体感知世界的内容和方式,突出身体的主动性,建立身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庆"棒棒"身份意识形成的研究,是从身体经验的视角来考察生计过程中的身体经验与身份意识的关联性,揭示出"棒棒&... 身体经验研究重在探讨物质性身体感知世界的内容和方式,突出身体的主动性,建立身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重庆"棒棒"身份意识形成的研究,是从身体经验的视角来考察生计过程中的身体经验与身份意识的关联性,揭示出"棒棒"的身份意识是身体经验的产物,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的结果,"棒棒"的身体经验和社会二者共同建构了"下力"的身体和"下贱"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棒棒” 身体经验 身份意识 身体技术
原文传递
实践中的社会关系体研究——基于对“棒棒”群分类概念“坨”的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7,共6页
重庆"棒棒"内部存在人群分类的意识,并采用"坨"这一术语加以区分。"坨"在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发形成,具有认知成分和主观感受、态度的情绪成分。"坨"是一个以关系为纽... 重庆"棒棒"内部存在人群分类的意识,并采用"坨"这一术语加以区分。"坨"在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发形成,具有认知成分和主观感受、态度的情绪成分。"坨"是一个以关系为纽带、兼具人伦和理性色彩的社会关系体。重庆"棒棒"以"坨"的形式存在和运行,这是一个人与人关系的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棒棒” 实践 “坨” 社会关系体 群分类
下载PDF
不怕命运随便打发,我有活得好的方法
5
作者 连岳 《北方人》 2024年第9期48-48,共1页
人的成长资源在自己身上,当然,与此相对应,人的自毁因素也在自己身上。在报道重庆“棒棒”冉光辉的新闻中,有个细节你可能注意到了:在其他“棒棒”打牌时,他从不参与,只是看看热闹。这里所说的打牌,如你所知,都会赌点钱。
关键词 人的成长 重庆“棒棒” 命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