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庆教案与八省客长:一个区域史的视角
被引量:
11
1
作者
梁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5,共6页
1863年重庆教案的起因表面上看是崇因寺改建兴堂,但其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掌握保甲局控制权的八省客长,意图借此机会,摆脱因其“客籍”身份,及在此前应对李、蓝之乱时的不佳表现而导致与本地士绅矛盾重重的困境。八省客长通过这次反洋教斗...
1863年重庆教案的起因表面上看是崇因寺改建兴堂,但其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掌握保甲局控制权的八省客长,意图借此机会,摆脱因其“客籍”身份,及在此前应对李、蓝之乱时的不佳表现而导致与本地士绅矛盾重重的困境。八省客长通过这次反洋教斗争,不仅成功地阻止了教会方面的要求,更树立了他们在地方政治中负“责任”的形象,同时也巩固了他们在地方权力网络中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案
八省客长
地方权力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绍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0-95,共6页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侵略四川的活动极为猖獗,重庆则是西方教会势力侵略四川的重点地区之一。他们派遣大批传教士入川,采取各种手段扩张教会势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案
西方殖民主义
外国传教士
殖民侵略
清政府
教会势力
宗教侵略
述论
文化原因
四川人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3
作者
曾绍敏
《天府新论》
1990年第1X期45-48,共4页
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此伏彼起,层出不穷。然而,在幅原辽阔的中国所发生的大小数百起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中,像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在二十多年间发生两次重大教案,实属罕见。1863年第一次重庆教案,...
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此伏彼起,层出不穷。然而,在幅原辽阔的中国所发生的大小数百起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中,像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在二十多年间发生两次重大教案,实属罕见。1863年第一次重庆教案,拉开了四川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序幕。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人民群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把四川人民反对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案
清政府
述论
教活
川东
教堂
教务
巴县
传教士
教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艾小惠“重庆教案”一文的几点意见
4
作者
赵宗诚
《史学月刊》
1960年第1期31-34,共4页
艾小惠先生的“重庆教案”一文(以下简称艾文),发表在史学月刋1957年第五期上。作者在该文中,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及其御用的宗教势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侵略四川重庆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且,满腔热情地颂揚了重庆人民在186...
艾小惠先生的“重庆教案”一文(以下简称艾文),发表在史学月刋1957年第五期上。作者在该文中,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及其御用的宗教势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侵略四川重庆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且,满腔热情地颂揚了重庆人民在1863年和1886年两次掀起的反教会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全文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基本上阐述了重庆“教案”的大体情况,这是艾文主要的成功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该文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突出的表现在“重庆第二次教案”部分。现据我所了解,就“重庆第二次教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艾先生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案
反教
帝国主义侵略
爱国主义精神
巴县
反侵略
清政府
四川
中国人民
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洋教斗争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兼论教案中农民的非爱国主义行为
被引量:
3
5
作者
徐梁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71-76,共6页
一般认为反洋教斗争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但认真分析,相当一部分教案中农民反教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从狭隘的现实经济利益、传统习惯出发,希望将洋教士赶出本乡本土便万事大吉。近代农民的爱国主义有一个觉醒过程。排外主...
一般认为反洋教斗争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但认真分析,相当一部分教案中农民反教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从狭隘的现实经济利益、传统习惯出发,希望将洋教士赶出本乡本土便万事大吉。近代农民的爱国主义有一个觉醒过程。排外主义不是爱国主义。只有当农民自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危机意识,将反教斗争和保卫国家或保卫清王朝联系在一起时,才表明他们的反教行动具有爱国主义的性质。以往对教会势力的研究只注意到西方洋教士,而忽视了大批入教的中国农民,特别是其中的地痞流氓恶势力。引起教案冲突的人员除少数为恶的洋教士外,相当一部分为恶的主体是入教的中国人。故教案冲突除跟洋教士的矛盾外,还有入教与未入教的中国农民内部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内乱、斗争在近代的特殊继续。是中国乡村社会封闭、落后以及历史上充满斗争的特点所决定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既要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也要注意反省解剖民族落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反教
近代
教案
教会势力
爱国主义精神
晚清
教案
优良传统
反洋教斗争
重庆教案
教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近代四川教案的政治文化背景
6
作者
唐毅
《文史杂志》
1998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教案
政治文化
大足
教案
传教士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外国人
反教
宗法关系
四川人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吕实强先生对四川近代史研究评述
7
作者
王炎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吕实强先生,山东福山县人(今属烟台市),1927年6月16日生,现年59岁,是台湾当代史学名流。1953年,吕先生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史地系,1955年2月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以迄于今,凡三十余年。其间,1962年至1964年,曾赴...
吕实强先生,山东福山县人(今属烟台市),1927年6月16日生,现年59岁,是台湾当代史学名流。1953年,吕先生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史地系,1955年2月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以迄于今,凡三十余年。其间,1962年至1964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两年。1969年起,吕先生先后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讲授《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社会史》等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近代史研究
反教
台湾省
中央研究院
历史研究
余栋臣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反洋教斗争概说
被引量:
2
8
作者
唐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0-65,共6页
19世纪60—90年代,四川反洋教斗争的规模、频率、严重程度与复杂程度,为其它省所罕见。本文通过对四川区域性反洋教斗争的分析,力求从微观上进一步把握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作用、性质和特点。 外国教会势力进入四川,以天主教势力为最早...
19世纪60—90年代,四川反洋教斗争的规模、频率、严重程度与复杂程度,为其它省所罕见。本文通过对四川区域性反洋教斗争的分析,力求从微观上进一步把握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作用、性质和特点。 外国教会势力进入四川,以天主教势力为最早,其时间约在清康熙年间(1696年);基督教随后,在同治年间(1862-1874)。教会最初传教点在川东重庆府属的巴县城内,据民国《巴县志》记载:“天主教至四川者以法国人梁宏仁毕天祥等为最早,相传在康熙间(1696年),初于定远坊杨家十字建天主堂,至咸丰十年重建。……同治间耶苏教会以县城九块桥福音堂为最早,英牧师石琢之于公历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同治三年)成立内地会”。但因这一时期清政府厉行禁教政策,四川禁教颇为得力,“照得天主邪教,诡正乱俗,最为人心风气之害,迭奉谕旨严禁,查办在案”,“务须刊发大张告示,刊发各属,令其迎机化导,务令一律改行冀净根除。……此类系风俗人心大政也”。故当时“传教者益往来无定”,入川者少,多隐秘活动于川东一带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洋教斗争
传教士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四川
教案
反教
处理
教案
天主教
大足
教案
社会群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86年7月
9
《今日重庆》
2013年第7期4-4,共1页
1886年7月25日,重庆教案发生。 1886年,美、英传教士分别在重庆浮图关下的鹅项颈和丛树碑两处强修教堂。市民散布揭帖,约期反教。7月2日,商人罢市,正在重庆应考的武举生员也罢考,连续焚毁美国教堂和英法洋房。群众围攻依仗教会...
1886年7月25日,重庆教案发生。 1886年,美、英传教士分别在重庆浮图关下的鹅项颈和丛树碑两处强修教堂。市民散布揭帖,约期反教。7月2日,商人罢市,正在重庆应考的武举生员也罢考,连续焚毁美国教堂和英法洋房。群众围攻依仗教会势力欺压百姓的教民罗元义住宅。罗指挥打手百余人,打死打伤群众30余人,群众无比愤怒。7月2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教案
教会势力
传教士
群众
教堂
余人
教民
愤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督促与应对:晚清教务教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的互动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邓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4-339,共6页
晚清,随着洋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教务渐渐成为重要的地方政务,又因为各国(主要是拥有保教权的法国)公使对教会的庇护,教务教案不但是内政,更成为外交。对其处理是否得当,不但影响到一方一地之民教关系,更影响到官员的仕途。随着越来越...
晚清,随着洋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教务渐渐成为重要的地方政务,又因为各国(主要是拥有保教权的法国)公使对教会的庇护,教务教案不但是内政,更成为外交。对其处理是否得当,不但影响到一方一地之民教关系,更影响到官员的仕途。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因教务教案而获咎或获奖,官员对于教务教案的态度和作为亦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鉴于历次教务教案的严重后果,中央政府多种措施督促各级地方官员妥善办理教务教案。但地方官自有其处境与考虑,中央的要求到州县一级即大打折扣,并未得到全力遵循。面对教务教案,中央政府与地方官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微妙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教务
教案
中央政府
地方官
成都
教案
酉阳
教案
重庆教案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庆教案与八省客长:一个区域史的视角
被引量:
11
1
作者
梁勇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0-175,共6页
文摘
1863年重庆教案的起因表面上看是崇因寺改建兴堂,但其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掌握保甲局控制权的八省客长,意图借此机会,摆脱因其“客籍”身份,及在此前应对李、蓝之乱时的不佳表现而导致与本地士绅矛盾重重的困境。八省客长通过这次反洋教斗争,不仅成功地阻止了教会方面的要求,更树立了他们在地方政治中负“责任”的形象,同时也巩固了他们在地方权力网络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重庆教案
八省客长
地方权力网络
分类号
K256.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曾绍敏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0-95,共6页
文摘
一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的发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在近代,基督教之传入中国,从一开始就是由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政府所唆使和推动的。它自始至终与殖民侵略紧密相连,是殖民侵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由于种种原因,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侵略四川的活动极为猖獗,重庆则是西方教会势力侵略四川的重点地区之一。他们派遣大批传教士入川,采取各种手段扩张教会势力。
关键词
重庆教案
西方殖民主义
外国传教士
殖民侵略
清政府
教会势力
宗教侵略
述论
文化原因
四川人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3
作者
曾绍敏
出处
《天府新论》
1990年第1X期45-48,共4页
文摘
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此伏彼起,层出不穷。然而,在幅原辽阔的中国所发生的大小数百起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中,像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在二十多年间发生两次重大教案,实属罕见。1863年第一次重庆教案,拉开了四川反对外国教会侵略势力的序幕。1886年第二次重庆教案,人民群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把四川人民反对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重庆教案
清政府
述论
教活
川东
教堂
教务
巴县
传教士
教民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艾小惠“重庆教案”一文的几点意见
4
作者
赵宗诚
出处
《史学月刊》
1960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艾小惠先生的“重庆教案”一文(以下简称艾文),发表在史学月刋1957年第五期上。作者在该文中,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及其御用的宗教势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侵略四川重庆所犯下的种种罪行,而且,满腔热情地颂揚了重庆人民在1863年和1886年两次掀起的反教会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全文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基本上阐述了重庆“教案”的大体情况,这是艾文主要的成功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该文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突出的表现在“重庆第二次教案”部分。现据我所了解,就“重庆第二次教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与艾先生商榷。
关键词
重庆教案
反教
帝国主义侵略
爱国主义精神
巴县
反侵略
清政府
四川
中国人民
史学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洋教斗争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兼论教案中农民的非爱国主义行为
被引量:
3
5
作者
徐梁伯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摘
一般认为反洋教斗争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但认真分析,相当一部分教案中农民反教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从狭隘的现实经济利益、传统习惯出发,希望将洋教士赶出本乡本土便万事大吉。近代农民的爱国主义有一个觉醒过程。排外主义不是爱国主义。只有当农民自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危机意识,将反教斗争和保卫国家或保卫清王朝联系在一起时,才表明他们的反教行动具有爱国主义的性质。以往对教会势力的研究只注意到西方洋教士,而忽视了大批入教的中国农民,特别是其中的地痞流氓恶势力。引起教案冲突的人员除少数为恶的洋教士外,相当一部分为恶的主体是入教的中国人。故教案冲突除跟洋教士的矛盾外,还有入教与未入教的中国农民内部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内乱、斗争在近代的特殊继续。是中国乡村社会封闭、落后以及历史上充满斗争的特点所决定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既要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也要注意反省解剖民族落后性。
关键词
传教士
反教
近代
教案
教会势力
爱国主义精神
晚清
教案
优良传统
反洋教斗争
重庆教案
教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近代四川教案的政治文化背景
6
作者
唐毅
出处
《文史杂志》
1998年第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教案
政治文化
大足
教案
传教士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外国人
反教
宗法关系
四川人民
分类号
K297.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吕实强先生对四川近代史研究评述
7
作者
王炎
机构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文摘
吕实强先生,山东福山县人(今属烟台市),1927年6月16日生,现年59岁,是台湾当代史学名流。1953年,吕先生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史地系,1955年2月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以迄于今,凡三十余年。其间,1962年至1964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两年。1969年起,吕先生先后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讲授《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社会史》等课程。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近代史研究
反教
台湾省
中央研究院
历史研究
余栋臣
知识分子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反洋教斗争概说
被引量:
2
8
作者
唐毅
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摘
19世纪60—90年代,四川反洋教斗争的规模、频率、严重程度与复杂程度,为其它省所罕见。本文通过对四川区域性反洋教斗争的分析,力求从微观上进一步把握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作用、性质和特点。 外国教会势力进入四川,以天主教势力为最早,其时间约在清康熙年间(1696年);基督教随后,在同治年间(1862-1874)。教会最初传教点在川东重庆府属的巴县城内,据民国《巴县志》记载:“天主教至四川者以法国人梁宏仁毕天祥等为最早,相传在康熙间(1696年),初于定远坊杨家十字建天主堂,至咸丰十年重建。……同治间耶苏教会以县城九块桥福音堂为最早,英牧师石琢之于公历一千八百六十四年(同治三年)成立内地会”。但因这一时期清政府厉行禁教政策,四川禁教颇为得力,“照得天主邪教,诡正乱俗,最为人心风气之害,迭奉谕旨严禁,查办在案”,“务须刊发大张告示,刊发各属,令其迎机化导,务令一律改行冀净根除。……此类系风俗人心大政也”。故当时“传教者益往来无定”,入川者少,多隐秘活动于川东一带民间。
关键词
反洋教斗争
传教士
近代四川
重庆教案
四川
教案
反教
处理
教案
天主教
大足
教案
社会群体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86年7月
9
出处
《今日重庆》
2013年第7期4-4,共1页
文摘
1886年7月25日,重庆教案发生。 1886年,美、英传教士分别在重庆浮图关下的鹅项颈和丛树碑两处强修教堂。市民散布揭帖,约期反教。7月2日,商人罢市,正在重庆应考的武举生员也罢考,连续焚毁美国教堂和英法洋房。群众围攻依仗教会势力欺压百姓的教民罗元义住宅。罗指挥打手百余人,打死打伤群众30余人,群众无比愤怒。7月25日,
关键词
重庆教案
教会势力
传教士
群众
教堂
余人
教民
愤怒
分类号
B97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督促与应对:晚清教务教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的互动
被引量:
1
10
作者
邓常春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4-339,共6页
文摘
晚清,随着洋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教务渐渐成为重要的地方政务,又因为各国(主要是拥有保教权的法国)公使对教会的庇护,教务教案不但是内政,更成为外交。对其处理是否得当,不但影响到一方一地之民教关系,更影响到官员的仕途。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员因教务教案而获咎或获奖,官员对于教务教案的态度和作为亦在慢慢地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鉴于历次教务教案的严重后果,中央政府多种措施督促各级地方官员妥善办理教务教案。但地方官自有其处境与考虑,中央的要求到州县一级即大打折扣,并未得到全力遵循。面对教务教案,中央政府与地方官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微妙的互动。
关键词
晚清
教务
教案
中央政府
地方官
成都
教案
酉阳
教案
重庆教案
分类号
K256.8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7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庆教案与八省客长:一个区域史的视角
梁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曾绍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第二次重庆教案述论
曾绍敏
《天府新论》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艾小惠“重庆教案”一文的几点意见
赵宗诚
《史学月刊》
196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反洋教斗争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兼论教案中农民的非爱国主义行为
徐梁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论近代四川教案的政治文化背景
唐毅
《文史杂志》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台湾吕实强先生对四川近代史研究评述
王炎
《社会科学研究》
198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四川反洋教斗争概说
唐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1886年7月
《今日重庆》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督促与应对:晚清教务教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的互动
邓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