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48例Lenke 5C型AIS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选择性胸腰椎融合术,根据UIV和UEV之间的关系,将UIV作为UEV的设定为UEV组,将UIV作为UEV+1的设定为UEV+1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异同。结果48例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UEV组26例,UEV+1组22例。UEV+1组术后末次随访时TL/L矫正率明显高于UEV组(73.14%vs 63.71%,P<0.05),UIV倾斜度明显降低,影像学的肩高度差(RSH)绝对值显著增加(7.63 mm vs 0.72 mm,P<0.05),冠状面失衡绝对值显著增加(12.02 mm vs 4.81 mm,P<0.05)。UEV+1组术后肩失衡(RSH≥20 mm)发生率明显高于UEV组。两组在矢状位排列和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UIV选择为UEV+1时,TL/L矫正率提高,但增加了肩和冠状面失衡的风险,临床应尽可能选择UEV作为UIV,以维持AIS患者肩平衡。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3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8例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者(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4±...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3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8例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者(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4±1.4岁(5~9岁)。通过复习病历,对患者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主弯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9±13.5个月(24~64个月)。8例患者共接受41次手术,其中33次为撑开手术,平均每位患者经历4.1次撑开手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75.4°±26.4°,术后矫正至31.6°±10.8°,末次随访时为30.9°±11.4°。T1-S1长度从术前的30.0±4.4cm增至术后的35.1±4.0cm,末次随访时为39.9±3.5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6±0.43cm/y。术前SAL为0.92±0.10,术后改善至0.99±0.02,末次随访时为1.00±0.05。有3例患者发生了5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并发症(4例次);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患者的胸廓畸形,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增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Lenke 5C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上端融合椎(The 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为上端椎(The upper end vertebra,UEV)和UEV+1对患者术后肩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48例Lenke 5C型AIS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矫形选择性胸腰椎融合术,根据UIV和UEV之间的关系,将UIV作为UEV的设定为UEV组,将UIV作为UEV+1的设定为UEV+1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结果的异同。结果48例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UEV组26例,UEV+1组22例。UEV+1组术后末次随访时TL/L矫正率明显高于UEV组(73.14%vs 63.71%,P<0.05),UIV倾斜度明显降低,影像学的肩高度差(RSH)绝对值显著增加(7.63 mm vs 0.72 mm,P<0.05),冠状面失衡绝对值显著增加(12.02 mm vs 4.81 mm,P<0.05)。UEV+1组术后肩失衡(RSH≥20 mm)发生率明显高于UEV组。两组在矢状位排列和患者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UIV选择为UEV+1时,TL/L矫正率提高,但增加了肩和冠状面失衡的风险,临床应尽可能选择UEV作为UIV,以维持AIS患者肩平衡。
文摘目的:评估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2014年3月于我科接受双生长棒技术治疗的8例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患者(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7.4±1.4岁(5~9岁)。通过复习病历,对患者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主弯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指标(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SAL)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6.9±13.5个月(24~64个月)。8例患者共接受41次手术,其中33次为撑开手术,平均每位患者经历4.1次撑开手术。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75.4°±26.4°,术后矫正至31.6°±10.8°,末次随访时为30.9°±11.4°。T1-S1长度从术前的30.0±4.4cm增至术后的35.1±4.0cm,末次随访时为39.9±3.5cm,平均年增长率为1.66±0.43cm/y。术前SAL为0.92±0.10,术后改善至0.99±0.02,末次随访时为1.00±0.05。有3例患者发生了5例次并发症,主要为内固定相关并发症(4例次);无感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1型神经纤维瘤病营养不良型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有效地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患者的胸廓畸形,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