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大为 曹杨 毕郑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0期3219-32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前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的优缺点。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自2002年11月至今收治的颈椎OPLL患者中,抽取病变累及三个节段以上、脊髓压迫严重的opll患者224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探讨改良的后前路联合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的优缺点。方法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自2002年11月至今收治的颈椎OPLL患者中,抽取病变累及三个节段以上、脊髓压迫严重的opll患者224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应用JOA分级评分,并计算术后改善率[1],[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分-术前评分)×100%]、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用时等作为每名患者的观察指标。将各组间以上指标应用SAS9.0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随访时间3~78个月,平均34个月。C组术后改善率为72.43%,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各组中脑脊液漏、颈部疼痛、临近椎体退行性变、颈椎不稳及神经根病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2]。A组脑脊液漏发生率为15.49%,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颈部疼痛和临近椎体退行性变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B组颈椎不稳发生率为55.41%,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神经根病发生率为18.99%,低于其他两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平均术中输血量三组比较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具有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出血、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一系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改良的后前路联合手术 颈椎稳定性的重建 并发发生率 长期随访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的68例多节段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为疗效优组(42例)及疗效差组(2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史、术前脊髓压迫程度、术前颈椎曲度、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与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1,95%CI:1.009~1.137)、病程长(OR:4.438,95%CI:1.885~10.029)、糖尿病史(OR:3.750,95%CI:1.163~12.094)、术前脊髓重度压迫(OR:16.800,95%CI:3.860~73.122)、术前MRI脊髓高信号(OR:8.028,95%CI:2.629~24.511)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颈椎曲度(OR:0.757,95%CI:0.618~0.928)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病程长、糖尿病史、术前脊髓重度压迫、术前MRI脊髓高信号等为多节段OPLL患者行全椎板减压术后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术前颈椎曲度对提升疗效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全椎板减压术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若恒 刘加伟 +1 位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①连续型;②局灶型;③节段型;④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型颈椎 异常增生 局灶型 脊髓损害 椎管容积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方宇 李锋 +3 位作者 方忠 郭风劲 吴华 陈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6-731,共6页
背景: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采取一期前后路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否达到满意效果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采取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 背景: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采取一期前后路的手术方式治疗能否达到满意效果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采取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武汉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颈椎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2~74岁,平均51.5岁;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术前X射线,CT或MRI检查提示颈椎被多个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压迫。术后定期复查X射线观察融合率和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情况,全体病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5个月。JOA术后6个月评分为(12.88±2.47)分,较术前(6.41±1.28)分明显提高(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优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71%。全体病例植骨在三四个月后均获得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等并发症。提示对于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早期彻底地减压并重建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 颈椎间盘突出 后纵韧带骨化 前后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彭兵 程招军 +5 位作者 胡炜 王紫括 张仁赞 任志帅 张宏杰 张学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98,共3页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成形术组36例和减压术组31例,分别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钛板法)和全椎...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67例,随机分为成形术组36例和减压术组31例,分别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钛板法)和全椎板减压术(侧块螺钉法)。两组术前及术后24个月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计算JOA评分改善率及颈椎曲度指数(CCI);记录两组术后轴性症状评分及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CCI均低于术前,但成形术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成形术组术后CCI丢失度、术后轴性症状评分均高于减压术组,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低于减压术组(P均<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术均可改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前者术后轴性症状轻、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后者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颈后入路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全椎板减压术
下载PDF
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的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石云志 刘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601-8606,共6页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 背景: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是通过直接减压,取出压迫的骨赘、骨化的后纵韧带,前路间盘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通过置入钢板、钛网,产生前路支撑作用,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对于范围超过3个节段的患者,实施前路无法彻底切除骨化物,且减压难以维持颈椎曲度和稳定性,实施后路手术更为合适。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方法:从秦皇岛市第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选择34例进行观察,分别给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对照组)和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观察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进行颈椎X射线、CT及MR检查,治疗后7 d进行复查。检查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骨化物范围(节段)脊髓压迫率。并对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经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和治疗前颈椎曲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和脊髓压迫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以及优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治疗相比,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修复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骨化 后纵韧带 骨移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椎间植入物 手术入路 内固定 颈椎曲度 JOA评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成浩 李兴中 吴恙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2022-2023,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方法:择取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路手术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随访,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判断愈合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再对比治... 目的:探究分析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方法:择取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路手术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随访,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判断愈合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再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88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硬脊膜损伤,给予有效修补后,未发生脑脊液漏的情况。术后1例患者出现得C5神经根短暂性麻痹,术后3个月后,完全缓解,未发生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加重和椎动脉损伤。术后复查88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无异常现象。患者JO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0. 05)。患者JOA评分中优44例,良33例,好转11例,优良率为87. 5%。结论: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可实现减压、治疗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几率低,治疗效果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 严重型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入路与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197,共3页
本期专题以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入路选择为主题,针对不同入路展开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共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利弊之处,从而科学地审视各种术式,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此,笔者谈谈... 本期专题以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入路选择为主题,针对不同入路展开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共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利弊之处,从而科学地审视各种术式,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此,笔者谈谈个人的观点,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后纵韧带骨化 不同治疗方法 不同入路 临床实践 OPLL 多节颈椎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全椎板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薛营杰 赵斌 +2 位作者 路坦 李爱国 董玉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649-653,共5页
目的 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收治的因多节段颈椎OPLL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 目的 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收治的因多节段颈椎OPLL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对照组(n=30)和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观察组(n=36)。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24个月时颈背部的轴性疼。影像学检查观测2组患者的颈椎曲度指数(CCI)、颈椎活动度(ROM)、颈椎矢状平衡指数(C2-7SVA),并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CCI、C2~7SVA、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CCI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CC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CCI丢失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ROM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ROM丢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个月,2组患者C2~7SVA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C2~7S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2~7SVA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24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6.7%),脑脊液漏3例(10.0%),轴性症状6例(20.0%),第5颈神经根麻痹7例(23.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18/30);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8.3%),脑脊液漏3例(8.3%),轴性症状1例(2.8%),第5颈神经根麻痹2例(5.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9/36);观察组患者轴性症状、第5颈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19、4.391、0.829,P<0.05)。结论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恢复效果,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曲度及颈椎矢状位平衡方面不如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但椎管成形术术后保留颈椎活动度更大,且轴性症状、第5颈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椎管成形术 椎板切除术
下载PDF
不离断后纵韧带的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治疗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阎琛 韩郸 +2 位作者 赵天翌 孙璟川 史建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7-394,共8页
目的:评估不离断后纵韧带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治疗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疗效... 目的:评估不离断后纵韧带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治疗颈椎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行ACAF治疗的多节段颈椎OPLL患者73例,其中采用不离断后纵韧带的ACAF治疗的42例纳入非离断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55.8±9.7岁,随访时间2.4±0.4年),采用离断后纵韧带的ACAF治疗的31例纳入离断组(男25例,女6例,年龄56.7±11.4岁,随访时间2.3±0.3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在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颈椎CT上测量椎管占位率、前移距离(术后椎管前后径-术前椎管前后径)、减压宽度、椎管前后径,评估手术减压情况;在术后7d和12个月的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和CT上观察棘突间隙活动变化、融合器内外骨桥形成以及椎体间总高度,评估术后骨融合程度.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并计算JOA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非离断组手术时间212.9±33.8min,出血量489.8±199.0ml,住院时间7.2±2.0d;离断组手术时间257.4±33.2min,出血量598.9±241.3ml,住院时间8.9±3.2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个月的椎管占位率、减压宽度、前移距离和椎管前后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离断组术后12个月的骨融合率明显高于离断组[棘突间隙活动(92.9%vs 74.2%),融合器内外骨桥(88.1%vs 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离断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9.5%)显著低于离断组(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离断后纵韧带相比,不离断后纵韧带的ACAF能够在保证减压效果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和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多节 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技术 手术疗效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治疗罕见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
11
作者 武东文 张飞 +1 位作者 马伽成 莫建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4期81-83,共3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OPLL的70%[1,2]。颈椎OPLL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骨化物的不断增多,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OPLL的70%[1,2]。颈椎OPLL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骨化物的不断增多,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近期我院收治1例罕见多节段(4个节段)颈椎OPLL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椎管狭窄 脊髓受压 多节 复合体 颈椎
下载PDF
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后路手术的疗效比较和选择策略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加春 陈楠 +1 位作者 欧阳平 骆浩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6期3753-3754,共2页
目的对应用前路和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有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前... 目的对应用前路和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有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前入路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后入路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节段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疾病患者而言,颈后入路手术比颈前入路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手术后路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并硬脊膜骨化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仁 李玉虹 侯铁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86-586,共1页
患者女,70岁,退休工人,因腰背痛、腹部束带感、双下肢行走无力伴小便控制困难3年。于2005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前4年曾外伤致T12椎体骨折,并后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无糖尿病史。查体:下胸段棘旁压痛,T10节段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患者女,70岁,退休工人,因腰背痛、腹部束带感、双下肢行走无力伴小便控制困难3年。于2005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前4年曾外伤致T12椎体骨折,并后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无糖尿病史。查体:下胸段棘旁压痛,T10节段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增高,双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阴性。CT扫描示T8/9-T10/11椎板腹侧板块状骨化压迫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 多节 硬脊膜 脊柱后凸畸形 无糖尿病史 肌张力增高 巴彬斯基征 CT扫描示
下载PDF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菅志飞 孙维 +1 位作者 曹洪 杨华清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患者88例根据抽签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胸椎骨折减压术,同时治疗组术后给予曲安奈德混悬剂...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患者88例根据抽签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胸椎骨折减压术,同时治疗组术后给予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每周注射1次,共治疗4次。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且两组手术所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住院时间上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前疼痛评分与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过治疗组术后第1周和术后第4周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1周和术后第4周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4周内的伤口感染、神经根麻痹、肺部感染、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手术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能有效发挥镇痛作用,促进胸椎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多节胸椎骨折 韧带骨化 并发
下载PDF
棘突纵割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长期疗效
15
作者 蒋继乐 何达 +1 位作者 李祖昌 李楠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SLAC)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7月行SLAC的47例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7~72岁,平均(51.1±...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SLAC)治疗多节段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7月行SLAC的47例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7~72岁,平均(51.1±14.5)岁。20例患者椎管占位率<60%(压迫组),27例患者椎管占位率≥60%(重度压迫组)。手术前后采用颈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随访108~182个月,平均(131.5±24.1)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时颈椎mJOA评分增加(3.6±2.4)分,NDI降低(4.8±7.3)%;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时相比,末次随访时颈椎mJOA评分降低(0.6±2.1)分,NDI增加(0.8±2.7)%。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时,重度压迫组患者颈椎mJOA评分改善62.5%,与压迫组的64.2%相当(P=0.757)。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CL)由术前的14.4°±10.2°下降至12.1°±1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压迫组与重度压迫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LAC能够有效改善多节段重度颈椎OPLL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长期维持疗效和颈椎曲度。对于重度压迫的患者能够获得同样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 重度压迫 长期随访
下载PDF
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庄勇 尚显文 +2 位作者 张皓 黄明智 刘淼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9期2042-2043,共2页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以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75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得出此次治疗优良率为90.7%。且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以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75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得出此次治疗优良率为90.7%。且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节段截桥局限漂浮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桥局限漂浮技术 胸椎黄韧带骨化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选择之我见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多年来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其入路及术式选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几位专家... 多年来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其入路及术式选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几位专家,就前入路、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或术式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以亲身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其治疗结果为依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阐述了不同入路和术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适应证选择、禁忌证、手术风险、手术费用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希望各位同道阅读后,能结合自己的临床资料做出总结,或提出问题讨论,以便今后以循证医学准则做出结论,更好地推动其外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手术选择 发育性椎管狭窄 性不稳 非手术治疗 异位骨化 脊髓受压 临床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振 孙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后纵韧带起自第2颈椎,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颈椎后纵韧带自腹侧至背侧分为两层,其背侧浅层(椎管侧)为一坚强连续韧带自颅底垂直下行、并在侧方延伸达椎间孔;其腹侧深层(紧贴椎体和后纤维环)呈齿状并呈节段分布,椎体钩椎关节... 后纵韧带起自第2颈椎,沿诸椎体后面抵于骶管。颈椎后纵韧带自腹侧至背侧分为两层,其背侧浅层(椎管侧)为一坚强连续韧带自颅底垂直下行、并在侧方延伸达椎间孔;其腹侧深层(紧贴椎体和后纤维环)呈齿状并呈节段分布,椎体钩椎关节关节囊的一些纤维即始于此层,一般深层纤维可以延伸至上、下椎体后缘约3~5mm。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um,OPLL)是指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殖并骨化为特点的病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由于遗传及环境等因素作用,后纵韧带组织中新生异位骨结构形成而逐渐发生骨化,导致椎管、椎间孔狭窄,产生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现就颈椎OPLL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流行病学 椎间孔狭窄 椎体后缘 OPLL 纤维环 分布 钩椎关
下载PDF
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华星 杨圣 +4 位作者 芦健民 李树强 邱兴 廉皓屹 付大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段11例。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术式,都在显微镜辅助下操作,其中颈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7例(A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14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轴性症状VAS评分,加以评定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RIS)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6~38个月,平均16个月。A组的JOA和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2±1.5)、(6.8±2.1)分;术后1周分别为(13.2±2.4)、(2.5±1.4)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3.7±1.8)、(2.3±2.0)分;RIS为(59.92±13.46)%。B组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7.5±1.3)、(7.1±2.4)分;术后1周分别为(13.8±2.1)、(2.3±1.5)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4.1±1.6)、(2.2±1.8)分;RIS为(62.28±14.16)%。A组、B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JOA、VAS评分及术后RI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前、后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少节段局灶性后纵韧带骨化应以前路为主,对于多节段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尤其椎管明显狭窄者,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轴性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相对安全灵活、使用范围较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 椎板切除术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原文传递
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李勇 凌广烽 +3 位作者 赵法生 陈连 苏进益 王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分析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减压效果。方法对24例多节段(包括连续型和混合型)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结合微型磨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经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直视下直接切除或是漂浮骨化的后纵韧带,并... 目的分析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减压效果。方法对24例多节段(包括连续型和混合型)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结合微型磨钻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经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直视下直接切除或是漂浮骨化的后纵韧带,并进行植骨融合。结果 24例获3~36个月的随访。术后1例并发C5神经根麻痹(3个月左右完全缓解),无发生脑脊液漏、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4个月后均获骨性融合,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按JOA标准评定:优12例,良9例,好转3例。结论对于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结合微型磨钻技术行经前路多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 多节 前路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