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失败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亚欧
钱春霞
+1 位作者
朱金伟
陆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与D-乳酸(D-LAC)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①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监护室重度胃肠损伤患者76例,年龄27~90岁。②入院立即采...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与D-乳酸(D-LAC)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①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监护室重度胃肠损伤患者76例,年龄27~90岁。②入院立即采静脉血作为基础对照(D1),24 h后再采血一次,记为D2。③24~48 h予以早期EN,观察7 d,EN未终止作为早期EN成功组;7 d内因持续性喂养不耐受或全身情况恶化而停止EN为早期EN失败组。④治疗过程不作干预,肠内喂养按照指南推荐意见实施;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第一个24 h内均未接受EN。⑤通过ELISA测定血清样本I-FABP和D-LAC。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同时间I-FABP和D-LAC,并定义患者入院第一个24 h内I-FABP、D-LAC的差值(ΔI-FABP、ΔD-LAC):ΔI-FABP=D2 I-FABP-D1 I-FABP;ΔD-LAC=D2 D-LAC-D1 D-LAC;探讨不同时间I-FABP、D-LAC、ΔI-FABP及ΔD-LAC对早期EN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早期EN成功组和失败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2 I-FABP(AUC 0.783,95%CI 0.677~0.888,P=0.000)及ΔI-FABP(AUC 0.801,95%CI 0.701~0.902,P=0.000)对早期EN失败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作用,最佳预测值分别为D2 I-FABP 2838.8 pg/mL(敏感度83.3%,特异度72.5%),ΔI-FABP 175.0 pg/mL(敏感度80.6%,特异度75.0%)。③D2 D-LAC(AUC 0.776,95%CI 0.672~0.879,P=0.000)及ΔD-LAC(AUC 0.773,95%CI 0.664~0.881,P=0.000)对早期EN失败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最佳预测值分别为D2 D-LAC 0.4015 mmol/L(敏感度75%,特异度70%),ΔD-LAC 0.1835 mmol/L(敏感度69.4%,特异度82%)。④年龄(AUC 0.656,95%CI 0.532~0.779,P=0.020)及APACHEⅡ评分(AUC 0.655,95%CI 0.532~0.778,P=0.020)对早期EN失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预测能力要明显低于D2 I-FABP、ΔI-FABP、D2 D-LAC及ΔD-LAC。⑤仅D2 D-LAC对28 d死亡有较低的预测作用(AUC 0.690,95%CI 0.562~0.818,P=0.006)。结论动态监测I-FABP和D-LAC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
D-乳酸(D-LAC)
重度胃肠损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态监测瓜氨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钱春霞
陆件
+1 位作者
陈亚欧
朱金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瓜氨酸(Cit)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是否具有指导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6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瓜氨酸(Cit)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是否具有指导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6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意见于入院24~48 h实施早期EN;EN 7 d未终止者纳入早期EN成功组,7 d内因持续性喂养不耐受或全身情况恶化而终止EN者纳入早期EN失败组,治疗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EN开始前及EN 24 h通过质谱分析测定血清Cit水平,并计算EN 24 h内Cit变化值(ΔCit=EN 24 h Cit-EN开始前Ci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ΔCit对早期EN失败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预测值;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早期EN失败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早期EN成功40例,失败36例;两组患者年龄、主要诊断、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EN开始前血乳酸(Lac)及ΔCi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929,95%可信区间(95%CI)为0.874~0.988,P=0.018〕、ΔCit(OR=2.026,95%CI为1.322~3.114,P=0.001)及48 h内增加喂养量(OR=13.719,95%CI为1.795~104.851,P=0.012)是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ΔCit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87,95%CI为0.686~0.887,P<0.001〕,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出ΔCit最佳预测值为0.74μmol/L(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75.0%)。结合ΔCit最佳预测值,定义ΔCit<0.74μmol/L且48 h内需要增加喂养量为"过度喂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25,95%CI为0.732~0.930,P=0.002)、APACHEⅡ评分(OR=0.696,95%CI为0.518~0.936,P=0.017)及早期EN失败(OR=181.803,95%CI为3.916~8439.606,P=0.008)是重度胃肠损伤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增变量"过度喂养"也能增加28 d死亡风险(OR=27.816,95%CI为1.023~755.996,P=0.048)。结论动态监测Cit对于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重度胃肠损伤
肠内营养
过度喂养
延迟性喂养不耐受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探讨三种营养策略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的价值
3
作者
朱金伟
陆件
+1 位作者
宁文娜
陈亚欧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通过肠道生物标志物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瓜氨酸水平评价3种营养策略在重度胃肠损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7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通过肠道生物标志物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瓜氨酸水平评价3种营养策略在重度胃肠损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7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标准喂养组(38例)、滋养性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组(40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39例)。早期肠内营养统一于入院后24 h开始。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同时间点I-FABP、D-乳酸、瓜氨酸及胃肠道耐受性、28 d生存率以及标准喂养组与滋养性EN+PN组喂养中断发生率。记录标准喂养组与滋养性EN+PN组肠内喂养持续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3组患者EN开始前、入院第3天和入院第7天肠道生物标志物I-FABP、D-乳酸及瓜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72、2.797、7.902,P=0.028、0.027、<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入院第3天滋养性EN+PN组患者I-FABP、D-乳酸水平均较标准喂养组显著降低,而TPN组I-FABP水平较滋养性EN+PN组显著升高;入院第7天滋养性EN+PN组患者瓜氨酸水平较标准喂养组显著升高,而TPN组瓜氨酸水平较滋养性EN+PN组显著降低(P均<0.05)。标准喂养组、EN+PN组及TPN组患者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9/38)vs.45.0%(18/40)vs.23.1%(9/39),χ^(2)=6.670,P=0.036];而腹胀[52.6%(20/38)vs.45.0%(18/40)vs.48.7%(19/39),χ^(2)=0.454,P=0.797]、腹泻[23.7%(9/38)vs.17.5%(7/40)vs.17.9%(7/39),χ^(2)=0.580,P=0.748]及28 d生存率[55.3%(21/38)vs.65.0%(26/40)vs.61.5%(24/39),χ^(2)=0.792,P=0.6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标准喂养组和滋养性EN+PN组患者喂养中断情况[60.5%(23/38)vs.47.5%(19/40),χ^(2)=1.331,P=0.249]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滋养性EN+PN可以延长7 d内EN持续喂养时间(χ^(2)=3.996,P=0.046)。结论: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在入院后7 d内的差异,早期滋养性EN+PN较标准喂养及TPN更有益于重度胃肠功能损害患者(急性胃肠损伤Ⅲ级)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能部分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重度胃肠损伤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题名
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失败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8
1
作者
陈亚欧
钱春霞
朱金伟
陆件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
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9期753-759,共7页
基金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科研项目(GSKY20210215)。
文摘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与D-乳酸(D-LAC)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①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监护室重度胃肠损伤患者76例,年龄27~90岁。②入院立即采静脉血作为基础对照(D1),24 h后再采血一次,记为D2。③24~48 h予以早期EN,观察7 d,EN未终止作为早期EN成功组;7 d内因持续性喂养不耐受或全身情况恶化而停止EN为早期EN失败组。④治疗过程不作干预,肠内喂养按照指南推荐意见实施;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第一个24 h内均未接受EN。⑤通过ELISA测定血清样本I-FABP和D-LAC。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同时间I-FABP和D-LAC,并定义患者入院第一个24 h内I-FABP、D-LAC的差值(ΔI-FABP、ΔD-LAC):ΔI-FABP=D2 I-FABP-D1 I-FABP;ΔD-LAC=D2 D-LAC-D1 D-LAC;探讨不同时间I-FABP、D-LAC、ΔI-FABP及ΔD-LAC对早期EN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①早期EN成功组和失败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2 I-FABP(AUC 0.783,95%CI 0.677~0.888,P=0.000)及ΔI-FABP(AUC 0.801,95%CI 0.701~0.902,P=0.000)对早期EN失败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作用,最佳预测值分别为D2 I-FABP 2838.8 pg/mL(敏感度83.3%,特异度72.5%),ΔI-FABP 175.0 pg/mL(敏感度80.6%,特异度75.0%)。③D2 D-LAC(AUC 0.776,95%CI 0.672~0.879,P=0.000)及ΔD-LAC(AUC 0.773,95%CI 0.664~0.881,P=0.000)对早期EN失败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最佳预测值分别为D2 D-LAC 0.4015 mmol/L(敏感度75%,特异度70%),ΔD-LAC 0.1835 mmol/L(敏感度69.4%,特异度82%)。④年龄(AUC 0.656,95%CI 0.532~0.779,P=0.020)及APACHEⅡ评分(AUC 0.655,95%CI 0.532~0.778,P=0.020)对早期EN失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预测能力要明显低于D2 I-FABP、ΔI-FABP、D2 D-LAC及ΔD-LAC。⑤仅D2 D-LAC对28 d死亡有较低的预测作用(AUC 0.690,95%CI 0.562~0.818,P=0.006)。结论动态监测I-FABP和D-LAC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具有预测价值。
关键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
D-乳酸(D-LAC)
重度胃肠损伤
Keywords
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I-FABP)
D-lactate(D-LAC)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态监测瓜氨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钱春霞
陆件
陈亚欧
朱金伟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
出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4,共6页
基金
江苏省苏州市卫生计生委科技项目(LCZX202112)
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6-8)。
文摘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瓜氨酸(Cit)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是否具有指导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6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推荐意见于入院24~48 h实施早期EN;EN 7 d未终止者纳入早期EN成功组,7 d内因持续性喂养不耐受或全身情况恶化而终止EN者纳入早期EN失败组,治疗过程中不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EN开始前及EN 24 h通过质谱分析测定血清Cit水平,并计算EN 24 h内Cit变化值(ΔCit=EN 24 h Cit-EN开始前Ci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ΔCit对早期EN失败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预测值;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早期EN失败及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76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早期EN成功40例,失败36例;两组患者年龄、主要诊断、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EN开始前血乳酸(Lac)及ΔCi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929,95%可信区间(95%CI)为0.874~0.988,P=0.018〕、ΔCit(OR=2.026,95%CI为1.322~3.114,P=0.001)及48 h内增加喂养量(OR=13.719,95%CI为1.795~104.851,P=0.012)是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ΔCit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失败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87,95%CI为0.686~0.887,P<0.001〕,通过约登指数计算出ΔCit最佳预测值为0.74μmol/L(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75.0%)。结合ΔCit最佳预测值,定义ΔCit<0.74μmol/L且48 h内需要增加喂养量为"过度喂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25,95%CI为0.732~0.930,P=0.002)、APACHEⅡ评分(OR=0.696,95%CI为0.518~0.936,P=0.017)及早期EN失败(OR=181.803,95%CI为3.916~8439.606,P=0.008)是重度胃肠损伤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增变量"过度喂养"也能增加28 d死亡风险(OR=27.816,95%CI为1.023~755.996,P=0.048)。结论动态监测Cit对于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EN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瓜氨酸
重度胃肠损伤
肠内营养
过度喂养
延迟性喂养不耐受
Keywords
Citrulline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Enteral nutrition
Overfeeding
Delayed feeding intolerance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探讨三种营养策略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的价值
3
作者
朱金伟
陆件
宁文娜
陈亚欧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
出处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基金
苏州市卫生计生委科技项目(LCZX202112)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科研项目(CSKY20210215)。
文摘
目的:通过肠道生物标志物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瓜氨酸水平评价3种营养策略在重度胃肠损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7例重度胃肠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标准喂养组(38例)、滋养性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组(40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39例)。早期肠内营养统一于入院后24 h开始。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不同时间点I-FABP、D-乳酸、瓜氨酸及胃肠道耐受性、28 d生存率以及标准喂养组与滋养性EN+PN组喂养中断发生率。记录标准喂养组与滋养性EN+PN组肠内喂养持续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3组患者EN开始前、入院第3天和入院第7天肠道生物标志物I-FABP、D-乳酸及瓜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72、2.797、7.902,P=0.028、0.027、<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入院第3天滋养性EN+PN组患者I-FABP、D-乳酸水平均较标准喂养组显著降低,而TPN组I-FABP水平较滋养性EN+PN组显著升高;入院第7天滋养性EN+PN组患者瓜氨酸水平较标准喂养组显著升高,而TPN组瓜氨酸水平较滋养性EN+PN组显著降低(P均<0.05)。标准喂养组、EN+PN组及TPN组患者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9/38)vs.45.0%(18/40)vs.23.1%(9/39),χ^(2)=6.670,P=0.036];而腹胀[52.6%(20/38)vs.45.0%(18/40)vs.48.7%(19/39),χ^(2)=0.454,P=0.797]、腹泻[23.7%(9/38)vs.17.5%(7/40)vs.17.9%(7/39),χ^(2)=0.580,P=0.748]及28 d生存率[55.3%(21/38)vs.65.0%(26/40)vs.61.5%(24/39),χ^(2)=0.792,P=0.6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标准喂养组和滋养性EN+PN组患者喂养中断情况[60.5%(23/38)vs.47.5%(19/40),χ^(2)=1.331,P=0.249]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滋养性EN+PN可以延长7 d内EN持续喂养时间(χ^(2)=3.996,P=0.046)。结论: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在入院后7 d内的差异,早期滋养性EN+PN较标准喂养及TPN更有益于重度胃肠功能损害患者(急性胃肠损伤Ⅲ级)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且能部分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
关键词
瓜氨酸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重度胃肠损伤
肠内营养
Keywords
Citrulline
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D-lactic acid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Enteral nutrition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态监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失败的预测价值
陈亚欧
钱春霞
朱金伟
陆件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动态监测瓜氨酸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指导价值
钱春霞
陆件
陈亚欧
朱金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3
基于肠道生物标志物探讨三种营养策略对重度胃肠损伤患者的价值
朱金伟
陆件
宁文娜
陈亚欧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