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转子重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瑞 葛莹 +1 位作者 王坤正 杨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84,共5页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同期行小转子重建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分析小转子重建对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6月至2021年5月因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5例高龄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中小转子是否重建(复位并固定)分为2组,小转子重建组25例,小转子非重建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及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小转子重建组需要的手术时间(99.72±13.41)min较非重建组(88.90±16.53)min更长(t=2.369,P=0.023),二者在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3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69.06±5.64)分高于非重建组(63.35±5.93)分(t=2.982,P=0.005);术后6个月时,重建组的Harris评分(86.67±4.49)分也高于非重建组(82.34±5.68)分(t=2.782,P=0.009);③此外重建组和非重建组在随访期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χ2=0.008,P=0.927);④提示对于高龄Evans-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行小转子重建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是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早期的髋关节功能,初步说明小转子重建在高龄Evans-Ⅲ型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小转子重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重建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动态场景的三维重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水发 汤永恒 +4 位作者 王奔 董方敏 李小龙 蔡嘉诚 吴义熔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1-860,共30页
随着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的不断成熟,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现有的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对静止的对象有较好的重建效果,一旦场景中对象出现变形或者是相对运动,其重建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发展对动态场景... 随着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的不断成熟,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难点。现有的静态场景三维重建算法对静止的对象有较好的重建效果,一旦场景中对象出现变形或者是相对运动,其重建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发展对动态场景的三维重建研究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简要介绍三维重建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静态场景三维重建和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的研究分类及研究现状;全面总结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研究最新进展,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按照基于RGB数据源的动态三维重建和基于RGB-D数据源的动态三维重建进行分类,其中RGB数据源下又可划分为基于模板的动态三维重建、基于非刚性运动恢复结构的动态三维重建和RGB数据源下基于学习的动态三维重建,RGB-D数据源下主要总结归纳基于学习的动态三维重建,对各类典型重建算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介绍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在医学、智能制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动态场景三维重建的未来研究方向,并对这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各个方向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三维重建 模板先验 运动恢复结构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聚合循环递归的稠密点云重建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江安 黄乐 +2 位作者 庞大为 秦林珍 梁温茜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为了解决弱纹理重建难、资源消耗大和重建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聚合循环递归卷积的多阶段稠密点云重建网络,即A2R2-MVSNet(adaptive aggregation recurrent recursive multi view stereo net)。该方法首先引入一种基于多... 为了解决弱纹理重建难、资源消耗大和重建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聚合循环递归卷积的多阶段稠密点云重建网络,即A2R2-MVSNet(adaptive aggregation recurrent recursive multi view stereo net)。该方法首先引入一种基于多尺度循环递归残差的特征提取模块,聚合上下文语义信息,以解决弱纹理或无纹理区域特征提取难的问题。在代价体正则化部分,提出一种残差正则化模块,该模块在略微增加内存消耗的前提下,提高了3D CNN提取和聚合上下文语意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DTU数据集上的综合指标排名靠前,在重建细节上有着更好的体现,且在BlendedMVS数据集上生成了不错的深度图和点云结果,此外网络还在自采集的大规模高分辨率数据集上进行了泛化测试。归功于由粗到细的多阶段思想和我们提出的模块,网络在生成高准确性和完整性深度图的同时,还能进行高分辨率重建以适用于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三维重建 稠密重建 多视图立体 递归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蕾 牛延涛 +4 位作者 张永县 刘云福 李铮 康天良 马文涛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眶CT检查的31例患者,分别使用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MR)技术对图像进行标准算法和骨... 目的:探讨不同迭代重建算法在眼眶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4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眶CT检查的31例患者,分别使用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和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IMR)技术对图像进行标准算法和骨算法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算法重建图像间的客观指标差异;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算法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结果:不同标准算法重建图像的CT值、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iDose4相比,IMR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噪声降幅达25%~67%,SNR增加1.3~1.5倍,CNR增加2~3倍;与iDose4相比,IMR骨算法重建图像噪声降幅达70%~96%,SNR增加5~15倍,CNR增加4~31倍;不同骨算法及标准算法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算法IMR1-Brain Routine组评分最高5(4,5),骨算法iDose43 YD组评分最高5(5,5);两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较强,加权Kappa系数0.644~1。结论:眼眶CT中推荐使用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 Level 3重建骨算法图像,使用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MR Level1重建标准算法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 眼眶 噪声
下载PDF
改进的3D-BoNet算法应用于点云实例分割与三维重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宝云 姚玉凯 +3 位作者 李彩林 王悦 孙娜 鲁一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点云数据重建室内三维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D-BoNet-IAM算法的室内场景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3D-BoNet算法提高点云数据的实例分割精度。针对点云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了基于平面基元合并优化的拟合平面方法,利... 为了更好地利用点云数据重建室内三维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D-BoNet-IAM算法的室内场景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3D-BoNet算法提高点云数据的实例分割精度。针对点云数据缺失问题,提出了基于平面基元合并优化的拟合平面方法,利用拟合得到的新平面重建建筑表面模型。在S3DIS和ScanNet V2数据集上验证3D-BoNet算法的改进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3D-BoNet-IAM算法比原始算法分割精度提高了3.3%;对比本文建模效果与其他建模效果发现,本文方法的建模效果更准确。本文方法能够提高室内点云数据的实例分割精度,同时得到高质量的室内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3D-BoNet-IAM 三维重建 实例分割 平面基元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非一致模糊核标定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军峰 丁庆海 罗海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近年来,红外成像系统在工业、安防、遥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制造工艺及成本制约,红外系统的分辨率仍然较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红外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取... 近年来,红外成像系统在工业、安防、遥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制造工艺及成本制约,红外系统的分辨率仍然较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红外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应用于实际场景图像时容易出现伪影或图像模糊等现象。造成这种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方法大多假定造成图像退化的模糊核是空间一致的,然而实际红外光学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像差、热离焦等,由此造成的图像模糊的模糊核并非空间一致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盲模糊核估计方法,通过采集特定的靶标图像,并设计模糊核估计网络,求解空间非一致模糊核;设计基于图像分块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将图像块和对应区域的模糊核一起输入非盲超分辨率重建网络进行子块图像重建,再通过子块合并和重叠区域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光学系统自身引起了模糊核随空间位置缓慢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标定模糊核并基于图像分块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空间非一致模糊 模糊核估计 红外图像
下载PDF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伟婧 王清 +2 位作者 陈静 马莲 徐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偏差、体象、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偏差评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对他人评价、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象评分(身体羞耻、疾病易感、身体关注、功能受限、患臂关注及透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未来和现实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动)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性健康、假体满意度、乳房满意度、手术及信息满意度、医疗团队满意度)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学效果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多元家庭参与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 乳房重建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在下肢动脉病变CTA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芸 朱彦 +3 位作者 王扬 赵天 李月峰 陈兴兵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对下肢动脉病变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TA检查资料(65条下肢动脉)。分别基...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对下肢动脉病变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CTA检查资料(65条下肢动脉)。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Deep Learning Image Reconstruction,DLIR)算法和混合迭代重建(Hybri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HIR)算法对CTA图像进行重建,以HIR法为参照进行质量评估;两位医师在不同重建算法下对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Kappa检验观察者间一致性;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HIR法和DLIR法诊断下肢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效能。结果与HIR法相比,DLIR法图像质量的噪声显著降低(Z膝上动脉=8.36,Z膝下动脉=9.46,Z足背动脉=7.19,均P<0.001),信噪比(Z膝上动脉=-7.32,Z膝下动脉=-7.91,Z足背动脉=-8.45,P<0.001)及对比噪声比(Z膝上动脉=-8.66,Z膝下动脉=-9.21,Z足背动脉=-8.52,均P<0.001)显著提高。DLIR法对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的识别和评估均显示出更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0.86)。与HIR法相比,DLIR法的图像对膝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度(72.2%vs.94.4%)、特异性(78.7%vs.95.7%),足背动脉中度狭窄的特异性(86.0%vs.97.7%)及重度狭窄的敏感度(50.0%vs.87.5%)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DLIR算法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的CTA图像质量,并获得更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深度学习 混合迭代重建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娟 王玲 +3 位作者 左会武 郑成 王广兰 陈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6,共6页
目的:一些研究显示肌内效贴在提升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减轻疼痛及水肿方面具有积极效应,然而现有研究关于肌内效贴的临床疗效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文章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肌内效贴对前交叉韧带重建... 目的:一些研究显示肌内效贴在提升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减轻疼痛及水肿方面具有积极效应,然而现有研究关于肌内效贴的临床疗效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文章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肌内效贴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EB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肌内效贴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12-06,结局指标包括股四头肌力量、腘绳肌力量、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目测类比评分6个连续型变量。运用EndNote X9.1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和Jadad量表评估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52例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其中对照组126例,肌内效贴组126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肌内效贴组患者腘绳肌力量显著增加[SMD=0.68,95%CI(0.12,1.23),P=0.02]、目测类比评分显著降低[MD=-0.56,95%CI(-1.04,-0.08),P=0.02],两组患者间股四头肌力量、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肌内效贴可能有助于提升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腘绳肌力量、减轻患者疼痛,然而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前交叉韧带重建 肌肉力量 膝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疼痛评分 META分析
下载PDF
关节腔内移植物长度测量在前交叉韧带全内重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时国 谢荣辉 +1 位作者 汪建样 刘牧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55-663,共9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测量关节腔内移植物长度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全内重建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CL损伤患者60例的资料,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2~44岁。按照手术方式的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测量关节腔内移植物长度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全内重建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ACL损伤患者60例的资料,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2~44岁。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常规组)和拉线测量组(测量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0.00±3.95)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2.58±1.41)kg·m^(-2);左侧9例,右侧2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0±1.35)d。测量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00±4.29)岁;BMI为(23.29±1.39)kg·m^(-2);左侧12例,右侧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00±1.27)d。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评估表、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术后不同阶段CT测量骨隧道直径增宽程度和MRI评分系统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测量组VAS(2.23±1.01)分,低于常规组(3.30±1.02)分(P<0.001)。术后12个月,两组KOOS评分除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测量组Lysholm总分和IKDC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2个月,测量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和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整体膝关节不稳定性分析,测量组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38)。术后2 d及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测量组股骨和胫骨的肌腱隧道直径增宽程度均较常规组术后减少(P<0.05);MRI评分测量组患者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测量关节腔内移植物长度在全内技术ACL重建,肌腱利用率高,稳定性好,1年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拉线法 关节内移植物长度
下载PDF
二阶逐层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超分辨重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蕾 邓秋月 +1 位作者 郑丽颖 吴昊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400,共10页
针对一些超分辨网络忽略了对网络各层次特征的复用以及融合的问题,构建了具有较强特征复用和融合能力的二阶逐层特征融合超分辨网络,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重建图像。网络的核心是逐层特征融合模块,该模块通过特征融合操作增... 针对一些超分辨网络忽略了对网络各层次特征的复用以及融合的问题,构建了具有较强特征复用和融合能力的二阶逐层特征融合超分辨网络,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重建图像。网络的核心是逐层特征融合模块,该模块通过特征融合操作增强特征的重用。此外,还提出了二阶特征融合机制,该机制在网络的局部和全局层次上采用逐层特征融合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重建图像在线条和轮廓上更清晰,并且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上也取得了更好的结果。例如当缩放尺度因子为2时,各测试集上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依次为38.20 dB/0.9612、33.81 dB/0.9195、32.28 dB/0.9010、32.65 dB/0.9324、39.11 dB/0.9779,相比其他模型有一定提升,从客观标准和主观角度证明了二阶逐层特征融合超分辨网络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重建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二阶特征融合机制
下载PDF
机械臂环境三维重建与避障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新度 徐学 +1 位作者 高萌 孔德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7-352,358,共7页
为了解决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避障规划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与避障规划方法。通过深度相机(RealSense D435i)与机械臂组成手眼系统,首先,根据目标物体与ArUco码的相对关系,通过相机获取的ArUco标记上的特征点坐标,求解出... 为了解决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避障规划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与避障规划方法。通过深度相机(RealSense D435i)与机械臂组成手眼系统,首先,根据目标物体与ArUco码的相对关系,通过相机获取的ArUco标记上的特征点坐标,求解出目标物姿态;然后,改进三维重建方法,通过融合机械臂工具末端位姿和多帧点云数据,对环境进行较高精度的三维重建,作为后续规划的障碍空间;最后,应用了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的改进算法进行机械臂的避障运动规划。研究搭建了仿真及控制平台,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环境三维建模的精度维持在8mm以内,避障成功率为96.5%,平均规划时间为1.2s,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视觉定位 三维重建 避障规划 ROS
下载PDF
基于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算法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宁 朱朋飞 +1 位作者 张立峰 卢栋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6,共11页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采用最大后验估计在潜在空间中提出一个新的优化问题,利用对偶变量将潜在空间的目标函数映射到原始空间进行迭代求解,用来恢复同时稀疏与低秩的矩阵。与凸近似L1范数相比,NNR算法可获得更准确的重建图像,同时比非凸可分离方法更容易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为验证NNR算法的重建效果,通过数值仿真与静态实验的方法分别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重建对比。结果表明:NNR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重建伪影,提升中心物体的重建质量,为搅拌器内两相分布提供了高质量的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非凸不可分离正则化 稀疏-低秩模型 两相混合
下载PDF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浩 武乐乐 +1 位作者 曹阿丹 胡舸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脑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损伤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2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东 葛艺苑 +3 位作者 朱耿耀 马超 冯仕明 那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效果。方法20例PCL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术后采用膝关节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膝关节韧带...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效果。方法20例PCL损伤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术后采用膝关节X线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膝关节韧带位置及形态,采用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评价患者的膝关节稳定性,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判定疗效,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患者骨隧道位置良好,MRI检查显示患者重建韧带信号均匀、无迂曲,张力良好;术后20例患者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结果均为阴性。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膝关节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P均<0.05),踝关节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双股单束韧带重建术治疗PCL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重建 后交叉韧带重建 腓骨长肌腱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前CT血管成像扫描及重建方案研究
16
作者 张婷婷 钟朝辉 +2 位作者 张奥博 程晓悦 王振常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6期661-668,共8页
目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用于头颈部缺损重建的多功能骨干皮瓣,其穿支血管的位置、走向和来源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中至关重要。小视野(Small FOV)技术可以缩小重建视野,增加图像分辨率,提升对穿支血管显示的空间分辨率;双阶段造影... 目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用于头颈部缺损重建的多功能骨干皮瓣,其穿支血管的位置、走向和来源评估对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中至关重要。小视野(Small FOV)技术可以缩小重建视野,增加图像分辨率,提升对穿支血管显示的空间分辨率;双阶段造影剂注射法增强末梢血管的充盈压力;多平面重建(MPR)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冠状位重组,观察旋股外动脉远端各皮支血管分布;曲面重建(CPR)生成穿支血管的曲面图像,将穿支血管曲面路径与旋股外动脉主干容积成像图像融合,确定穿支血管的位置及其走行。本研究旨在通过各种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扫描和后处理技术提高皮瓣穿支血管的可视化。方法:研究组为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对13例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行皮瓣术前CTA改进扫描方案。对照组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为进行双下肢动脉CT非能谱血管成像检查的13例患者,股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无明显病变。对两组血管成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并对旋股外动脉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SNR较对照组稍高,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NR均值为18.25±7.38,对照组CNR均值为7.26±2.64,研究组CN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差异。研究组术前在CTA上检测到的穿支血管100%在手术中得到证实。结论: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增加皮支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获得满意的CT图像质量,提高图像分析的准确性,给临床医生分析供血血管的位置、走行和来源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 穿支动脉 小FOV技术 双阶段造影剂注射法
下载PDF
清华简与夏史重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勇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清华简中发现了丰富的夏史资料,开启了重构夏代文明史的新境界。但它与传世文献一样,都是由口头传说生成的晚出文献史料。依照兰克史学的治史规则,这种非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大有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正是利用传说资料的局限性,... 清华简中发现了丰富的夏史资料,开启了重构夏代文明史的新境界。但它与传世文献一样,都是由口头传说生成的晚出文献史料。依照兰克史学的治史规则,这种非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大有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正是利用传说资料的局限性,提出了风靡一时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把夏代历史说成是传说的堆积,虚妄的伪造。然其论说证据不密,逻辑不畅,经不起新旧文献尤其是清华简中夏史材料的验证,无法支撑疑古派建立的学术大厦。上古史研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兰克史学那套摒弃传说资料的研究方法未必适用。不管传说性文献形成的时间早晚如何,也不管它存在多少问题,其中具有客观历史的质素、事实真相的颗粒,不是仅凭主观怀疑就可以彻底否定的。坚持文献与考古资料相须为用,其归一揆,才能真正重构出“充实而有光辉”的夏代文明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夏史重建 疑古派 传说史料
下载PDF
结合坐标注意力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晏飞 孟欣 +1 位作者 李泳欣 刘蓝兮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针对现有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中存在着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VGG式判别器对局部细节的判断能力较弱以及训练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坐标注意力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首先,以嵌有坐标注意力... 针对现有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中存在着特征信息利用不充分、VGG式判别器对局部细节的判断能力较弱以及训练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坐标注意力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首先,以嵌有坐标注意力的残差块构建生成器,沿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聚合特征,更充分地提取特征。然后,调整Dropout加入网络的方式使其作用于生成器中,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接着,以U-Net结构构造判别器,输出详细的逐像素反馈,以获取真假图像间的局部差异。最后,在判别器中引入谱归一化正则化,稳定GAN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当放大因子为4时,在基准测试集Set5和Set14上取得的峰值信噪比平均提高了1.75 dB,结构相似性平均提高了0.038,能够重建出更加清晰且真实的图像,重建图像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生成式对抗网络 坐标注意力 U-Net式判别器
下载PDF
融合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
19
作者 李亚兰 陆汝华 +2 位作者 黄健全 蒋纯志 李翔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针对包含细小结构场景的三维表面重建精度和完整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三维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构建了一个表面隐函数,采用高斯函数为其基函数,三阶贝塞尔函数为其权重函数,并根据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大小自... 针对包含细小结构场景的三维表面重建精度和完整度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三维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构建了一个表面隐函数,采用高斯函数为其基函数,三阶贝塞尔函数为其权重函数,并根据点云尺度与信心指数大小自适应调整基函数覆盖范围与权重函数取值。采用八叉树存储与处理数据,根据点云尺度大小自适应划分八叉树结构,从而自适应调整表面隐函数三维采样密度。通过无约束等值面提取方法,提取隐函数等值面,从而得到三维表面。与几种典型表面重建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重建三维表面细节清晰,整体重建精度与完整度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八叉树 连续隐函数 尺度 信心指数
下载PDF
一种组合电极电容层析成像重建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峰 赵建海 华回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组合电极重建图像及层次聚类的ECT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构建组合8电极及12电极ECT阵列传感器,研究2种组合传感器激励测量方案;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法对两种组合电极ECT重建图像进行聚类,从而消除重建过程中... 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组合电极重建图像及层次聚类的ECT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构建组合8电极及12电极ECT阵列传感器,研究2种组合传感器激励测量方案;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法对两种组合电极ECT重建图像进行聚类,从而消除重建过程中产生的伪影;最后,将聚类后的2种图像再进行小波融合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重建图像,所提方法重建图像平均相对误差最小,最大降幅达到23.4%,平均相关系数最大,最大增幅达到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电容层析成像 组合电极 图像重建 图像融合 油-气两相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