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宫殿,深思其意——《阿房宫赋》课例品鉴
1
作者 王璇(执教) 路德奎(观察)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5期80-83,共4页
创设情境,以“你就是一名‘总工程师’,负责设计重建复原阿房宫”为中心任务,通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把握用法落实重点文言知识,以学生齐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个人读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采取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 创设情境,以“你就是一名‘总工程师’,负责设计重建复原阿房宫”为中心任务,通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把握用法落实重点文言知识,以学生齐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个人读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采取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进行鉴赏。注重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以史为鉴、敢于担当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设情境 重建复原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对文物建筑修复原则运用尺度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蔚 胡斌 《新建筑》 2006年第5期4-6,共3页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和方法研究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在西方主流价值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的东方解读成为有中国特色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修复中几个主要... 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和方法研究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对于在西方主流价值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的东方解读成为有中国特色文物建筑保护修复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修复中几个主要的原则,如修旧如旧、可识别性、现状保护以及复原重建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旧如旧 可识别性 现状保护 原状保护 复原重建
下载PDF
基于稀疏贝叶斯-RNAMBO算法的低剂量CT盲复原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培 滕建辅 +1 位作者 费腾 孙云山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76-1085,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智能优化(SBL-RNAMBO)算法的低剂量医学CT图像的盲复原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群智能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引入稀疏贝叶斯方法进行训练,将大量全剂量CT图像作为先验信息,改善图像重建过程中的欠定问题.其次...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智能优化(SBL-RNAMBO)算法的低剂量医学CT图像的盲复原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群智能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引入稀疏贝叶斯方法进行训练,将大量全剂量CT图像作为先验信息,改善图像重建过程中的欠定问题.其次,加入二次惩罚项约束解空间,构造了参数未知的后验概率目标函数,采用RNAMBO算法优化稀疏贝叶斯超参数,建立优化后的稀疏贝叶斯模型.最后,用SBL-RNAMBO方法对所有盲复原未知量进行估计并求解后验概率目标函数.将SBL-RNAMBO算法与其他5种对比算法进行Shepp-Logan体膜、临床盆腔CT、临床脑部CT的定性及定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定性实验中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CT重建图像,保留清晰的纹理细节和结构特征;在145/20 mA及90/20 mA定量实验中峰值信噪比(PSNR)、通用图像质量指数(UIQI)、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误差方差和(SSDE)指标均优于对比算法,算法复杂度最大减少854.6 s,通过不同初始值PSNR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定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图像 图像盲复原重建 群智能优化 稀疏贝叶斯算法
下载PDF
天津水西庄“一犁春雨”等三个重要景点恢复重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喜苹 杨传贵 《现代园艺》 2018年第3期107-108,共2页
水西庄不仅是津门亭园之冠,更代表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与成就的高峰。水西庄的复原重建,不仅是为了恢复风景秀丽的清代私家园林,也是我们对天津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本文对《秋庄夜雨读书图》和《水西庄修褉图》两作品的书画意境进行... 水西庄不仅是津门亭园之冠,更代表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与成就的高峰。水西庄的复原重建,不仅是为了恢复风景秀丽的清代私家园林,也是我们对天津文化的一种延续和传承。本文对《秋庄夜雨读书图》和《水西庄修褉图》两作品的书画意境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考证《天津县志》等文学作品,探究天津查氏水西庄园林景点的江南特色、文化气息和景点命名方式,将曹雪芹《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景点与水西庄景点相结合,还原水西庄"一犁春雨"等3个重要景点所表现的园林建筑形式及园林特点,文中所选3个景点的园林建筑形式分别是茅屋、板房以及瓦的形式,为水西庄园林重要景点的恢复重建提供相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西庄 一犁春雨 红楼梦 复原重建
下载PDF
复原重建与影像真实——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 被引量:19
5
作者 朱靖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8,130,共9页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文化救险 复原重建 影像民族志
原文传递
《气象灾害防御法》立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钮敏 蒋洁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11期45-47,共3页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的立法构想包括总则、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气象灾害防御计划、气象灾害预防、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气象灾后复原重建、其他及附则等八章,重在构建双重多级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确保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有关气象灾害防御...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的立法构想包括总则、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气象灾害防御计划、气象灾害预防、气象灾害应急措施、气象灾后复原重建、其他及附则等八章,重在构建双重多级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确保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有关气象灾害防御的定期投入,建立资源同化与信息共享制度,创建"以民间商业投资为主、以国家基础投入为辅"的气象灾害复原与重建制度并建立一整套违法惩处机制,在法律保障和法律监督的前提下完善"体现民生、实现和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防御法 气象灾害防御计划 气象灾后复原重建
下载PDF
水下湍流成像退化及优化恢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谌雨章 叶婷 +1 位作者 程超杰 杨婉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62,共11页
为了全面且针对性地研究水下湍流成像的退化因素,同时优化相应图像恢复算法,搭建了一个可控湍流条件和重复使用的水下成像实验系统,利用循环水泵控制实验水箱中湍流的强度,气泡发生器制造微气泡,图像传感器获取不同条件下的正弦条纹目... 为了全面且针对性地研究水下湍流成像的退化因素,同时优化相应图像恢复算法,搭建了一个可控湍流条件和重复使用的水下成像实验系统,利用循环水泵控制实验水箱中湍流的强度,气泡发生器制造微气泡,图像传感器获取不同条件下的正弦条纹目标板的成像结果。研究了流速场、程辐射和流体介质对水下成像的影响,结合图像复原和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比较了基于三种退化因素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差异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湍流流速场在低空间频率段造成MTF快速下降,程辐射和流体介质则会导致高空间频率的调制对比度减小;在水下湍流退化图像恢复中,湍流流速场的MTF适合图像复原,程辐射和流体介质的MTF适合图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学 调制传递函数 图像复原重建 超分辨率
下载PDF
灾害治理的哲学观与方法论——以复原重建阶段为例
8
作者 李宗勋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101-123,共23页
灾害发生后的首要任务在于安定受灾民众生活.协助其重建家园。面对灾害,亟待透过会晤对话,争论彼此所关心的议题;以实践哲学提供新的视野及包容化解当前流失的公共空间。这样一种新的灾害治理的哲学观是本文的出发点。借鉴美、日灾后重... 灾害发生后的首要任务在于安定受灾民众生活.协助其重建家园。面对灾害,亟待透过会晤对话,争论彼此所关心的议题;以实践哲学提供新的视野及包容化解当前流失的公共空间。这样一种新的灾害治理的哲学观是本文的出发点。借鉴美、日灾后重建的经验,检视本地区的实务,本文检视了相关文献,并探究灾害治理的实践哲学与方法论。据此,文章对莫拉克风灾、日本"3·11"大地震后的复原重建进行比较研究,并研提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治理哲学观 灾害治理方法论 复原重建 整体社区 新常态
原文传递
古环境的复原及全新世时期的上辽河流域 被引量:3
9
作者 贾伟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过去20多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环境考古已基本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很多考古学的课题中,而且,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也会伴随中国考...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过去20多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环境考古已基本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很多考古学的课题中,而且,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也会伴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更加完善。然而环境考古学本身对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考古学家有坚实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古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如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那些针对考古学研究的古环境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家如果能够初步将古环境复原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考古学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使更多的考古学家掌握基本的古环境复原的方法,本文试图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考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辽西地区的古环境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解读那些像孢粉等的古环境数据,以此推动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考古 环境重建/复原 辽西 古气候
原文传递
采用CCD错位成像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亚鹏 何斌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为了克服现有电荷耦合器件(CCD)错位成像实现方法结构复杂、对移位精度要求苛刻等缺点,提出并实现了利用高精度二维平移台对单个CCD相机整体二维移位,对一定物距远处靶标成像。采用三次B样条插值、交错重组,对得到的具有既定相互位移关... 为了克服现有电荷耦合器件(CCD)错位成像实现方法结构复杂、对移位精度要求苛刻等缺点,提出并实现了利用高精度二维平移台对单个CCD相机整体二维移位,对一定物距远处靶标成像。采用三次B样条插值、交错重组,对得到的具有既定相互位移关系的多幅相互错位半个像元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重建,得到高分辨率图像。采用刃边法估算点扩展函数,对重建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图像复原,得到最终高分辨率图像。结果表明,采用错位成像,图像目视视觉分辨力提高了1.4倍,图像混叠效应降低,图像复原将调制传递函数面积(MTFA)由0.1577提高到0.2937。实验表明,错位成像技术能提高图像分辨力,降低图像混叠,增强图像质量,图像复原可以有效补偿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解决了错们成像中重建图像分辨力提高但MTF下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分辨力 电荷耦合器件错位成像 图像重建复原 调制传递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