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脑黑质脑内移植后宿主重建神经环路的电镜观察
1
作者 杨辉 蔡文琴 张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脑内移植后,是否与宿主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发生神经整合。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脑内移植术后3个月多巴胺能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街区的超微结构。结果:证明突触终未之间突触形成增多。结... 目的:为了观察胎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脑内移植后,是否与宿主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发生神经整合。方法: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脑内移植术后3个月多巴胺能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街区的超微结构。结果:证明突触终未之间突触形成增多。结论:移植后宿主神经功能有改善,结合电镜观察含小颗粒囊泡终未支形成突触增多,可能部分移植细胞与宿主产生了整合、重建了神经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脑黑质 脑内移植 重建神经环路 震颤性麻痹
下载PDF
环指尺侧神经转位重建神经近断端缺损的手指双侧感觉
2
作者 陈承雨 孙学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19-119,共1页
手指撕脱伤后多出现近端神经的抽出缺损,修复困难,临床多采用腓肠神经或其他游离神经移植修复手指功能侧感觉,此类方法往往恢复不佳,而且多为手指单侧感觉恢复,多伴有手指外形不饱满以及皮肤、指甲颜色的改变。因为感觉差,缺乏保... 手指撕脱伤后多出现近端神经的抽出缺损,修复困难,临床多采用腓肠神经或其他游离神经移植修复手指功能侧感觉,此类方法往往恢复不佳,而且多为手指单侧感觉恢复,多伴有手指外形不饱满以及皮肤、指甲颜色的改变。因为感觉差,缺乏保护而易受伤或出现保护性废用,或因外观不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负担,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利用环指尺侧神经转位重建神经近断端缺损的手指双侧感觉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撕脱伤 感觉恢复 重建神经 神经转位 缺损 双侧 尺侧 环指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不同喉返神经重建术对预防声带麻痹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梁金屏 石福民 +1 位作者 王吉 张宏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不同喉返神经重建术对预防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喉返神经减压术治疗的45例为减压组,采用颈... 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不同喉返神经重建术对预防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22年7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喉返神经减压术治疗的45例为减压组,采用颈袢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治疗的44例为吻合组。观察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嗓音嘶哑程度量表(GRBAS)、嗓音声学参数、最长发声时间及声门闭合程度变化。观察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减压组患者术后6、12个月VHI评分、GRB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吻合组(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水平均明显低于吻合组,嗓音基频水平均明显高于吻合组(P<0.05)。减压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声门闭合程度明显低于吻合组,最长发声时间明显长于吻合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即刻进行喉返神经重建术,患者发音障碍及嗓音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最长发声时间明显延长,有助于促进声带功能的恢复、预防声带麻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重建 声带麻痹
下载PDF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沈玲玲 江婵娟 +3 位作者 黄秀平 殷其勇 陈和木 鲍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36-739,74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镜像疗法+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进行干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进行干预+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镜像疗法+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进行干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进行干预+常规康复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上肢功能、上肢表面肌电图(sEMG)肌电测试结果。结果:干预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所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以及手臂动作测试评分法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所上升(P<0.01),且观察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上肢sEMG肌电测试结果相较于干预前均有所上升(P<0.01),且观察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镜像疗法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上肢功能,促进上肢肌群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疗法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与优化采样策略的隐式表面重建方法
5
作者 何涵波 付蔚 +1 位作者 余嘉玮 吴新宇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6期263-265,275,共4页
针对体渲染技术在神经隐式表面重建中常见的细节模糊与局部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式表面重建方法。首先,采用图神经网络(GNN)对不同目标视图进行特征提取,并将这些特征图作为监督信息,引导重建过程。其次,引入一种基于场景... 针对体渲染技术在神经隐式表面重建中常见的细节模糊与局部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隐式表面重建方法。首先,采用图神经网络(GNN)对不同目标视图进行特征提取,并将这些特征图作为监督信息,引导重建过程。其次,引入一种基于场景几何和光照特征的优化蒙特卡洛路径追踪技术,通过自适应重要性采样策略,优先采样贡献最大的光线路径。最后,利用Omnidata预训练模型提取深度信息和法线信息,对重建过程进行额外的约束。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方法在提高表面重建的准确度和视图渲染效果方面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隐式表面重建 神经网络 光线采样 体渲染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神经重建护理和功能恢复
6
作者 潘建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探究神经重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功能治疗,... 探究神经重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中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功能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神经重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神经重建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积极作用。相较于常规功能治疗,实验组接受神经重建护理的患者在运动功能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且其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神经重建护理有助于提升脑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水平,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建护理 脑卒中 机体功能改善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超 刘彬 +14 位作者 谢京城 王振宇 马长城 杨军 孙建军 陈晓东 于涛 林国中 司雨 韩芸峰 陈素华 尹晓亮 马千权 郑穆天 曾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因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袖加固重建术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手术均在神经... 目的:探讨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治疗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因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袖加固重建术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手术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术中行囊肿探查、囊壁部分切除、漏口缩窄、神经根袖重建及人工硬膜加固。统计手术并发症、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手术前后疼痛变化,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及手术改善效果。结果:71例患者共101个Tarlov囊肿,其中起源于左侧S1、S2、S3神经根者分别有19个(18.8%)、26个(25.7%)和3个(3.0%),右侧S1、S2、S3神经根者分别有14个(13.9%)、33个(32.7%)和6个(5.9%),均行神经根袖加固重建术。术后深部感染、皮下积液及切口脂肪液化各1例,泌尿系感染4例;随访12~43个月(中位数26个月),新发尿潴留2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拔除尿管;新发大便无力1例,3个月后好转;新发会阴部感觉异常5例,4例好转。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显著降低[6(4~9)分vs.1(0~5)分,Z=-7.272,P<0.001],JOA评分显著升高[20(16~25)分vs.27(18~29)分,Z=-7.265,P<0.001]。治愈18例(25.4%),显效41例(57.7%),有效8例(11.3%),无效4例(5.6%),总有效率94.4%(67/71)。2个(1.98%)囊肿复发。结论:对于症状性骶管Tarlov囊肿患者行神经根袖重建及人工硬膜加固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lov囊肿 骶管 整形外科手术 神经根袖加固重建
下载PDF
头针治疗中风后神经功能重建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思禹 孙忠人 +1 位作者 邢广月 尹洪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937-940,共4页
中风后神经功能重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医学界仍在为中风病的治疗探索各种各样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头针疗法对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但大部分研究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相对较少。本文回顾近5年头针疗法治疗中风... 中风后神经功能重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医学界仍在为中风病的治疗探索各种各样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头针疗法对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但大部分研究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相对较少。本文回顾近5年头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神经功能重建的国内外文献,从细胞炎症、凋亡、自噬等方面综述头针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头针干预主要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兴奋性谷氨酸毒性、抑制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细胞自噬、促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等作用,为临床治疗中风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神经重建 头针 综述
下载PDF
靶向神经分布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邓永兰 张苡榕 +2 位作者 唐春霄 王萍 杨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1-374,共4页
靶向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技术已成为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外科术式,该技术是将已截断的外周神经重新定向转移(或种植)到肢体残存的肌肉(或神经)中,重建肢体的运动或感觉功能,帮助残疾人实现对假肢的精确直... 靶向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技术已成为临床上广泛运用的外科术式,该技术是将已截断的外周神经重新定向转移(或种植)到肢体残存的肌肉(或神经)中,重建肢体的运动或感觉功能,帮助残疾人实现对假肢的精确直觉控制。2007年美国芝加哥康复研究院首次报道基于TMR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受试者是一位双上肢高位(经肩关节)截肢的男性患者[1,2];2016年我国学者也报道了,利用TMR技术为一名肘部以上截肢男性患者实现操控多自由度肌电假肢[3]。研究者们将TMR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相结合,为残疾人精准直觉的控制肌电假肢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操控模式,结合TMR技术,提升残疾人对多功能上肢和动力型神经假腿的控制效果。在残疾人体表获取肌电信号易受电极、皮肤组织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不能精准识别患者的运动意图,且在肌电假肢并行控制患者肢体多关节同步运动意图识别与肢体适配性等问题逐步深入研究。同时,TMR技术已作为一种预防神经瘤发生,干预幻肢痛或解决术后神经痛的临床新方法[4]。本文将对TMR在临床应用效果和解决术后神经瘤疼痛的应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肌肉神经分布重建 肌电信号 神经 幻肢痛
下载PDF
基于TE-NeuS的人体头部三维重建
10
作者 张静雯 张海翔 +1 位作者 李少华 蒋明峰 《软件工程》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针对研究神经辐射场重建三维网格,从多视图照片中提取出高质量的网格模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NeuS的新型网络模型结构Texture Enhancement NeuS(TE-NeuS),该模型结构具备纹理增强特性,通过分解采样光线,运用多层感知机将一条模糊光线建... 针对研究神经辐射场重建三维网格,从多视图照片中提取出高质量的网格模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NeuS的新型网络模型结构Texture Enhancement NeuS(TE-NeuS),该模型结构具备纹理增强特性,通过分解采样光线,运用多层感知机将一条模糊光线建模成5条清晰光线的加权,能够从轻微晃动的人体照片中提取出高质量的人体头部三维网格模型。用5组人头照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NeRF和NeuS,TE-NeuS在倒角距离指标上分别提升了21.89%与13.36%,并且成功地提取出高质量的人体头部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数字人 神经辐射场 神经表面重建
下载PDF
两种神经功能重建术式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蒋孟楠 张紫珺 +4 位作者 张乾玲 苏欢 高一凡 卢巍 杨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比较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和靶向神经功能替代(targeted nerve function replacement,TNFR)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胫神经离断(TNT)组以及在TNT基础上建... 目的比较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和靶向神经功能替代(targeted nerve function replacement,TNFR)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胫神经离断(TNT)组以及在TNT基础上建立模型TMR组和TNFR组,通过足迹分析、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评价两种手术效果。结果TNFR组胫神经指数(-12.30±4.06)略大于TMR组(-13.79±5.28);第8周TMR组和TNFR组患侧EMG幅值相较于TNT组明显增强(P<0.05),TNFR组患侧EMG幅值强于TMR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发现TNFR组和TMR组神经和肌萎缩程度较TNT组轻;TNFR组腓肠肌内侧头延续胫神经原有功能,相较于TMR组,其神经分支更加密集。结论TNFR术及TMR术均可延缓肌萎缩并促进运动功能重建,TNFR术的远期疗效较优于TMR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 靶向神经功能替代 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 足迹分析法 肌电信号
下载PDF
重建神经连续性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维田 张君 +1 位作者 崔树森 朱清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8-309,共2页
重建神经连续性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尹维田张君崔树森朱清远残指(肢)端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原因大部分是由残端神经瘤引起的。这种疼痛常呈持续性,稍有触碰,疼痛非常敏感,且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 重建神经连续性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尹维田张君崔树森朱清远残指(肢)端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原因大部分是由残端神经瘤引起的。这种疼痛常呈持续性,稍有触碰,疼痛非常敏感,且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有关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治疗方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端疼痛 神经瘤性 重建神经 连续性治疗 治疗
原文传递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13
作者 郝玉哲 宗世民 +2 位作者 黄奇麟 程华茂 肖红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589-600,共12页
面神经功能障碍是听神经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肿瘤大小、手术入路、切除程度等因素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为保护面神经,肿瘤较大时可以选择性保留部分瘤体。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术前确定瘤体与面神经... 面神经功能障碍是听神经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肿瘤大小、手术入路、切除程度等因素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为保护面神经,肿瘤较大时可以选择性保留部分瘤体。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术前确定瘤体与面神经的关系,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神经内镜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对于手术的安全性和面神经功能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未来,医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监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研究新的手术技术也将有助于患者术后的面神经功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 术前影像学评估 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功能重建
下载PDF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霖 魏汝云 +1 位作者 齐惠景 栾庆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822-182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神经功能重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神经功能重建组同时接受神经功能重建仪治...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神经功能重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神经功能重建组同时接受神经功能重建仪治疗。结果治疗8 w后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表现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重建 抑郁 治疗
下载PDF
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大鼠模型及低频电刺激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良清 周慧 +3 位作者 杨琳 黄剑平 杨万章 李光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54,共8页
目的:利用大鼠模型开展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MR)研究,使用低频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程度的效果。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神经支配组、TMR模型组及电刺激组。制作TMR大鼠模型,将大... 目的:利用大鼠模型开展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MR)研究,使用低频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程度的效果。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神经支配组、TMR模型组及电刺激组。制作TMR大鼠模型,将大鼠右侧正中神经移植到胸大肌上,术后2天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利用植入的肌内电极采集大鼠双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采用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方法检测胸大肌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应用肌湿重维持率检测胸大肌失神经萎缩情况。结果:1第4周与第1周相比,TMR模型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轻微增加;电刺激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明显增强;失神经支配组几乎观察不到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正常对照组的肌电信号基本不变。2正常对照组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均明显大于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大于TMR模型组(P<0.05)。3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的胸大肌湿重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失神经支配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高于TMR模型组(P<0.05)。结论:使用低频电刺激TMR大鼠模型,对促进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 低频电刺激 周围神经再生 肌萎缩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韦世友 王炎林 +1 位作者 杨小华 管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6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重建
下载PDF
神经功能重建系统结合运动意念在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史静 王晶 +3 位作者 石梦丹 冯丹彦 李勇健 王珊珊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72-1474,共3页
本文简要回顾神经功能重建系统与运动意念(运动想象)两项技术,重点介绍这两项技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探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和运动意念的结合应用是否会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同时为完善理疗方面的治疗方案提... 本文简要回顾神经功能重建系统与运动意念(运动想象)两项技术,重点介绍这两项技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探讨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和运动意念的结合应用是否会提高脑卒中早期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同时为完善理疗方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功能重建系统 运动意念 进展
下载PDF
神经网络重建仪用于脑梗死偏瘫康复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艳华 李军荣 李圣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6期4087-408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中、治疗结束时,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的Barttel指数评分,比较2组... 目的探讨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中、治疗结束时,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的Barttel指数评分,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tel指数评分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神经网络重建
下载PDF
经筋疗法联合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健芸 纪哲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542-54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疗法联合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筋疗法及神经功能重... [目的]观察经筋疗法联合神经功能重建系统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筋疗法及神经功能重建系统,以Ashworth、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巴氏指数(Barthel)以及美国国产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标准(CSS)为评价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获得一定疗效,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经筋疗法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的综合方案,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疗法 神经功能重建 脑梗死 痉挛性瘫痪
下载PDF
用微电子神经桥实现受控脊蟾蜍运动功能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晓燕 王志功 +5 位作者 吕晓迎 黄宗浩 李文渊 赵鑫泰 潘海仙 方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0-534,共5页
在前期电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验证了采用微电子神经桥(MENB)实现神经功能重建的基础上,为了使受控脊蟾蜍重建的动作更加协调,以自由活动的蟾蜍的坐骨神经信号作为信号源,以脊蟾蜍的坐骨神经为受控对象,借助MENB实现了受控脊... 在前期电刺激、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验证了采用微电子神经桥(MENB)实现神经功能重建的基础上,为了使受控脊蟾蜍重建的动作更加协调,以自由活动的蟾蜍的坐骨神经信号作为信号源,以脊蟾蜍的坐骨神经为受控对象,借助MENB实现了受控脊蟾蜍坐骨神经的功能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受控脊蟾蜍在自由活动蟾蜍坐骨神经信号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同步的伸缩腿动作。与其它刺激方式相比,这种刺激在动作协调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该研究工作提供了医疗康复训练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神经桥(MENB) 神经功能重建 脊蟾蜍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