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
1
作者 王伟婷 程莉 《中国西部》 2024年第4期74-87,共14页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生态环境绿色品质化、乡村生产环境绿色低碳化、乡村生活环境绿色宜居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考察了长...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生态环境绿色品质化、乡村生产环境绿色低碳化、乡村生活环境绿色宜居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考察了长江经济带2011-2021年11个省市的乡村生态振兴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特征,借助ArcGIS的自然断点法、趋势面分析、重心模型及标准差椭圆探索了其空间演化格局与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地带间呈现上游>中游>下游,且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其差距的主要原因。(2)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陡峭、南北亦陡”的空间布局,呈现“东西方向、南北方向”两极分化现象,且发展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3)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的空间演进呈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且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逐渐趋于集聚。据此,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全流域乡村“三生”空间生态化转型,实现乡村“三生”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熵权法 泰尔指数 趋势面分析 重心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 集聚性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与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演变的分布特征、关联特征与迁移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和集聚水平的空间差异性。2)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特征,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呈现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3)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聚集区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集聚重心的迁移速度不断加快。4)影响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市场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旅游产业集聚 重心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时空演变特征与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01-911,共11页
本文基于SBM模型,通过构建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函数,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重心转移规律,并对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为:(1)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率高达1,而中西... 本文基于SBM模型,通过构建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函数,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差异及空间重心转移规律,并对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TFP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结论为:(1)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率高达1,而中西部地区仅为0.404和0.551,表明了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更接近共同前沿,而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证实了对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划区研究的必要性;(2)群组前沿下水资源绿色效率更具合理性,更能真实地反应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变化情况;(3)从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空间重心转移路径可以看出,研究前期东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下降,研究后期在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上逐渐趋于失衡;(4)全国整体及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TFP存在着σ收敛,且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TFP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模型 群组前沿 水资源绿色效率 重心标准差椭圆 收敛性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均衡性及格局演变特征 被引量:63
4
作者 王耕 李素娟 马奇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98-2209,共12页
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状态及格局演变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基于"自然—经济—社会"(Nature-Economy-Societ... 研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分布状态及格局演变特征,有利于厘清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差异机理,对于缩小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基于"自然—经济—社会"(Nature-Economy-Society, N-E-S)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目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2003-2015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Theil指数、重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空间均衡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在研究期内(2003-2015年)空间非均衡性表现为先逐渐缩小后又逐渐扩大的动态演变特征;由三大区域的Theil指数均值可知,西部地区空间非均衡程度最大(0.1174),东部次之(0.0365),中部最小(0.0223)。(2)从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重心位于河南境内,历经了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移动的过程,重心移动的方向表明位于该方向上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有所提升。(3)从标准差椭圆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空间分布呈现出偏东北—偏西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效率 空间均衡性 格局演变 SBM模型 核密度估计 重心标准差椭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