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菌药物引起二重感染51例报道 被引量:30
1
作者 陆志华 赵晓莉 +1 位作者 徐红 巩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8-569,共2页
目的 分析引起二重感染的原因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1~ 6月部分住院患者(5 1例 )住院期间发生的二重感染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对患者年龄、原发疾病、住院天数、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二重感染... 目的 分析引起二重感染的原因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1~ 6月部分住院患者(5 1例 )住院期间发生的二重感染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对患者年龄、原发疾病、住院天数、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和二重感染部位和类型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高龄、严重的原发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长期住院等是引起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高危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适当的给药方案 ,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以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重感染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亚胺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时并发真菌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宇清 付研 +3 位作者 王瑾 王旭东 董云秋 李克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合细菌学检测 ,找出并证实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易患因素 ,指导临床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方法 对 5 2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 2 0 m g/kg治疗 ,平均 5 d,治疗前、后 5 d行细菌培养+药敏 ;治疗前及后 3、5...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合细菌学检测 ,找出并证实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易患因素 ,指导临床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方法 对 5 2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 2 0 m g/kg治疗 ,平均 5 d,治疗前、后 5 d行细菌培养+药敏 ;治疗前及后 3、5、7d行真菌培养 +药敏 ,按病种分组对其临床资料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2例患者中 2 0例并发真菌二重感染 (占 38.5 % ) ,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2 1例中 ,11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5 2 .4% ) ,P=0 .0 2 9;糖尿病患者 17例中 ,10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 5 8.8% ) ,P=0 .0 35 ;恶性肿瘤患者 2例均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P=0 .0 2 3;2 9例曾应用过其他广谱抗生素者 (其中三代头孢 2 1例、左旋氧氟沙星 8例 ) ,有 13例出现真菌感染 (占 39.1% ) (三代头孢 11例 ,左旋氧氟沙星 2例 ) ,P=0 .2 89。结论 恶性肿瘤及糖尿病患者在重症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亚胺培南治疗同时并用糖皮质激素或治疗前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症细菌感染 真菌二重感染 治疗
下载PDF
Wolbachia在玉米螟赤眼蜂内的三重感染(英文)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月 沈佐锐 +1 位作者 王哲 刘宏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52,共8页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是我国玉米田间的优势赤眼蜂种,据报道,赤眼蜂种内有Wolbachia感染。本文利用Wolbachia的16s rDNA和wsp基因引物通过PCR方法对玉米螟赤眼蜂的野生... 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菌。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是我国玉米田间的优势赤眼蜂种,据报道,赤眼蜂种内有Wolbachia感染。本文利用Wolbachia的16s rDNA和wsp基因引物通过PCR方法对玉米螟赤眼蜂的野生种群进行了调查,发现以wsp基因为鉴定依据,检测的所有个体都感染了3种Wolbachia[wOstGDAa(GenBank accession no.EU157103),wOstGDAb(GenBank accession no.EU157104)和wOstGDB(GenBankaccession no.EU157105)]。本文首次报道了野生赤眼蜂种群内Wolbachia的三重感染率几乎为100%。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推测当不同种赤眼蜂寄生同一寄主时,Wolbachia可能会在不同赤眼蜂种间进行横向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赤眼蜂 WOLBACHIA WSP基因 重感染 横向传播
下载PDF
新生儿二重感染与抗生素使用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辅直 钟汝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二重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观察269例新生儿抗生素使用后的二重感染情况,与270例健康新生儿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用药组尿布皮炎、鹅口疮及肠炎3种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用药时间越长... 目的为了解新生儿二重感染与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观察269例新生儿抗生素使用后的二重感染情况,与270例健康新生儿比较,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用药组尿布皮炎、鹅口疮及肠炎3种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用药时间越长,体重越低,尿布皮炎及肠炎等发生率越高,与原发病种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感染 抗生素 新生儿感染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肠道二重感染18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建国 柳健 +3 位作者 丁昌平 张敏 高文 陈宝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942-942,共1页
关键词 肠道二重感染 药物治疗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亚胺培南治疗后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小军 丁续红 +1 位作者 胡苏萍 聂汉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重度COPD经亚胺培南治疗3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二重感染的关系。结果:1年半观察期内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入选51例患者,亚胺培南治疗后,88.2%的患...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重度COPD经亚胺培南治疗3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二重感染的关系。结果:1年半观察期内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入选51例患者,亚胺培南治疗后,88.2%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39例具有确切细菌学结果的患者中二重感染发生率为30.8%。二重感染的发生与血pH值(OR=0.004,P=0.48)、先前用过头孢菌素(OR=24.314,P=0.019)以及亚胺培南疗程(OR=2.473,P=0.013)有关。结论:酸中毒、先前用过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疗程长均增加重度COPD住院患者二重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感染 亚胺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监护室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致严重真菌二重感染(附8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吕培中 李亚真 陈德才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7-98,共2页
8例患者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而导致严重深部真菌二重感染,并附1例尸检报告。指出滥用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老年人易导致严重的真菌二重感染,应提高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须及时发现,并给予抗真菌治疗。
关键词 头孢菌素 药物副作用 重感染 真菌感染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二重感染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利 冯羡菊 +1 位作者 张傅山 徐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二重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常规鉴定方法对ICU送检感染患者的血、尿、痰、分泌物等219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形确诊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二重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常规鉴定方法对ICU送检感染患者的血、尿、痰、分泌物等219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形确诊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统计时将中敏归于耐药。结果219例ICU细菌感染患者二重感染的132例(60.3%),100例一般病房细菌二重感染只有11例(11.0%)(P<0.01);132例ICU感染患者中,两种细菌混合感染者109例,占二重感染82.6%,其中感染两种产ESBLs细菌16例,占12.1%;3种细菌混合感染者23例,占17.4%;ICU二重感染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上述细菌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86.4%,肺炎克雷伯菌90.6%。结论ICU患者易出现二重感染、多重耐药,其感染的治疗应慎重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感染 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下载PDF
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肠道二重感染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仁健 何鹏飞 +2 位作者 张林刚 郑志刚 陈建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胃肠道手术二重感染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菌群失调而发病是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术前行胃肠减压、灌肠导泻、运用肠道抗生素,术后禁食时间较长,肠粘膜营养物资缺乏致肠粘膜水... 胃肠道手术二重感染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菌群失调而发病是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术前行胃肠减压、灌肠导泻、运用肠道抗生素,术后禁食时间较长,肠粘膜营养物资缺乏致肠粘膜水肿、屏障作用降低有关。治疗上除按常规二重感染用药外,我们运用肠粘膜保护剂及肠道粘膜特殊营养物质,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重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78例真菌二重感染的诱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秀贞 姜思通 +1 位作者 刘月芬 刘雅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对真菌二重感染病例诱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以利于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时间段内全方位调查方法 ,对确认的 78例二重感染病例等项目的基础疾病、感染细菌及耐药情况、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调查病例中 ,具有严... 目的 :对真菌二重感染病例诱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以利于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时间段内全方位调查方法 ,对确认的 78例二重感染病例等项目的基础疾病、感染细菌及耐药情况、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例调查病例中 ,具有严重基础疾病 74例 (94 .87% ) ;培养出细菌 77株 ,其中广泛耐药 5 3株 (6 8.83% ) ;二重感染发生前抗菌药应用 2 6种 ,每例平均用药 14 .1d ,5 .2个品种 ,高效抗生素为用药主要品种。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和加强合理用药是减少二重感染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重感染 诱发原因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
下载PDF
85例恶性肿瘤患者呼吸系统二重感染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艳华 李晖 +1 位作者 陆一平 黄玲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呼吸系统二重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2年-2004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送检的痰及咽拭子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者菌株种类和药敏情况。结果530份痰及咽拭子标本共检出细菌与真菌混合生长者8...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呼吸系统二重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2年-2004年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送检的痰及咽拭子标本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者菌株种类和药敏情况。结果530份痰及咽拭子标本共检出细菌与真菌混合生长者85例,细菌感染菌株前三位是铜绿假单胞菌(29.4%)、肺炎克雷伯菌(23.5%)和表皮葡萄球菌(17.6%)。真菌感染首位是白色念珠菌(70.6%),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4.1%)和光滑球拟酵母菌(11.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0%;革兰氏阳性球菌虽然不是主要感染菌,但除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外,对其他16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本组真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较敏感,敏感率均在80%以上;而益康唑(ECO)和酮康唑耐药率达20%左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呼吸系统二重感染细菌菌株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特别是对于二重感染患者,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不应忽视抗真菌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 重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丽娟 史金英 +1 位作者 梁桂琴 杨爱从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0期909-910,共2页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 目的探讨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并减少二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汇总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经碳青酶烯类治疗5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入选53例,碳青酶烯类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43例,占81.1%,38例存在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其中11例发生二重感染,感染率28.9%。经Pearson相关分析,与二重感染相关的5个变量分别为年龄(r=0.412,P=0.010)、机械通气(r=0.673,P=0.000)、低蛋白血症(r=-0.769,P=0.000)、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r=0.843,P=0.000)、危重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定标准Ⅱ(APACHEⅡ)评分(r=0.815,P=0.000)。结论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碳青酶烯类治疗时间、APACHEⅡ评分是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后继发二重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 碳青酶烯类 药物疗法 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发真菌二重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沐芬 周礼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968-968,共1页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抗生素 真菌 重感染
下载PDF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肠道二重感染的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明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9期904-905,共2页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碳青霉烯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尤其在目前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很高的敏感性,显示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又...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碳青霉烯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尤其在目前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很高的敏感性,显示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又较易引起肠道二重感染,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笔者收集了国内文献对此类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分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重感染 肠道 真菌
下载PDF
77例真菌二重感染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坚 万卢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2期817-818,共2页
对77例真菌二重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真菌二重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培养发现的真菌均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其中念珠菌占90.9%(70/77);部位主要在肺部、尿路和消化道;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使用抗菌药物后2~3周内,占5... 对77例真菌二重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真菌二重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培养发现的真菌均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其中念珠菌占90.9%(70/77);部位主要在肺部、尿路和消化道;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使用抗菌药物后2~3周内,占57.1%(44/77);文中着重讨论了发病的诱因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重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系感染并发二重感染3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旻 许桦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治疗过程中并发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急性胆系感染老年组429例,中年组217例,对治疗中并发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组二重感染39例,发生率9.1%。其中消化系统18例,呼吸系统11例,泌尿系...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治疗过程中并发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急性胆系感染老年组429例,中年组217例,对治疗中并发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组二重感染39例,发生率9.1%。其中消化系统18例,呼吸系统11例,泌尿系统8例。中年组二重感染7例,发生率3.2%。其中消化系统3例,呼吸系统3例,泌尿系统1例。两组二重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组急性胆系感染治疗过程中二重感染率明显高于中年组,其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多见,诊治过程中应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老年人 重感染
下载PDF
恶性肿瘤肺部二重感染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其森 宋立华 +2 位作者 王志英 韩明勇 张黎明 《世界肿瘤杂志》 2003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对1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合并肺部二重感染进行病原学分析,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对住院病人合并二重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首位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念珠菌。细菌感染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假单胞菌等多... 目的:对1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合并肺部二重感染进行病原学分析,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对住院病人合并二重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首位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念珠菌。细菌感染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假单胞菌等多见。结论:恶性肿瘤易发生肺部二重感染,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病人高龄、放化疗的骨髓抑制、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和菌群失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肺部感染 合并症 病原学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重感染
下载PDF
临床使用广谱抗生素致二重感染分析(附2例报告)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新辉 郭春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03-90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加强医、药、护的团队合作,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发生的二重感染的药物治疗经过。结果:临床药师应从患者药物选择、用药教育、药物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加强医、药、护的团队合作,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发生的二重感染的药物治疗经过。结果:临床药师应从患者药物选择、用药教育、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寻找工作切入点。结论: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在药物治疗中须审慎用药,并应做好其他辅助治疗和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抗生素 重感染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医院二重感染304例发病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咏梅 吉正平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82-182,共1页
目的 :探讨医院内二重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院 1998年~ 1999年 30 4例二重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30 4例二重感染占同期医院感染 14.91% ,死亡 8例 ,病死率 2 .6 3% ,未愈 2 5例 (8.2 2... 目的 :探讨医院内二重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院 1998年~ 1999年 30 4例二重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30 4例二重感染占同期医院感染 14.91% ,死亡 8例 ,病死率 2 .6 3% ,未愈 2 5例 (8.2 2 % )。部位分布 :口腔 146例 (4 8.0 3% ) ,胃肠道 6 2例 (2 0 .39% ) ,皮肤 42例 (13.82 % ) ,下呼吸道31例 (10 .2 0 % ) ,泌尿道 2 3例 (7.5 7% )。结论 :真菌感染以老年人及婴幼儿发病率高 ,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酵母菌并与基础病严重 ,机体抵抗力低下 ;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重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 控制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大蒜素和丽珠肠乐预防恶性血液病院内二重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玲 戚璐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99-400,共2页
关键词 院内 重感染 丽珠肠乐 恶性血液病 预防 患者 临床观察 增加 经济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