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洛莫尔尻麻蝇Liopygia nodosa(Engel,1925)(双翅目:麻蝇科)的重描述及分类地位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杰 邓耀华 +3 位作者 刘兴亮 郭慧琳 张冠楠 刘艳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2013年8月,北京口岸从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截获物鱼肉中检出蝇蛹,饲养后获得雄虫2头,依据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鉴定为威洛莫尔尻麻蝇Liopygia nodosa(Engel,1925),为全国口岸首次检出。本文对威洛莫尔尻麻蝇的形态进行了... 2013年8月,北京口岸从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截获物鱼肉中检出蝇蛹,饲养后获得雄虫2头,依据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特征,鉴定为威洛莫尔尻麻蝇Liopygia nodosa(Engel,1925),为全国口岸首次检出。本文对威洛莫尔尻麻蝇的形态进行了重新描述,对并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建议将威洛莫尔尻麻蝇由酱麻蝇属Liosarcophaga移到尻麻蝇属Liopygia。此结论得到了分子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洛莫尔尻麻蝇 重描述 分类地位 新组合
下载PDF
山华蜗牛Cathaica(Cathaica) orestias(Preston,1912)的重描述(肺螺亚纲,柄眼目,巴蜗牛科)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卫红 陈德牛 周卫川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0,共3页
笔者赴甘肃省天水地区调查陆生贝类危害果树时,发现蜗牛危害各种果树苗木,经比对鉴定,发现主要危害种类系山华蜗牛Cathaica(Cathaica)orestias(Preston,1912)。山华蜗牛原始描述简单,仅附有一幅手绘的贝壳侧面图,且将此种归入Eulota属... 笔者赴甘肃省天水地区调查陆生贝类危害果树时,发现蜗牛危害各种果树苗木,经比对鉴定,发现主要危害种类系山华蜗牛Cathaica(Cathaica)orestias(Preston,1912)。山华蜗牛原始描述简单,仅附有一幅手绘的贝壳侧面图,且将此种归入Eulota属。笔者对山华蜗牛形态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并附生殖系统解剖图和描述,可为深入研究这一重要蜗牛物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螺亚纲 柄眼目 巴蜗牛科 华蜗牛属 重描述
下载PDF
钝角宽刺甲(鞘翅目:拟步甲科:刺甲族)的重描述
3
作者 徐娟 李云春 石爱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9-722,共4页
钝角宽刺甲Bioramix subaenescens(Schuster,1923)的原始描述过于简单,且缺少鉴别特征图。本文根据2009年在四川省马尔康市采集的钝角宽刺甲标本,对其作了形态重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鉴别特征图和实物标本照片。此外,还编制了宽刺甲亚属C... 钝角宽刺甲Bioramix subaenescens(Schuster,1923)的原始描述过于简单,且缺少鉴别特征图。本文根据2009年在四川省马尔康市采集的钝角宽刺甲标本,对其作了形态重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鉴别特征图和实物标本照片。此外,还编制了宽刺甲亚属Cardiobioramix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检视标本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标本馆(MCWNU)和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Z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步甲科 刺甲族 钝角宽刺甲 重描述
下载PDF
秉志锥虫的重描述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4
作者 吴昊 顾泽茂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丰富鱼类锥虫的物种资源,了解养殖鱼类锥虫的感染情况,通过调查湖北地区鱼类锥虫的感染情况,在武汉市江夏区牛山湖渔场养殖的鲫血液中分离到一种锥虫,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对该锥虫进行描述。通过形态特征和衍征的比较与分析... 为丰富鱼类锥虫的物种资源,了解养殖鱼类锥虫的感染情况,通过调查湖北地区鱼类锥虫的感染情况,在武汉市江夏区牛山湖渔场养殖的鲫血液中分离到一种锥虫,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对该锥虫进行描述。通过形态特征和衍征的比较与分析,发现该锥虫与秉志锥虫(Trypanosoma pingi)形态一致,故鉴定为秉志锥虫。扩增并获得秉志锥虫的18SrDNA分子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黄颡锥虫(Trypanosoma pseudobagri)18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4.62%,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秉志锥虫落于淡水鱼类锥虫支类,与黄颡锥虫(Trypanosoma pseudobagri)形成姊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秉志锥虫 重描述 18S RD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尖形碘泡虫(黏体门: 碘泡虫科)的重描述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小威 王茂 +4 位作者 陈鸿真 高磊 刘晓聪 杨承忠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5-562,共8页
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信息重描述了寄生于嘉陵江重庆段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鳃部和胆囊的尖形碘泡虫(Myxobolus acutus Wu and Chen,1987),并获得了该虫体的18S rDNA和ITS1 rDNA序列。尖形碘泡虫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稍尖... 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信息重描述了寄生于嘉陵江重庆段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鳃部和胆囊的尖形碘泡虫(Myxobolus acutus Wu and Chen,1987),并获得了该虫体的18S rDNA和ITS1 rDNA序列。尖形碘泡虫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稍尖,后端钝圆,缝面观呈宽纺锤形。孢子长(13.6±0.9)μm[(11.4—15.3)μm],宽(10.2±0.9)μm[(7.5—12.8)μm],厚(7.6±0.6)μm[(6.9—8.3)μm]。两梨形极囊开口处紧靠并位于孢子前端,极囊大小不等,大极囊长(6.2±0.4)μm[(5.1—7.5)μm],宽(3.8±0.4)μm[(2.8—4.7)μm],极丝盘绕5—8圈,小极囊长(2.7±0.4)μm[(1.7—3.7)μm],宽(1.4±0.2)μm[(0.9—1.9)μm],极丝盘绕2—3圈。基于18S rDNA为分子标记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尖形碘泡虫与中华单极虫(Thelohanellus sinensis)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两物种形成的进化支与贝壳碘泡虫(M.musseliusae)、苍梧碘泡虫(M.tsangwuensis)和鳃基碘泡虫(M.basilamellaris)形成的进化支呈姐妹群关系。通过系统发育与寄生部位关系的分析结果推测,尖形碘泡虫的初始寄生部位可能为鳃,而胆囊则是该物种后来适应的新的寄生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描述 18S rDNA ITS1 rDNA 分子系统学 形态特征 寄生部位 尖形碘泡虫
下载PDF
绿角星天牛Anoplophora viriantennatus Wang&Jiang,1998的重描述(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6
作者 雷翠玉 谢广林 王文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0-556,共7页
本文根据产自四川的模式标本及产自湖北的标本,对绿角星天牛Anoplophora viriantennatus Wang&Jiang,1998进行了重新描述,其雌性为首次报道,该种也是首次记载分布于湖北,并提供了雌、雄成虫及生殖器照片。
关键词 绿角星天牛 重描述 生殖器 中国
下载PDF
吴李碘泡虫的重描述及其长江流域不同江段株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承忠 张雕雕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2-1097,共6页
研究在对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Wu&Li)Landsberg&Lom,1991重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长江流域不同江段的吴李碘泡虫(重庆株系、湖北株系及江苏株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吴李碘泡虫重庆株系孢子及极囊量度... 研究在对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Wu&Li)Landsberg&Lom,1991重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对长江流域不同江段的吴李碘泡虫(重庆株系、湖北株系及江苏株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吴李碘泡虫重庆株系孢子及极囊量度比湖北株系略小,重庆株系两极囊等大而湖北株系两极囊大小不等。重庆株系、湖北株系及江苏株系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2%—99.9%,遗传距离为0.002—0.007。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吴李碘泡虫并未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进化枝,也并未依宿主种类而聚支,而是依据寄生部位不同分为鳃寄生和肝胰脏寄生2大支系。这表明,相同寄生部位的吴李碘泡虫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吴李碘泡虫的2大支系中,鳃寄生种群先分化出来,这可能与体表寄生和体内寄生的演化有关,而鳃寄生的吴李碘泡虫可能是较早定居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李碘泡虫 重描述 长江流域 株系比较 18S RDNA
下载PDF
田中碘泡虫的重描述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叶 刘小花 +1 位作者 吴明秋 赵元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4-911,共8页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Myxobolus tanakai Kato,et al.,2017),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Myxobolus tanakai Kato,et al.,2017),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圆的长梨形,大小为(14.58±0.54)μm×(6.09±0.37)μm;两个极囊等大;极丝与极囊长轴垂直缠绕8-10圈;囊间突起位于极囊前端呈三角形;具有嗜碘泡。分子特征:共获得3个分离样本的18S rDNA序列,其一级结构序列与日本黑川地区鲤(Cyprinus carpio)鳃丝寄生的田中碘泡虫的一致性达99.3%-99.6%,且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结果表明:本研究种与日本的田中碘泡虫为同种,此为中国新记录;金鱼为田中碘泡虫的宿主新记录。18S rDNA的V2、V4和V7区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田中碘泡虫已发生了明显的种内变异,推测可能因宿主差异和地理隔离同时所致。此外,GenBank中报道的数个野鲤碘泡虫的序列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中碘泡虫 重描述 系统发育分析 形态学 18S rDNA
下载PDF
天台山叶毛刺齿跳(弹尾纲:长角跳科)的重描述
9
作者 陈方圆 施时迪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对浙江天台山叶毛刺齿跳进行了重描述,提供了更多的分类特征信息与图片,并对原描述中有关齿节基部刚毛pi和大、小爪的不正确描述进行了更正。
关键词 叶毛刺齿跳 毛序 重描述
下载PDF
楔形潜吉丁的重描述及近似种的形态学比较(鞘翅目:吉丁科:潜吉丁族)
10
作者 马媛媛 张柳梅 石爱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由于楔形潜吉丁Trachys cuneiferus Kurosawa,1959的原始描述过于简单,且缺少鉴别特征图,本文根据2018年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楔形潜吉丁标本。对其进行了形态重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鉴别特征图和标本整体图。此外,对楔形... 由于楔形潜吉丁Trachys cuneiferus Kurosawa,1959的原始描述过于简单,且缺少鉴别特征图,本文根据2018年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楔形潜吉丁标本。对其进行了形态重描述,并给出了详细的鉴别特征图和标本整体图。此外,对楔形潜吉丁及近似种(莎氏潜吉丁T.saundersi Lewis,1893、杂灌潜吉丁T.auricollis Saunders,1873和托里诺潜吉丁T.toringoi Kurosawa,1951)进行形态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纹饰高度相似,仍可根据头部和前胸背板的光泽、上唇长宽比、前胸腹板的形状、鞘翅侧缘、阳茎等特征将楔形潜吉丁与近似种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丁科 潜吉丁属 楔形潜吉丁 重描述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体表的钟形钟虫重描述及其系统发育地位分析
11
作者 王宁 陆宏达 余伟楠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9-615,共7页
通过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法和硝酸银染色法对附生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上的一种钟形钟虫(Vorticella campanula)的形态学进行了重描述,并且补充了该虫未曾描述过的一些形态学特征,这些补充的特征为:伸缩泡一个,直径为7.5~... 通过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法和硝酸银染色法对附生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上的一种钟形钟虫(Vorticella campanula)的形态学进行了重描述,并且补充了该虫未曾描述过的一些形态学特征,这些补充的特征为:伸缩泡一个,直径为7.5~8.7μm;胞质内分布着自由运动的黄色、绿色、褐色及黑色小颗粒;直径为9~15μm的圆形食物泡;茎宽为5.1~7.6μm;茎内肌丝宽为2.7~3.2μm,肌丝上密集分布着直径为0.5~0.7μm的黑色小颗粒;虫体表膜外侧明显横纹,内侧颗粒状;小膜3外侧2列动基较内侧动基长,小膜2的3列动基等长且终止于小膜1和小膜3的交汇处,小膜1内侧2列动基较外侧动基长;嗜银颗粒明显、密集且分布不均。对钟形钟虫SSUrR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对比,与Vorticella campanula(JN120250)的相似率为99.6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钟形虫属与螅状独缩虫亲缘关系较近,钟形钟虫比同属中其他钟形虫更原始,较早地从钟形虫属中分化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钟形钟虫 重描述 系统发育 SSU RRNA
原文传递
类螨恩肯蛛Enielkenie acaroides Ono,2007的重描述(蜘蛛目:安蛛科)
12
作者 耿雪薇 张琪琪 林玉成 《蛛形学报》 202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中国台湾中部的1种罕见蜘蛛—类螨恩肯蛛Enielkenie acaroides Ono,2007.基于新标本样品对其进行了分子测序和重新描述,提供了高清的形态和鉴别特征插图,5个基因片段(16S,18S,28S,COI和H3)的分子数据,以及它的分布图.
关键词 安蛛 DNA条形码 重描述 再发现 中国台湾
原文传递
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1927的重描述及分子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雕雕 杨承忠 +1 位作者 高磊 赵元莙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59-64,共6页
为确认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1927的物种有效性,对采自重庆市嘉陵江段的该物种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基于形态特征和18SrDNA对鲇楚克拉虫及其相似种进行变异位点、遗传距离、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分... 为确认鲇楚克拉虫Zschokkella parasiluri Fujita,1927的物种有效性,对采自重庆市嘉陵江段的该物种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基于形态特征和18SrDNA对鲇楚克拉虫及其相似种进行变异位点、遗传距离、序列相似度和系统发育分析.鲇楚克拉虫孢子壳面观呈卵圆形,壳瓣上有7~11条与缝嵴平行的条纹,缝嵴呈"S"形.孢子长11.84±0.32(11.33~12.60)μm,孢子宽5.44±0.15(5.09~5.78)μm.两个极囊等大,呈球形,分布于孢子两端,极囊直径3.82±0.24(3.45~4.22)μm,两极囊间距2.60±0.23(2.23~2.87)μm,极丝明显,盘曲5~6圈.所获鲇楚克拉虫(登陆号为:MH517584)与GenBank库中的鲇楚克拉虫湖北种群(登陆号为:DQ377689)的序列相似度为99%,遗传距离为0.004,两种群序列仅有8个变异位点.重庆为该物种的新分布地区;两极虫科粘孢子虫由海水支系和淡水支系构成,两极虫属和楚克拉虫属混合聚支而表现出两者的非单系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鲇楚克拉虫 重描述 18S RDNA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面向移动云计算的多要素代理重加密方案 被引量:16
14
作者 苏铓 史国振 +1 位作者 谢绒娜 付安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9,共7页
云与移动计算的融合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数据和服务,但是由于云平台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如何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安全的访问和使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要素访问控制条件的代理重加密方案,包含系... 云与移动计算的融合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数据和服务,但是由于云平台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如何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安全的访问和使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要素访问控制条件的代理重加密方案,包含系统模型、重加密算法及重加密密钥描述方法。基于该方案,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移动用户的访问请求,获取用户的客观访问控制条件,为用户生成相应的重加密密文,用户使用自身私钥即可对授权数据解密。在不增加用户密钥管理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移动云计算的多要素代理重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云计算 多要素访问控制 代理加密 加密密钥描述
下载PDF
青岛沿海六种自由生纤毛虫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勇 王艳刚 +2 位作者 邵晨 许恒龙 胡晓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2-876,共5页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海洋微食物网及近岸生态系的物质流动与能量传递过程中起枢纽作用。由于种类多样性极高,长期以来,有关该类群种类鉴定之困难仍是制约相关微生态研究的一个瓶颈。国内除特定生境内的常见种外,大量非习见类群仍急待现代...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海洋微食物网及近岸生态系的物质流动与能量传递过程中起枢纽作用。由于种类多样性极高,长期以来,有关该类群种类鉴定之困难仍是制约相关微生态研究的一个瓶颈。国内除特定生境内的常见种外,大量非习见类群仍急待现代分类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 形态分类学 重描述 纤毛图式
下载PDF
基于区域极值点的时间序列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雅 李志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相异性或相似性度量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2个基本问题。针对时间序列的相异性度量问题,给出时间序列的区域半径、区域极值点、区域等定义,提出一种区域极值点提取策略。通过提取有代表性的极值点以起到对时间序列数据约简和压缩的作用,进... 相异性或相似性度量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2个基本问题。针对时间序列的相异性度量问题,给出时间序列的区域半径、区域极值点、区域等定义,提出一种区域极值点提取策略。通过提取有代表性的极值点以起到对时间序列数据约简和压缩的作用,进一步定义时间序列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度量其相异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层次聚类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时间序列趋势特征提取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数据的压缩效果和聚类准确率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区域极值点 重描述 数据压缩 相似性度量 层次聚类
下载PDF
中国绒毛隧蜂亚属(膜翅目,隧蜂科,隧蜂属)分类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泽清 朱朝东 +2 位作者 张彦周 吴燕如 黄大卫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108,共19页
记述了中国绒毛隧蜂亚属的8个现有物种,其中Halictus(Vestitohalictus)mucoreus(Eversmann)和Halictus(Vestitohalictus)pulvereus Morawitz为中国新纪录种。对每一物种进行了重描述,并给出其分布和采访植物记录。中国绒毛隧蜂亚属已知... 记述了中国绒毛隧蜂亚属的8个现有物种,其中Halictus(Vestitohalictus)mucoreus(Eversmann)和Halictus(Vestitohalictus)pulvereus Morawitz为中国新纪录种。对每一物种进行了重描述,并给出其分布和采访植物记录。中国绒毛隧蜂亚属已知种的检索表,每种的结构特征图,特别是雄性S7-S8和外生殖器的结构特征图在文中一并给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蜂科 隧蜂属 绒毛隧蜂亚属 重描述 中国
下载PDF
齿茎马颖蜡蝉的再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颖蜡蝉科)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翩 梁爱萍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对齿茎马颖蜡蝉Magadha denticulata Fennah,1956做了进一步研究,证实该种不属于马颖蜡蝉属Ma-gadhaDistant,1906,而是半贝颖蜡蝉属Semibetatropis Chen,Yang et Wilson,1988种类;同时提供该种雄、雌虫体的鉴别特征图。检视标本保存于... 对齿茎马颖蜡蝉Magadha denticulata Fennah,1956做了进一步研究,证实该种不属于马颖蜡蝉属Ma-gadhaDistant,1906,而是半贝颖蜡蝉属Semibetatropis Chen,Yang et Wilson,1988种类;同时提供该种雄、雌虫体的鉴别特征图。检视标本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院(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颖蜡蝉科 马颖蜡蝉属 半贝颖蜡蝉属 重描述
下载PDF
石斑角形虫(黏体门, 角形虫科)的分子证据及其在不同宿主中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艳梅 赵元莙 +1 位作者 周杨 杨承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69,共7页
研究从中国东海的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Schlegel 1842和褐带石斑鱼E.bruneus Bloch 1793的胆囊中检获了石斑角形虫Ceratomyxa epinephela Wu,Wu et hua,1993,首次提供了其SSU rDNA和ITS1 rDNA序列,并基于形态学和... 研究从中国东海的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Temminck&Schlegel 1842和褐带石斑鱼E.bruneus Bloch 1793的胆囊中检获了石斑角形虫Ceratomyxa epinephela Wu,Wu et hua,1993,首次提供了其SSU rDNA和ITS1 rDNA序列,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进行了重新描述。石斑角形虫成熟孢子的孢子长(4.8±0.5)μm(3.6—5.6μm),孢子厚(31.8±4.8)μm(23.3—37.5μm);孢子壳瓣光滑且等大,由垂直的缝线连接;极囊长(2.9±0.2)μm(2.4—3.7μm),极囊宽(2.6±0.2)μm(2.2—3.1μm);孢子夹角处稍微凹陷,延伸至两端逐渐变平坦,夹角为(175.9±3.7)°(165.5°—179.7°)。基于SSU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石斑角形虫与诺兰角形虫C.nolani Gunter&Adlard 2009,卡特莫尔角形虫C.cutmorei Gunter&Adlard 2009和横山角形虫C.yokoyamai Gunter&Adlard 2009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且其宿主均为石斑鱼属物种。结果表明,类群关系较近的宿主其寄生的同属黏孢子虫可能具有更近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SSU rDNA和ITS1 rDNA的遗传分析显示,石斑角形虫的4个分离株已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形成了4个基因型),形成了不同的种群,但在不同宿主种类间并未形成特有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角形虫 重描述 SSU rDNA ITS1 rDNA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新纪录及不同地理株系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磊 赵元莙 +1 位作者 杨生华 杨承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6,F0003,共7页
【目的】研究戴曼特角形虫(Ceratomyxa diamanti)不同地理分布及宿主种类的遗传分化。【方法】基于形态特征以及18SrDNA的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变异位点和系统发育,对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和澳大利亚株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戴... 【目的】研究戴曼特角形虫(Ceratomyxa diamanti)不同地理分布及宿主种类的遗传分化。【方法】基于形态特征以及18SrDNA的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变异位点和系统发育,对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和澳大利亚株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与澳大利亚株系孢子形态略有差异,18SrDNA序列相似度为99.3%~99.6%,遗传距离为0.003~0.007。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与澳大利亚株系混合聚枝,并未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也并未依据宿主种类而聚枝。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与澳大利亚株系之间存在4个关键变异位点,该位点能够对这两大地理株系进行识别。【结论】不同地理分布及宿主种类的戴曼特角形虫在形态和遗传上已有细微分化,但在系统发育上并未形成与宿主种类及地理分布相关的特有的遗传分化;戴曼特角形虫中国株系和澳大利亚株系在进化上可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曼特角形虫 18SrDNA 重描述 株系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