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与演进机理研究——基于价值网络重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立杰 李倩倩 +1 位作者 王金凤 李康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6,28,共8页
价值网络重构作为后发企业实施颠覆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赶超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关于价值网络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工具,缺乏价值网络重构机理的深层次诠释,致使后发企业凭借价值网络重构实现... 价值网络重构作为后发企业实施颠覆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赶超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关于价值网络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工具,缺乏价值网络重构机理的深层次诠释,致使后发企业凭借价值网络重构实现颠覆式创新以成功赶超在位企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于此,文章结合价值网络理论及颠覆式创新理论,基于“动机-行为-结果”动态性视角,以华为公司为例深入探究后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机理,以期为我国本土后发企业提供科学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企业 价值网络重构 颠覆式创新
下载PDF
技术范式创新、价值网络重构与内生分工优势协同演进 被引量:7
2
作者 邓龙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7,共4页
依据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一般特征,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及其实现条件;依据技术范式轨迹转移对嵌入在产品结构体系中企业排序的影响,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下价值网络重构;根据市场交易效率对价值网络重构下企业内生分工演进的影响,探究了内... 依据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一般特征,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及其实现条件;依据技术范式轨迹转移对嵌入在产品结构体系中企业排序的影响,探究了技术范式创新下价值网络重构;根据市场交易效率对价值网络重构下企业内生分工演进的影响,探究了内生分工企业比较优势提升问题。最后,总结性揭示了技术范式创新、价值网络重构与内生分工优势的协同演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范式创新 价值网络重构 内生分工
下载PDF
价值网络演化视角下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研究
3
作者 林海芬 孙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7-1120,共14页
以飞鹤、林清轩及科沃斯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从价值网络演化视角深度剖析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及过程机理。研究表明:①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主要经历立基、破局、守局3个阶段,其间价值网络经由“低阶—中阶—高阶”不... 以飞鹤、林清轩及科沃斯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从价值网络演化视角深度剖析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及过程机理。研究表明:①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主要经历立基、破局、守局3个阶段,其间价值网络经由“低阶—中阶—高阶”不断进阶演化,相应促使企业实现高端奠基、高端撬动和高端锁定;②价值网络演化方式分为更新和重构,企业高端化战略变革路径亦即价值网络演化路径为“外部价值网络更新路径”“内部价值网络更新路径”和“价值网络重构路径”;③企业基于资源和市场权力构建价值网络,以价值网络弱势面为突破口实施单边或双边撬动策略而迈入高端,持续对内外部价值网络进行系统性升级而锁定高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化战略变革 价值网络演化 价值网络更新 价值网络重构
下载PDF
“双循环”格局下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中国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郑玉雯 邵景峰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77,共17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民生作用的纺织业转型升级,破解其“低端化”与“高碳化”双重锁定困境,立足双重价值链视角,基于价值星系理论重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双重价值链嵌入范式,选取波...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推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民生作用的纺织业转型升级,破解其“低端化”与“高碳化”双重锁定困境,立足双重价值链视角,基于价值星系理论重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双重价值链嵌入范式,选取波司登作为分析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分析方法,演绎新发展格局下纺织业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并揭示其背后逻辑。研究发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价值星系成员的协同合作下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集成产品,是我国纺织业破解双重锁定困境的关键;对纺织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重组获得高水平自主转型升级能力,是我国纺织业采取主动战略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前提;基于重构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维度价值网络找到自身优势节点进行升级,是我国纺织业摆脱陷入线性升级动力不足和“交互锁定”困境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纺织业 价值网络重构 价值星系
下载PDF
网络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一个被调节的双重中介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71,共13页
以价值网络为理论基础,以273家中国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ap方法,对网络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竞合战略、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两种网络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量网络价... 以价值网络为理论基础,以273家中国高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ap方法,对网络价值创造能力、全球竞合战略、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以及两种网络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存量网络价值整合能力与潜在网络价值重构能力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效应,全球竞合战略则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其中水平竞合战略的中介作用更加明显;企业的行业地位对水平竞合战略在潜在价值重构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其他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根据竞合战略的中介效应与其行业地位的调节效应,我国高技术企业在现有网络状态下宜采取垂直竞合战略为主、水平竞合战略为辅的全球竞合战略组合,在价值网络重构过程中则应采取相反的战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价值 高技术企业 竞合战略 企业绩效 网络价值创造 价值网络重构 全球竞合战略
下载PDF
网络外部性下的网上支付产业竞争与创新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5年第11期64-70,共7页
基于平台经济理论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竞争机制转变以及在新形势下其商业模式创新。认为:一方面,各支付平台间通过捆绑电子商务平台或其他增值服务,扩大其平台网络外部性... 基于平台经济理论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竞争机制转变以及在新形势下其商业模式创新。认为:一方面,各支付平台间通过捆绑电子商务平台或其他增值服务,扩大其平台网络外部性,从而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加快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产业向垄断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另一方面,面对网络金融、移动支付以及电商平台纵向一体化等外在竞争压力,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重构价值网络、拓展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生存和盈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网络外部性 价值网络重构 商业模式创新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营销模式创新:价值网络重构视角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罡 王宗水 赵红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101,共8页
互联网+时代,以供给为导向的营销模式竞争力逐步降低,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价值创造模式竞争优势日益显著。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营销模式创新的概念予以界定,进而从价值链升级与价值网络形成两个方面分析营销... 互联网+时代,以供给为导向的营销模式竞争力逐步降低,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价值创造模式竞争优势日益显著。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营销模式创新的概念予以界定,进而从价值链升级与价值网络形成两个方面分析营销模式创新中的价值网络演化过程。然后,从价值网络组成要素与价值交换逻辑的转变的角度探索价值网络的结构与重构的内涵。最后,从整合营销、差异化营销与精准营销三个方面提出营销模式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营销模式创新 价值网络 价值网络重构
原文传递
传统企业动态能力与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机制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钱雨 孙新波 +1 位作者 苏钟海 董凌云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商业模式选择。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聚焦于i5智能共享机床平台的建设历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基础与过程机...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传统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商业模式选择。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聚焦于i5智能共享机床平台的建设历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析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基础与过程机理。将数字平台的建设划分为启动、构建和扩展,发现传统企业通过对企业、网络和系统层面的动态能力部署对商业模式组件进行平台化调整,促进平台价值主张、闭环价值网络和多边数字平台的构建,逐步实现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结论丰富了动态能力在网络与系统层面的探索,强化了动态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现象的解释潜力,弥补了对数字平台研究动态性关注的不足,解析出数字平台与传统平台的差异,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突破固有路径依赖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数字平台商业模式创新 传统企业 校准价值主张 重构价值网络 构建价值生态
下载PDF
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小米公司案例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金凤 于飞 +1 位作者 冯立杰 岳俊举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共9页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市场环境 技术创新 价值网络重构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时代新能源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以远景能源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正阳 胡毅 +1 位作者 乔晗 汪寿阳 《科技促进发展》 CSCD 2017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新能源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新能源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由价值网络重构所体现,以远景能源为例,从价值网络重构的角度对远景能源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C...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新能源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新能源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由价值网络重构所体现,以远景能源为例,从价值网络重构的角度对远景能源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CET@I方法论对远景能源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集成分析,最后给出了总结与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远景能源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 价值网络重构
下载PDF
本土需求情景下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程鹏 柳卸林 +1 位作者 李洋 周江华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4,共12页
已有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通过中国情景下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案例,剖析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已有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通过中国情景下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案例,剖析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将有助于丰富破坏性创新形成前因的研究。选取3家本土电动汽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3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解析后发国家情景下本土需求的构成要素,探究本土需求引致破坏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分别从本土需求的形成过程和异质性内涵以及本土需求与企业破坏性创新关系3个方面解读概念模型,最终给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本土需求是由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构成,4个主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异质性需求条件,最终引发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独特性。(2)本土需求的4个主范畴对破坏性技术重构的作用点存在差异。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形成的约束条件产生技术结构性破坏,经济约束和政府规制形成的约束条件往往产生技术功能性破坏。(3)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分为破坏性技术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在理论上,研究结果为探讨不同范畴的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了后发国家破坏性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描绘了后发企业基于本土需求构建破坏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上,研究结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提供对策建议,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认知本土需求对破坏性创新的价值,并为后发国家政策有针对性地构造产业竞争规则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需求 破坏性创新 破坏性技术重构 价值网络重构 后发企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