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审视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基于对学科衡量标准的批判与重构
1
作者 罗福益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教育学界对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追求也从未停止。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将是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否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否或者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作为评判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依据,使教育... 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教育学界对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追求也从未停止。长期以来,教育学界将是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是否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否或者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作为评判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合法性的依据,使教育学深陷错误的学科衡量标准的陷阱无法自拔,学科合法性危机进一步加剧。实际上,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建立在其功用之上。教育学谋求学科合法性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通过不断消除束缚教育学功用发挥的观念和制度障碍,使其能够行之有效地解释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合法性 学科衡量标准 批判重构
下载PDF
文化的批判与历史的重构——《耻》的流散文学解读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安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92,共4页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文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阅读分析流散文学文本己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库切的《耻》为代表从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关注流散的生存状态...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文学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从民族和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阅读分析流散文学文本己经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库切的《耻》为代表从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进行深刻的剖析,关注流散的生存状态来唤醒历史意识,反思造成这一切的历史文化根源,并对南非的实际存在状态做出了历史和现实批判,并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念以警醒族人重构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文学 库切的《耻》 文化批判重构
下载PDF
资本逻辑的生态道德批判与重构——福斯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观探析
3
作者 王圣祯 穆艳杰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福斯特阐发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批判了陷当今世界于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主张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革命",建立一个真正能够容纳和具有生态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批判和重构是福斯特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观的特征。福斯特... 福斯特阐发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批判了陷当今世界于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主张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革命",建立一个真正能够容纳和具有生态道德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批判和重构是福斯特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观的特征。福斯特的自然观、技术观和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思想,能够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道德思想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生态道德 批判重构 福斯特
下载PDF
批判性重构:莱斯关于“人之存在方式”的研究
4
作者 刘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当今社会最重大的时代主题就是人之存在问题。莱斯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透视人之存在方式问题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人之存在方式的研究,莱斯有其独特的逻辑理路与研究范式。他准确预言了高集约度市场布局下人的异化存在已经由... 当今社会最重大的时代主题就是人之存在问题。莱斯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透视人之存在方式问题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人之存在方式的研究,莱斯有其独特的逻辑理路与研究范式。他准确预言了高集约度市场布局下人的异化存在已经由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并判明主体存在方式由理性控制走向非理性狡计的历史趋势。莱斯所描绘的生态社会主义蓝图看似极具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但他所开启的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探究人之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路向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斯 存在方式 批判重构
下载PDF
从改良性修补到批判性重构——中国价值观念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根本出路
5
作者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其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其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其结果是修补性的。这种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改良态度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迟迟难以实现、举步维艰的根本性障碍。到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思想影响和权威...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其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其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其结果是修补性的。这种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改良态度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迟迟难以实现、举步维艰的根本性障碍。到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思想影响和权威作用下,我国走上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社会也开始了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经济体制的转换和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这种转换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然而,这一变革远未完成。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转换的进程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在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的同时,使生长着的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逐渐达到完备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现代价值体系。只有尽快建立起现代价值体系,并通过这种价值体系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中国社会的重构才能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在这种社会历史情况下,再也不能只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改良性修补,而必须从根本上总体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重构,使之真正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念 修补性改良 批判重构
下载PDF
批判与重构——论为什么要在当代中国语境中重新展开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对话
6
作者 张双利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共11页
通过梳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当代实践哲学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指出对现代伦理生活的二次重构是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主题,而且它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激进革命思想传统的自觉回避为特征。以此为参照,本文进一步阐明对中国现代经验... 通过梳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当代实践哲学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指出对现代伦理生活的二次重构是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主题,而且它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激进革命思想传统的自觉回避为特征。以此为参照,本文进一步阐明对中国现代经验的批判性重构同样也是当代中国思想的主题。落实到对市场经济领域的规定性原则的重新界定和对社会主义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关系的重新解析这两大难题,本文强调由于中国现代经验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传统的多重深入影响,如果我们要在思想上回应这两大难题,就不可能回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就必须重新展开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中国现代经验 批判重构
下载PDF
守望象牙塔:大学批判性之重构
7
作者 余新卫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6,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服务的社会性,加之体制的行政性使大学游走在世俗的边缘,由此,导致大学批判精神的式微。处在新世纪的大学面临着如何把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的发展目标。重构大学批判...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服务的社会性,加之体制的行政性使大学游走在世俗的边缘,由此,导致大学批判精神的式微。处在新世纪的大学面临着如何把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的发展目标。重构大学批判精神成为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精神家园意蕴的"象牙塔",在大学批判精神重构中,选择精神的守望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理性批判 象牙塔 批判精神重构
下载PDF
《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评介
8
作者 李翔海 《理论与现代化》 1992年第12期38-40,共3页
青年学者李宗桂近期推出了一部新的力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一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书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历程,特别是系统总结、反思了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各派观点,对当代中国... 青年学者李宗桂近期推出了一部新的力作《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一一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该书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的历程,特别是系统总结、反思了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各派观点,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作了深入的成功的前瞻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陕西人民出版社 当代中国文化 评介 青年学者 近代以来 80年代 现代化
下载PDF
天津租界区建筑色彩的批判性重构——以解放北路金融街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回晓娟 王思元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0期298-298,共1页
本文以当今不断更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为背景,以天津租界区历史风貌建筑的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天津的城市历史发展角度展开,研究天津租界区建筑色彩的更新与变化。根据调研结果构建天津市租界区建筑色彩的色彩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建筑色彩导则... 本文以当今不断更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为背景,以天津租界区历史风貌建筑的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天津的城市历史发展角度展开,研究天津租界区建筑色彩的更新与变化。根据调研结果构建天津市租界区建筑色彩的色彩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建筑色彩导则对建筑的颜色进行批判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重构 临街立面 历史风貌建筑
下载PDF
创建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可贵探索——评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10
作者 陈跃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是令人困扰的现实问题,在内忧外患的强烈挤压之下,怀抱经国济世之志的思想界,急切地提出了种种解决中国文化出路的主张;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全盘西化、变器卫道、西体中用、民主共和,回归...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是令人困扰的现实问题,在内忧外患的强烈挤压之下,怀抱经国济世之志的思想界,急切地提出了种种解决中国文化出路的主张;中体西用、以夏变夷,全盘西化、变器卫道、西体中用、民主共和,回归传统、复兴儒学、“彻底重建”、中魂西体、综合创新,等等。可谓百家争鸣,殊途而不同归。这刚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要实现现代化,面临着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系 李宗桂 《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中国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批判性重构
11
作者 王恒桓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89,共2页
人格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主体因素的总和。人格的历史形态归根结底是由历史环境所决定的,但人格又有相对独立性。人格的差异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出不同的行为。人格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早已为世人所重视,同时,塑造新时代理想人格以适... 人格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主体因素的总和。人格的历史形态归根结底是由历史环境所决定的,但人格又有相对独立性。人格的差异使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做出不同的行为。人格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早已为世人所重视,同时,塑造新时代理想人格以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志士仁人长期努力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主观的与客观的种种因素制约,这一被鲁迅称之为“改造国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理想人格 邓小平 中国传统 批判重构 君子人格 科学技术 中国社会现代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现代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中国文化出路的理性探讨——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12
作者 肖杰安 《天府新论》 1993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书评 研究目的 理性精神
下载PDF
批判为了创造 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
13
作者 马小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批判为了创造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马小虎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后,一个重要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这个主题激荡着无数关心传统文化出路的仁人志士的心。从传统看,客观上越是最不神圣的阶段,在意识上... 批判为了创造重构为了复兴──读《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马小虎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历史进程后,一个重要主题是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这个主题激荡着无数关心传统文化出路的仁人志士的心。从传统看,客观上越是最不神圣的阶段,在意识上越有被神圣化的历史,也越有被否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判 文化重构 批判重构 重构模式 当代中国文化 价值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中国文化的出路 主流文化
下载PDF
本雅明对历史主义线性时间观的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广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19年第1期370-395,共26页
历史是在时间维度中延续和展开的,时间是把握历史存在和变迁的密码。基于不同的时间观念,建构出的历史观念亦不同。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以享有"近代史学之父"和"科学的历史之父"美誉的利奥波德·冯·... 历史是在时间维度中延续和展开的,时间是把握历史存在和变迁的密码。基于不同的时间观念,建构出的历史观念亦不同。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以享有"近代史学之父"和"科学的历史之父"美誉的利奥波德·冯·兰克为代表的德国实证的历史主义思想传统,一直掌握着欧洲思想界的主流话语权,对西方历史文化思想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奥波德 历史主义 近代史学 本雅明 时间维度 线性时间观 批判重构 西方历史文化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批判重构与实践推进
15
作者 胡庆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4,共4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客体主体化这一转化过程和运行机制。学界对其意涵存在三种误读,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并非指客体在实物形态上成为主体,而是对主体吸收和同化客体的物质、能量、信息,客体性要素迁...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客体主体化这一转化过程和运行机制。学界对其意涵存在三种误读,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并非指客体在实物形态上成为主体,而是对主体吸收和同化客体的物质、能量、信息,客体性要素迁移并转化为主体性要素的运行机制的理论概括。我们应当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为一个具有特定边界的学术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对其作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判定,并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客体主体化 误读 批判重构 实践推进
下载PDF
黄宗羲对古代太学取士之法的批判性重构
16
作者 李明 《湘南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直陈取士之弊,并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取士方案,其中包括太学取士。在考察了历代太学取士之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黄宗羲完成了在太学生源方面从精英教育到普适教育、在考核主体方面从行政权威到学术权威、在铨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直陈取士之弊,并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取士方案,其中包括太学取士。在考察了历代太学取士之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黄宗羲完成了在太学生源方面从精英教育到普适教育、在考核主体方面从行政权威到学术权威、在铨选主体方面从人事行政部门到最高行政首脑的批判性重构,从而为他理想中的政治方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基础——士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太学取士 批判重构
下载PDF
批判与重构: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意义
17
作者 许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10,127,共7页
异化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历史演进经历了自我批判与自我重构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是人本主义逻辑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运用的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异化... 异化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历史演进经历了自我批判与自我重构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的是人本主义逻辑的异化劳动理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运用的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异化范畴。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演进历程可归结如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人本主义范式的异化范畴进行了改造,从原本用异化观解释历史现象转变为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异化现象。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历史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彰显了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思想 批判重构 人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意义
下载PDF
寻“错”,赏“错”,造“错”——浅谈叙事性文学名著的导读策略
18
作者 曹国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0,共4页
"错位"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艺术规律,是叙事性文学名著导读的"紧要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错位",在寻"错"解密中开展导读;引导学生去欣赏"错位",理解"错位&qu... "错位"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艺术规律,是叙事性文学名著导读的"紧要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错位",在寻"错"解密中开展导读;引导学生去欣赏"错位",理解"错位"的根源和逻辑,在探究溯源中深入导读;要善于创造"错位",进行内容重组、视角转换和批判质疑,在重构批判中深化导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寻错解密 探究溯源 重构批判
下载PDF
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批判重构
下载PDF
“新教育实验”的课堂、教室与课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永新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2,共2页
中国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但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关键词 新教育实验 批判重构 颠覆性 课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